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讓特色農産品插上音樂翅膀

讓特色農産品插上音樂翅膀
讓特色農産品插上音樂翅膀

青桐山人為南極村寫下了一首首充滿感情的村歌。

讓特色農産品插上音樂翅膀

陳定倫為英德紅茶寫歌。

讓特色農産品插上音樂翅膀

英德積慶裡紅茶園。

讓特色農産品插上音樂翅膀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鄉村文化是促進鄉村振興的原動力。2022年中央一号檔案提出,創新農村公德心建設有效平台載體,啟動實施文化産業賦能鄉村振興計劃。作為改革開放前沿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廣東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中繼續肩負“廣東擔當”,積極展現“廣東作為”。4月11日,鄉村振興音樂幫扶計劃活動正式啟動,該計劃的目标是實作一村一歌、一品一歌,通過音樂賦能,把鄉村振興再上一個大台階,讓廣東鄉村振興更有文化、更有品味、傳播力更廣。

鄉村振興音樂幫扶計劃活動正式啟動

既要“幹好”,也要“唱好”

4月11日,鄉村振興音樂幫扶計劃活動(下稱“音樂幫扶計劃”)在廣東東西部扶貧協作産品交易市場正式啟動。廣東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省鄉村振興局局長顧幸偉為“鄉村振興音樂幫扶計劃”行動授旗并表示,要唱好每一個特色農産品,唱好每一個鄉村振興的典型,唱好鄉村振興的先進人物。

鄉村振興不僅要“幹好”,還要“唱好”。“我們目标是實作一村一歌、一品一歌,比如荔枝之歌、鳳梨之歌、柚子之歌……讓特色産品插上音樂翅膀,飛向千家萬戶。”廣東省鄉村振興局局長顧幸偉表示,要用市場手段來推動音樂幫扶,用市場機制,做出遵循市場規律的作品。

據了解,歌曲創作大賽将以被幫扶地區鄉村山水、物産、風俗、人物、故事等當地題材進行音樂創作,展示鄉村新風貌,傳播正能量,助力鄉村振興。參賽歌曲由廣東省内各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和粵桂、粵黔駐縣協作工作小組在6月30日前組織選送。作品可以由工作隊員、被幫扶地區幹部群衆創作,或聯合專業人員創作,但必須是以本地鄉村振興為主題的原創作品。演唱可以是非專業,也可以是專業歌手。大賽設定一等獎5名、二等獎15名、三等獎30名、最具人氣獎10名、優秀獎若幹。

傳唱幫帶,多方助力

歌曲留在農村、留在農民心中

“我們要把好的歌曲留在農村,留在農民心中”。顧幸偉表示,目前迫切需要用各種各樣的文化形式,把鄉村振興表現出來,很多産品也迫切需要用音樂來提質、來增效、來傳播。他指出,音樂幫扶計劃是一項重大行動,其内容内涵要求不一樣。很多音樂作品把特色農産品變得更美、變得賣得更廣、變得閱聽人面更寬,是以要直接唱好特色農産品、唱好鄉村振興故事、唱好農民故事,讓農産品插上音樂的翅膀,走向千家萬戶,讓鄉村振興事業更有文化,更有品味,更有傳播力。

廣東省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著名作曲家劉長安表示,音樂既是美育學科重點之一,也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本次音樂幫扶計劃,将助力讓更多音樂人走向農村,挖掘、整理、發揚這些富有特色鄉土氣息的音樂瑰寶,進行跨地域、多元度、深層次提供音樂教育和音樂文化的“音樂幫扶”,實作“音樂之星”育苗行動落地。

記者了解到,音樂幫扶計劃實施基礎厚實,目前已經有一大批音樂院校、音樂作曲家們廣泛深入農村,有大批幫扶工作隊員在農村奮戰,還已得到400多家專業音像公司支援合作,将能快速把原創歌曲再轉化為有經濟價值的作品。

陳定倫和吉米橙音樂

為英德紅茶和麻竹筍寫歌

陳定倫是土生土長的英德人,大學期間開始接觸了音樂,就愛上那種在旋律、音符中徜徉的感覺,後來一直從事文化行業,主攻創作、創編,可以說,心中那小小的音樂夢,從沒有放棄過。

“英德紅茶是從小就跟着大人喝一點的,到後來長大、成家立業,都一直在生活中相伴,從創業伊始,直到現在,辦公室放的也全是英德紅茶”。

陳定倫一直想寫一首關于英德紅茶的歌曲,前兩年也有些動機,但一直不滿意,直到今年,才有了一個自己滿意的靈感,“英德紅茶有‘東方金美人’之美譽,金毫滿披,湯色明亮紅豔,這首歌就叫《東方金美人》吧,既有神秘感,又貼合現代年輕化的宣傳需求,有故事可以挖。”

《東方金美人》的創作醞釀期很長,大概有兩年時間,但真正創作時間不長,從定了方向,到詞曲出爐,編曲制作,後期混音,總共用了10天左右。2022年4月2日,在第四屆中國·英德紅茶頭采節開幕式中,《東方金美人》正式釋出,受到了大衆的關注和喜愛。

歌曲創作從強流行、重傳播、創熱點角度出發,主攻抖音類短視訊端推廣,采用時下熱度較高的古風作為創作切入點。詞作古韻與現代結合,詩意又不難了解,譜曲上結合了新國樂與戲腔旋律走向,編曲上重國樂,運用古筝、笛子、巴烏、鑼等作為樂器基底,同時結合流行樂的現代元素呈現,旨在打造一首具備文化韻味同時又受年輕群體歡迎的作品,增加後續傳播廣度。

陳定倫特别提到了英德市委宣傳部和農業農村局的上司,他們尊重并大力支援原創作者的想法,也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我們把英德紅茶的文化背景融入歌曲中,像南宋知州汪任的《煮茗台》古詩詞、英德紅茶的幹茶形态、湯色特點,英德紅茶與英女王的淵源等等,我們都輕輕地放進去,通篇沒有直白誇贊英德紅茶如何好、如何香,但品味下來,無一不是從内心欣賞、喜愛、贊譽着我們的家鄉茶。希望聽衆朋友都能感受到這一點。”

陳定倫認為鄉村文化振興,應該是多形式的,與時俱進的、鄉村文化也大有文章可挖,“2019年,我帶着‘吉米橙音樂’回家鄉發展,也是帶着一份情懷和願景,希望用我們所學、所悟,為家鄉文化添磚加瓦。通過融合家鄉人文風俗,通過藝術人才的不斷發掘與積累,通過文藝精品作品打造,整合推廣家鄉文化。”記者了解到,陳定倫和他的團隊正在為英德西牛麻竹筍創作音樂。

柚子之歌、龍眼之歌……

讓特色産品插上音樂翅膀

“WE in MEI(我們在梅州)檸檬加上柚子做成lemonade(檸檬汁)果園裡面吟詩作賦像王維果肉食起身都感覺啵啵脆(果肉吃起來感覺很爽口)啵啵脆 啵啵脆now we say(我們說)say it say it like yo(我們說柚)say it say it say it like yo(我們說柚)say it say it like yo(我們說柚)say it say it say it like yo(我們說柚)……”這是暨南大學的說唱組合新噪FRESHNOISE為梅州柚子寫的原創歌曲《柚YO》,該組合由Neo王中祐招募成團,成員都是來自暨南大學的高材生,他們當中有人學會計、有人學金融、有人精通法語,因為共同愛好說唱走到了一起,已經在全國和高校賽事裡斬獲過不少獎項,被稱為“學霸團隊”。

記者了解到,新噪FRESHNOISE是在廣東六大水果特約呈現的首屆N視訊《說唱大灣區》決賽夜live show脫穎而出的說唱組合,N視訊邀請灣區嘻哈唱作青年走訪廣東六大水果産地,進行沉浸式地域體驗,從中擷取說唱創作靈感,完成限時命題創作,展現大灣區風土人情與青年思想,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的影響力,表達大灣仔女的自豪感及歸屬感。

“我想要大聲告訴你,山間風輕絮的謎底,你回眸的笑顔如蜜,甜得像一杯龍眼冰/我一直有個小秘密,不敢表達對你愛意,給你送一杯龍眼冰,代表我其實喜歡你/你愛吃龍眼和荔枝還有枇杷,我擁有打開你心門鎖的密碼,你的背包挂着我送你的鈴铛,每一下晃動都讓我心猿意馬……”這是Rapper歌手Ayan李子彥為高州龍眼寫下的一首情歌。

他13歲開始自學音樂制作,16歲開始創作并釋出單曲,并與高中好朋友陳思鍵組合創作出了廣受好評的另類風格說唱。同年,參與錄制由摩登天空MDSK和外星球出品的紀錄片《中國嘻哈少年》。18歲,受邀錄制騰訊視訊出品《Color Vibes》第一季,收錄單曲《純白色Girls》。

李子彥喜歡好吃的食物,覺得炸雞、香芋派、冰可樂、巧克力、草莓、高州龍眼等都能讓人感到幸福。創作《龍眼冰》的時候,他特意前往高州,坐着三輪車去山上摘水果,在龍眼加工廠,看到很多小男孩小女孩利用暑假時間在工廠裡面剪龍眼,“特别像動漫裡面的場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一起勞動,一起長大。”這些都給他帶來靈感。他還參加了嶺南潮飲創意比拼、嶺南特色菜肴烹饪等活動,用高州龍眼制作美食和飲品。如何用音樂推廣廣東的農産品?李子彥提到廣州現在遍布大街小巷的奶茶店,“苦瓜、檸檬、生椰、芒果、水蜜桃、荔枝、鳳梨、橙子等可以用來做水果茶,但卻比較少有龍眼,如果奶茶店能把高州龍眼做成水果茶,再24小時循環播放我給高州龍眼寫的情歌,那高州龍眼就火了!”

關注 村歌成鄉村振興有力抓手 廣東村歌屢獲全國大獎

你知道嗎?中國除了有中國好聲音、快樂女聲、快樂男聲之外,還有中國村歌大賽。村歌,作為影響力較大的鄉村文化活動,已成為鄉村文化振興的有力抓手。村歌用音樂挖掘農村文化資源,宣傳各地新農村建設新風貌,幫助和教育群衆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記住鄉愁。村歌已成村民“共同語言”。傳唱村歌不僅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還讓大家産生了強烈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廣東省的村歌創作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惠州有150個村都有自己的原創村歌,佛山有“最美村歌唱起來”的活動,清遠、湛江的原創村歌更是屢獲全國大獎。英德連樟村村歌《溫暖的手》曾經榮獲“中國村歌十大金曲”“中國村歌十大金曲作詞金獎”“中國村歌十大金曲作曲金獎”“中國村歌好聲音金獎”,清新區馬安村村歌《燕尾龍舟》榮獲“中國村歌金獎”“中國村歌作詞金獎”“中國村歌作曲金獎”“中國村歌好聲音金獎”,廣東湛江市坡頭區南寨村村歌《荷鄉南寨》也曾獲全囯村歌大賽金獎,湛江麻章村歌《傩舞風韻》榮獲全國十大金曲獎。

在衆多原創村歌中,《南極日落》屬于文藝氣息比較濃厚的那種。《南極日落》的創作者青桐山人祖籍福建龍岩,現定居廣東湛江南極村藝術家部落。他自幼受父親影響,略通音律,受祖父影響,略沐書香。閑暇之餘,緻力于賞石文化的挖掘、推廣與交流,偶玩音樂。青桐山人闖蕩多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來到南極村,一下子就愛上這裡,“我走遍全國二十幾個省,隻喜歡湛江,熱愛徐聞,對南極村魂牽夢繞。”

青桐山人之前從未寫過歌,但南極村藝術家部落的情景之美,觸動了他的靈魂,讓他在十天之内突發靈感寫了二首原創音樂,并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為南極村寫下了一首首充滿感情的村歌。“海邊潮至,庶徐徐聞乎/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南極的日落,我心中的聖境/回家的腳步,已然無法前行/那就奔跑吧,去追逐日落與晚霞/别彷徨,去追逐我們的光明和理想……”

《南極日落》這首歌表達了青桐山人邂逅徐聞南極村壯美日落後走出迷失人生,初見内心深處真正的自己,并決定尋找光明,追逐自己心中的理想的一個體驗過程。每個人心中,都有理想,隻不過走着走着就忘了,就将就了,就迷失了。南極的日落晚霞,點亮了青桐山人心中的明燈,理想的光芒重新綻放在他心中。很多文藝青年聽了他的歌以後,都要跑到南極村來看日落,他們說,“在南極村,看的不是日落,而是我們的人生。”

出品:南都共同富裕研究課題組

統籌:陳養凱 采寫:南都·灣财社記者 許琨 圖檔由被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