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土默特左旗把什村史:文化教育和宗教習俗

土默特左旗把什村史:文化教育和宗教習俗

土默特之聲歡迎您

土默特左旗把什村史:文化教育和宗教習俗

文化教育和宗教習俗

(―)文化教育

在土默特把什闆申之相對馳譽,除了自然條件優越、闆申形成久遠外, 文化教育之注重和成效顯著是其特點之一。從曆史長河來究其淵源,至少 是從阿勒坦汗倡導文化教育開始,相繼受到闆申人衆的重視和培植。

“把什闆申從清朝順治入關,即有人在本闆申興學。”康熙二十五 年,随着清王朝建築召廟的熱潮,本村建成公和寺後,即設有私塾。全村 之蒙民議定:從公共牧場撥出278畝土地,由村民代耕,作為召、學兩用 之資。本村之諸多鄉紳、學者、官員和大量的捐贈者,亦參與學校特設的 “校董會”,并定時研究學堂的一切事務,或監督,或親自參與教學。遠者如嘎勒僧、富珠理,較近者如海明、明亮等。'根據丁氏家族史、康家史話所述:其太祖輩就大都讀書,曾祖輩無一 文盲,祖輩中蒙、滿、漢文皆通者大有人在。如剛仁阿、富珠理以及前街 拐角兒上李家之祖輩嘎如氣,不僅.知識淵博,且能用雙手書寫蒙、漢書 法,頗受村人贊賞。榮家的多倫武學識造詣很深,寫的一手好文章,由土 默特衙署的八品筆帖式遷升為佐領,蓋有亭子房院。雲家的祖先章隆阿是 銀庫章蓋,是頗有才華的文職官員,“打南陣”時建功而受勳。

丁家的祖輩先人中有受勳者亦曾蓋有亭子房(1928年被奉軍燒殆),:說 明其學識和功勳較高。丁家集善堂之先人補音泰,通曉蒙、滿、漢三種語 言文字,除精讀四書五經外,尚博覽各類史書、文學、佛學、醫學等古典 書籍。他青壯年時代正處于清朝統治晚期,雖然知識淵博,卻無意于仕 途,終身以教育學生,培養後代為已任,且勤于翻譯書文。他先在自家書 房院主教,後受聘于歸綏土默特高等學堂,又兼任土默特總管衙署蒙滿文 翻譯。他尚自編蒙、漢文教材,并把滿文《聖谕廣訓》譯成蒙、漢兩種文 字手抄本,廣教子孫。丁家集義堂之祖輩克什屹泰,亦曾是土默特衙署之 八品筆帖式,寫的一手好文章和精湛的蒙、漢文書法,常為村人書寫條幅、對聯,深受村人愛戴。

後期出現了先經本村學堂啟蒙後,再赴啟運書院或土默特高等學堂和 北京蒙藏學校就讀深造者。把什闆申在20世紀20年代,湧現出了最早的 大學生,如雲家的昌森,丁家的春恒,康家的濟民等。

把什闆申興辦教育的确切時間,因曆史久遠,隻能從衆多知情老者口 碑及傳說略有所獲。如雲文翰、榮世德所編之《把什民族學校的沿革》一 文,起碼理清了本村近兩百年的興學教育史。也可謂這株文化奇葩興廢盛 衰、艱苦奮鬥之曆程的記錄吧。

把什闆申學校校名,曆經多次更換,現全名:土默特左旗把什民族學 校。可考者:清朝嘉慶十七年到宣統三年整整100年,民國到新中國成立 共40年,新中國成立至今又是50年。而嘉慶朝上溯雖是一個記史空白, 但并非無興學之舉。據傳說,把什闆申曾有一嘎勒僧先生,學識高深,遠 近聞名。某年察哈爾部接一行文中有“泰阿倒持” 一成語,是意譯?還是 音譯?不明,于是派人前來把什闆申請教當時任教的嘎巴格希。先生當即 把“泰阿倒持”以"雖有利劍,授人以柄”之意譯成蒙文。察哈爾部首領 甚是欽佩,翌年再次派人敦聘嘎先生赴察哈爾部為其效力。先生難以推辭, 遂赴之,但臨行時尚指定專人負責,組織本闆申及周村學子繼續讀書。

據本闆申之多倫五老人講,咱們補音泰說過,在公和寺書房裡間靠後 牆,放有一大櫃,櫃記憶體放許多蒙、滿文書籍和曆年所收學生米面柴煤賬 本,其中有一本嘉慶十七年的學生夥食賬,是建書房時,周村學生來念書 時在校食宿留下的。

根據這些寶貴的片斷傳說,可認為把什闆申興學開始多為家庭附讀, 并時間延續很長。而後随着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展,進而由家庭附讀到 設立書房,又由書房到民辦公助學校,後逐漸形成公辦學校。校址多以公 和寺、老爺廟為主。其教學内容最初主學蒙文,後加授滿文,其後因漢民 人口驟增,墾牧興農,社會上普遍通用漢語,官府行文亦多用漢文,學校 自然又增設了漢文課程。

早期的教師、學生無史可考。1853-1869年(清成豐三年到同治八年) 教師無考,學生有補音泰、富珠理、多倫五、蘇吉為泰、唐貢、克什坊 泰、海亮、阿刀亥、三弘、旺旺等。1870-1901(同治九年到光緒二十七 年),這一時期學校分設兩處。一處是公衆所聘之堯先生攜眷任教,書房 在道布吉的後場面。堯先生學識高深,教學認真,學生多受益,教學三年 被呼和浩特(歸化城)聘任于九龍灣學校。之後書房遷往伊勒特的東場面, 除補音泰親任教學外,尚聘請一山西人氏白先生任教。學生有伊勒更、吉 勒更、春恒、賽森阿、崇權、崇廉、海寬等。後又收入克力更、雲文翰、 雲文達,以及丁家第一個念書女子二桃。

另一處書房設在公和寺院。學生有富元、銀寬、珠海、,昌森、成燕、來 全、金泉等三十多人。1902~ 1917年(光緒二十八年至民國6年)教師為李恒 泰、章元。學生有春恒、納生、康濟民、康根成、雲澤、奎璧等三十多人。

辛.亥以後(1918-1936),特别是1926年,把什闆申學校改為土默特第 八國民國小,學生人數增多至六十餘人。當時的閻照離校長,鑒于學生 多,教室坐不下,便在公和寺西隔壁榮福在新蓋的房裡分設一校,撥學生 二十餘人,聘請尚志廉主管分校。這時期兩處學生有恩林、福林、聚福、 聚才等47名蒙人、12名漢人和1名女學生。

這期間曾數次更換校名,先後為察素齊第三國民國小,察素齊把什聯 合國小、把什闆申國小、把什闆申初級國民國小、把什闆申中心國小等 等。但不論其校名如何改稱,村民總不失其對文化教育的注重和發展。這 期間任教教師先後有王國祯、章文秀、豐文華等。學生人數始終保持在 50-60 A之間,以漢文教學為主。

-(二)宗教藝術

把什闆申除早期15裡方圓所屬各小村之召廟外,僅縮小範圍後的本村就有大小召廟15座,有“召廟村"之稱。

把什闆申有大型寺廟四處:公和寺、老爺廟、龍王廟、三官廟。小型 召廟有送經召(必勒狠)4個、大仙廟2個、五道廟1個。北山有喇嘛洞兩 處,水神廟一處。從曆史角度講,這是本村富庶之寫照,是文化藝術之成 就。但又是傳統迷信,尊神佛保佑、靠天吃飯之反映。既包含蒙、漢群眾團 結合作,諸教并尊之道德規範,又揭示了文化先進與愚昧落後之沖突現象。

1.公和寺

公和寺是把什闆申早期蒙古人所獨尊、獨建之寺院,是喇嘛黃教傳入 土默特地區後之産物。

該寺由全闆申63戶蒙古人集資建築。另據《蒙古及蒙古人》一書所 載:呼和浩特西北約五十俄裡(一百華裡)處,甘珠巴爾 墨爾根諾門汗的 呼畢勒早在阿魯闆申山嶺的谷地中為自己修建兩座召廟。其一是烏尼德 ——布延圖蘇默(滿語);其二是沙信尼——巴達拉古魯克齊蘇(滿語)。這 曾是各自獨立的召廟,‘卻同屬一位達賴喇嘛主持管理。這雖再無考證,但 早年确有兩個喇嘛洞,分别在把什闆申後獅子山和竈火溝。傳說洞内分别 有兩位喇嘛,均被村人請下山來主持公和寺,并收徒傳經。,

根據上述傳說,雖然出處不一,年代不确,但建寺情況卻大同小異。現姑且以公和寺之修建年代為清朝康熙二十五年,即1686年認定,還是有 考的。該寺,由山西五台山之匠人包工修建。

公和寺建成後曾多經修繕擴建,其最終之建築形式為:前門兩側為四 大天神塑像;前庭兩側挂有“吉祥”、“如意”之蒙文刻匾之便門;前殿 經堂(獨昆)為白色藏式經堂,堂後有兩層佛殿,供有釋迦牟尼、彌勒佛、 宗喀巴之塑像;其建築結構為青磚、紅磚、石條;經堂中有兩根直徑一餘 尺之大圓柱,標、擔、椽、棧及門窗,概為把什闆申山上之上好紫紅蒼 松、刺柏。整體殿堂雕梁畫棟,色彩斑斓,功精藝巧。經堂石階下,有蒙 古式裝飾旗杆及彩色旗幟。後在擴建時又在石階左右對稱種有兩棵榆樹, 該樹存活近兩百年,枝葉繁茂,自然造型美觀。整個寺院莊嚴肅穆,紅、 白、綠點隙相映,綠蔭中透紅,白壁中顯綠,是一座古樸的藝術殿堂。寺 頂上裝有一精雕之錨金銅頂子,可惜在30年代被盜。

寺内除五間主體建築外,西北角有正房三間,系大喇嘛居住養性之

處。經堂前庭兩側建有東、西禅房各六間。西六間之上三間為一般喇嘛住 處,下三間是庫房和廚房。東六間之上三間是蒙古子弟讀書之書房,下三 間是念大經(忽拉爾)時的廚房,其中置有兩口大鍋。據說每口鍋可煮一頭 牛或數隻肥羊和一石糜米的“忽團圖”。寺外較遠處建有四座白色送經廟 (必勒狠),專供念大經、送八令和虔誠信徒焚香、敬表、上布施之用。

公和寺盛行時期之喇嘛多達十幾人。念經時常請本蘇木之明安廟喇嘛 共同誦經,有時還請喇嘛洞之活佛坐床導經。每年農曆正月初五到十五念 大經時,尚要請原“薩滿”教之“神官”出府舉行儀式,俗稱“跳切 摸”,“神官”所戴之盔甲需兩個有力的後生擡起方能為其扣戴披挂,而 “神官”還能手持叽旗跳躍自如。

公和寺另一傳統是念大經時,要專請村中或在外地之官佐、紳士、大 施主參加,與大喇嘛共議村中大事。當念經畢、送“八令”後,全闆申蒙 衆都要自備碗筷到寺内吃“忽團圖”,以享神佛賜福保佑,消災解難,人 畜平安。公和寺除念大經外,平時或其他節日亦有遠近之信徒常來焚香、 敬表、叩頭、禮拜,以求神佛保佑,一生平安。

2,老爺廟

即供奉蜀漢時關羽之廟宇。位址在村南水渠之北沿,建于清朝成豐年 間。其時把什闆申已有大量漢族移民定居本村,故由本村之蒙、漢群眾共 同捐資所建。廟前鐘樓之大鐘上除鑄有《忠義口口》四字外,尚鑄有蒙、 漢百多名捐資者姓名。

老爺廟建築是磚瓦、松木結構。正殿三間供關羽塑像,左手捋須,右 手持書,神态凝重;兩旁為關平端印、周倉扛刀之威嚴塑像。在關羽塑像 後,還有一尊倒坐觀音之小泥塑像。

老爺廟正殿壁畫概為關羽過五關斬六将之故事。據說該壁畫是本村漢 人範姓人祖先,号稱“油漆棒”、“公案王”者所繪。大殿兩側各有正房 一間,早期是廟中主持居住,後為本村民社(公義社)辦公處。正殿前有西禅 房兩間,曾做過私塾房。廟後尚有禅房七間。山門兩側建有鐘樓、鼓樓,兩 側壁畫分别為尉遲恭、秦瓊之“門神”畫像。該廟有一奇怪的現象,即在山 門天花闆上畫有“周幽王寵褒姒”與本廟教意極不吻合之故事圖畫。

老爺廟南有一座戲台,大抵在農曆五月十三日為關羽唱“磨刀”戲, 借以保佑風調雨順,與民同樂。後因年久失修,成為“洋煙市”之場所,又成為 過往行人歇腳或乞丐躺卧、寄宿之處。此戲台在20世紀30年代被拆毀。

關于老爺廟之建造,在崇信喇嘛教之蒙古村落也是件罕事。究其原委 除了山西來之漢人逐漸增多之因外,還有《旗檔》所存之資料可供參考。即,清朝道光、鹹豐年間,洪秀全太平軍及山東撚軍相繼反清,當撚軍攻 取永城時,因内訂而暫時停戰轉移,該地一巡撫卻上奏朝廷說:撚軍攻城 時,關聖君等顯聖“退敵”。本來清王朝早用崇拜孔孟之禮和關羽之義來 麻痹群眾,如此更有了利用之機,遂借永城之故事以訛傳訛,并下诏,饬 各地大建關帝廟,以保社稷安定。

在土默特地區修建關帝廟,更有其獨特原因,即,清政府借此愚弄、 麻痹蒙古群眾對抽丁服役、土地“效納”之反抗心理,而把什闆申之關帝 廟恰建于此時。

3. 龍王廟

龍王乃國人俗傳是管理雨水之“神”的化身。修建龍王廟,供奉塑造 龍王身,乃是群眾祈求風調雨順之虔誠願望。把什闆申龍王廟大約在清朝 光緒二十六年大旱時,由蒙、漢群眾共同集資在村西北山坡上修建的。該 廟也很宏偉,其建築風格為純漢式。内有正殿三間,供三尺餘高之龍王坐 像一尊,其面黑裡透紅,眼大如鈴,絡腮紅須,身着紅色披風,威嚴端坐 神堂,使人望而敬畏。

龍王廟正殿旁有小轎一座,内坐有“出府”龍王塑像一尊,并有随行 銮架一副,專供天旱時,外村人衆來把什闆申請龍王“出府”為其祈求降 雨之用,此亦屬當時信奉者之“深思遠慮”。廟内東西房各四間,是老道 房間、庫房、廚房或外地請龍王人休息或“領牲”用餐之處。山門兩側亦 建有鐘、鼓樓,廟南百餘米,和廟相對亦有戲台一座,是本村、外村在農 曆四月或六月祈雨“酬神”唱戲之處。

龍王出府時,擡轎、敲鑼、打鼓之人都頭戴柳圈,領先之主社、鄉紳 亦煞有介事地為之。龍王所到之處,群眾都要擺祭品、端水碗,舉行“街 敬”。此舉不許成人婦女觀望,說是怕“陰氣沖磕”,但在祈雨無效時, 卻又請十二寡婦掃磨盤,借以求雨。

4. 三官廟

在村中央、老爺廟後。是王家先人賽吉爾曾祖所建之家廟。廟内供奉 道家天官、地官、水官“三始祖”之塑像。側面還塑有一個極其兇惡的 “直接子”泥像。據傳它是專門攝取小孩靈魂的惡魔。王家因人丁不旺, 故懼而敬之。村人常以“直接子”來了吓唬小孩,使之害怕而不敢哭鬧。賽老爺甚善,見伍家移入本村,人多房少,遂将此廟之禅房讓給伍家,邊 居住邊看廟。賽吉爾家為什麼要建道家之廟呢?這亦有其傳統的。元朝窩 闊台稱帝時便提倡各教派并奉,有名之道家長春真人邱處機曾被奉為國 師。阿勒坦汗所建之美岱召中,亦有道教小廟一座。呼和浩特、畢克齊之 蒙古人亦建有城隍廟、真武廟,有的還當了道士。

(三)年節、婚喪禮儀及着裝藝術

1.年節

把什闆申和土默特部其他村落一樣,随着社會變遷、曆史進展,年節 禮儀亦有所變化。自清王朝統治以來到20世紀20年代,在基本上效仿滿 族習俗并逐漸漢化的同時,仍保持着蒙古民族自身良好的傳統和習慣。

從農曆臘月初八開始是年節準備。前一天先從河灘鑿掘一大冰塊,稱 “臘八冰",立于糞肥堆上;另取小冰塊放在住家各屋的窗台上,再将用 紅豆、黃米混合熬成的“臘八粥”澆在各個冰塊上,祈禱來年風調雨順、 五谷豐登、豐衣足食。

之後一連二十餘天,便是宰豬殺羊、碾米磨面攤攤花、拉撤子、炸油 糕、縫制新衣。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要牽活羊“領牲"祭竈,送神上天。而後五六 天便是清掃房屋、刷牆糊窗。到除夕前一天便是貼對聯、挂燈籠、擺供桌 壘旺火。有些大戶制有專用的供桌、旺火架和印有積善堂、福壽堂等堂名 的大紅燈籠。到大年三十,一切就緒,上午各戶攜帶祭品、香紙到自家祖 墳墓地祭祀先祖,并把祭祀過的供品分給子孫共享,以示祖先所賜福祿。

翌年正月初一淩晨,全家老少梳洗整潔,穿戴新衣,高挂燈籠,點燃旺 火,待響炮竹放禮花後,由祖輩帶領全家跪于設在院中的供桌前焚香敬紙、 磕頭接神,後全家老少環繞旺火烘烤全身,以祈禱家族興旺、人人康泰。

之後,按輩數長幼,依次遞哈達敬酒、行禮祝福。先是父輩向祖輩敬酒磕頭,用蒙語請安問好,其次是男性孫輩給祖輩、父輩磕頭請安,女性 孫輩隻請安不磕頭。與此同時祖輩要把準備好的“壓歲錢”逐個遞給子孫 們。最後在同輩間按長幼順序請安問好。

過大年是孩子們最期盼最快樂的時刻,于是便産生了這樣的兒歌:“過大年響大炮、穿新衣竣餃餃、又掙錢又熱鬧”。蒙古族家庭在初一淩 晨接神後都吃素餡餃子,餃子餡多以炒雞蛋、綠豆芽、粉條為主,還包幾 個有“制錢”的餃子,誰吃到就表示誰最有福祿。吃過接神餃子後,由父 輩帶領孫輩們到本姓家族中按輩分順序拜年請安。因禮儀相同,故常常途 中相遇,父輩們便互相請安問好,孫輩們則擁抱戲爐。

整個正月的節日頗多,初五稱“破五”又是“送瘟神”日。這天要将 除夕後五天清掃的垃圾集中倒掉,并焚香敬紙,以祈消災免禍。初八稱 “八仙節”,村人,特别是青年男女開始外出遊玩或走親訪友,又叫“遊 八仙”。初十慣吃菽面,将和好的筱面捏成一到十二個花邊的碗形缽,代 表一年十二個月,在籠屜中蒸熟後觀察哪個缽中有水,就預示哪個月将有 雨水。有水的缽越多,就預示今年是風調雨順。正月十五更是紅火熱鬧, 從十四到十六三天,由村社和村中大戶出資辦社火、踩高跷、挂燈籠、放 焰火。正月二十和二十五叫“小添倉”、“老添倉”,這天家人用柴灰在院 中撒畫些類似糧倉、地窖的圓圈,圈内再撒些糧食,象征本年農業豐收、糧 食滿倉。到二月初二“龍擡頭”日,男性大小人都要剃頭理發,女性也要洗 發梳理,表示一年順利,預示年節結束,又開始了下年度的辛勤勞動。

2.婚禮

把什闆申蒙古人家之婚嫁儀式,和土默特部落各村落的禮儀基本一 樣。其中突出的是姑娘聘嫁的“讨名字"儀式。在迎娶新娘的頭一天,新 郎和大戚(伴郎)要到姑娘家讨教新娘的芳名。因為蒙古人長者或丈夫叫媳 婦時,是親切地直呼其名,并不稱XX氏或XX娘。儀式是新娘躺卧炕 上,圍坐一圈同輩姐妹,新郎和大戚跪在地上,雙手捧着銀灰色哈達和斟 滿酒的銀碗,反複讨教新娘名字,而圍坐的姐妹們則故意耍笑刁難新郎, 始終不予正面回答;說不準便罰酒、罰唱歌或罰磕頭,這可由大戚代罰。這時姐妹們耍盡威風,新郎和大戚則焦急難挨,引得在場的人捧腹大笑。其實在姑娘定聘時,娘家早已把姑娘的名字和生辰八字一同告知了男方,這種儀式完全是烘托喜事氣氛。當耍笑興盡,新娘的大娘、大嬸便出面調 停,讓新郎認真讨問,姐妹們确切相告,這一儀式便告結束。

二日,又一熱鬧景象登場。即迎親離去時,新娘的弟弟們将娘家送新 郎的紅綢腰帶用力緊系新郎腰間,并纏繞多圈。新郎為避免不适用力鼓 氣,或将雙手插入腰部,直至送以紅包叫讨松系。旁觀者亦趁機耍笑戲 嬉,氣氛十分熱鬧。

至于婚禮也有獨特的儀式。新娘送戚和娶戚伴娘都穿滿式繡花旗袍, 頭戴鑲有珍珠瑪瑙、珊瑚玉翠、金銀飾物的“墊子”,腳穿滿式繡花高底 鞋,乘坐數輛馬拉式轎車;新郎身穿長袍馬褂,頭戴插金花禮帽,肩披彩 綢,身背弓箭,和十數位同樣衣着的迎、送親大戚,分乘披紅挂綠的棗紅 駿馬,健步在彩色轎車前行。到達新郎家門時,迎、送親者分别在門兩側 排開,當新郎下馬、新娘下車時,鼓樂齊鳴,鞭炮聲、歡笑聲,響徹雲 霄。此時,娶戚簇擁着新娘、大戚伴随着新郎進入花堂進行正常禮儀。禮 儀之後,當新郎進入洞房時,箭射房屋四角,以期婚後幸福安逸。

3. 喪葬

把什闆申蒙古族的喪葬儀式已逐漸被滿、漢族同化,如将火葬改為土 葬。但仍保留某些特點,如已結婚男女都要肩披娘家所贈送的挽嶂,姑 娘、媳婦要用麻紙撚紮一绻頭發,稱“散發”,以示哀喪、不宜梳妝打 扮。和漢族最大的差別還在于孝子不穿白布孝衣,而是按不同輩分腰纏一 縷白麻或黑、蘭布帶。

還要制做各種“紙帳”,要設靈堂孝子守靈,親朋祭拜、鼓匠“吹 靈"緻哀。死者下葬後,孝子圍繞墓穴鏟土填墳,所謂入土為安,同時焚 燒“紙帳”。之後孝子們脫掉孝服,梳發“收頭”,身揣“大供”徒步争 着往家跑。到達大門口将孝服連同“大供” 一并越門抛入,表示不再服大 孝,家人平安。所揣“大供”和孝服均拿回自屋,視為祖先所賜福祿。至 此喪禮結束,接着便是宴請賓客以表謝意。

4. 文化

文化和藝術是相輔相成的,是生産力提高、經濟發展、社會文明的體 現。把什闆申既有得天獨厚、宜耕宜牧的優越地理條件,又有重視文化教 育的良好傳統,因而在禮儀、風俗、着裝方面亦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

婦女一進入少女時期便開始學習縫紉刺繡,且工藝精湛令人贊歎/她 們在小巧玲珑的“荷包”面上竟能繡出各種花邊、各色花卉,甚至文字、 佛像。而“糾不齊”則另有風格,有圓、方、三角、四邊、桃形等諸多形 狀及不同花色圖案。還縫制布娃娃、青蛙、毛猴等小玩藝兒。"達連 兒”、手帕既是觀賞藝術品又能裝細小物品。這些藝術小物件大都是贈送 親友的紀念品,特别是作為禮物贈送婆家親友,以展示姑娘勤勞、手巧、 友愛的美德。

繡花鞋更是蒙古族婦女衣着的特點之一。在姑娘時期,家事清閑,青 春少女愛美尤甚,便大量繡做花鞋。又因蒙古婦女是“天腳”,故而鞋 頭、鞋幫都能刺繡。其種類樣式頗多,有花卉、魚鳥,甚至能繡很複雜的 犀牛望月、玉兔拜月等圖案。特别是花好月圓,既有花卉,又有明月,還 繡有文字,令人眼花缭亂,贊歎不已。這些鞋除了出嫁後自己穿用外,大 都贈送親友,稱為“放鞋”。蒙古婦女除了穿各種、各色繡花長衫、旗袍 外,必須穿繡花鞋,否則會被誤為其家有喪事之嫌。

把什闆申漢族移民較早且多,受蒙古婦女所感染,也在小鞋上繡各種 花卉,或點綴電光片、'各色綠穗,甚至小銅鈴等。又因婦女們總是穿花 鞋,就是雨天外出亦不例外。當然把什闆申地處較高平原,并多砂石道路 不易浸濕鞋襪,故村人戲谑地稱這雨天為“亮鞋日”。

至于屋内家具裝飾,亦都很考究且具有民族特色。大戶人家的正房中 間大都設有神龛或經堂,兩側則是上置頂箱的赭色描金帶銅鏡圓鎖的油漆 平櫃(立櫃)。神龛前擺有雕刻精細的供桌和扶手椅。卧室和神龛間用挂有 繡花幔帳、雕有丹鳳朝陽之木隔扇旋口分開,且在夜間必須将幔帳放下。其它家具擺設常是油漆成慣用的“雲子"或龍形圖案裝點,既有藝術觀賞 性,又考究氣派。

另外男性所用之鼻煙壺、煙嘴,亦常是用玉石、琥珀、瑪瑙等雕成。腰間所挂之“達連兒”、“荷包”亦繡有各種花卉圖案。所乘馬匹之鞍首 鑲有銅銀雕花,頗為美觀。

總之,把什闆申人,曆來注重文化教育,勤奮好學,且熱愛藝術,熱 愛生活。雖常受動亂磨難,但村人在藝術方面仍不失其風格,把生活裝點的豐富多彩。

轉載自《把什村史·上卷》

編輯:任瑞新

掃碼擷取“土默特之聲”更多精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