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父兄死後他力挽狂瀾,成為中國南方領土的奠基者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孫策在一次狩獵中為刺客所傷,不久後身亡,年僅二十六歲。死之前在衆多的兄弟當中挑了孫權作為接班人,留下了一堆權臣、武将、顧命大臣、便撒手人寰,年僅18歲的孫權于是成為了吳國的新任君主。

父兄死後他力挽狂瀾,成為中國南方領土的奠基者

在中國史上,比如康熙大帝掌權後第一件事就是把前任留下來的權臣幹掉。孫權呢?從兄長手中接過權杖後,面對比自己年長的軍臣,他原班接受了諸位權臣。對人善任,持之以禮,跟大家其樂融融,完全沒有任何沖突。繼業之初,如何用人,是擺在他面前一個最棘手的問題,而孫權表現出的氣度,善用人才。比如用魯肅接替周瑜,可能大家會覺得魯肅憨厚木讷,但是孫權看出了魯肅身上不一樣的特質,比如他謙遜,能忍辱,知道他能團結劉備集團。雖然其間劉備集團搶了吳國荊州,但是吳國還在在魯肅的力排衆議主張堅決聯劉抗曹,才有了曹操的赤壁大敗,敗走華容道。而後又敢于在行伍之中,把呂蒙提拔起來,用呂蒙接替魯肅接任統帥,趁魏蜀在漢中激戰,裝成商人一舉拿下荊州。最關鍵的是呂蒙本不識字,就一個士兵,孫權敢用呂蒙,就能看出他的氣魄跟能力。 吳國在孫權的上司下,麾下的統帥全部文武雙全,周瑜,魯肅,呂蒙,還有後來的陸遜。

父兄死後他力挽狂瀾,成為中國南方領土的奠基者

在三國時期,誰能在短短的時間内,先後打敗劉備跟曹操?而且兩次都是以少勝多。隻有孫權,而且兩次他用的都是年輕統帥。周瑜打敗了曹操,陸遜打敗了劉備。當時的曹操跟劉備都是最鼎盛時期,劉備當時是傾全國這兵力,而且剛又拿下漢中。曹操已經打敗袁紹統一了北方,馬超也被大敗。吳國人才濟濟,這是什麼來的?肯定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什麼基因問題。就是孫權的能力。在他的上司下,吳國軍臣精誠團結,繁榮一時。

父兄死後他力挽狂瀾,成為中國南方領土的奠基者

當時中國的南方基本上都是貧瘠之地,人迹罕至。不是山越人就是少數民族,南京原來在吳國做首都之前,也就是一小村莊,在吳國的建設下,江南地界空前繁榮,南京也被建設成為一個繁榮的大城市,才有了之後的東晉南渡,才有了整個南北朝,才有了六朝古都南京。可以說江南的富庶,中國南方同化就是從孫權開始的。

父兄死後他力挽狂瀾,成為中國南方領土的奠基者

孫權繼承了父兄的權利,在内政,外交,軍事各方面都很出色,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保留了先輩的江山,還将領土面積增加很多,成為一方霸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