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良辰好景》林行景“挑上淩辱她”的蕭北辰:無愛,赤裸裸的病

蕭北辰凝視着林行景,目光灼灼,看得林行景一陣陣冰冷,半響,他忽然笑了一聲,道:

原本我們的婚期就定在九月,現在想想,既然已經有了婚約,早晚是夫妻,那也不差這幾個月。

林行景慌張地退到牆角,瑟瑟發抖,眼睛裡全是淚,驚恐地說:

我會恨你的。

可是,蕭北辰依舊沒有放過她。一夜淩辱,用原著裡的話說,林行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可誰能想到呢?

被蕭北辰如此淩辱,如此傷害過的林行景到最後居然愛上了蕭北辰,給他生了孩子,還願意陪他同生共死。

很多年輕的姑娘,看到這裡一定會說,這才是虐戀情深啊,但我這裡一定要告訴你,這跟愛,完全無關,這是一種病,一種心理疾病。

囚禁。

林行景被蕭北辰淩辱之後,就被囚禁了。

她開始絕食,一心求死,而蕭北辰在容忍了她三天之後,說了這樣的一番話:你活着,你父母就活着,你死了, 我就讓他們死。

這番威脅之後,蕭北辰就開始了極緻地對林行景好。

極緻傷害後的極緻讨好,會讓這“好”更動人心。因為當你見到一個人壞的樣子,哪怕他對你有一點仁慈,你就會覺得他對你已經算夠好了。

而這也就是西方心理學家所說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通常是人質作為受害者,對綁架者産生依賴心理。他們的生死都在劫持者手裡,劫持者讓他們活下去,他們便不勝感激。

而作為“綁架者”的蕭北辰不僅打算讓林行景活下去,還因為她的活着,讓她的父母活下去。并且,在林行景放棄絕食之後,蕭北辰開始極緻地對她好。

那時候的蕭北辰對林行景好到了怎樣的地步呢?

他親手喂他吃粥,不管别人怎麼說,他都表現出了一幅非林行景不可的樣子。連他身邊的副官都說,蕭北辰把林行景看得比他的命還重要。而七姨太更是,在看到蕭北辰想要囚禁林行景一輩子的時候,居然不是可憐受害者林行景,而是心疼施暴者蕭北辰。

亂世中,父母被捕,飄零不定的林行景本就依賴于蕭家,這場淩辱之後,正是她最脆弱的時候,而蕭北辰又在這種極緻的當口,給了她最極緻細微的照顧。她睡覺的時候,蕭北辰拉着她的手溫柔地叫九兒,一句一句,叫得睡夢中的林行景都覺得溫暖安甯了。

更何況,蕭北辰在那個時候,不僅囚禁了她的身體,還囚禁了她的靈魂。林行景想要找自己的嬷嬷來照顧她,蕭北辰拒絕了,他說:

你以為我會讓那些人來七嘴八舌,讓你覺得有了依靠,好來跟我較勁?你想都别想。如今你也不必再去想着什麼人,你是我的人,有什麼事隻需跟我說。

想,林行景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人人都在說,蕭北辰愛她,因為愛她才會傷害她。她一個涉世未深的小姑娘,又怎麼會不受影響,在那樣的囚禁中,林行景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開始發揮作用了,她開始依賴蕭北辰,開始覺得,蕭北辰是愛她的,因為愛她,是以傷害她也就成了無可奈何的事情。

受害者因為被淩辱而愛上施暴者,這從來不是愛,而是病。隻不過有些小姑娘隻會天真地覺得,這是所謂的虐戀情深。而唯有女孩子們知道了有這樣的一種心理疾病,才能真正理智地去看待愛情和婚姻。

殺人。

林行景親眼目睹了蕭北辰殺害她的初戀牧子正。

那一刻的她,驚懼極了。而那時候的蕭北辰竟然抱着她說了這樣的一句話:

他說要帶你走,我瘋了才讓他帶你走。

一句話,抹殺了自己所有的過錯。而林行景馬上開始覺得,是她害了牧子正。至于蕭北辰,蕭北辰是因為愛她,才這樣做的。

林行景恨蕭北辰嗎?

她恨,可是,她又在這一重重傷害後開始無比依賴蕭北辰,并且她除了這種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外,還有了另一種病态的心理:蕭北辰對别人越狠,就意味着他對她越是特别,而他給予她的那些“溫柔”也就越顯得珍貴。

而這也是最可怕的一個點:林行景覺得蕭北辰比任何人都愛她,他是為她瘋的,是為她犯錯的,是為她殺人的。

多麼荒唐。

愛這麼美好的東西,成為了一個男人施暴和殺人的理由。并且被害者,竟然還接受了這樣的理由。

于是,當蕭北辰把武器遞給林行景的時候,林行景沒有選擇為初戀報仇,也沒有選擇為自己報仇,而是選擇了對準她自己。

于是,當蕭北辰再一次抱住她,吻她,溫柔地叫她“九兒”的時候,林行景的手一下子就軟了下來,她覺得蕭北辰這樣的癡,怎一個深情如海說得盡。

她說,蕭北辰,就當這是我上輩子欠你的。

多麼荒謬。

當女孩子的認知是,你愛我就可以肆意傷害我,就可以暴力,甚至是可以害命,那麼這人世間的愛情要扭曲到怎樣的地步。

瓊瑤阿姨式的無原則愛情,那不是愛情,那是典型的缺愛和病态。而林行景寄人籬下,太渴望被愛了,她太不踏實,于是她尋找一份踏實,她以為牧子正能給她這種踏實,但是,最後她發現牧子正并不能。是以,當牧子正被殺後,她最大的情緒就是,她沒有指望了。

而蕭北辰的囚禁和傷害則讓她體會到了所謂的 “偏愛”,于是,她便覺得那就是愛了。

看看蕭北辰和林行景的相處,林行景一邊本能地想着逃離,卻又沉浸在蕭北辰給予她的“巨大偏愛”裡,于是,她在逃離蕭北辰之後,沒有多少恨地生下了蕭北辰的孩子,并把那個孩子當成了全部。

更恐怖的是,因為蕭北辰是這個孩子的父親,她覺得她和蕭北辰這一輩子都不可分割了。

原著裡,林行景想到她和蕭北辰的孩子,這樣想到:

原來飛得再高的風筝,也要被風筝線束縛住,這就是她的命,她再也逃不掉了。

逼迫。

沈晏清被抓了。

林行景為了救沈晏清去求蕭北辰。而這時候的蕭北辰提出,要林行景獻身。她不肯獻身,那麼他就不肯救沈晏清。

非常奇怪的一個點出現了:林行景沒有多大反抗地就同意了蕭北辰的意見。要知道,沈晏清并不是她的丈夫,她也不愛沈晏清,她隻是沈晏清孩子的老師。

可是,她為什麼就願意為了沈晏清獻身蕭北辰呢?如果逼迫她的人不是蕭北辰,那麼她還會主動獻身嗎?

并不會。她去找蕭北辰救沈晏清,是因為她覺得蕭北辰對她是不同的,她同意蕭北辰的意見,是因為她從心理早就把蕭北辰放在了一個“可以讓她獻身”的位置。

在這裡,我們不得不說點非常現實的東西:亂世之中,失去父母庇護的林行景在蕭家是得到了非常好的待遇的。她在蕭家的時候,寄人籬下,她向往自由。于是,她想要逃離蕭北辰想要擺脫的牢籠。可當她真正地沖破了牢籠,她經曆了外面的颠沛流離,經曆了生孩子的九死一生,經曆了輾轉求生的艱難,她就又開始懷念被蕭北辰囚禁的日子。

就像是被關在籠子裡的鳥,剛被關進去的時候,拼命想要飛出去。可一旦好吃好喝地養一段時間之後,即使你放開了籠子,它也不想飛出去了。

這也就是《小王子》裡說的馴養,蕭北辰“馴養”了林行景,他把林行景囚禁在自己的一方天地裡,讓林行景習慣了他的偏愛,習慣了養尊處優,也習慣了被他傷害。

林行景在睡夢之中,開始夢見蕭北辰,她不斷地呼喚着,讓牧子正不要傷害蕭北辰。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最後導緻的結果就是,受害人會把自己和施暴者綁在一起,并且她會反過來保護施暴者。

1973年,在瑞典有這樣一個真實案例:一名劫匪劫持了一男三女。經過六天的包圍,警方終于解救了人質,可是這時候,人質卻反過來保護劫匪,而其中的一名女性人質還表示,她愛上了劫持者,等劫匪獲釋後,她要嫁給劫匪。

某種程度而言,林行景就是那個女人質,她最後“愛”上了囚禁她的蕭北辰。

是愛情嗎?

不是,是病。是受害者在“被虐”中獲得了一種身體上和精神上的快感。而“喜歡被虐”在愛情裡,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現象,有些人就是不喜歡被“正常地對待”,反而會在“非正常”的對待中,獲得精神和身體的刺激,進而震動了她糊塗的靈魂,然後稀裡糊塗地愛上不該愛的人。

而林行景,赤裸裸地屬于,主動找虐的那類女人。她明知道,她去找蕭北辰意味着什麼,她還是飛蛾撲火一般去了。

占有。

在寫“占有”這件事之前,我不得不提前寫另一件事:那就是人們的慕強心理。

縱觀《良辰好景奈何天》這本書,你會發現這裡面很多人的三觀是十分扭曲的。尤其是對待林行景被蕭北辰淩辱這件事,所有的蕭家人居然都認為,蕭北辰雖然做錯了,但是卻更令人心疼。

而當蕭北辰的妹妹五姑娘幫助林行景逃跑後,七姨娘居然說五姑娘這是在作孽。而在看到蕭北辰的“瘋狂”後,五姑娘居然也真的覺得自己幫助林行景就是在作孽。

她們為什麼會是這樣的認知?

因為慕強心理。在她們的心裡,蕭北辰是十分強大的,是她們的指望和依靠,她們覺得蕭北辰這樣優秀,林行景怎麼可以不愛他?她們覺得蕭北辰能為了“占有”林行景而瘋狂,是林行景的福氣。他們覺得,蕭北辰是配得上林行景的。

而林行景作為受害者,在她一次一次本能地想要逃離傷害的時候,七姨娘和蕭家衆人對她的勸解,讓她的認知也跟她們一樣扭曲了。甚至是,她的虛榮心在那一刻得到了極大的滿足。蕭北辰這樣的男人為她如此癡狂,她怎麼能無動于衷呢?

她就在這樣的病态下,挑上了淩辱她的蕭北辰。而當她感覺到蕭北辰對她的這種“瘋狂”和“特殊”可能會消失後,她反而更“愛”蕭北辰了。

被淩辱的她,居然迎合了蕭北辰的再次占有,僅僅因為她“體會到了失去蕭北辰這份愛”的傷心和痛苦,她終于知道了什麼叫“在乎”。

她放棄了跟自己的父母去跟自己的孩子團圓,而是決定留下來陪着蕭北辰一起赴死。她告訴蕭北辰,她為他生了一個孩子,他是她孩子的父親。她說:

他長得像你,我嬷嬷說,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再沒有那麼像得了。

蕭北辰用八年的時間,從身到心囚禁一個人,而林行景也終于是着了他的道。看這部劇,我時不時會想起窦骁參演了另一部劇《楚喬傳》。他因為愛楚喬,十年相守,不曾碰過楚喬。而這部劇,從一開始就是隻顧自己感受的占有,一直到這本書結束,他都給林行景劃了一個感情的牢籠“林杭景,你記住,我蕭北辰這一輩子隻愛過一個女人,就是你”。

這兩種感情,哪一種才算是真的愛呢?

所謂愛,是希望你好,而非希望我好。

有生之年,請樹立正确的婚戀觀。

民國開始,我們徹底打破了封建束縛,尤其是在婚戀觀點上,所謂的“門當戶對”幾乎都成了糟粕,于是,那段時間,湧現了大量的風流才子,落魄佳人。當然,也出現了大量的負心漢。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那段時間,把“愛”和“自由”這兩個東西提升到了一個太高的位置,而完全忽視了婚姻過日子的這個本質。

而這本書的大背景,就是民國亂世。而小說原本的名字叫《傾城之戀》。跟張愛玲寫的《傾城之戀》,表達了一個意思,用一座城的傾覆,成就了兩個人所謂的愛情。

要知道,張愛玲的《傾城之戀》裡是完全沒有愛情的,就是兩個男女之間的算計,而即使傾覆了一座城,也沒能成全所謂的愛情,隻是多了一個甘願當大房,看着丈夫風流的白流蘇而已。

而《良辰好景》這部小說,用一座城的傾覆,給蕭北辰的強取豪奪找了一個最為牽強的借口,讓蕭北辰和林行景,有了和解的可能。

可其實,就如同張愛玲一貫的“卑微愛情論”一樣,林行景“愛上”淩辱她的蕭北辰,這本身就是不是愛,是病,是女人從骨子裡因為“缺愛”而呈現的極緻卑微。

現在這個年代,我但願女孩子們都能理智一點,你要明白什麼是愛,什麼是病,不要被一些東西所誤導。

愛你的人,大緻會如《楚喬傳》裡的燕洵,為你想,而非如《良辰好景》裡的蕭北辰,隻考慮自己的“占有”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