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閑有家》:這世間最美的風景,是人間煙火氣

讀《閑有家》:這世間最美的風景,是人間煙火氣

題圖攝影/朱瓅

“農業社會的文明以一所房子和一個女人造了一個美麗的漢字:‘安’。建了房子,娶了女人,男人就可以安居樂業了。”這個早春,反複的疫情将多少人隔在“家”裡或者“家”外。當讀到《閑有家》中這一段清雅、睿智的文字時,我在手機屏的這頭,家在那頭。不難想象,如此場景之下、語境之中,散發着溫度的智慧會在内心引起怎樣的共鳴!于是買來《閑有家》,在帝都陶然亭的一樹杏花下品讀。

是的,讀《閑有家》,一如杏花疏影裡,聽關于家道的思想汩汩流淌——“長溝流月細無聲”。

這是一部有關家事的“菜根譚”,一卷家庭的溫馨畫,一冊家風養成記,一函家德沉思錄,一種家道傳習錄。持家之要,養家之樂,齊家之道,全家之德,傳家之法,如珠如玉,散在看似稀松尋常的一回遊曆、一種邂逅、一次家宴、一道菜肴、一番回憶、一段感悟之中,緣事而起,随興而發,簡約、淳樸,平平淡淡、自自然然,從作者的靈魂深處流進字裡行間,流到讀者的眼前,流入共鳴者的心田。

▅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家,是生活的載體。中華原典多強調“宜其室家”,其原初意旨或在于此。“有夫有婦,然後為家”。生活從此鋪展。美好生活人所共求,問題是,怎樣才能讓生活美好?

“要保持感受幸福的能力”,作者借他人之口娓娓道來,“珍惜平平常常、平平淡淡的生活,學會在平凡生活中體會幸福。”相信經曆過大疫之年、變局之年,目睹過疫情、戰争對生活的摧毀,人們更能讀懂此中的真意。

是的,道不遠人。幸福就在一日三餐、粗茶淡飯之中。

譬如空心菜,再平常不過的一道家常菜了,作者在烹制它,也是在烹調思想:“空心菜并不需要借助雞肉魚來提升自己的鮮美度,它自帶睥睨一切、橫而不流的主角氣場。沒有什麼可以與它配伍,一切都是它的佐料。它需要的隻是速度和激情,隻需要爆炒或者爆焯。無論是整條下鍋還是隻取葉頭莖尖,不變的都是對烈火的追求。”

哦,對生活的哲思原來是可以——不,是應該——帶着煙火味的。“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譬如菜市場,許多人選擇遠離之地,而在作者眼裡,“它真有一種神奇的魔力,讓人莫名萌生對生活的熱愛”“菜市場何止買和賣,它是生命給養和人生意趣緊密相連的”,是以,“走進菜市場,沾染煙火氣,能獲得心靈的療愈”。故而,“餘生的時光,我願這樣度過:要麼在書房,要麼在廚房,其餘一半時間,我用來逛菜市場”。

哦,沒有對生活愛得深沉、愛得通達,沒有有趣的靈魂,哪能寫出這樣的文字?!

譬如做飯。多少現代人将其視為家庭負擔。作者着意引用了一段話:“一個不愛做飯的女人,像風幹的葡萄,可能更甜,卻失去了珠圓玉潤的本相。”别藉此以為這樣的思想沒有走出中世紀夫權傳統,相反,作者并不排斥科技、時尚和國際化所帶來的快捷便利,将人們從繁瑣重複的家務中解脫出來的“時代的福利”,隻是友善地回應關切,“居家還是要有家庭的味道。下廚少了,親手操持少了,老少共餐少了,那種‘無攸遂,在中饋’的傳統便漸漸疏離了,其樂融融的氛圍便淡了,對生活的體驗和品味也就變淺了”。

為什麼那麼多人感歎:現在的團年飯也吃不出團圓的味來?根由或在于此。

“不管時代怎麼變,居家過日子,還是簡單飲食、粗茶淡飯的好,還是自己動手下廚的好。這樣質樸的、簡單的、健康的日子,這樣一家人在一起,你洗一把菜、他溫一壺茶,你支把勁、我搭把手的日子,這樣團團圓圓的、自自在在的歡喜而素淡的日子,這樣青菜蘿蔔粗茶淡飯的日子,才是輕松、踏實而長久的日子,是真正的好日子。”

哦,這讓人想起蘇轼“人間有味是清歡”的塵世真谛。

縱使這樣的日子越來越稀罕,對于許多人竟成奢望,人們依然要選擇相信:事因難能是以可貴,這是于回望中對美好的向往,而不是唱給傳統家庭生活的挽歌。

“生活就是對生活的感覺”,蘇聯作家尤·邦達列夫一語中的,“生活的本質就是在生活本身之中”。從這個意義上說,《閑有家》恰是一種在粗茶淡飯中盛開出恬淡素雅之花的生活美學——對美的追尋與禮贊,對美的體悟與涵養,對美的布道與傳承。

▄ 家庭是一門學問

家,是人倫道義的發轫之所。家道吉祥是普天下人的夢想。“古人治家成功的核心經驗就是家道正。”何以實作“家道正”呢?

作者從“蘊含着深邃的治家之道,影響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周易》中,鈎稽爬梳“何以家為”的現代性答案。《閑有家》以三分之一的篇幅談對《周易家人》寥寥43個字的人生感悟:散文詩般迷人、極簡的文字,“把家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談舉止、行為态度對家庭吉兇可能造成的影響,描寫得精彩絕倫、入木三分”。此中可窺修身齊家之理。

譬如家庭責任。“家人各有責任,家人有什麼樣的行為就會給家庭帶來什麼樣的後果。”“閑有家”“無攸遂,在中饋”“婦子嘻嘻”“富家”“有孚威如”等等,說的是家庭成員的行為,而“悔無”“貞吉”“大吉”“吉”“終吉”,說的則是結果。

譬如家庭建設。“夫婦為家,男女分工合作,各守其分,相得成用、相交成器,這是生命各安其位、各随其性的表象,符合天地之大義。”“正家,先正身;正身,先正心;正心,須防閑。整齊夫婦,正身二人,是為齊家。”對于小家庭而言,尤須防風險,有禮節,常提醒,懷初心。

譬如子女教育。“家庭是孩子的人生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生導師。”作者一門兩博士,在“教子嬰孩”篇提醒,溺愛不是“養正”。教育小孩要從愛家人、服從家庭管理、真誠對待家人、寬容家人抓起,“端直其心”,“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家庭是一門學問,與許多素養相比,人們恐怕更需要提升家庭素養。《閑有家》以日常視角,講述一種匡正人倫家道的家庭美學。表面上,它以随筆的形式,呈現作者随興而發的人生感悟、富有哲思的箴言;其實,不止于此,正如當你凝視湖面一圈圈蕩漾開來的波紋時,你已經徜徉在浩蕩的春風裡;當你體味這“愛與生活的随想”時,你已經浸潤在那恬靜的文字背後的倫理學思索裡。

▄ 不囿于小我

家,是哲學意義上的存在。《閑有家》是一束在家道中感悟治道、涵養政道的哲思光芒。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閑有家》不囿于小我,文字的底層邏輯關聯着家國情懷。書中耐人尋味的一篇是,耄耋老部長通過他米壽生日講詞來談修齊之道。老人稱贊老伴有“很寶貴”的“六不”:不幹政,不伸手,不張揚,不低頭,不嫌棄,不忘本。“這帶給他一生的平安、幸福、順利和發展。”更令人醍醐灌頂的是他的“自我提拔”論。“他說,重要崗位永遠是稀缺的,組織的提拔也是有限的,同志們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加強‘自我提拔’,就是用高于現職位的标準要求自己,學習上更高标準,工作上更高标準,品格上更高标準,黨性上更高标準,自我提升境界,自我提高素質,自我加強修養。至于組織上提拔不提拔,要看得淡一點。即使組織沒有提拔你,也不要心生抱怨。”

美學家朱光潛說:“文學起于實用,要把自己感覺的說給旁人知道,但它超過實用,要找好話說,把話說好,使旁人在話的内容和形式上同時得到愉快。”豈止是愉悅,《閑有家》信手拈來的故事、掌故、言說,帶來的更多的是人生啟迪、思索,可謂文質兼美,文道統一,格高韻遠,格高意遠。

讀《閑有家》:這世間最美的風景,是人間煙火氣

《閑有家:愛與生活的随想》

季雲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22年0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