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蓋曉星∶在大阪安靜生活過日子的巴圖

日本留學新足迹之五

疫情時代,個人的故事正在被淡化。該專欄以訪談的形式,聚焦每位“個人”身在異鄉的奮鬥曆程、酸甜苦辣。

巴圖:在大阪過日子的留學生

中文導報 文學園地

作者:蓋曉星

巴圖是北京的滿族人,他不會說日語,卻選擇了來日本“過日子”。通過Hello Talk(語言交換學習軟體)認識了我的學生千葉君,我請千葉君再給我介紹一位有故事的人時,他把巴圖的名片推給了我,後來又很不負責任地補充一句:“我不知道他有沒有故事”。他們倆隻是一對互相學習語言的夥伴,也沒見過面。巴圖住在大阪,2022年3月14日晚上8點,我們通過微信語音進行了一場很突然的采訪。好在巴圖非常健談,對我也相當信任。很快,我就走進了他的“故事”裡。

—你是什麼時候來日本的?

2019年來的。因為工作關系,之前我也去了不少地方。有了比較之後就覺得那地兒烏煙瘴氣的,環境不好。也想過移居美國,2012年先跟旅遊團去了一趟,感覺不太适應。那邊地兒太大了,都看不到人,而且早上吃的都是冷餐、喝冷牛奶。

—你是做什麼工作的?都去了哪些地方?

我自己做買賣,什麼都幹。保險啊,旅遊啊,主要就是做銷售。幫公司跑單的那種,那不是來錢快嘛。在北京呆夠了,想換個地方的時候,從12年到15年我就去了香港,也在澳門、深圳那邊跑業務。主要是保險,我也算半個講師,還負責給業務員講課,拉着他們銷單什麼的。到年底有個旅遊項目要推廣,就是各大保險公司來促單。我們有個“五步銷售法”,第一步叫邀約,就是先去見客戶,然後送他一個旅遊産品什麼的。15年開始跑日本這邊兒,通過一個朋友的旅遊公司辦了工作簽證,帶客戶來旅遊。

蓋曉星∶在大阪安靜生活過日子的巴圖

圖:巴圖

—怎麼就想到要來日本定居呢?

因為我的工作應酬很多,大量飲酒,睡眠也不正常,19年的時候,高血壓、高血脂嚴重了。去北京的安貞醫院看病,醫生說你随時有生命危險,必須得吃藥,給我開了3種藥,說得吃一輩子。那時候我還不到40歲,有點兒接受不了啊。就想聽聽日本醫生的意見。過來看了兩家大醫院,結論是一樣的,就是不用吃高血壓的藥,讓我吃降血脂的藥,先把血脂降下來。然後必須戒酒、減鹽、鍛煉身體。隻要把體重減下來,血壓就正常了。這不,在我媳婦的監督下,半年就好了。這件事對我的改變挺大的。還有,我媳婦現在懷孕了,屬于高齡産婦,我們去醫院,醫生護士都待人特别好。他們不管你是哪國人,會不會日語,都一視同仁。做事特别認真,不會看你有錢還是沒錢。

—你媳婦是來日本以後懷孕的?

對,在國内她一直懷不上。去協和醫院檢查過,醫生說子宮裡有肌瘤,建議切掉,要不懷了孕也會影響胎兒發育。我想年齡不小了,做個切瘤手術,還得再等兩年才能懷孕,挺猶豫的。來日本以後也是看了兩家醫院,給的結果都是不影響胎兒發育,而且沒多久就懷上了。剛來的時候她也不适應,語言不通,沒有朋友。後來通過去醫院孕檢,醫生護士都特别好。對你各方面都很關心,想方設法幫助你,給你提供最好的服務,但這些都不是和利益挂鈎的,她就特别感動。

—你們剛來的時候就去了大阪嗎?

不是,先去了東京。在目白車站那邊租了個房子,住了不到仨月。我媳婦兒覺得東京的節奏太快了,我們住的山手線那邊兒,人很多,很雜,跟現在的北京差不多,亂亂哄哄,還都挺疏遠的。這不就來大阪了,大阪挺像以前的老北京,旁邊兒還有京都呀、奈良呀。我感覺關西這邊兒比較安靜,挺适合生活的,因為我來日本就是為了生活。在國内總是有各種擔心,食品安全啊假貨啊什麼的。日本的服務好,有契約精神。他們公事公辦,沒有那麼複雜的人際關系,跟他們打交道不用帶腦子。而且不會日語,也沒多大障礙。

—你是官二代或者富二代嗎?

不是,我父母都是普通勞工。我剛大學畢業的時候,也給别人打過雜兒。04年那會兒,很窮的,又饞,還沒結婚,跟我媳婦到胡同口餐廳點一盤兒菜,8、9塊錢。然後在街攤兒上買倆饅頭。餐廳老闆都看着我們可憐,每次去都送我一份炸辣椒油。最窮的時候,身上隻有5塊錢,買碗泡面,車費就沒了。像我這塊頭兒,整天就覺得餓。吃飯的時候,我媳婦就先盡着我吃。我還以為她不餓呢,唏哩呼噜把泡面全吃了,她就在旁邊眼巴巴地看着說:你能給我留口湯嗎?

—是嗎?都是從苦日子裡奮鬥出來的。那你大學學的什麼專業?

學經營管理的,沒用。剛進入社會的時候,就一二傻子,什麼都不懂,特愣。仰仗前輩指導,請一頓飯就能學不少東西。那時候錢比較好掙,大家也都不在乎,會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你。

—慢慢就闖出來了?

不是闖出來的,逼出來的。上學的時候臉皮比較薄,好面子、也有虛榮心。走入社會以後發現那些都沒用,就不要臉了。哈哈。沒辦法,父母也幫不上忙。做銷售這個工作,市場是很殘酷的,得靠嘴皮子功夫,要不幹不了這個活兒。

—還在繼續做嗎?

疫情期間就歇着了,吃老本兒。在大阪買了兩套房子,一套自己住,一套租出去吃房租。剛開始還摸不準情況的時候,先用現金買了一個小戶型。後來聽同僚說在日本工作5年以上就可以申請三井、三菱這種大銀行的房貸,利息隻有0.525%(中國是5%)。是以就貸款買了一套三室一廳的。

—那你們小兩口到國外生活,父母或者嶽父母沒反對嗎?

我這個年代的人吧,包括周圍同學的原生家庭,大部分都是父親脾氣暴躁,母親唯唯諾諾。是以,我們還是希望能過上自己的,跟他們不一樣的生活,也給孩子創造一個比較滿意的生存環境。雙方父母都不幹涉我們,像我這種情況的人,北京挺多的,很多移民美國呀加拿大的,來日本的是比較窮的。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裡有段對話說,有錢人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說自己沒錢。

哈哈,我實話實說,咱跟那些土豪沒法比。

—看你的朋友圈,現在也做一些代購的生意?

就是給朋友幫忙,大陸内朋友多嘛,還有一些客戶。他們有什麼需要的,就找我買,中間掙個差價。這些關系我不能丢啊,萬一以後日子又窮了呢,給自己留個後手。疫情期間,大環境不好,投資容易賠。現在沒事兒就到各地逛逛。前不久去了一趟九州,感覺那地方更适合養老,基礎設施跟大城市沒啥差別,但是地方大,人少,房子也大,空氣特别新鮮。而且你到哪兒去吃什麼東西,也不會遇到“宰客”這種事情,日本人都特規矩。

—你交到日本朋友了嗎?

就廣島一個50多歲的大姐,也是在Hello Talk 上認識的。雖然沒見過面,但特别聊得來,像老朋友一樣了。跟周圍的日本人很少有交流,也受疫情影響,媳婦懷孕,怕感染。在語言學校認識兩對中國朋友,他們也是來生活的,一個哥們兒把北京的房子都賣了,死心塌地來這兒過日子了。我覺得日本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國内有些人喜歡罵日本,那是因為日本比我們強,人一般不會罵不如自己的人,對吧?用我媳婦的話說就是,咱們應該學習日本人用道德行為标準來限制自己,而不是限制别人。

後記:人類進入全球化時代,有能力的人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生活環境。我身邊也有日本朋友非常喜歡中國,選擇到中國去工作、生活。可能是性格方面的原因吧,他覺得在日本壓力大,作為一個外國人在中國生活的話,能讓他感覺相對輕松一些。

巴圖雖然是個在生意場上摸爬滾打的人,但年過四十,他身上依然保留着一種非常孩子氣的單純。對于一些比較敏感的話題,也毫無保留,直言不諱。還告訴我他是金庸迷(這讓我想起留學時一位研究中國古典文學的日本老師說過的話,他說“不喜歡讀金庸的人,我覺得是不可信賴的”)。後來聊到他剛跟視訊學會的鋼琴曲,便迫不及待地說要錄一段發給我看。我想他的這種毫不做作的“純粹”,也許正是他能吸引客戶、獲得信任的原由。祝願巴圖一家人在大阪的日子越過越順心,慢慢交到更多的朋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