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億總統"張家輝因賄賂、行政法審判、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8年。
判決書長達158頁。在厚重的判斷下,張家輝背後巨大的利益鍊被揭露出來。
三年前的一天,張家慧是海南高等法院的著名副院長,被海南經濟魏律師事務所律師丁鑫請她吃飯。
丁鑫此時手頭接手一個疑難案件,她代表深圳七鑫建設集團介入一起裝飾施工合同糾紛案,雖然一審勝訴,但對方鑫東源公司不予受理,向海南省進階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她想起了姐姐張家慧。
飯菜進行得很順利,張家輝答應幫忙打理。張家輝說并有信,然後她把二審承包人張爽法官叫到她的辦公室,請他支援齊鑫公司,駁回對方的主張。2017年底,二審判決,部分變刑,七鑫公司總體勝訴。
一年後,張家輝談鼎心出來喝茶,抱怨法官難,收入低。丁鑫明白了這些話的意思。幾天後張家輝又請她去咖啡店喝茶,這次丁鑫沒有空手而歸,會裝上10萬元的現金塑膠袋給她。
這是張家輝刑事判決書中的一幕。在這份長達158頁的判決書中,該案隻有兩頁長,是賄賂中最小的一個。這隻是張家輝收受的高達4375萬元的賄賂金額的冰山一角。
判決書記載,張家輝非法收受了37人财物。主編有态度(微信号:zbytdya)粗略統計,單一的賄賂犯罪,如丁鑫等賄賂律師共18人,張爽等司法人員共37人,七鑫公司等企業共39人。
上述統計數字不包括個人索賄的案件。

01 打個招呼,土地補償從2.3億變為4.28億
張家輝的賄賂中,有兩筆數額較大,全部涉及土地。或者可以解釋一下,比如張家輝在法院系統"深耕"了很久,掌握了司法"飛蛾"的權力,尋租空間是多少。
2018年,深圳A-B-C開元投資中心向海口市中國科學院申請拍賣地東"美麗龍木灣"項目二期土地。該項目風險防控司法應對專項工作組組長張家輝呼籲暫停拍賣,因為涉及的債權人和購房者衆多。
為了推進項目土地拍賣程式,深圳A B C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長邱大倫向朋友借了400萬,共500萬交給張家輝的丈夫劉元生。
邱大倫回憶道:"錢寄出去後不久,劉元生就說,'美麗的龍木灣'土地拍賣二期應該沒問題。"
劉元生接到錢後,邱大倫寄錢把錢問給張家輝。不久,張家輝告訴他,他主持了一次專門讨論"龍木灣"項目的會議,同意了邱迪倫提出的有條件拍賣來解決問題的建議。海口市後城中央法院恢複執行拍賣程式。
其中,張嘉輝隻是執行主持會議、審批等權威行為,輕松盈利500萬。
風險背後,通常是由巨大的經濟效益驅動的。以海南醫學院醫院兩起建設合同糾紛為例,在張家輝的幹預下,判決結果和一審判決的結果,醫院共支付了約1320萬元。豐富的"點差"吸引了大公司。
海南大亞地産公司股東張林東,一直是張家輝和劉元生的老朋友。2015年,張林東找張家輝的丈夫劉元生幫忙,海南大亞公司、海南大亞投資公司幾塊土地因規劃調整要收回,張林東覺得政府的賠償标準太低。劉元生建議提起行政訴訟,并推薦其公司海南大來的法律顧問甘力代理此案。張家輝向處理此案的秀英法院院長甘文平打招呼,希望照顧好大雅,支援他的主張。一審判決将大亞的土地賠償金從2.3億多元變為4.28億元。
張林東達到訴訟目标後,在2018年春節期間,在海口市某酒店停車場向劉元生提供了100萬元。
02 稅務局副局長、政協委員被列入行賄名單
在整個賄賂鍊中,賄賂者、受賄者和"迎賓"司法人員是不可或缺的。
主編的态度(微信号:zbytdya)發現,向18名律師和多名企業主和官員行賄涉及39家公司。其中一名律師可以代表多個案件。例如,行賄金額最高的海南唐海律師事務所匿名合夥人張偉,曾向張家輝求助,包括海南第六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合同糾紛案,賄賂金額達615萬元。
海嫩源律師事務所主任塗霞妍,為代表其律師事務所的案件能得到張家輝的照顧,2013年至2019年春節期間,還去張家輝家給了張家輝20萬元,共七次共14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37名行賄者中,還有現任國家稅務總局楊浦經濟開發區稅務局副局長的鄭成發。2018年以前,鄭成發一直在海南省楊浦經濟開發區地方稅務局工作,擔任楊浦經濟開發區地方稅務局副局長,2018年7月,稅務機構改革中,鄭成發至今擔任國家稅務總局楊浦經濟開發區稅務局副局長。
2015年前後,鄭成發及其前妻在2017年因感情分歧被一審、二審判決後,申請再審。通過劉元生,他向張家輝求助。張某請負責法庭的參謀林震向負責上訴的法官鄭彥傑緻意。再審申請被駁回後,2017年底,鄭成發在海口水雲天區雲田咖啡廳給了劉元生10萬元。
海南億潤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詹漢勤、海南金宇律師事務所董事陳紅軒也在行賄名單上。
張嘉慧賄賂的重要中間人是她的丈夫劉元生。2017年3月張家輝和劉元生離婚前收受的賄賂,大部分是劉元生作為直接收款人,另一部分是張家輝的侄子劉磊在中間經營。這種"具體關系"在官員中并不少見,張家輝隻是采取了同樣的隐蔽手段,而她才是真正利用司法權在幕後發揮作用。
03,37名司法人員受到"歡迎",兩名院長拒絕
張家輝幹預司法方式粗暴多樣,有的下級法院院長打電話,向相關承包法官打招呼,要求照顧相關請求給受托人方,有電話壓力"是自己家的事,要照顧好",然後進一步發給承包商法官轉達請求, 有的親自在審判委員會中表達了有利于受托人一方的意見。
主編發現,多達37名司法人員(部分業務部門負責人和法院院長,大多是庭長法官)受到"歡迎",并聽取了張先生的建議。
可以看出,張家輝作為海南省高等法院副院長,地方司法生态污染嚴重,也反映出司法腐敗風險點的脆弱性,司法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
法院認為,張家輝的官身身份對案件的辦理和下級法院司法人員的行為有明顯的影響和制約。
作為省高等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他擁有司法權,在參加審判委員會讨論時,對涉及行政訴訟案件的案件提出上訴或重審。作為黨組副主席和黨組成員,在晉升、等級評定、功績評定等方面,對下級人民法院和一般司法人員的上司具有影響力和相應的決策權。
當自己的"飯碗"掌握在張家輝手中時,不難了解為什麼會有那麼多"葫蘆僧誤判葫蘆案"。
在這份長達158頁的判決書中,主編發現了一個特例,是原三亞中央法院院長李青、副院長陳恒。
根據判決,2017年5月,蘇州金螳螂建築裝飾有限公司總裁曹黎明要求張家輝和劉元生協助解決他們公司裝修合同糾紛,并在海口市水雲田區雲田咖啡廳停車場給了劉元生300萬元。
劉某收到錢給張家輝,張嘉輝利用自己的職位為案件二審提供便利,向三亞中科院院長李青、陳恒副院長打電話,要求支援金螳螂公司的主張。但兩人并未按照張嘉輝的要求支援金螳螂公司的索賠,二審駁回了金螳螂公司的上訴,維持原判,金螳螂公司支付了違約金605萬元。
陳恒、李青兩位庭長的證詞中提到,當時,張嘉輝打電話給他們,要求照顧金螳螂公司,雖然他們在電話上同意了,但後來沒有和大院院子成員打招呼或質疑此案。
因為張家輝迎接三亞中央法院,二審并不支援曹黎明。金螳螂公司向省高院申請再審,這次,曹黎明又拿出200萬,請相信張家輝和劉元生的幫助。
張家輝發現案件投訴審查業務部負責人闫漢江,讓它幫助照顧金螳螂公司,支援案件進入再審程式。它同意了。2018年12月,省進階人民法院責令三亞中央法院重審。
重審期間,張家輝第二次向李青打招呼,雖然李青也同意了,但沒有和有關人員打招呼。
56歲的李青比張家輝大一歲。她在西南政法大學任教五年,在海南業餘法大學任教七年。2003年至2012年,他在海南省高等法院擔任法官九年,然後調任三亞中央法院副院長、院長,2019年調任海口市副院長、代理院長。他目前仍擔任海口中央書院院長。
張家輝可能沒有想到,多年的辛勤勞動被毀了,隻有18年的刑期。她不會想到,原來的"100億院長"的報告,最後涉及大面積的司法腐敗。數十名司法同行和朋友也暴露在陽光下。
12月10日,中央紀委網站刊登了張家輝案《了解律師賄賂|的法律後果》。《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規定,律師執業不得從事"向法官、檢察官、仲裁員等有關從業人員行賄、行賄或者訓示、引誘委托人行賄"等八類行為。
"律師賄賂是一種嚴重的錯誤,我國從刑法、律師法、律師執業規範等方面建立了一套預防、懲戒機制。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助理教授蔡元培表示,該行為将受到法律法規的嚴肅調查,停止執業并吊銷律師執照是犯罪行為。
雖然張家輝被判刑,但司法系統的餘震卻遙遙無期。
附加:
來源:項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緻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