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遼東邊的人

遼東邊的人

成常偉(右二)與員工合影

成常偉,漢族,遼甯省遼陽市白塔區

成常偉在改革開放後做過很多小生意,後成為遼陽水果批發大戶, 2016年為響應國家關于發展全域 旅遊的号召,通過土地置換的方式, 在遼陽城郊(東甯衛舊址)荒山承包70畝 山地,發展餐飲、住宿、采摘、觀光的鄉村旅遊綜合體。

馮永謙的考古生涯中,有十幾年傳遞給了遼東長城。大陸自西周以來有修築長城的傳統。在山河險要處,用磚石、夯土堆砌起長長的邊牆。而遼東長城甚少見諸史書,亦沒有詳細的位置考據,直至上世紀40年代,馮永謙的老師、考古學家李文信找到一段當地村民口中的“老邊”,此後,幾代考古人陸續發現了遼東地區十二個朝代的長城遺址。

目前确定的明長城的起點——丹東虎山長城,是由馮永謙發掘重建的。他從荊棘遍地的亂石層中找到殘迹,依據史料考據重新修建。遼東長城從虎山向西,途經丹東、本溪、撫順、鐵嶺、沈陽、遼陽、鞍山、盤錦、阜新、錦州、葫蘆島等市,總長約2350公裡。曆經千百年風雨,遼東長城很多段遺迹已難以辨識,但邊牆所帶來的“界線”,依舊深刻地存在于南北兩地的文化中。

邊牆以北是滿族、蒙古族的群居地。在滿語衰落、習俗逐漸消亡的時候,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的陳東明,仍在用版畫記錄着滿族村落的農耕風俗和民間故事。陳東明原本是農民,1987年參加遼甯省著名版畫家李德甲在縣裡舉辦的版畫學習班,從此愛上了版畫。陳東明認為版畫的表現形式與滿族特性十分契合,版畫市場萎縮後,他開辦木雕廠,用銷售木雕的收入維持着自己的版畫創作。

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毛嶺溝的山林在明清兩代供人伐木燒炭,至新中國成立後,隻餘山石,不見樹林。每到雨季,山洪便會挾帶石頭侵入田野,沖毀莊稼。白永貴和當地幾十個村民,以蒙古族面對嚴酷自然環境時的務實、堅韌,自發成為護林員,封山育林四十年,使光秃秃的山嶺變成郁郁蔥蔥的茂密森林,而當年的護林員,隻剩下白永貴和其他三人還活着,都已成白發老翁。

長城建造之初,是為了抵禦外敵。而馮永謙發現,長城不僅是界限,還是連接配接兩地的紐帶。長城未築之前,“兩面誰也不能輕易靠近,中間拉開很大距離,缺乏接觸。”有了長城以後,“中原的居民有了保護的屏障,可以到邊地生活……遊牧民族也因為有了長城,可以直至長城之下。”

遼東邊的人

馮永謙,漢族,遼甯省沈陽市皇姑區

馮永謙幼年家住沈陽市于洪區解放鄉萬金台村,遼東邊牆沈陽段南側。他一生都在從事文物考古調查、發掘和研究,并緻力于遼東長城的考古工作。

遼東邊的人

馮永謙在遼東長城著名關口清河門考查

遼東邊的人

陳東明,滿族,遼甯省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

陳東明自1987年起從事版畫藝術創作,現已成為桓仁版畫帶頭人。在版畫市場萎縮後,他開辦木雕廠,用銷 售木雕的收入維持着自己的版畫創作

張興華在盤錦市二界溝船廠學會了制作排船的技藝,這是一種輕巧堅固的木船,可以乘坐它出海捕魚,而遼東沒有去海上捕魚的傳統。無論是遼河、松花江還是牡丹江,本地漁民們習慣在冬季時,鑿穿冰封的河流,捕撈遊上來透氣的魚群。排船是山東漁民“闖關東”時傳入的,他們在清代開放海禁後聚集在盤錦,從這裡到膠東灣,隻有40公裡。

丹東市石柱村的“石柱參”相傳在明代由山東人栽培出來。七位老翁行至邊地深山尋找野山參,發現一片生長年久的人參,将老參帶走,幼參與參籽就地栽種,并立一石柱作為标記,往後數年,他們不斷重返此地,逐漸栽培出獨有的人參品種“石柱參”。像關勝軍家這樣的養參家庭,在這片貧瘠陡峭、難以栽種糧食的地方,靠着“石柱參”過上了優渥的生活。

佟榮厚的祖上則從北地南下入關。佟家屬于滿族正白第一旗,祖先常壽曾官至青海辦事大臣、盛京戶部主事,自常壽以下,佟榮厚是第十代傳承人,他今年77歲。雖然佟家已經南遷北鎮市,但依舊保留着滿族的祭祖風俗“拜影”,每逢春節,族人都會将常壽等祖宗的畫像“請”出來祭拜,男人跪下磕頭,女人抹鬓角。最多時,一年祭拜的人數超過一千人,他們還有着強烈的家族歸屬感和凝聚力。

如今,遼東邊早已失去了防禦的曆史地位,新的邊界在城鄉之間矗立,像南北兩地的融合一樣,城鄉之間也在融合與轉變。

住在黑山縣四台子村的楊德山、王鳳芹夫婦曾是遼沈戰役的親曆者,他們的院子就在黑山阻擊戰戰場正北方一百米處。楊德山為解放軍做向導、擡擔架搶救傷員,王鳳芹則在家照顧七名傷員。解放後,楊德山先後擔任了生産隊隊長和村支部書記,見證了四台子村從糧食歉收,到種高産糧食、經濟作物,再到農業機械化的變遷。他重視教育,五個兒女全部通過聯考,脫離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變成了城裡人。

鄉村廚師楊桂華的生意受到了城裡飯店的沖擊,以前她隻需要拎個炒勺上門做飯,其餘宴席物品和人工均由主家安排。随着農村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更傾向于更為便捷的餐飲服務。2019年,她決定進行“産業更新”,花1.7萬購置了慶典禮棚,雇傭了五名服務人員,組建起一條龍服務隊。

齊飒是北鎮市下觀村的姑娘,做過服裝店店員、食品工廠女工、食品店店主,2016年,順着網絡直播的風口成為一名才藝主播,在直播間唱二人轉和本地戲曲。安靜内向的齊飒在鏡頭前逐漸學會表演,性格變得開朗直爽,吸引了衆多粉絲。她在市區購置了300平方米的三層門市樓做直播工作室,希望成為一名擁有千萬粉絲的網紅,而每當聚光燈撤去,她臉上的笑容會立刻松垮下來,她又成為憂郁的齊飒。

遼陽市的成常偉則選擇了一條重返鄉村的路。他原本是遼陽的水果批發大戶,買賣做大的時候,公司一年的流水有上千萬。2016年,他放下水果生意,在遼陽城郊荒山承包了70畝山地,開設農家樂。接待的人不多,他自己卻在種地、養雞、喂羊的生活中收獲了輕松自在。

随着遼東長城的發掘與确認,保護成為下一階段的工作,“如何做”引發了很多争議。2014年,劉福生在網絡上爆料小河口長城遭遇了破壞性修複,“最美野長城”變成“白灰牆”。劉福生自己也是一名長城保護者,知青時代在綏中農村插隊的日子,讓他對遼東長城産生了深厚的感情。自90年代下海經商起,他将積蓄投入了長城保護中,出錢修路、修水渠、修植被,創立長城紀念館,卻從不對長城本身加以幹涉,他想保留一份原汁原味的曆史。

遼東邊的人

白永貴,蒙古族,遼甯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七家子鄉毛嶺溝村

白永貴13歲就開始上山巡山,19歲做了護林員,守護 着毛嶺溝幾十畝山林。當時護林隊有四十多人,經過 四十餘年的堅守,如今隻剩下82歲老人龍國貴、81歲 老人李權貴、79歲老人胡心田和79歲的白永貴四人

遼東邊的人

左起:護林員白永貴、胡國貴、胡心田、李權貴合影

遼東邊的人

張興華,漢族,遼甯省盤錦市二界溝

張興華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二界溝排船制作技藝”傳承 人。他在1985年來到二界溝船廠工作,系統學習排船制作 技藝,一直堅持以手工方式制造大型木質船舶,其獨特的排 船技藝也夯實了盤錦地區海洋漁獵文明的文化底蘊

遼東邊的人

張興華(前排)與部分勞工合影

遼東邊的人

佟榮厚,滿族,遼甯省北鎮市正安鎮四方台村

佟榮厚是滿族正白第一旗佟家第十代傳 承人,祖先常壽共有八子,他是第三子的後 人。佟氏家族的後人以常壽為榮,通過供奉 畫像來表達對祖先的敬仰和思念之情

遼東邊的人

佟榮厚(左)與侄子佟明在祖先常壽與夫人的畫像前

遼東邊的人

楊德山 、王鳳芹,漢族,遼甯省黑山縣大虎山鎮四台子村

楊德山、王鳳芹夫婦曾是遼沈戰役的親曆 者,他們的院子就在黑山阻擊戰戰場正北 方一百米處

遼東邊的人

黑山阻擊戰親曆者楊德山、王鳳芹夫婦

遼東邊的人

劉福生,滿族,遼甯省綏中縣永安鎮小河口

劉福生1968年從錦州下放到綏中農村插隊,曾先後當勞工、幹部、企業領 導者,此後又下海經商,屬于最先富起來的那部分人。1997年他帶着妻子 來到小河口,二十多年來一直緻力于長城保護工作

遼東邊的人

小河口長城守護人劉福生、劉鳳蓮夫婦

遼東邊的人

齊飒,滿族,遼甯省錦州市北鎮市常興 店鎮下觀村

齊飒做過服裝店店員、食品工廠女工、食品店店主, 2016年成為才藝主播。她的願望是成為一名擁有千萬粉絲的大網紅,并用直 播帶貨把北鎮家鄉特産銷往全國各地

遼東邊的人

關勝軍,滿族,遼甯省丹東市寬甸滿族自 治縣振江鎮石柱村

關勝軍從小跟随父親關吉和從事養參職業,至今已經20年。石柱村養參已有一百多年曆史,近五十年得到大規模推廣。石柱村所産人參被譽為“石柱參”,其藥用價值與野生人參相近

遼東邊的人

楊桂華,漢族,遼甯省北票市龍潭鎮

從事鄉村廚師工作的楊桂 華(右三)在2019年購買了慶典禮棚,組建了廚師一條龍服務隊。就讀于中國農業大學研究所學生學院園林設 計專業的女兒張揚每到假期也來幫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