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僚人去哪兒了?——探尋中國古代西南神秘族群“僚人”蹤迹

來源:4月28日《新華每日電訊》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趙宇飛

一千多年前,在廣袤的中國西南大地上,活躍着一個神秘的族群。他們創造出燦爛的文化,有的少數民族文化習俗至今仍有他們的“影子”。

僚人,古籍中多作“獠人”,音同“老”,曾長期生活在川渝、廣西、貴州、雲南等區域。然而,從魏晉始見到宋元消亡,這個神秘族群徹底消失在曆史長河之中。

僚人為何消失?他們到哪裡去了?現在又在何方?在專家學者的深入研究下,消失近千年的僚人正逐漸揭開神秘的面紗。

僚人去哪兒了?——探尋中國古代西南神秘族群“僚人”蹤迹

這是3月22日拍攝的位于重慶市綦江區郭扶鎮的一處崖墓遺址,據當地專家介紹,這處墓穴不同于别處,不僅一整塊大石頭上隻有一處墓穴,此外墓穴洞口與墓穴洞裡都有刻畫。新華社記者唐奕攝

神秘族群:千年前活躍在西南地區

在重慶南部,渝黔交界的綦江區,至今流傳着關于僚人的傳說。

在大山深處的郭扶鎮雙河塘,緊鄰溪流的崖壁上有一處墓穴,墓旁石壁上刻有一幅線刻畫,分别是口中銜着一條魚的魚凫,螞拐和一個婦人形象。

“民間相傳,這幅畫展現的是僚人對生殖的崇拜。”郭扶鎮三塘村支書鄧世全說,魚凫代表男性,魚代表女性,銜魚象征男女交合,産卵較多的螞拐蘊含着僚人多子多福的願望,婦人被稱為長奶夫人,能邊勞動邊将乳房甩到後背,讓背上的孩子吃到奶水。

記者在當地村民帶領下,在綦江境内走訪發現,類似的崖墓不在少數,魚凫、魚、婦人等刻畫也多次出現。

這些遺迹是否與僚人有關?學界對此衆說紛纭,尚無定論。有專家學者表示,崖墓是古代很多民族的墓葬形式,且在大陸多地普遍存在,由于缺少史實佐證,尚無法證明這與僚人有關。

但學界普遍認可的是,僚人族群曾長期活躍于川渝、廣西、貴州、雲南等西南地區。其中,在綦江及其周邊區域生活的“南平僚”,是僚人的重要支系之一。

2015年11月,全國首家僚人文化研究專業機構——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僚學研究中心落戶綦江,中心聘請國内外高校、科研機構和文博機關近200名專家學者為研究員,目前已出版論文集《僚學研究》共三輯,對此前已成為“絕學”的僚人文化進行深入研究。

史書的記載,均将僚人主要生活區域指向中國古代西南地區。西晉博物學家張華在其撰寫的《博物志》中提到,“荊州極西南界至蜀,諸民曰獠子。”《三國志》也提到“平南事訖,牂牁興古獠種複反,忠令嶷領諸營往讨,嶷内招降得二千人,悉傳詣漢中。”

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僚學研究中心研究表明,僚人共有20餘個支系,“南平僚”是最為強大的支系之一,活動地帶包括重慶綦江、江津、南川以及貴州遵義等地。其來源有幾種可能,或是貴州北部的夜郎人北遷,或是重慶一帶的巴人南移,或是夜郎人和巴人的融合。

不僅是各類史書的記錄,僚人也曾多次出現在文人墨客的詩詞歌賦中。

“詩聖杜甫在夔州(今重慶奉節縣)生活期間,接觸到了僚人,在詩歌中描述了僚人的許多民族風情。”重慶師範大學教授、重慶僚學研究專委會會長鮮于煌說,僚人以夏曆十月一日為新年節,杜甫在《十月一日》詩中描繪了僚人新年的喜慶——“蒸裹如千室,焦糖幸一柈。茲辰南國重,舊俗自相歡。”

再如,杜甫在《示獠奴阿段》中描寫了僚人阿段不畏艱險,翻山越嶺去引水的故事:

山木蒼蒼落日曛,竹竿袅袅細泉分。

郡人入夜餘瀝,豎子尋源獨不聞。

病渴三更回白首,傳聲一注濕青雲。

曾驚陶侃胡奴異,怪爾常穿虎豹群。

另外,劉禹錫寫有“竹枝詞”反映南平僚人生活。歐陽修也寫有“南僚”詩散句:“遽然攝提歲,南獠掠邊陲”“吮豪兼疊簡,占作南僚詩”。

“僚人是對中國古代嶺南和雲貴地區一些民族的泛稱,是漢、唐宋間西南地區極為重要的民族群體之一,在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僚學研究中心名譽主任、雲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國祥說。

僚人去哪兒了?——探尋中國古代西南神秘族群“僚人”蹤迹

這是3月22日拍攝的位于重慶市綦江區古劍山景區的“僚人文化博物館”。新華社記者唐奕攝

燦爛文化:部分少數民族至今仍有僚人文化痕迹

僚人,這個神秘的古老族群,創造出哪些燦爛的文化?随着研究的不斷深入,僚人的“畫像”逐漸清晰。

《舊唐書》記載,僚人“人并樓居,名曰幹欄,露發徒跣,婦人橫布兩幅,穿中貫其首,名為通裙。生産生活以采集漁獵為主,豐收時兩岸僚人擊銅鼓讴歌,搖擺而舞。”

“僚人内部種族較多,服飾多姿多彩,但其中不乏一些共同之處。”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僚學研究中心主任周鈴說,如標頭巾、穿花鞋、喜銀飾,婦女多穿右衽或左衽無領上衣下穿長褲或辄裙、男子多右大襟和對襟。

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僚學研究中心研究表明,僚人很可能居住于幹欄式吊腳樓,此類建築往往建于崖邊、高坡,防潮防蟲,以應對西南地區潮濕悶熱的環境,至今仍可見于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河流兩岸。

“僚人作為如今西南各民族的直系祖先,我們推斷出僚人的飲食習慣,如喜食糯米、魚、蟲、嗜酸等。”周鈴說。

文身、鑿齒也是僚人的獨特文化,至今仍留存在西南部分少數民族習俗中。

唐代《酉陽雜俎》記載,“越人習水,必镂身以避蛟龍之患。今南中鄉面佬子(僚),蓋雕題之遺俗也。”至今,泰傣民族仍保留文身習俗,其先民因而有“鄉面蠻”“花腳蠻”等别稱。

《動南志略》記載,“男女十四五歲左右各擊去兩齒,然後婚娶。”《續資冶通鑒長編》載甯軍鎮壓南平僚人,“所獲首級多鑿齒者”。“在西南少數民族中,壯族孩子成年有拔掉或包裹犬牙的儀式,仡佬族中有因鑿齒被稱為‘打牙仡佬’者。”周鈴說。

銅鼓是僚人部落中的權力象征。《魏書·獠傳》記載,“往往推一長者為王,亦不能遠相統攝。父死則子繼,若中國之貴族也。獠王各有鼓角一雙,使其子弟自吹擊之。”

研究表明,“鼓”即銅鼓,為僚人部落中權力極高的人所掌控,部落首領用它可以調集部族人馬。除用作戰争,銅鼓還用于報警、祭祀、驅逐猛獸、鎮壓“邪魔”,以及用于娛樂等。

更有趣的是,僚人文化中,婚俗是女方陪以重金。《新唐書·南平僚傳》記載,“婚法:女以貨求男。貧者無以嫁,則賣為婢。”

“僚人還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族群,每到傳統節日,僚人要載歌載舞以示慶祝。”周鈴說,僚人的傳統節日繁多,可知的就有迎新火、挑新水、魚花節、霜降節、三月三、螞拐節等十餘個,部分至今仍是一些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如今,在大陸西南地區一些少數民族,以及一些東南亞民族的文化習俗中,仍能看到僚人的影子。”王國祥說。

僚人去哪兒了?——探尋中國古代西南神秘族群“僚人”蹤迹

3月22日,在位于重慶市綦江區古劍山景區的“僚人文化博物館”,從業人員在介紹展品。新華社記者唐奕攝

尋蹤僚人:融合與遷徙之後徹底消失?

僚人,從魏晉始見到宋元消亡,這個神秘的族群消失在曆史長河之中。他們為何消失?到哪裡去了?現在又在何方?

“學界普遍認為,一部分僚人與漢族融合,另一部分僚人不堪漢族封建統治者壓迫,與統治者爆發數次戰争并被鎮壓後,向南遷徙,‘裂變’成多個民族。”周鈴說。

據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僚學研究中心考證,僚漢融合早已有之,553年西魏廢帝平蜀,558年北周建立,巴蜀各地趨于平穩,統治者在僚人居住的地方重新開置郡縣,僚漢交往頻繁,融合速度開始加快。晚唐以後,史籍中逐漸不見有關僚人的活動記載。

《通典·邊防三》記載,“及後周平梁、益,(僚人)自爾遂同華人類。”《隋書·地理志》記載,“僚戶,富室者頻頻參夏人為婚,殊與華不别。”經過長期曆史演進,僚人逐漸接受漢族先進的文化和生産方式,甚至與漢族通婚,融合于漢族中,沒能作為一個單獨的民族儲存至今。此外,漢族統治者以暴力征服和封建壓迫的方式使得僚人被迫漢化,也是僚漢融合的途徑之一。

“從曆史發展眼光看,僚漢融合過程中,僚人逐漸采用漢族文化和生産方式,從奴隸社會一躍成為更發達的封建社會,最終與漢族融為一體,對于中華民族的進步與繁榮發揮了推動作用。”周鈴說。

與漢族融合的同時,部分僚人不堪漢族統治者的壓迫而走上漫漫遷徙之路。

僚人去哪兒了?——探尋中國古代西南神秘族群“僚人”蹤迹

3月22日,在位于重慶市綦江區古劍山景區的“僚人文化博物館”,從業人員在介紹展品。新華社記者唐奕攝

曆史上,僚人不堪漢族統治者剝削壓迫,進行了數次反抗。從東晉到五代,四川發生僚人反叛事件在史書記載就有40多次,部分僚人在被鎮壓之後,遁入深山,向南遷徙。

據初步考證,僚人的遷徙路線,近到貴州、湖南、廣東、廣西、雲南等地,遠到中南半島。與僚人同源異流的民族,中國境内有壯、布依、侗、傣、黎、水、仫佬、仡佬、毛南等,東南亞和南亞有泰、佬、岱、阿洪等。

但同時,學界對僚人的族源和去向也有一些争論。

僚人族源方面,有學者認為濮人就是後來的僚人,兩者隻是自稱與他稱的差別;有學者認為巴人就是後來的僚人;也有學者認為僚人與越人、苗人有着密切的淵源關系;更有學者認為僚人由衆多古代少數民族融合而成等。

僚人去向方面,除上述僚人與漢族融合,以及向南遷徙的普遍觀點,有學者認為僚人是彜族的祖先,也有學者認為僚人随遷徙方向不同而融合于漢、羌、彜等族。

如今,學界對僚人的探尋仍未止步,對僚人的認識也将随着研究的深入而不斷深化。

“僚人不是一個民族,而是對多個民族的泛稱,目前學界對僚人研究方面有一些争論也屬正常現象。”周鈴說,另外僚人為何從典籍中神秘消失,僚文和漢字是否有淵源,僚人文化對豐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何貢獻,在促進國際文化交流中有何重要意義等,都是僚學研究未來需要回答的問題,對于确證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事實,增進民族認同和民族團結具有重要意義。

(注:此稿參考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僚學研究中心研究成果,并已經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僚學研究中心專家組審閱。)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