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所有痛苦的根源是執著,反之,放下執着就能結束痛苦嗎?

你聽過佛陀的這句名言嗎?

苦的根源是執着?

我覺得這句話挺有意思的,反過來也是如此,喜悅的根源也是依戀。

所有痛苦的根源是執著,反之,放下執着就能結束痛苦嗎?

苦的根源是執着?

男性能量尋求感覺空虛

男性的本質是推開來就會感到空虛;每個女人都經曆過男人抽離,這主要是因為距離讓男人感到了空虛,或者實作或追求他的人生目标。

他忘了你還愛着他,也傷害了女性,然而,感到空虛會讓男性的靈魂獲得成就,而“現實”就是如此,我覺得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是以在某種程度上,這個去除我們對人和事物的依戀的建議是服務于男性靈魂。

在某些情況下,它确實有利于女性(也許女性真的需要超脫),從一段讓她們感到受傷(或已經受傷)的關系中走出來。對女人來說,超脫在這方面也很有價值;至少能讓人看清現實。

但是如果你在這種極端男性身上花了太多時間,不允許自己與合适的人和美好的事物聯系在一起,它就會開始摧毀女性的靈魂。

所有痛苦的根源是執著,反之,放下執着就能結束痛苦嗎?

男性的本質是推開愛就會感到空虛;每個女人都經曆過男人抽離

聯系是女性的生命線

女性能量需要連接配接才能存在,聯系讓我們在女性特質中感受到活力。(這裡的“聯系”指男女之間的溝通,聯系)

然而,伴随着聯系而來的是某種依戀(對我們女性來說);男性能量不會通過聯系而增長。陽剛的男人,如果他們忠于自己的靈魂,就需要超脫以追求他們生活的目标。

比如:男人們孤獨幾個小時、幾天、幾個月,甚至幾年,與他們的女朋友或妻子沒有聯系;雖然不會傷害他自己本身,但這會傷害妻子和家人,可沖突就在于這種孤獨是男人成長為男人所必須的。

隻有當一個人有足夠的空虛、足夠的挑戰和足夠的超然來追求他的成就時,這種存在才會被訓練出來。

如果用一個成語來總結,那一定是“浴火重生;是以,佛陀的建議可能會對一個本質上是男性的人說,經曆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驗,要麼重生,要麼焚燒。

然而,對于女人說,如果你确實采納了很多自我幫助的建議,那就小心試試吧!仔細選擇哪些建議在大多數時候對你有用,哪些建議隻在少數情況下對你有用是可以的。

就以“苦的根源是執着?”這句話來看,這句話暗示了佛陀的執著會導緻痛苦,這可能有助于你從痛苦中痊愈。

所有痛苦的根源是執著,反之,放下執着就能結束痛苦嗎?

女性能量需要連接配接才能存在,聯系讓我們在女性特質中感受到活力

依戀消極的情緒模式會造成痛苦

雖然有人說依戀是所有痛苦的根源,但這實際上是不正确的。

我認為造成痛苦的本身是對我們生存的負面情緒模式的依附,這些消極的生存情緒模式是在我們很小的時候,通過與父母的互動在我們的神經系統中根深蒂固的。

比如留守兒童或者單身家庭就深有體驗,從小缺少了父母的愛或者單方面的愛。

如果你根深蒂固的是一種距離模式,那麼當你與人保持一定的距離時,你會感到安全。但我相信我們消極的生存模式并不總是為了與人類聯系而設計的,而這種聯系的真實原因是你渴望什麼?

有些人已經形成了一種生存模式,這意味着他們在與人交往時是最安全的,如果這就是你,那麼這種模式比通過缺少愛來獲得安全的模式要好得多。

是以,作為女人,我們可能會在一段糟糕的關系中依戀一個男人,但是,并不是我們對那個制造痛苦的人的依戀,而是我們為了生存而對自己尋求認同的消極模式的依戀,或者是對虐待模式的依戀而導緻了我們的痛苦;當然,也有其他類型的消費模式,這個下次再談。

所有痛苦的根源是執著,反之,放下執着就能結束痛苦嗎?

雖然有人說依戀是所有痛苦的根源,但這實際上是不正确的。

狂喜的根源也是執着!

依戀中有一點一滴的狂喜;當我和我的女朋友在一起時,我感到狂喜,當我和我的家人們聯系和分享時,我感到狂喜。

而狂喜的共同點是我有一個親密的女朋友,但是沒有依戀或者缺少共同點,這種狂喜就不會到來。

沒有什麼依戀是永久的,都是暫時的,但如果它是永久的,我們就不會知道它的狂喜,我們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就比如你還記得異性送給你的第一件禮物是那種感覺嗎?

雖然我們經曆的一切都不是永恒的,但我覺得,我甯願擁有暫時依戀的狂喜,也不願意擁有持久的理所當然,隻要我所依戀的人和事至少在某種程度上願意和我一樣就好了。

分離并不能結束痛苦

所有痛苦的根源是執著,反之,放下執着就能結束痛苦嗎?或者分離一定會結束這種痛苦嗎?答案肯定是錯誤的。

在我看來,也許佛陀的意思是你需要承認事物是短暫的,而不是永久的。

如果自己是超然的,可能會結束我們的痛苦,但前提是我們也要結束自己對安全感的負面情緒,但是這個建議對戀愛中的人來說是不成立的。

為什麼?因為他們太依戀了,這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沒有經曆過熱戀,沒有經曆過人生百态,誰想死?所有那種狂喜帶來了依戀。

伴随這種依戀而來的是一種叫做配對結合的東西,随着夫妻關系的建立,夫妻間的關系也變得牢固起來,這使得這對夫妻能夠養育出快樂、健康的孩子。

所有痛苦的根源是執著,反之,放下執着就能結束痛苦嗎?

所有痛苦的根源是執著,反之,放下執着就能結束痛苦嗎?

走男性化的道路很危險

如果我們隻是試圖脫離,在生活中走一條非常男性化的道路,而不去注意和打破我們從很小的時候就養成的確定安全的消極模式,這會對我們造成更大的傷害。

換個角度了解,假設你是一個機器人,把你的防禦模式/安全模式全部關閉,想象那種感覺?對我個人來說,分離會毀掉我的本質。

分離,在很多情況下(不是全部),意味着我們不得不在很多時候否認愛和聯系的美好,我們需要主動否認真實的自己。

這将使我們永遠存在,戴着面具為了掩蓋真實的我們,或者為了保護我們自己,當我們放下盔甲的時候,才會和其他人聯系。

是的,你會戴着假男子氣概的面具來應對你對被遺棄的恐懼或依戀帶來的痛苦,對此,你會過着你認為“很棒”的生活,但是你不在是你,在你的内心深處,你會覺得缺少了什麼。

就像《蠟筆小新》裡面的上尾真澄(幼稚園戴眼鏡的那位老師)一樣,戴上眼鏡與摘下眼鏡,有着完全不同的兩幅面孔。

你應該做的是......

作為一個女性,你應該做的是:

學會在需要的時候有分離的能力,當你發現自己過分依賴一個有毒和虐待的關系,選擇并使你的能力脫離;具體怎麼做呢?

你可以選擇通過降低關系在你的世界中的重要性來消除有害的關系。

所有痛苦的根源是執著,反之,放下執着就能結束痛苦嗎?

學會在需要的時候有分離的能力,當你發現自己過分依賴一個有毒和虐待的關系,選擇并使你的能力脫離;

你讓它在你生命中的價值顯得越來越小,你覺得這段關系對你來說不值得即可,因為長期和有毒的人在一起對你女性的靈魂來說太沉重了。

這并不是說我們女性不能有超脫,不能有追求男性的努力,反之,在生活中,我們幾乎可以和任何男人做很多男性可以做的事情,這并不意味着我們的生活沒有代價。

我們可能會享受對成就和意義的空洞追求。但它總有那種“少了點什麼”的感覺。尤其是如果我們否認我們真正的女性核心,隻是為了追求男性的東西,因為我們認為那樣生活更安全。

如果可以的話,試着問問你自己:當你想到你最喜歡的歌曲即将時,你随着它自然起舞時,你會感到更加欣喜若狂和充滿活力嗎?或者當有人走過來對你說"我打賭你不敢吃那芥末!"

如果你覺得第一件事,随着你最喜歡的歌曲跳舞會讓你感覺更有活力,更興奮,那麼你可能會更有女人味。

如果你有更女性化的本質,那麼我會建議對“分離”的建議持保留态度,因為它隻用于正确的場合。

不要背棄情感聯系和依戀——這是你内心真正閃耀的地方,也是你可以容光煥發、充滿活力和自由的地方。

不要讓男性觀念讓你回避依戀的價值

似乎在我們的世界裡,陽剛的人自然總是在無意中試圖讓更多陰柔的人更像自己,也就是陽剛的男女,努力讓身邊的人變得更陽剛;更多女性化的人試圖讓一個本質上男性化的人變得更女性化。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更多地了解哪些書籍和建議服務于我們的内心,哪些有助于培養我們的男性能量。

永遠不要忘記,我們的目标不僅僅是變得女性化。作為一個女人,為了過上充實的生活,你需要你的女性能量和男性能量。

女性的能量并不總是所有情況下的答案,更不是所有的高價值,但是你肯定不想強迫自己回避依戀的價值,因為:依戀是作為一個女人和母親的生命的根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