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孩子盯着别人的東西想要吃時,媽媽的做法關乎娃的未來,要慎重

大家好,我是踐行終身學習的蕃茄媽媽!

晚飯後的親子時光,小區公共廣場總是最熱鬧的地方,家長和孩子都聚集在這裡玩耍。跑得累了,文文拿出媽媽親手做的雞蛋餅吃了起來。雞蛋餅很香,很快就把其他孩子都吸引過來了。樂樂的反應是最直接的,她扭過頭對媽媽說:“媽媽,我也想吃。”

樂樂媽安撫樂樂:“你要吃,媽媽回家給你做。”

“不要!我現在就要吃!”樂樂鬧起了脾氣。

一旁的文文媽見狀有些不好意思,伸手掏出另一塊雞蛋餅遞給樂樂媽,說:“自家做的雞蛋餅,孩子要吃,就讓她嘗嘗鮮吧!”

樂樂媽謝過文文媽的好意,她認真解釋:“我們剛吃過晚飯出來,孩子現在不餓。她鬧着要吃,純粹是見到文文吃得香。這種不合理的要求,可不能縱容她。”

文文媽認為樂樂媽有些小題大做,忍不住勸道:“不值錢的雞蛋餅,何必這麼較真呢?孩子喜歡吃,就讓她吃得了!”但不管文文媽怎麼勸說,樂樂媽都堅持不能滿足樂樂不合理的要求。

這件事在小區育兒群裡還引起了大家的讨論,站在我的觀點來看,我是舉雙手支援樂樂媽的做法。

當孩子想吃别人的東西時,為什麼不要立馬滿足?

很多家長都會給孩子找理由,孩子年齡小、嘴饞,見到别人吃東西自己也想吃,再正常不過了。如果此時對方家長“推波助瀾”,同意給孩子分享一點,一部分家長就會順水推舟接受人家的好意。

但看似是一件無傷大雅的小事,實際對孩子一生的影響都很大。别認為我是誇大其詞,事實上,這件小事恰恰展現了爸媽的教育格局。

首先,這是一個不合理的要求。

孩子想吃别人的東西,若是家長想方設法立馬滿足,那就很容易讓孩子曲解自己的要求是合理的。破壞他們的物權意識,分不清什麼東西是别人的,認為拿别人的東西也是想當然的事情。

其次,這是一個危險的舉動。

從社交禮儀上來看,孩子随意接受别人的饋贈零食,會讓很多犯罪分子有機可趁,以零食作為誘餌,用來拐騙兒童。是以教育孩子拒絕他人零食饋贈,也是一個自我安全底線的教育,千萬不要忽視。

最後,對抗挫能力培養不利

凡事都馬上得到回應的孩子,他們的延遲滿足能力就很薄弱。一旦遇到不順心的事,他們就很容易産生強烈的焦慮感。而即便是輕而易舉獲得的物品,對孩子而言也不會懂得珍惜,通常隻是三分鐘熱度。是以及時回應孩子,對其抗挫能力培養并不利。

那麼,面對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的時候,該如何進行延遲滿足呢?家長的做法關系了孩子的未來,是以,大意不得!

堅定地拒絕,給孩子樹立一個做事的底線

孩子都是家長的掌上明珠,是以很多家長對孩子提出想吃别人想法的小小要求,總是不忍心拒絕。但我們也要明白,有了第一次的縱容,就可能會有孩子後來很多次的要求。是以面對孩子第一次提出無理的要求的時候,家長一定要義正言辭告訴他們不可以。

當然,拒絕孩子也要有理由,這時候我們不妨告訴孩子。這個東西是屬于某某小朋友的,不是你的。如果你想吃,那麼晚一點我們可以回家吃,或者晚一點媽媽帶你去買其他吃的。你可以有其他的選擇,但這個不合理的要求就是不行。

給孩子談一個交換條件,讓他學會權衡利弊

如果面對家長的拒絕,孩子會用哭鬧來表達不滿,這時候我們也可以換一個方式處理。比如我們可以跟孩子談一個交換條件,要求孩子拿自己最心愛的玩具去跟别的小朋友交換。

當然,在交換前家長應該告訴孩子,用自己最喜歡的玩具去交換一個零食。一口吃下去,自己最喜歡的玩具就沒有了,這種交換做法是很不劃算的,而且也沒有後悔的機會。

通常來說,以孩子最喜歡的玩具為誘餌,孩子堅定的決心就會慢慢動搖,同時對别人手中零食的貪吃欲望也會随之降低。當然也有少數孩子會是例外,他們心心念念就想在此時得到别人手中的零食,那麼家長不妨支援孩子買個教訓。

讓他付出一定代價後,相信下一次孩子就不會沖動誤事,而是懂得在事前自己權衡利弊,最終做出理性的決定。

講不通道理的時候,不妨先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鑒于孩子的認知能力有限,即便是我們大費唇舌給孩子講道理,得到的回應也是不理想的。是以這時候,我認為不妨在教育路上采取迂回的戰術。

孩子要吃别人手裡的零食,如果是處于饑餓狀态,爸媽可以去購買其他的食品給孩子,滿足孩子充饑的欲望。反之,如果孩子隻是單純經不住誘惑,想吃别人手裡的零食,那麼家長最好是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我們可以讓孩子先完成另一件事,然後再去吃零食。很多時候,孩子想吃别人手裡的零食不過是轉瞬即逝的欲望,并不是執着要做這件事,當孩子的注意力分散,他也就忘了要吃别人手裡零食這件事了。

延時滿足孩子,看似有些殘忍,但在發展心理學中,這是一種能力的鍛煉。擁有強大的延遲滿足适應能力的孩子,他們往往對欲望有控制能力,做事不易沖動,沉得住氣。

互動話題:當孩子盯着别人吃零食,或想要吃别人的零食時,你是怎麼做的呢?

Slogan:學習不一定能讓家長百分百地培養出優秀的孩子,但不學習一定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願每個寶媽都能成為學習型寶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