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1“眼鏡蛇”是由美國貝爾直升機公司研制的第一代武裝直升機,由UH-1“伊洛魁”發展而來。該直升機的主力位置現已被AH-64“阿帕奇”完全取代,但仍有改進型号正在服役。

誕生曆史
20世紀60年代中期,美國在越南戰争中投入使用的直升機由于火力差勁、裝甲薄弱且速度緩慢,導緻損失慘重。美國陸軍迫切希望擁有一種高速度、重裝甲、強火力的武裝直升機,為運輸直升機提供沿途護航,并為步兵預先提供空中壓制火力。作為世界上第一代武裝直升機的AH-1“眼鏡蛇”,就誕生于這樣的背景之下。 1965年9月,AH-1的原型機首次試飛。1966年4月,美國陸軍簽訂了第一批110架的合同。1967年6月,第一批AH-1傳遞并開始服役。該機最初使用的編号為UH-1H,但是武裝直升機的專用編号“A”很快被采納,是以改為AH-1。因型号不同而有許多稱号,如“蝰蛇”、“休伊眼鏡蛇”、“海眼鏡蛇”、“超級眼鏡蛇”、“W眼鏡蛇”、“Z眼鏡蛇”等。 作為世界上第一種專門開發的專用武裝武裝直升機,AH-1的飛行與作戰性能好、火力強,被許多國家廣泛使用,經久不衰并幾經改型。截至2013年6月,該機的主要使用者包括美國、土耳其、西班牙、約旦、巴基斯坦、以色列、智利、巴林、泰國、日本、南韓等。
衍生型号
AH-1G“休伊眼鏡蛇”是最初生産型,1965年3月開始研制,同年9月首次試飛。美國陸軍訂購了1075架,1967年6月開始傳遞,同年秋季大量投入越南戰場使用。最早的雙引擎版本,AH-1G的改進型。主要裝備美國海軍陸戰隊,1970~1975年2月共傳遞67架。 AH-1Q“休伊眼鏡蛇”是臨時反坦克型,由AH-1G改裝而成。改裝内容為加挂8枚BGM-71“拖”式反坦克飛彈和頭盔瞄準系統,前後共有92架AH-1G進行了改裝。 AH-1T“增強海眼鏡蛇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研制的AH-1J的改進型,共生産59架,1977年10月開始傳遞。 AH-1W“超級眼鏡蛇”是 AH-1T的改進型,可執行反坦克、護航、多種火力支援、武裝突擊、搜尋和目辨別别等多種任務。 AH-1F 是美國陸軍的現代化改裝型,包含了之前所有的更新。截至1986年,共為美國陸軍生産149架。1990年,外銷給以色列30架,約旦24架,巴基斯坦20架,南韓70架,泰國4架。
機體結構 AH-1機身為窄體細長流線型,兩側有外挂武器的短翼,翼下各有兩個武器挂架。機頭呈鼻狀突起,下方吊裝機炮。座艙為縱列雙座布局,射手在前,駕駛員在後。前艙門在左側,後艙門在右側。起落架為管狀滑橇式,不可收放。單引擎型設有較突出的粗大排氣管,由機身後部伸出,與大梁平行。雙引擎型的發動機置于雙肩,較短的排氣管在機身後部并列配置,以一定角度外傾。 該機采用兩葉旋翼和兩葉尾槳。槳葉由鋁合金大梁、不鏽鋼前緣和鋁合金蜂窩後段組成,槳尖後掠。尾槳由鋁合金蜂窩和不鏽鋼前緣及蒙皮組成,位于右側。尾梁較長,其中部兩側有水準安定面,可增加俯仰方向的穩定性。垂尾後掠角較大,弦長較小。
作戰性能
攻擊力:AH-1的主要武器為一門20毫米M197三管“加特林”機炮(備彈750發),彈藥包括M56爆破彈、M56Al爆破燃燒彈、M53Al穿甲燃燒彈、M55Al訓練實心彈、PGU-28/B穿甲爆破彈等。該機有4個武器挂載點,可按不同配置方案選挂BGM-71“拖”式反坦克飛彈、AGM-114“地獄火”空對地飛彈、AIM-9“響尾蛇”空對空飛彈、AGM-122A“響尾蛇”反輻射飛彈,以及不同規格的火箭發射巢和機槍吊艙等。
防護力:AH-1的座椅、駕駛艙兩側及重要部位都有裝甲保護,自密封油箱能耐受23毫米口徑機炮炮彈射擊。它的主要用途是攻擊裝甲目标,由于機身細長、正面狹窄,不易被攻擊,擁有防守優勢。
機動力 :AH-1采用兩台通用動力公司T700-GE-401渦輪軸發動機,單台功率212千瓦。機身内設兩個自密封油箱,可裝燃油1153升。機身兩側短翼也可外挂2至4個油箱。該機适合海洋氣候操作,占用甲闆空間較小,是以在海軍陸戰隊有不可取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