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懷孕期三成孕媽媽會缺鈣,鈣片怎麼挑?來聽專家解答

2022年5月8日是母親節,孕育是成為母親的起點,随着生活條件改善,大家對孕媽媽、哺乳媽媽的營養狀況也越來越關心。但是營養補充如果沒有“章法”,傳統概念上的“吃得好”并不等于“補得好”,尤其是補充鈣劑的選擇上,更有“說道”。母親節前夕,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走訪市場,多方了解孕婦、哺乳媽媽對于營養補充特别是補鈣的誤區,也請來營養科專家詳細指導。

市場探訪:

不少孕婦有症狀了才想到補鈣

在先聲再康洪武路門店,孕婦李女士在挑選營養補充劑。“懷孕33周了,最近總感覺腿部有點抽筋,是以來買一點鈣片。”李女士說,“但是到藥店才發現,鈣片産品很多啊,有點不知道選哪種。”

記者随機采訪中,對于補鈣,孕婦們疑問不少:平時吃的維生素片裡就有鈣,是不是也夠了呢?如果補多了,會不會出現胎盤老化呀?一吃鈣片,便秘就更嚴重,怎麼辦?

先聲再康洪武路門店執業藥師李治坤告訴揚子晚報記者,平時藥店裡,孕婦們咨詢得比較多的産品有葉酸、一些中藥還有燕窩之類的保健品,對鈣劑等營養補充劑并不是特别了解,不少人都是等到有腿抽筋等症狀了,才會來咨詢。

專家指導:

懷孕中晚期,三成孕婦會缺鈣

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營養科主任戴永梅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鈣是人體最重要的組成成分,也是含量最高的無機元素。懷孕前期因為胎兒長的速度比較慢,孕婦所需的鈣量和普通人無異,大約每天800毫克即可。到了孕中晚期,随着胎兒骨骼和牙床的快速發育,對鈣的需求加大,每日攝入量需達到1000毫克。對孕媽媽來說,越到懷孕中晚期,補鈣的要求就越高。從統計數字上來看,大約有30%的孕婦在孕中晚期會出現缺鈣的情況。

待胎兒分娩後,哺乳的過程每天依然會從乳汁中帶走200-300毫克的鈣質,如果哺乳女性不注重鈣質補充,這部分“缺口”會用從媽媽骨骼中“動員”出來的鈣質來補上。有些女性在哺乳期結束後骨密度出現明顯下降,也是這個原因。“是以我們的建議是,孕媽媽從孕期就要開始補鈣,一直補到哺乳期結束,這樣來有效保護生育女性骨骼健康。”

戴永梅主任接受采訪

光靠骨頭湯,補不上鈣的缺口

關于孕哺期補鈣,市民有不少疑問,也有不少誤區。“很多孕媽媽出現睡到半夜小腿抽筋的症狀,其實就是血鈣下降的表現。對孕媽媽來說,不要等到出現症狀才想到來咨詢補鈣。”戴永梅表示,還有老人覺得孕婦覺得補鈣多喝點骨頭湯、多吃點菠菜豆腐就行,也不完全正确。“我們推薦孕婦以食補為主,如果在食補基礎上缺鈣則一定要選用鈣制劑來補充。”戴永梅指導,準媽媽在懷孕中後期,最好每天要喝到300-500毫升牛奶,一周要吃到3-4次魚蝦,經常吃一些含鈣較高的豆制品和蔬菜,在這個基礎上小劑量每天補充300-600毫克鈣是比較安全适宜的。

“還有些孕媽媽擔心補鈣太多,胎盤會提前老化,或是孩子頭骨長得硬,不好生,其實都是多慮了。”戴永梅主任表示,營養學會推薦的孕哺期女性每天攝入鈣的上限是2000毫克,每日小劑量補充并不會突破上限,是安全的。

補鈣會便秘?要給鈣找“幫手”

有些孕媽媽、新手媽媽很有補鈣意識,但吃上了鈣片,反酸、便秘等症狀都來了。尤其孕後期,本來就容易便秘,吃了鈣片還“血上加霜”,那怎麼辦?戴永梅主任表示,補鈣反酸、嗳氣、便秘等補鈣副作用,其實是可以避免的。

“我們的鈣制劑大緻經曆了三代。”戴永梅主任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第一代的鈣片是現在也很常見的碳酸鈣,它最大的特點是溶解需要胃酸參與,如果孕婦本身胃酸就缺乏,服用碳酸鈣鈣片後,就容易出現胃部的飽脹、打嗝、嗳氣、便秘等消化不良的症狀。第二代的鈣制劑變成了葡萄糖酸鈣、檸檬酸鈣等有機鈣,消化吸收不依賴胃酸,服用感受就好了很多。第三代鈣制劑通常是蘋果酸、檸檬酸等兩種有機酸和鈣結合在一起,吸收效率更高,對胃腸道也沒有刺激。

另外,鈣制劑中還會添加一些促進鈣質吸收的成分,比如維生素D、酪蛋白磷酸肽等等。“我們所有攝入的鈣都要被離解成鈣離子後才能被吸收,但是部分鈣離子會在小腸和磷酸重新結合變成不溶性的磷酸鈣,又沉積下來。像是酪蛋白磷酸肽可以阻止這個結合的過程,促進鈣質吸收,同時對鐵、鋅、銅等微量元素的吸收也起到促進作用。”戴永梅主任也建議孕哺期女性選擇鈣制劑時,在選擇正規品牌的同時,也要研究一下配方表,可以選擇檸檬酸蘋果酸鈣、有酪蛋白磷酸肽等促鈣劑成分的鈣片,更好吸收,讓補鈣沒負擔。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彥

校對 王菲

編輯 : 潘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