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洞察人性從哪裡着手,心理學大師阿德勒給你一把鑰匙

當我們與他人在人際關系上出現裂痕的時候,該怎麼辦?

當我們面臨巨大壓力或者精神出現一些小問題的時候,可以怎樣分析自我,找到解決的方法?

100年來最重要的10位心理學家之一的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教你洞察人性,自我探索、修複。

阿德勒,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在其著作《洞察人性》一書上向讀者介紹了:

什麼是人性

洞察人性的鑰匙

性格的形成和分類

在生活中應該怎麼去調節自己的性格

洞察人性從哪裡着手,心理學大師阿德勒給你一把鑰匙

人性這個詞,每個人都對它有自己的了解,特别是我們在經曆人生變故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對人性産生更深的認識。那麼,人性究竟是個什麼樣的東西呢?我們可以把它了解成人的天性,它隐藏在每個人的每一個表情、每一個動作下面。如果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我們就可以從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細節中,看到每個人隐藏的人性,而那些以前我們沒有辦法了解的行為,也可以通過對人性的剖析,看到它背後的真相。

比如說工作這件事情吧,我們辛辛苦苦地通過工作來賺錢,這是我們的行為。可是我們為什麼會産生這樣的行為呢?表面上是為了買房、買車、出去旅遊,是為了讓自己過得更舒服一點,但是在這行為的背後,我們是為了讓自己獲得更多的幸福感,也是為了獲得超越别人、比别人過得更幸福的優越感。

在心理學的研究中,人的訴求分為表面訴求和根本訴求。表面訴求往往隻是停留在對行為的簡單解釋,而行為背後最根本的訴求才能稱得上是人性。

一位青年男子因為自身的情感問題找到心理咨詢師求助。這個男人的外表很英俊、性格體貼,有一份相當不錯的工作,很有女人緣。按說這樣的一個人,既不愁沒有收入,又不愁找不到女朋友,應該過得很幸福。然而,他卻和心理咨詢師表示自己活得非常痛苦,在他的感情生活中,他總是不停地在換女朋友,即便已經有了非常喜歡的女孩,還是會忍不住尋找别的女孩。隻要一有機會,他就會和其他女人确定戀愛關系,腳踏好幾條船。這樣的狀況已經持續很多年,讓他身心俱疲,他不知道自己哪裡出了問題,内心也非常不安。

其實,找女朋友隻是這個男人的表面訴求。他小時候曾經被家人獨自關在家中,給他留下了很重的心理陰影,這樣的經曆讓他有了一種被抛棄的感覺,為了逃避這種感覺,他便要不斷證明自己在别人那裡是有價值的、是被需要的。是以,在找女朋友這個表面訴求的背後,他的根本訴求是向他人證明自己的存在,以及自己被他人所需要。

了解人性最好的鑰匙就是觀察一個人的行為習慣,因為這是一個人為了實作他的根本訴求所采取的方式或方法。

有這樣一個案例:有一位女性患者跟自己的心理咨詢師說,她總是夢到一些兇殺事件,也經常出現被人殺害的幻覺,這些夢境和幻覺嚴重地影響到了她的生活,讓她覺得非常疲憊。在我們普通人看來,這也許隻是平時壓力太大造成的,當然有一些人可能會迷信地認為這是一種不吉利的預兆。經過了解,發現這位女患者産生幻覺或者做了噩夢後,居住在另一個城市的父母一旦知道了,就會打電話安撫她,甚至趕過來看望她。某種意義上,這位女患者正是為了得到父母的關心,才會出現那樣的夢境或者幻覺。因為在她的潛意識裡,夢到自己被殺害意味着醒來後得到父母的關心。是以在這個案例中,做夢和出現幻覺就是這個女人的一種行為習慣,而隐藏在這個行為習慣背後的,就是她渴望得到關心的根本訴求。

現實生活中,人的行為習慣卻往往非常複雜,我們之是以在現實中很難看清一個人的人性,就是因為被這些複雜的行為習慣所蒙蔽了,每個人的成長經曆不同,有的人成長在一帆風順的正常家庭中,當他想要得到父母的關心時,就會采取一種比較積極的方式去達成。而像剛才提到的那個女人,在她的成長過程中一定遇到過什麼阻礙,才會讓她表達根本訴求的方式與衆不同。

了解人性,特别是了解自己人性的目的在于依此可以調整自己的性格,讓自己的性格更加符合社會規則。

洞察人性從哪裡着手,心理學大師阿德勒給你一把鑰匙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提到性格這個詞,不論是面試應聘的人,還是和相親對象見面,都會通過對方的言談舉止來分析對方的性格,通過這一系列的性格分析,将決定那個人以什麼樣的形象留在我們的心底。那麼,究竟什麼是性格呢?其實,性格就是一系列行為習慣的行動模式,知道一個人的性格是什麼樣子的,就能夠預料到這個人對待朋友、對待困難将是一種什麼樣的态度。性格的形成受到成長環境和社會經曆的複雜影響,并且具有明确的目标。成長經曆一帆風順的人,和曆經磨難的人的性格會有天壤之别,這是因為每個人性格的目标雖然相似,但追求目标的道路卻各不相同。

舉例來說,所有孩子都是有虛榮心的,不論我們是把這種虛榮心美化成遠大目标,還是宏偉抱負,都不能掩蓋虛榮心的存在。而如何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呢?孩子們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在其他小朋友面前炫耀他們所沒有的玩具。這對于有錢人家的孩子來說,稀有的玩具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得,而家境一般的孩子卻很難有。這時候,在目标一緻的前提下,家境一般的孩子就沒有辦法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這時候他便需要用各種各樣的理由安慰自己,或者告訴自己說那個玩具其實一點都不好玩,或者告訴自己雖然現在沒有辦法得到,但是通過将來的努力一樣可以得到那樣的玩具。

就是在這樣一次次不同的經曆後,兩類孩子處理事情的态度便會出現明顯的差異,這也就是兩種不同性格的建立過程。通過觀察不難發現,家庭相對富裕的孩子通常會很自信,在完成一項任務時,更喜歡用一種直截了當的态度面對。這正是因為在他們的成長經曆中,很容易就可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不需要繞什麼彎路。而一般家庭出身的孩子,通常會表現出缺乏自信的模樣,在完成一項任務時,更加善于思考。

阿德勒把人的性格分為社會型性格和自私型性格兩種。社會型性格的人通常比較樂觀、沒有什麼攻擊性,他們會以幫助他人為自己的終身目标,通過幫助他人來滿足自己的需求,這種人一般會容易忽視自己的個人欲望和訴求。而擁有自私型性格的人,通常攻擊性比較強,虛榮心也比較強,他們一般具備嫉妒、憎恨、貪婪等一系列的性格特征。自私型性格的人遇到事情時會首先考慮自己的利益,把能不能獲利當作判斷标準。阿德勒看來,世界上不存在絕對自私型性格的人,也同樣不存在絕對社會型性格的人。每一個人其實都是在自私型性格和社會型性格之間尋找平衡。一個人過于自私會慢慢和現實脫節,變得孤立而病态。而一個人過于無私,過于順從,同樣會讓自己的生活走向極端。

拿婚姻這個話題來舉個例子。夫妻之間的沖突,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所謂的“性格不合”造成的。要麼是因為一方太過于自私,從來不考慮對方的感受;要麼是一方太過于無私,間接培養了對方的自私。這種雙方性格的失衡,會使夫妻之間缺乏最基本的尊重。試想一下,假如妻子剛剛擦幹淨地闆,丈夫不僅不表示感謝,還踩得到處都是鞋印,一點都不尊重對方的勞動成果,妻子肯定會有所不滿,長此以往,妻子一方的積怨會變得越來越深,早晚有一天會爆發出來。這也就是性格失衡的結果。是以,在人與人的交往過程中,我們隻有讓自己的性格保持平衡,考慮自己利益的同時,兼顧到他人的感受和利益,才能夠避免沖突沖突的産生。

一個人的性格之是以會向極端的方向發展,通常是由于一兩次不如意的事情所導緻,在這種不如意的事情發生後,人的性格會很容易失去平衡。如果不對失衡的性格進行調節,這個人的生活将會變得非常痛苦。

一個人因為家裡窮而偷了一筆錢,被關進監獄。若他不僅不反思偷竊這種錯誤的行為,反而把這種懲罰當作是上天對他的不公平待遇,進而以這種懲罰為榮,把世界的所有人、所有事物都當成是敵對的,仿佛世間萬物都是為了傷害他而存在。這種人會慢慢把自己孤立起來,變得越來越自私,不再願意與他人來往,這種孤立會讓一個人陷入更大的不幸之中。就像《悲慘世界》那本書裡的冉·阿讓,他因為偷竊而坐牢,坐牢就是他所遭遇的不幸。等到他走出監獄以後,對整個世界都充滿了怨恨,性格也跟着變得扭曲起來,這也就是性格失衡的表現。

洞察人性從哪裡着手,心理學大師阿德勒給你一把鑰匙

怎樣處理好自己社會型性格和自私型性格之間的關系,阿德勒認為:人的情緒變化能夠直接地反映出我們的性格走向,意思就是說我們能夠通過一個人表現出來的情緒,判斷出他的性格。打個比方,有一種人喜歡把自己孤立起來,而且總是對外界采取敵對态度,那麼他經常會表現出憤怒、焦躁和刻薄的情緒。如果我們要平衡自己的性格,我們就需要知道一些控制情緒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拿憤怒這種情緒來說吧,讓我們來回憶一下,在生活中什麼樣的情況下容易發脾氣?當晚飯做好的時候,我們指令自己的孩子不要再繼續看電視了,孩子不僅不關電視,反而把音量調到最大,根本不搭理我們。這種情況下,我們很容易就會感覺到憤怒的情緒,但是這種憤怒的情緒是怎麼形成的呢?很明顯,是因為我們想要讓孩子關電視的目标沒有達到,同時又沒有别的辦法,才會産生出憤怒的情緒。也就是說,我們的憤怒源于無能為力的自卑感——我們沒有能力讓孩子聽我們的話,隻能通過憤怒來發洩内心的不滿。

和憤怒的情緒一樣,焦躁、刻薄也是出于無能為力的自卑感。上面這個例子,我們既然沒有辦法通過一句簡單的話讓孩子關掉電視,這是否意味着我們真的沒有别的選擇了呢?事實上,如果我們足夠堅決、有耐心,肯定能從這次的挫敗中吸取教訓,找到其他途徑解決問題,而不是身陷無能為力的憤怒之中。在以後和孩子的相處中,通過經驗積累,我們就會越來越擅長和孩子打交道,這也就是我們能夠通過洞察人性來改善自己生活的原理,以及獲得生活的意義。

阿德勒認為并不是隻有心理學家才有資格研究心理學,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這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整個社會負責。

通過介紹洞察人性的方法,希望能改善讀者的行為習慣,在壓力出現時适當的進行自我調節,讓自己的性格更加符合社會規則,變得更加樂觀、堅強、平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