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品牌旗下的精靈1号之前我們專門聊過一期,但是由于當時尚屬于概念車階段,是以也沒有聊到什麼深入的内容,在4月25日SMART釋出了旗下的精靈#1(也就是精靈1号),并且在當天開啟了預售,預售價格19萬—23萬元,我個人認為這款車是比較适合女性的,但是說句實在話,男性使用者也可以沖一波,畢竟未來你的車友可都是小姐姐。

精靈#1是SMART旗下的首款純電動小型SUV車型,而且為什麼說精靈#1這台車特殊,大家都知道SMART一直以來都是做微型雙門的那種小車型的,SMART精靈#1可以說是SMART品牌的轉型之作,既是SMART品牌的全新純電動車型,又是一款四門的小型SUV車型,是以SMART的精靈#1重要性可見一斑。
精靈#1本次預售共推出兩款配置,分别是Pro+和Premium,售價範圍是19萬—23萬元,也就是說精靈#1的入門配置Pro+的預售價格是19萬元,而高配的Premium的價格為23萬元,兩款車型之間的配置差價為4萬元,本次我也将兩款配置的差異總結了出來,先來看看配置差異,最後再說明一下SMART精靈#1的車型亮點。
SMART精靈#1配置了11款外觀顔色,基本上包含了絕大部分常見到的顔色,而且精靈#1還設定了諸如流明黃、流光銀、時空藍、波普粉這幾款很鮮豔的車身外觀顔色,從顔色上來看SMART精靈#1能夠适應多種人群的審美,尤其是其中的流明黃、時空藍、波普粉這三款顔色,相信會有很多小姐姐喜歡。另外精靈#1還有雙色車身設計,使用者可以選擇不同的車頂顔色,進一步個性化愛車的外觀,需要注意的是高配的Premium無法選擇流明黃車頂。
但是SMART在設計外觀顔色的時候也充滿了心機,這些顔色的選擇也并不自由。兩款配置都标配了粒子白、沉寂黑、賽博銀三種顔色,這三種顔色的選擇是不需要額外付費的,但是其他顔色需要使用者額外付費,Pro+作為入門配置,就算付費也隻能額外選擇三種顔色,并且其中的量子藍和流光銀目前還不生産,也就是說Pro+這款配置隻有額外的鐳射紅、流明黃兩種顔色可選。如果使用者喜歡波普粉的話,隻能多花4萬元選擇Premium配置并且再額外花費外觀選裝的費用才能買到。
内飾方面SMART精靈#1有4種配色可選,包括觸感金、閃電灰、暗物質黑、深空黑四種,其中觸感金大家應該不陌生,在當時SMART宣傳精靈#1概念車的時候車内的金色配色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觸感金也就是白金内飾配色。另外的暗物質黑是一種比較深邃的白黑内飾配色,閃電灰是白灰内飾配色,不過在細節上加入了黃色裝飾,深空黑澤是一種深灰黑内飾配色,冷色調的内飾配色車内科技感更為明顯。
内飾顔色上SMART同樣加入了小心機,将四種内飾配色一分為二,Pro+配置了閃電灰和深空黑兩種配色,Premium則配置了觸感金和暗物質黑兩種内飾配色,并且不提供選裝選項,也就是如果使用者喜歡波普粉外觀和閃電灰内飾配色的話,是買不到車的,隻能選擇觸感金或暗物質黑,當然個人看來未來精靈#1的内飾配色中可能觸感金的選購人數應該會多一些,與概念車上類似的設計也很抓使用者的審美。
輪毂方面精靈#1同樣有兩種選擇,低配的Pro+配備了235/50 R18規格的脈沖三幅式輪毂,而Premium則配備了235/45 R19規格的轉子低風阻輪毂,兩種輪毂造型其實在我看來挺接近的,而且三幅式輪毂的風阻系數本身就相對低一些,輪毂都采用了熏黑處理,看起來都還是比較漂亮的。
上文中說到,Pro+和Premium兩款配置的預售價差異為4萬元,兩款車之間的配置差異我總結了一下,雖然有一些細節配置上的差異,但是我認為主要的差異應該就是駕駛輔助系統了。先來看看細節,在車輛搭配的燈上有一定的差異,Premium的前大燈為矩陣式LED大燈,并且車輛還配備了D柱發光LOGO、流光格栅、方向盤發光LOGO、發光迎賓踏闆、smart燈光秀。在功能性配置上,Premium還配備了前排座椅加熱、熱泵空調、AQS空氣管理系統、香氛系統、擡頭顯示系統、Beats音響、無線充電、感應式後尾門。需要說明的是,智能駕駛輔助功能繁多,我又單獨總結了一個表給大家,上表中還有其他細節我就不一一贅述了。
智能駕駛輔助方面,首先是硬體上的差異較大,Premium配備了23個傳感器,Pro+配備了14個傳感器,硬體差異較大。并且這些硬體也讓兩款配置的功能配置上有不少差異,例如Premium的毫米波雷達更多,這就可以支援FCTA和RCTA交叉緊急預警功能,座艙DMS攝像頭可以支援駕駛員狀态監控功能等等。
是以雖然Pro+也隻是L2級别駕駛輔助功能,但是在支援功能上比Premium少了14項,這14項功能對于使用者的日常用車和長途行駛還是有一定的幫助的。
SMART精靈#1這款産品是由奔馳設計團隊操刀的一款車型,外觀方面采用的是“感性·靈銳”設計哲學,并且對于使用者來說,這款車的三圍尺寸是4270x1822x1636mm,軸距達到了2750mm,是以車内的乘用空間表現還是不錯的。
座艙内部采用了簡約的T型中控設計,12.8英寸的懸浮式多媒體中控螢幕和9.2英寸的液晶儀表都采用了Low poly幾何折線UI設計,搭配10英寸的HUD擡頭顯示系統,車輛的三屏顯示有效地提升了車内的科技感。并且車内在多個位置都使用了64色氛圍燈設計。
車輛的12.8英寸螢幕設計采用的Low poly幾何折線UI設計,并且在螢幕中央設計了一個類似星球的造型,與使用者進行人機互動的是右下角的紅色小狐狸,卡通風格的智慧車機别說女性使用者,就是不少男性使用者我想也不會說這種設計不好看。
是以雖然說SMART精靈#1的設計對于女性使用者來說吸引力大一些,但是就像我文初所說,男性使用者其實也可以沖一波,就算不為了購車後的車友會小姐姐們,單純地為了精靈#1的内外設計,我想也是可以考慮的。
關于SMART精靈#1的其他亮點,等以後有機會我們再慢慢聊,如果你有20萬,你會考慮給你的女朋友購買SMART精靈#1嗎?歡迎在評論區讨論。
我是木老師,都看到這裡了,點點關注支援一下吧~
希望大家買車不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