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在人類心目中那就是魔鬼般存在。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它們大都與疾病挂鈎,會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

細菌是許多疾病的病原體
那麼細菌引起了哪些疾病呢?它是如何影響人的身體健康的?所有的細菌都是有害的嗎?人們是否有對其改造過?日本最新研究指出已經發現了一種“超級細菌”,經過改造之後這種細菌将會造福全世界,它有何種作用?這事真的靠譜嗎?
細菌引起的疾病
細菌是一種單細胞生物,非常小,隻能用顯微鏡才能觀測到。它還有多種形狀,球狀、杆狀,螺旋狀等,是數量最多的一類生物,通常分布在土壤和水中,當然也與其他生物共生,比如人類。許多細菌都會引起疾病,比如腦膜炎球菌會引發腦膜炎,大腸杆菌、沙門菌等可能會引發腸炎。發炎是細菌侵入人體,危害人體健康的最主要的緻病方式。
細菌通過各種方式進入人體
當然,它們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也與多個方面有關。比如病原菌的毒性和數量,如果是數量較少和毒性較小的細菌進入了人體,那麼人體自身的免疫機制,就可以很好地處理這些細菌,不會造成大的危害。
但如果人體内進入了大量毒性強的細菌,那麼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可就抵抗不了了,隻能依靠對應的藥物治療,來消除細菌的影響。為了避免細菌的侵入,人們應該盡可能地保護自己不受傷害,尤其是皮膚和粘膜的完整性,細菌總是會趁人體受傷之時,通過傷口進入體内作祟。
受傷後要抓緊處理,避免細菌趁虛而入
不過,也并不是所有的細菌都是有害的,比如乳酸菌。人們常常利用它來制作酸奶食用,是許多人的早餐飲食。還有就是酒類的釀造,也同樣需要用到細菌。科學家們還會研究細菌打敗細菌的方法,嘗試通過改造制造出“超級細菌”。
超級細菌的發現和改造
2016年日本京都工業大學的研究人員,偶然發現了一種帶有溶解酶的細菌,這種細菌可以分解塑膠,雖然它的分解效率比較慢,大約需要六周才能完成,但這對人類來說已經是個很好的消息。
吃塑膠的細菌
因為塑膠垃圾在全世界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又難以降解使用量居高不下。日本的這一發現,立即引起了各國科學家的興趣,既然這種細菌已經有了溶解塑膠的能力,那麼隻需要改造一下,加快它的分解速度不就好了。
于是,英國的科學家開始了,法國也緊接着跟上了,越來越多不同國家的科學家,加入了這場超級細菌的改造計劃。日本當然也沒有閑着,自己發現的技術可不能讓人家給搶先了。
研究超級細菌的科學家們
2018年,英國科學家改造的超級細菌成功了,改造之後的細菌分解塑膠的能力大大提高,時間縮短了很多。更重要的是,比起兩年前的初始版本,這種新的超級細菌可以分解的塑膠種類更多了,是以它的實際應用意義也要更大。2020年,法國的科學家也拿出了成果,不得不說科學家們一比起來,也是毫不讓步的。他們改造之後的超級細菌,有了溶解力更強的改良酶。
研究人員宣稱這種改良酶,可以使細菌在最快10個小時内,完成對塑膠制品90%程度的分解。
法國科學家實驗:LCC 不同變體的性能改進
這速度确實很快了,要知道如果将塑膠垃圾直接焚燒,由于數量太多龐大, 這些塑膠垃圾光燒都得燒好幾個小時。更不要說焚燒它們會産生多少的有毒有害氣體。
不過,這兩國科學家改造之後的超級細菌,并沒有大量投入使用。這不是說人們已經找到了處理塑膠垃圾的辦法,塑膠垃圾問題依然很嚴峻,隻是這些被改造之後的細菌,需要在條件比較嚴苛的環境中才能産生和反應。可是塑膠垃圾在的地方,哪有那麼完美的條件,是以這兩種研究結果最終還是止步了實驗室。
垃圾場并不是實驗室沒有特定的環境
日本一看,這不機會來了,他們也一直在研究細菌的改造,并且對這種他們首先發現的細菌,抱有很高的期待。終于2022年1月,日本方面宣布,他們已經研究出了最有利于塑膠分解的超級細菌。
這種改造之後的細菌,綜合了之前各項研究的優點,分解塑膠的能力極強,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在30攝氏度的正常溫度條件下生存。這也就是說,人們不用擔心如何将塑膠垃圾設立一個适宜的條件,它們在自然條件下就能夠被分解掉。
日本改造的超級細菌不再受環境的限制
當然這不是說塑膠垃圾的所在地,始終都是30度的環境,畢竟大部分的垃圾場都隻是在戶外空地上。但比起之前的嚴苛條件來說,30攝氏度已經是個很容易達到的條件,尤其是炎熱的夏天,根本不需要進行什麼幹預。
不過,日本的這一超級細菌也并不能完全解決塑膠問題,研究結果表明,這種細菌主要對pad塑膠起作用,至于其他種類的塑膠垃圾,可能沒什麼影響。這在實際應用上會是一個很大的阻礙,雖然現在世界各國都有在實行垃圾分類,但總不能再具體到用什麼類型的塑膠垃圾也給分開吧。
目前的垃圾分類
一個新事物的出現和流行,肯定得經過重重阻礙,雖然日本研究的這一超級細菌,目前還有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但從大方面來看,超級細菌的改造确實有可能成為解決塑膠垃圾的法寶,很是靠譜,如果繼續将其完善,這對人類社會來說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塑膠垃圾的産生
大陸2020年全國外賣垃圾中塑膠垃圾重量約57.8萬噸~160萬噸,大約要花費24.5億元進行無害處理。而海洋中仍有大約7500萬至1.99億噸塑膠垃圾,占據海洋垃圾總重量的85%。
海洋垃圾還會對海洋生物造成極大的傷害
看到這些數字,有沒有覺得很可怕?塑膠制品在人類的生産生活中占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小到牙線、吸管,大到挂在街道和高速公路的廣告牌,人們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有塑膠的存在。使用量一多,消耗量自然也會變高,偏偏塑膠制品還基本都是一次性的,這更增加了塑膠垃圾的數量。人們使用的一次性紙杯、吸管以及塑膠袋,全都是難以降解的垃圾。
各種一次性餐具
資料顯示:全球範圍内在1950年至2017年間産出的塑膠制品約有92億噸,而其中有大約70億噸都成為了塑膠垃圾。
這說明什麼?說明塑膠真的很難降解,人們隻能通過填埋和焚燒來處理它們,可是焚燒又會産生大量的有毒氣體,這些氣體飄散到空氣中再被人體吸入,會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很大影響。
塑膠垃圾的确實讓人頭疼
雖然也有商家标榜他們生産的塑膠可降解,但實際上他們所謂的降解時間長達幾十年,根本沒什麼用。由于塑膠制品制作成本低,原料又易得,是以生産商都很喜歡制造這類産品,而塑膠制品的便捷性,也讓人們對這類産品十分喜愛,在買家和賣家的雙重壓力之下,它們的産量和消耗量能低才怪。
塑膠垃圾的減少,需要每一個人的共同努力,就從減少使用一次性碗筷開始,現在許多奶茶店也推出了可降解的紙吸管,還有一些超市會在結賬視窗詢問顧客,是否選擇使用布袋子。
環保生活從我做起
海洋中的塑膠垃圾不僅影響了生态環境,還會危害海洋生物的健康,那些不小心吃掉塑膠垃圾的生物,甚至會面臨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