在山東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趙月斌看來,柳萍《在泰山逐雲而行》一書展現了記者的專業精神和匠人精神,書中有時空感,也有動感。作者安靜地行走,有思考和感悟,也有傾聽和停留,她和身邊的景物交流,用腳步一步步丈量出來,一遍遍地探尋,一點一滴地積累,最終彙聚成這本關于泰山的“文化行走之書”。

“柳萍具有史學家尋根探本的意識,在書中篇章我們可以看到她對作品源頭的探尋,這樣的作品寫出來後,能夠在固化的景物景點上投射出曆史的縱深面,也能夠探尋泰山背後更深遠的曆史,給人以心靈的力量去感受景觀。”趙月斌說,書籍中展現出凡人的詩意和雅緻。書中的《山中牧雲》篇章展現了柳萍探尋到塵世煙火之中,她不僅寫與泰山有關聯的名人雅士,還有生活在泰山中普通的人、平凡的人。“從柳萍的作品中可以發現,她在寫作時,善于發現一些讓人心靈一動的小細節,通過描寫泰山中平凡的一草一木和平凡人物,表達自己的情感。書中一邊寫逐雲者,一邊寫堅守者,在堅守中追逐目之所及的遠方和詩意,這樣的堅守和追逐,讓所描寫的平凡人身上,出現了能夠讓人心靈一動的微光。”趙月斌說。
閱讀了《在泰山逐雲而行》的部分篇目後,趙月斌認為,柳萍具有文章家的文體意識,她寫的叙事性的散文,每一篇都有對自己叙事結構的考量,文體也有一種内在的邏輯和精神上的聯系。“柳萍把泰山這一片故土變成了自己行走自如的文學空間,我閱讀這本書時能感受到她熱愛泰山的情感,這本書也能讓大家産生進一步了解、親近泰山、探尋其背後文化的想法,可以說是‘一名記者的泰山文化行走’。對我來說,《在泰山逐雲而行》這本書讓我對泰山産生了更多向往之情。”趙月斌表示。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張芮 攝影 隋翔 編輯 陳奕如】
來源:最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