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J爸訓娃記(112)你是怎樣培養孩子孝道的?

第一百一十二篇 從小培養孩子的孝道(三)

(接上篇)我對兒子孝道的培養從他三歲前就開始了。那時候我隻是幫他養成一個習慣,那就是吃水果,零食的時候,要給長輩先吃。兒子三歲前比較大方,也願意分享,但是不知為何三歲開始上了幼稚園以後就變得比較自我,自己的東西不願意分享給别人。可能是三歲前沒有自我意識,分不清東西是自己的還是大家了,三歲以後自我意識逐漸形成導緻的。

三歲前,讓他吃零食的時候給長輩先吃,絲毫不費力,但是三歲以後他就開始抵觸了。有段時間根本不聽,甚至一讓他分享他就号啕大哭。弄得我哭笑不得。沒有辦法,隻能跟他講大道理,但是收效甚微。

J爸訓娃記(112)你是怎樣培養孩子孝道的?

有一次,幼稚園教了一首兒歌《孔融讓梨》

小孔融,愛學習,

才思靈活巧言語。

四歲懂得去讓梨,

父母家人都贊許。

愛謙讓,懂禮儀,

中華美德我做起。

兒子記憶力比較強,回家後晚上給他錄視訊的時候,他就背誦了這首兒歌。錄完視訊後,我問他:“你知道孔融的故事嗎?”“不知道。”他跑開要去拿玩具。我估計老師應該講過,但是他不感興趣就記不得了。于是說:“我給你講講孔融讓梨的故事,你要是能記住,我就陪你玩兒玩具,過幾天,還會給你買新玩具。”他聽得滿眼放光,“爸爸,你要給我買什麼玩具?”。。。我給他講了一遍孔融讓梨的故事,果然,他毫不費力地叙述了下來。

J爸訓娃記(112)你是怎樣培養孩子孝道的?

陪他玩兒玩具的時候,我挑了四個大小不一的奧特曼,拿起一個小的對他說:“他就是孔融。”

他馬上打斷我說:“不對,這怎麼是孔融,這是迪迦奧特曼。”

“哦,對對,迪迦奧特曼”我實在分不清楚,隻能順着他說。

“這兩個大的是迪迦奧特曼的爸爸媽媽,這個稍大一點兒的是哥哥。如果迪迦奧特曼有一個橘子,他會先給誰吃呢?”

他眨眨眼睛,想了半天才似乎聽懂我的問題。“先給哥哥吃”他似乎聯想到了孔融讓梨的故事。

“不對,爸爸媽媽是長輩,應該先給爸爸媽媽吃,然後再給哥哥吃,最後才自己吃。”

“如果是孔融,他肯定會這麼做,你覺得孔融厲害還是迪迦奧特曼厲害?”

“當然是迪迦奧特曼厲害”兒子對孔融沒什麼具體概念。

“那孔融做得到,迪迦奧特曼是不是也能做到?“

”肯定能”他舉起了迪迦奧特曼說。

“那你能不能做到呢?”

“我也能”

J爸訓娃記(112)你是怎樣培養孩子孝道的?

孩子的邏輯就是這麼簡單,我馬上拿了一個橘子掰好給他,他馬上給外公和我各一瓣(外婆和媽媽不在家),然後自己大口吃起來。其實他什麼都明白,就是不去做,或者是逆反心理吧,當能與孩子順利地溝通後,事情就會變得容易。從那以後,讓他給長輩吃東西就不難了。特别是最近,他還主動給我們吃,不吃都不行。

其實這個舉動本身的意義并不大,但這會讓人在有好東西或好事的時候會第一個想到長輩。我上班的第一個月的薪水全部給了奶奶,因為媽媽在我小的時候就不斷地給我灌輸這樣的觀念,總是問我第一個月的工資給誰花,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奶奶,因為是奶奶把我帶大,而且我也踐行了自己的諾言,雖然奶奶早已仙逝,但是音容笑貌和小時候對我的教誨我卻銘記于心。

孩子的孝心不是通過一件兩件事就能培養出來的,最重要的是父母的身體力行。每次我們去看我夫妻的外婆時,一定會帶着兒子,讓他感受到我們對老人的尊敬和關懷,讓他覺得這樣做是天經地義的。(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