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社論:教育改革之路,究竟是通往光明還是迷霧重重?

作者:天予杜哥
社論:教育改革之路,究竟是通往光明還是迷霧重重?

文‖天予杜哥

近年來,大陸的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地進行着,從幼稚園到高中,無一幸免。然而,這場改革是否真的如其所宣稱的“減負”、“保護孩子的潛力”,還是僅僅是一場沒有實質改變的形式主義狂歡?我們不得不對此進行深入的思考和質疑。

我們來看看幼稚園的教育改革。公立幼稚園不再教授知識,隻能玩,這無疑是對孩子們天性的尊重,讓他們在快樂中成長。然而,這種改革似乎并沒有考慮到國小階段的教育需求。一年級的學習内容被大幅度壓縮,拼音、識字等基礎知識的教學時間大大縮短,仿佛預設孩子們在幼稚園就已經有了紮實的基礎。但實際上,許多孩子在進入國小時,對這些基礎知識一無所知,這就導緻了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困難和挫敗感。

社論:教育改革之路,究竟是通往光明還是迷霧重重?

幼稚園與國小之間的教育斷裂

傳統上,幼稚園階段是孩子身心發展的關鍵期,旨在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社交能力和基礎生活技能。然而,随着“零起點”教育的提出,公立幼稚園的教育内容被大大壓縮,更多的時間和資源被投入到遊戲中。這一轉變本是為了保護孩子的童年,避免過早的學業壓力。然而,當孩子進入國小後,卻發現所學内容與幼稚園階段幾乎沒有任何銜接。

社論:教育改革之路,究竟是通往光明還是迷霧重重?

以拼音教學為例,過去孩子們在幼稚園階段就已經開始接觸拼音,到了國小一年級,老師會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化和拓展。但如今,由于幼稚園不再教授拼音,孩子們在一年級時幾乎是從零開始學起。而教材為了趕進度,一個半月就講完了原本需要一個學期的内容。這種“跳躍式”的教學進度,讓孩子們難以适應,也增加了家長的焦慮。

再來看看國小階段的教育改革。原本在高年級才會接觸到的内容,現在被提前到了低年級。這種改革看似是在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但實際上卻增加了他們的學習壓力。因為,這些知識點的難度并沒有因為他們的年齡小而降低,反而因為提前學習,使得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了解和消化。

社論:教育改革之路,究竟是通往光明還是迷霧重重?

數學課本的改革也是大量的知識點和例題被删除,簡單的内容被複雜化,這使得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感到困惑和無助。他們不再能夠通過課本上的例題來了解和掌握知識點,隻能依靠死記硬背,這對于他們的數學思維的培養無疑是一種巨大的阻礙。

更令人擔憂的是,目前教材與考試内容之間存在嚴重的背離現象。教材在編訂時往往追求内容的簡化和趣味性,但考試卻往往側重于知識點的深度和廣度。這種背離導緻孩子們在課堂上所學的内容無法直接應用于考試中,而考試中所涉及的知識點又往往超出了教材的範圍。

社論:教育改革之路,究竟是通往光明還是迷霧重重?

以數學為例,新教材在編訂時删除了大量的知識點和例題,使得内容更加簡潔明了。然而,在考試時,這些被删除的知識點卻成了必考内容。孩子們在考試時往往感到無從下手,因為他們在課堂上根本沒有接觸過這些知識點。這種背離不僅增加了孩子們的學習難度,也讓他們對學習産生了恐懼和厭倦。

在英語教育方面,問題同樣嚴重。新教材中不再教授音标,而是讓孩子們通過模仿和記憶來學習英語發音。這種教學方式雖然看似簡單直接,但卻忽略了語言學習的本質——了解和運用。孩子們在沒有掌握音标的情況下學習英語發音,往往會出現發音不準确、記憶困難等問題。

社論:教育改革之路,究竟是通往光明還是迷霧重重?

更為嚴重的是,由于教材中不再涉及音标教學,孩子們在遇到生詞時往往無法自主拼讀。這不僅影響了他們的閱讀能力,也限制了他們的詞彙量擴充。此外,由于缺乏系統的文法知識教學,孩子們在英語寫作和口語表達方面也存在諸多問題。

雖然教育改革宣稱要減輕學生的負擔,但考試的内容和難度卻沒有任何減少。學過的内容不考,考的内容沒學過,這就像是一場沒有規則的遊戲,讓學生和家長無所适從。他們隻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彌補教育改革帶來的偏差,這無疑是對他們的一種極大的壓力和負擔。

社論:教育改革之路,究竟是通往光明還是迷霧重重?

大陸的教育改革似乎并沒有達到其預期的目标,反而給學生們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和困擾。我們不禁要問,這究竟是教育改革,還是教育的誤區?我們期待的是一個能夠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的教育環境,而不是一個讓他們在壓力中掙紮,在困惑中迷失的教育環境。是以,我們需要重新審視和反思我們的教育改革,找出問題的根源,制定出真正符合孩子們需求的教育政策,讓教育真正成為孩子們成長的助力,而不是他們的負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