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幼稚園裡超前教育的危害,等孩子上二年級才真正爆發

作者:那群媽媽

現在經濟條件好了,孩子的教育問題成了家長們關注的焦點問題,很多家長都不想讓自家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希望孩子能提前學到更多的東西。

于是,越來越多的小朋友在上幼稚園時,就學拼音、學英語、學數學、學詩歌、學朗誦、學繪畫、學舞蹈……

幼稚園裡超前教育的危害,等孩子上二年級才真正爆發

三四歲的時候就被迫放棄了玩具、遊戲,拿起了對他們來說艱深難懂的課本。

但這種超前學習,真的有益嗎?

1

超前學習看似有先發優勢

到國小二年級後卻變糟糕

媒體曾報道過一個“神童”的故事:

一位媽媽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5年内花了12萬給兒子傑瑞報了17個教育訓練班。

傑瑞5歲時就學完了國小二年級的課程,小托福考試得了全國前三名。據了解,小傑瑞每周隻能休息半天,每天都要學到9點才回家。

傑瑞上一年級時成績非常優秀,覺得老師講的都很簡單,反而認為其他同學都是笨蛋。

到了二年級時,傑瑞的成績卻開始下滑,從班裡的尖子生變成了中等生,漸漸地,他開始厭學、不寫作業、上課走神。

專家指出:

超前學習,會讓孩子在剛上一年級時,由于學習過這些知識而在成績上比别的孩子優秀。但孩子上課容易因已經學會了而導緻缺乏探索求知的欲望,養成聽講不專注的不良習慣。

等上了二年級,孩子的“老本”吃完了,加上學習欲望不強,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會越來越吃力,越來越糟糕。

由此可見, 在幼兒階段就讓孩子過早學習國小階段才能接觸的内容,并不能促進孩子身心的發展,反而會導緻孩子進入國小後喪失對知識的新鮮感,産生厭學情緒,直接影響孩子一生的學習興趣。

有人對美國田納西州一個公立學前班(類似于中國幼稚園中班、小班及小小班)的孩子們做了一次系統的評估,結果顯示:

那些上了學前班的孩子們,在進入幼稚園之後表現出了比沒上過學前班的同齡人更強的閱讀和學習技能。

但是當他們進入一年級之後,他們對于上學的态度卻會惡化。

而到了國小二年級,他們在讀寫能力、語言能力、數學能力的測試上表現得更加糟糕。

調查人員告訴《紐約》雜志說:“讓這麼小的孩子就掉到枯燥的課業之中,他們比青少年更容易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是以,在幼兒階段,知識的培養并不是第一要務。

如果讓孩子死記硬背一些讓他們不能了解的知識,甚至兩三歲的孩子就開始讀拼音、學漢字,顯然違背了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

孩子們被急匆匆地教導如何坐在桌子前用紙筆寫作業,但這麼小的孩子,顯然缺少這種技能和集中度。

童年是一場旅程,而非一次競賽。一定不要本末倒置。

2

幼兒教育應該重點教會孩子什麼

  • 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對一個人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著名教育家陳鶴琴曾說過“幼稚園要使兒童養成良好的習慣”。

良好的習慣養成,是早期教育的核心任務。

一名記者采訪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問:“您在哪所大學學到了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

那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平靜地回答:“在幼稚園。”

記者接着問:“您在幼稚園學到了什麼呢?”

諾貝爾獲得者說:

“學到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飯前要洗手;

要誠實,不撒謊;打擾了别人要道歉;做錯了事情要改正;大自然很美,要仔細觀察大自然。

我一直按幼稚園老師教的去做的。”

幼兒時期應努力讓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

生活習慣包括生活作息習慣、生活衛生習慣、文明禮貌習慣、遵守規則的習慣等,學習習慣包括良好的閱讀習慣、傾聽習慣等。

孩子在早期養成了正确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後面的學習和生活就很簡單。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還小,忽視了對這些良好習慣的培養,認為這些都是小事情,孩子長大後再要求也不遲。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習慣的培養需要從小養成,一旦錯過了黃金好習慣的養成期,讓孩子養成了壞習慣,以後就很難糾正過來。

在教學中,我們經常見到有孩子已經上國中了還是丢三落四;

不會收拾學習用具,桌面亂糟糟的,上課找不到學習物品,聽講心不在焉,經常走神......

反複教育,卻收效甚微。

常言道:一年養習慣,十年改習慣。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長大後很難糾正,這些不良的習慣甚至會伴随孩子一生。

  • 培養孩子的基本生存能力

我們先來看看德國的教育。

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德國人(含移民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德裔)獲得的諾貝爾獎人數将近總數的一半。

換句話說,8200萬的德國人分享了一半的諾貝爾獎,而全球另外60多億人口隻獲得了剩下的一半。

這些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德國出色的幼兒教育。

對于一個德國孩子而言,他們要在幼稚園裡度過将近4000個小時。在這期間,德國孩子都學到了些什麼呢?

在德國,孩子一般3歲上幼稚園,為期3年。

3年中,他們會參觀警察局,學習如何報警;參觀消防警察局,學習滅火和躲避火災的常識;

參觀郵局,看看一封信是如何從家裡到達郵局,又被投遞出去的;參觀市政府,認識市長,看他如何為市民服務;

去坐有軌電車,學會記住回家的路線;他們參觀圖書館,學會了如何借書、還書;跟老師去超市買東西,學習付錢和選貨;

櫻桃收獲的時節,孩子們跟老師去采摘櫻桃南瓜收獲的時節,孩子們跟老師一起做南瓜湯……

3年過去了,孩子學會了自己修理玩具,自己管理時間,自己約會,自己制訂計劃,自己搭配衣服,自己整理東西,自己找警察。

一個6歲的孩子,生活能力很強。

而我們有很多孩子,恰恰在這方面是欠缺的,有的已經上了中學,還不會管理時間,做事總是磨蹭,需要家長不停的催促。總是丢三落四,每次上學還需要家長幫忙整理書包……

很多孩子,在父母的細心呵護下,缺乏基本的獨立生存的能力,令人堪憂。

  • 激發孩子的求知欲,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求知欲和上進心,就是對知識的學習具有一種内在的渴望。

按照我們的話說,就是“愛學”,孩子隻有“愛學”,對獲得豐富的知識和好的成績具有一種内在的持續的追求願望,才可能“學好”,并持續地保持好成績。

作為父母親,在孩子成長的幼兒階段,注重激發孩子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無疑是非常有益的。

如果過度教育,會使孩子産生厭學情緒,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孩子有自己的成長規律,比如:

3歲是直覺思維期,5歲才有形象思維,大班的孩子開始出現邏輯思維的萌芽,8-12歲是記憶力最好的時期。

讓充滿想象力,充滿創造力的孩子去記憶漢字,背出一百以内的加法,他雖然不了解,但也能做到,帶來的後果是什麼呢,想象力的空間被固化的知識填滿了。

讓孩子提前學習,避免“輸在起跑線上”,但是違背規律的學習,最後帶來的不僅僅是競争中快和慢的問題,而是跑偏方向或者跑反了的問題。

德國憲法指令禁止學前教育。通過國家介入,禁止對孩子過早開發智力,避免将孩子大腦變成硬碟,留給孩子大腦更多的想象空間。孩子在國小前“唯一任務”就是快樂成長。

陳鶴琴先生曾在“活教育”原則中指出:

“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該讓他自己去做,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該讓他自己想,兒童自己去探索,去發現。

自己所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知識,他自己所發現的世界才是真世界。”

人生是漫漫旅途,教育是慢慢澆灌,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記住龍應台的一句話——孩子,你慢慢來。

本文轉自|家庭教育

版權聲明 |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認為内容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更正或删除。

據我們粉絲反映,關注【那群媽媽】的媽媽更加年輕漂亮了、孩子更乖了、老公更愛她了……關注【那群媽媽】的爸爸更加帥氣成熟了、孩子更上進了、老婆更體貼了……快來關注我們一起共同成長吧!

版權聲明:本号緻力于好文推送,内容僅供學習、交流之用,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文章/圖檔版權歸原作者或機構所有,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聯系,我們将第一時間處理,感謝您的支援了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