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斯克為何花440億美元收購推特?這事不簡單,暗藏危機征兆

最近關于馬斯克440億美元是收購推特的事情,引發輿論廣泛關注。

關于馬斯克收購推特目的,可謂是衆說紛纭。

我們可以先來看看當事人是怎麼說的。

在4月16日,馬斯克提議收購推特的時候,曾經接受采訪在談到收購目的時稱“文明”面臨風險。

馬斯克當時還威脅,如果收購被推特拒絕,他可能會出售持股。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在馬斯克提出這次收購之前,馬斯克已經悄然的購買了推特超過9%的股份,已經是對推特影響舉足輕重的大股東。

其實我這裡更關注的是,馬斯克提到的這個“文明”面臨風險。

我找了下馬斯克當時的原文是說,“擁有一個最大限度信任和廣泛包容的公共平台,對人類文明的未來極為重要。“馬斯克說他收購推特根本不關心經濟問題。

首先,馬斯克作為有名的狂人,講話一直都比較不着邊際,有很誇張的風格,一向是半真半假。

是以對于馬斯克說的話,聽聽就好。

馬斯克肯定不可能真的完全不關心經濟問題,至少馬斯克背後的資本集團還是會關心的。

但這從一個側面也說明,不能僅僅隻從經濟層面去看待馬斯克收購推特。

馬斯克這次為了收購推特,一共籌集了465億美元的資金,這主要來自于兩部分資金。

255億美元是來自摩根士丹利、美國銀行和巴克萊的債務融資,其中包括把特斯拉的股票拿來質押貸款。

210億美元是來自馬斯克資金的個人股權融資。

是以,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高杠杆收購。

但因為馬斯克背後有摩根士丹利這樣國際頂級财團撐腰,這場豪華收購才成為可能。

是以,馬斯克從來也不是自己一個人,他的背後也是有很多資本集團運作的痕迹。

馬斯克這個人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人。

他即是科技狂人,雖然經常口出狂言,很多話也沒有實作,但馬斯克也是一個實幹家,有些狂言倒也能執著的去實作。

我很多年前,倒還是比較喜歡馬斯克這種實幹精神,佩服他的眼光。

但自從馬斯克去年瘋狂給虛拟貨币站台,動辄通過自己的影響力和言論,利用社交媒體讓虛拟貨币市場出現巨大波動,有收割韭菜的嫌疑,我就開始有點不太喜歡馬斯克。

特别是去年下半年,馬斯克的星鍊衛星,有兩次迫近我們的空間站。

這讓我對馬斯克更加反感。

不過客觀來說,馬斯克确實是一個相當複雜的人,你很難用好與壞去形容這個人。

這種複雜性,也展現在馬斯克在目前國際博弈裡“左右逢源”的現象。

首先,馬斯克跟美國軍方有極其密切的合作,比如說,馬斯克的星鍊計劃有非常多跟美國軍方合作。

馬斯克為何花440億美元收購推特?這事不簡單,暗藏危機征兆

而且馬斯克的SpaceX,基本就是美國NASA一手扶持起來的,要不然SpaceX早就破産了。

是以,馬斯克跟美國政府和軍方的關系,一向是比較緊密。

另外一方面,2019年,特斯拉陷入瀕臨破産困境,當時特斯拉陷入産能地獄,由于來不及供貨,導緻特斯拉現金流一度極其緊張。

後來馬斯克承認,當時特斯拉距離破産隻剩下1個月時間。

不過關鍵時刻,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級工廠,以光速建了起來,我們還給特斯拉提供了上百億元的貸款。

這給當時現金流極其緊張的特斯拉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并且上海超級工廠建成後,一下子解決了特斯拉的産能地獄,讓特斯拉起死回生。

特斯拉的股價從2019年差點破産的35美元,在上海超級工廠建成後,就一路飙漲到去年最高的1243美元,成為世界市值最高的車企。

也因為上海超級工廠的存在,馬斯克一向被視為對我們态度比較友好的美國新興資本的代表。

馬斯克也在很多場合,不吝啬的對我們進行各種誇贊。

但因為星鍊計劃的存在,以及馬斯克跟美國軍方的緊密關系,也讓馬斯克跟我們的關系蒙上一層陰影。

是以,馬斯克是一個很善于“左右”逢源的人。

這種“左右”逢源,不但展現在兩大國的博弈裡。

也展現在美國内部的“左右”逢源。

美國的資本勢力簡單劃分成兩大派系。

一個是共和黨背後的美國本土資本,是右翼,保守主義。

一個是民主黨背後的全球資本,是左翼,自由主義。

這裡面,共和黨背後的宗教色彩會比較濃,主要是美國新教,以福音派為主。

這個也是特朗普最鐵杆的支援群體,堪稱特朗普的信仰粉。

民主黨背後的全球資本,就沒有那麼濃烈的美國新教色彩,但民主黨很善于塑造新時代的這套普世價值觀,過去這麼多年我們聽爛的這種民主價值觀,基本就是民主黨背後的全球資本鼓搗出來的。

包括很多比較有争議的這類偏激化“環保”、性别、種族等西方“絕對正确”的塑造,包括我們經常聽到的“白左”模式,基本也是出自美國全球資本的手筆。

從某個角度看,這類政治正确的塑造,也有很強的宗教特征,充滿不容置疑的排他性。

美國目前内部之是以會如此撕裂,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美國的“左”和“右”,已經形成非常濃烈的排他性。

這種嚴重的對立,已經讓美國左翼人士和右翼人士,幾乎所有觀點都是互相對立,互相排斥,并且雙方對世界的認知,基本不在一個頻道上。

你如果同時混進去美國左翼和右翼的讨論群,你會感覺像處于兩個平行世界,明明是同一件事情,雙方都會有截然相反的認知态度。

而馬斯克在美國内部,也是一個善于“左右”逢源的人。

馬斯克是美國新能源的領軍人物,而新能源和環保,是美國全球資本主打的一張牌。

是以,美國左翼資本是需要馬斯克。

但同時,馬斯克又能某種程度代表美國的本土制造業,跟特朗普背後支援者的紅脖子群體,有很強的利益紐帶。

再比如,特斯拉之前的超級工廠是在加州,這是民主黨最重要票倉。

但是呢,特斯拉這兩年建立的超級工廠是選擇在德州,而這是共和黨最重要的票倉。

是以,馬斯克是一個很善于“左右逢源”的人,很多人隻看到馬斯克狂人的一面,認為他口無遮攔,是一個典型“高智商低情商”的人,但我認為,馬斯克的情商同樣很高,因為一個情商低的人,是做不到這樣“左右逢源”。

馬斯克雖然狂,但他的狂是有底氣的,這個底氣一方面他有技術,有執行力,另外一方面他可以做到,讓不同勢力都需要他,這才使得馬斯克雖然狂,卻又能做到左右逢源。

美國的左翼,要發展新能源,需要馬斯克。

美國的右翼,要發展本土制造業,也需要馬斯克。

這也使得,馬斯克隐約成為美國新興産業資本的領軍人物,成為美國傳統“左右”資本之外的第三方資本。

馬斯克為何花440億美元收購推特?這事不簡單,暗藏危機征兆

但是,這裡就又會迎來一個新的沖突。

美國這塊大蛋糕,過去這100多年,一直是由左翼全球資本,和右翼本土資本互相把持配置設定蛋糕的權利。

這裡,全球資本的利益主要集中在華爾街、全球産業鍊、矽谷高科技公司。

而美國本土資本,雖然因為制造業空心化問題,最近這20多年,一直在走下坡路。

但美國本土資本依然有油氣資本、軍工資本撐着。

現在美國試圖搞戰略收縮,在全球化難以為繼的情況下,進行所謂制造業回流。

這一方面,首先會影響美國全球資本的利益,增強美國本土資本的話語權。

同時,美國想搞制造業回流,就會催生出新興産業資本這個新群體。

而馬斯克就是新興産業資本的領軍人物。

從這個角度看,馬斯克這個“左右逢源”不是簡單的選擇左右去站隊,而是馬斯克想要做一個第三方崛起。

但是作為第三方崛起,就不可避免要涉及到重新配置設定蛋糕的問題。

那麼肯定會有人利益受損,那麼利益受損方,肯定就不太喜歡馬斯克。

是以,現在反而是主打新能源派的美國左翼,不喜歡馬斯克更多一些。

本來馬斯克的狂人設定,一直不怎麼讨美國精英階層的喜歡。

我從馬斯克過去這兩三年的各種行為,仔細思考背後的博弈和資本脈絡,我越發感覺馬斯克的野心很大。

馬斯克有可能想更進一步,改變目前美國嚴重的“左右對立”局面。

這使得,馬斯克首先需要有能影響,甚至控制美國輿論的能力。

而控制輿論、媒體,在過去這一百年,一直是掌控在美國左翼資本手裡。

去年1月的國會山騷亂,可以說是美國“左右對立”的第一次公開化、撕裂呈現在全世界面前。

這使得美國左翼資本,不惜掀牌,把特朗普所有社交媒體集體封殺,這也展露了美國輿論的控制權是在美國左翼資本手裡。

是以馬斯克這次收購推特,打出去的名義就是維護“言論自由”,實際上就是在針對去年國會山騷亂後,美國左翼資本對言論自由的控制。

馬斯克為何花440億美元收購推特?這事不簡單,暗藏危機征兆

馬斯克稱“言論自由是民主政治運作的基石,而推特正是一個數字化的城鎮廣場,人們在此辯論對人類未來至關重要的事務。”

馬斯克還表示希望将推特公司的算法進行公開,以透明化内容推薦和屏蔽的具體邏輯。

現在,美國左翼資本操控全球輿論話語權,通過塑造民主、人權、環保、性别、種族的“絕對正确”,掌握着“封殺”言論大權。

任何跟美國左翼價值觀有沖突的言論和視訊,很容易被美國社交媒體封殺限流。

是以,我認為馬斯克收購推特,最主要目的是為了打破美國左翼資本對“言論自由”的壟斷。

也是以,美國西方主流媒體,對馬斯克這次收購推特,都是各種陰陽怪氣。比如紐約時報各種含沙射影的暗示馬斯克收購推特是為了操控輿論。

但紐約時報似乎忘了,即使馬斯克不收購推特,美國的輿論也是被左翼資本操控。

反正隻是在誰手裡操控的差別而已。

馬斯克想要打破美國左翼資本對輿論的操控。

這樣的行為,單單靠馬斯克,顯然是不可能實作的,是以我們可以看到,這次馬斯克收購推特的背後财團,就包括摩根士丹利。

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作為大摩和小摩,是曆史上有名的摩根财團在1933年分家之後的兩大頂級投行。

而摩根财團是美國曆史最悠久的超級财團之一。

就連美聯儲的誕生,跟摩根财團千絲萬縷的聯系。

在1929年大蕭條爆發之前,摩根财團在美國堪稱隻手遮天。

但因為1929年大蕭條爆發,面對如此嚴重的世界經濟危機,美國人開始反思這些銀行家過于滔天的權勢。

于是,閹割美國銀行業,不讓銀行混業經營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被羅斯福推了出來。

銀行混業經營,就是指銀行可以拿着儲戶的錢,直接去進行證券投資。

這在1929年之前,是美國銀行業的常态,靠銀行混業經營,美國銀行業可以用極高的杠杆擷取驚人的利潤。

但也是以給1929年金融危機埋下了禍根。

是以,羅斯福為了解決大蕭條,首先就是結束銀行混業經營模式,規定一家銀行要麼從事存貸款的商業銀行業務,要麼隻從事證券交易的投資銀行業務。

也就是把銀行和投行分開,隻能二選一。

是以,對摩根财團進行“分家”。

于是,摩根财團原本的商業銀行業務,就變成摩根大通,後來被稱為小摩。

而其他投行相關的業務,就變成摩根士丹利,後來被稱為大摩。

有意思的是,摩根大通是有名的“特斯拉黑粉”,因為2018年馬斯克曾經釋出一條宣布私有化的推特,導緻特斯拉股價出現巨大波動。

後來證明馬斯克隻是在瞎說,這也導緻馬斯克惹上了一系列官司,當時摩根大通也起訴馬斯克索賠1.62億美元。

其實馬斯克在2020年之前,跟華爾街資本的關系明面上一直很不好。

因為2019年,特斯拉瀕臨破産的時候,華爾街這些頂級投行是各種唱空特斯拉,隔三差五就說特斯拉要破産了。

不過,這次馬斯克收購推特,背後竟然也能看到摩根士丹利。

這讓我不由懷疑,2019年華爾街頂級投行這樣集體唱空特斯拉,是不是一種“苦肉計”,這些頂級大投行明面上唱空,實際卻在悄悄的不斷撈籌碼。

這種套路,在金融資本領域,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而這是可以看到美國這些資本大财團一些值得琢磨的動向。

羅斯福1933年用來限制美國銀行資本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最終是在1999年被廢除,美國銀行業又可以混業經營,這也給2008年次貸危機埋下禍根。

于是,在次貸危機爆發後,美國又裝模作樣的重新開機《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

當時,奧巴馬再次把沃爾克請出山,成為奧巴馬的經濟顧問,提出了著名的“沃爾克規則”再次禁止美國混業經營,給美國銀行資本戴上了緊箍咒。

但是,在次貸危機過去12年後,美國又不長記性了。

在2020年6月,美國再次給銀行資本松綁,允許美國銀行混業經營。

結果,這才剛過去兩年,美國隐約又有爆發新一輪金融危機的風險。

曆史上每一次世界經濟危機的爆發,都是最快的打破利益固化,重新配置設定蛋糕的最簡單粗暴的方法。

太陽的底下無新鮮事,曆史總在周期的螺旋循環中前進。

人類為什麼總是不能從曆史吸取教訓,隻是因為利益的貪婪,總會遮住人們的雙眼。

我是星話大白,歡迎大家點贊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