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截稿較早,最新疫情資料将在今晚更新。
本期報道主要内容:
一、新加坡社群出現奧密克戎BA.2.12.1變異株病例
二、外國客工持續回流
三、新加坡昨通報無新增死亡,本波病死率維持在0.055%
四、ICU重症病患降至6人,ICI病床占用率1.7%
五、輸氧病患降至25人,普通型住院病患減至225人
新加坡社群出現2起
奧密克戎BA.2.12.1子變體确診病例
4月28日,新加坡衛生部通報,通過積極監測本地社群病例,并展開基因測序之後,發現新加坡社群出現2起奧密克戎BA.2.12.1子變體确診病例。
兩名病患确診後已自我隔離。當局也說,這個變異株目前并未列入世界衛生組織的“須關切”變異毒株名單。

(圖源:網絡)
什麼是奧密克戎BA.2.12.1子變體?
冠病-19野生株/原始株衍生出許多變異體,一個是D614G;從D614G變異出奧密克戎株;從奧密克戎株變異出BA.1、BA.2、BA.3等;從BA.2變異出BA.2.12;再之後BA.2.12變異出BA.2.12.1。
奧密克戎被認為是迄今為止最具傳染性的新冠變異毒株,而BA.2.12.1又是衆多奧密克戎子變體中傳播速度最快的。
白宮首席醫學顧問福奇判斷,BA.2傳播力比奧密克戎強50%至60%,但目前看來重症率和免疫逃逸不比奧密克戎高。
據CNN報道,BA.2.12.1的傳播力估計比BA.2還要高23%至27%。一輪計算下來,可以算出,BA.2.12.1的傳播力比奧密克戎大概高一倍,比原始病毒高十倍。
目前美國約有五分之一的新病例是BA.2.12.1。BA.2.12.1變種還在英國、澳洲、以色列、丹麥和奧地利被監測到。
美國疾控中心CDC發言人Kristen Nordlund對CNN表示,與其他BA.2亞系變體相比,BA.2.12.1在美國的比例迅速增加,特别是在紐約和紐澤西地區。
BA.2.12.1之是以備受關注,在于其刺突蛋白上L452Q點位的突變。L452是Delta變異毒株最關鍵突變點位,L452使Delta具有傳播優勢,而原始奧密克戎毒株則不具備這一突變。刺突蛋白是新冠病毒進入人體細胞的“鑰匙”。
羅格斯公共衛生學院院長Perry Halkitis認為,BA.2.12.1就像蚊蟲一樣,令人讨厭,但是,他不認為它會形成另一起災難。
他說:“如果人們想避免感染,保護健康,保護身邊的人,那麼人們還是應該避免大批人員聚集,戴好口罩,打好加強針,這些都是公共健康的一些基本措施。但,不要為了它而驚惶失措。”
建築業客工回流
4月28日,新加坡人力部釋出《2022年第一季勞動市場報告》預估資料:
2022年第一季度新加坡總就業人數增加4萬1100人,比上一季度的4萬7900人的增幅略低,但遠高于疫情高峰期間。
在2020年第二季度疫情高峰期間,新加坡總就業人數暴跌10萬3800人。
第一季度,制造業就業人數增加7200人,與上一季度持平;建築業就業人數增加2萬1600人,比上一季的1萬5500人多;服務業就業人數增加1萬1600人,比上一季少。
就業增長主要出現在建築業。人力部指出,建築業的主要就業增長源自WP客工。
這是因為随着邊境逐漸開放,雇主從海外大批補充過去兩年流失的客勞工手。
新加坡經濟增長從2020年的-4.1%回彈至7.6%,就業人口2020年流失16萬6600人,2021年回彈至正增長4萬1400人。
隻要經濟持續複蘇,邊境持續開放,一些特定行業如建築、海事工程等,外國客工的回流隻會加速。
今年三月,失業率維持穩定,居民失業率維持在3.0%,公民失業率維持在3.2%,總體失業率從2.1%升至2.2%,與疫前相同。所謂“居民”,指的是PR永久居民和公民。
經季節調整,今年第一季度失業居民人數略降,從去年12月的7萬6300人降至今年3月的7萬3900人。
新加坡4月28日疫情回顧
新加坡衛生部通報,截至4月28日中午1200時,新增确診病例2690起,含本土2652起、境外輸入38起,累計119萬3250起。
過去28天,新加坡一共出現9萬4117起确診病例,其中99.7%為無症狀/輕症,0.2%需要普通輸氧,0.02%屬于ICU重症,0.04%死亡。
在昨天的新增确診病例當中,PCR核酸檢測陽性268人(10%),ART抗原檢測陽性2422(90%)。
本土病例七天移動增長率自前一天的0.88降至0.86,意味着前一階段七天出現100起,本階段七天則出現86起。
新加坡衛生部多次指出,考慮到不少ART抗原自測陽性沒有上報,感染人數實際上肯定更多,總體陽性率肯定更高。陽性率越高,越接近群體免疫,病毒仍會傳播,但速度放緩、重症和死亡下降。當局制定政策考慮的不是感染人數,而是重症和死亡,并在醫療資源無擠兌風險的前提下,盡快盡可能大範圍的開放。
昨天各級病患的疫苗接種情況如下:
昨天通報無新增死亡病例本波病死率維持在0.055%
衛生部昨晚通報無新增死亡病例,累計1334起,總體病死率維持在0.112%,與前一天同。
近期死亡病例人數和年齡分布如下:
按病毒株的種類劃分,新加坡經曆了原始病毒波,去年進入德爾塔波,現在是奧密克戎波。《新加坡眼》以1月6日為奧密克戎波的開始,分析此三波的病死率如下:
以上是《新加坡眼》按每一波疫情出現的時間粗略劃分出三個時期。本波疫情病死率維持在0.055%,與前一天同。
上述奧密克戎波隻是《新加坡眼》的粗略劃分,其中有一些死亡病例是感染德爾塔株,但死亡時間出現在奧密克戎波期間,是以我們仍劃入奧密克戎波統計。
新加坡原始病毒波感染的絕大多數是宿舍客工,年富力強,病逝2人;德爾塔波和奧密克戎波則主要感染社群,病逝者大多是年長者,年邁體弱。
ICU重症病患降至6人
ICU重症病房有6人,比前一天少2人;ICU病房占用率為1.7%。
按年齡分,七旬以上2人(=),六旬3人(-1),40歲至59歲1人(-1);括号内數字為今昨日比較。
按病情分,ICU輸氧觀察0人(-1),病危插管6人(-1)。
病危插管6人當中,3人未接種/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種;3人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其中2人已接種加強針。
普通輸氧病患降至25人普通住院病患降至225人
普通輸氧病患有25人,比前一天少2人。
普通輸氧25人當中,5人未接種/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種;20人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其中14人已接種加強針。
普通輸氧病人使用的是普通隔離病房和面罩式呼吸機,無創,無須建立人工氣道,不插管。
隔離病房的普通型病患225人,比前一天少2人。
普通型病患225人當中,29人未接種/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種;196人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其中148人已接種加強針。
德爾塔感染病人0.8%需要輸氧,奧密克戎感染病人需要輸氧的比例少于0.3%。
境外輸入病例38起
境外輸入病例昨增38起,累計3萬2073起。
如果沒有出現傳播力更快的變異病毒,相信在未來半年内,境外輸入病例會在每天100起的範圍上下波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