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徐志強:又見老屋

幾年前,老家的侄姑娘在縣城舉辦婚禮,我與妻子及父母親一起前往祝賀。在此期間,我們抽空回鄉下看望了闊别多年的老屋。老屋大門上依然是挂着一把生了鏽的大鎖。

徐志強:又見老屋

老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分别進行了兩次整修。整修後的老屋上下有兩層,底層三間是正房,有寝房和夥房,用以住人和生活;上層是閣樓,用以儲物。老屋是我的誕生之地,是我人生的起點,也是我最初放飛夢想的地方。

截止目前,我家祖孫幾代人,除了我兒子不是在那老屋出生之外,其餘都是。我父親常年工作在鄂西北鐵路上,直到退休後才與我母親團聚。那時母親帶着我和哥哥三人生活在農村,與老屋互相依存,互相取暖。哥哥也在那間老屋結婚生子。若幹年後,哥嫂全家到縣城安家立業。老屋隻剩下父母倆人在一起。前些年,倆老體弱多病,我與妻子商量将他們接到襄陽與我們生活在一起,但父親依然儲存着老屋門鎖上的那把鑰匙。

父母在城裡思念着老屋,老屋在鄉下惦記着父母。這次回去,父親見老屋的心情比我還激動。我分明看到父親用鑰匙開鎖時,那雙滄桑的老手在顫抖。

徐志強:又見老屋

圖:來自網絡

幾年前貼在大門處的春節對聯,已看不清字迹,對聯的四角已卷曲,給人的感覺就是荒涼與滄桑。老屋的牆上結滿了蜘蛛網,地上也布滿了灰塵,踩上去還留下一道道或深或淺的腳印。我像往常一樣推開了一道道房門,撫摸着昔日熟悉的壇壇罐罐,那曾經是母親珍藏大米,花生,黃豆的寶貝,如今空空如也。老屋閣樓上還存放有父親和母親将來百年出世時的兩具棺材,還有父母親離開時留下一些沒有燒完的柴火。

這些年父親的背也微駝,牙齒也掉了好幾顆,耳朵的聽力出現了毛病。老屋不再是父親心目中的自豪,賣也賣不掉,租也租不出去,隻得關門走人。老屋是父親心中一道難以割舍的情結。

站在老屋的客廳裡,面對眼前如此荒涼和破敗的景象,那些曾經發生的往事一樁樁、一件件、一幕幕地又浮現在了我的腦海。此刻,一陣酸澀和悲哀湧上我的心頭。

我在老屋整整生活了十九個春秋,那是我一生當中最為快樂、最無拘無束的陽光日子。那裡有我苦難的童年,有我艱辛的生存經曆。那日子,雖簡單平靜,但,卻是何等的悠然自得、溫馨安逸啊!童年的時光,與老屋結交成一道無法斬斷的情懷。

徐志強:又見老屋

圖:來自網絡

老屋是我心中最溫馨的港灣,隻要靠近它,我才真正意識到,那便是正真的回家了,回到我溫暖的家了。老屋記錄了母親多年來帶着我和哥哥三人一起生活的歲月。它浮現了母親多年來勤儉持家的點點滴滴,播放着母親為了柴米油鹽犯愁的容顔,拉扯着我在風雨中奔跑的寒酸,為我在風雨飄渺中,撐起大傘的樣子。

我國中畢業時才15歲,如今還是城裡孩子撒嬌的年齡,就已開始扛起了生活的重擔,在家耕種了五年的田地。老屋陪伴我度過那個苦樂年華,當年祖孫三代和睦相處的生活片段仿佛曆曆在目……

徐志強:又見老屋

我離開老屋已有30多年了,在城裡結婚生子,住上了城裡的高樓大廈,可老屋淡定的笑容時常會出現在我的夢裡。在沒有老屋的夜裡,綿長的傷感像一滴濃墨,慢慢地漾開。老屋在我心靈深處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每一次走進去都有憶苦思甜的韻味,都有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憧憬。對那個生我養我的地方,我是充滿了感情,即便現在我敲着這些帶有情感的文字時,眼裡也是噙滿着淚水。

我知道,人過中年,人生變得愈來愈平靜、平和、平淡,愈來愈懷念故鄉。我的思緒和夢想時常越過了高山,淌過了河流,飛回到了闊别已久的家鄉,回到了那個曾經雞鳴狗叫、笑聲朗朗的老屋裡。我常常憶起屋梁上叽叽喳喳的燕子,憶起夏日在池塘裡光着屁股學狗刨,冬日在雪地堆雪人、打雪仗的情景。

徐志強:又見老屋

圖:來自網絡

時光荏苒,童年的日子在暮色中漸漸隐去。如今,我開始活得嚴肅。每當我在夜空裡思索我生活的時候,我就想起我的老屋。它在孤獨的立着,它在耐心的等候,等候着在外漂泊的遊子。我把我的靈魂交給老屋,那是恬淡如水中的洗滌,那是溫霭靜谧中的托付。回到了曾經承載了幾代人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給人溫馨安逸的那棟老屋……

此時,已是初冬時節,濃密的細雨裡有着一股絲絲的寒意。看完老屋後,我又随父母親看望了幾位村裡的老人。當父親再次鎖上老屋時,我感受着老屋被光陰蹉跎的肅穆和靜谧。老屋依舊安詳地睡着了,它怕被繁華驚醒。帶着對老屋的回憶,我願自己生活得恬靜,生活得平淡。

徐志強:又見老屋

再見了,我的老屋。

徐志強:又見老屋

作者簡介

徐志強:中國鐵路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協會會員、湖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

徐志強,武穴籍人士,現任職中國鐵路武漢局襄陽北車站工廠中的房間黨支部書記,先後在《人民鐵道報》、《武漢鐵道報》、《飛馳》、《楚天都市報》、《襄陽日報》、《襄陽晚報》等路内外刊物上發表文學作品若幹篇。人生無止境,藝術無止境,思想無止境。求索的過程中,真正的價值不是壯觀,而是豐富和飽滿。不論攀登到哪一步,不屈不撓、嫉惡向善的行為本身便是對靈魂的一種安慰。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立身重信義,坦誠重情操,至誠至善至真,甯為玉碎不為權财折。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堅信:愛攝影、愛寫作不後悔,拍下或寫好身邊的真善美。

攝影:除登明出處外均為徐志強提供

編輯:澤潤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