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作文怎樣刻畫父親的形象?這位就堪比《人世間》裡的“周志剛”

作文怎樣刻畫父親的形象?這位就堪比《人世間》裡的“周志剛”

絕大多數人都曾感受過來自父母的愛

但把這種愛表現出來

寫出一篇感人的文章

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人世間”佳作

作者細膩的寫作手法和對叙事節奏的把控

使文章充滿真情實感,撥動讀者心弦

每篇都值得一讀

本期邀請到楚才競賽委員會終評專家

向必穎老師為佳作點評

趕緊來往下看吧

父親的眼淚

紐賓凱酒店集團(武漢)有限公司 查金明

在我的記憶裡,父親的形象一直是威嚴和偉岸的。

有時候,父親就像一座山,巍峨聳立,沉默無言;有時候,父親就像一棵樹,堅韌挺拔,無懼風霜。多少年來,父親一直用他那寬厚的肩膀,為家人遮風擋雨,但母親告訴我:其實,父親堅強的外表下,同樣也深藏着令人蝕骨的柔情。

我七歲那年,奶奶就不幸離開了人世。奶奶走的那天,身為長子的父親強忍住内心的傷悲,和親人一起忙忙碌碌地料理喪事。等到奶奶入土後,已是黃昏。到吃晚飯的時候,卻不見了父親的身影。急得家人四處尋找,最後母親才發現,在深秋殘陽的餘輝中,父親正跪在奶奶新壘的墳前,雙手撫膝、淚流滿面,一任晚風驚擾他的亂發……

20世紀70年代末,在中國農村還有一些地方溫飽問題都沒有完全解決。

當時父親是生産隊的負責人,隊裡的糧食都統一集中管理和發放。有一天,生産隊倉庫裡的糧食,在複秤時莫名其妙地短缺了約十來斤大米。那年頭,倉庫丢失糧食可不是一件小事。于是,事情很快報到了父親那裡。同時有人告訴父親,說頭一天晚上,看到了倉庫保管員的母親拿着一個布袋子,從糧食倉庫悄悄走了出來。

第二天,父親找倉庫保管員詢問。倉庫保管員嗫嚅着,說倉庫的鑰匙一直都在他的手裡,他也不知道糧食短缺的原因。但他願意承擔糧食丢失的責任,同意從他們家本月應分發的公糧中扣除。

父親問了一下,就默許了倉庫保管的說法。因為父親知道,倉庫保管員的老婆上月才生了第三個孩子。一家老小,原本糧食就不夠,現在又添加了人口,怎麼夠吃呢!

到了月底分發公糧的時候,糧食倉庫短缺的大米,自然是要從保管員家裡配置設定的數量中扣減的。當倉庫保管員的母親提着幹癟的米袋子,垂頭喪氣地正準備離開時,父親叫住了她。父親把我們家分的大米倒出了一部分給保管員的母親。保管員的母親喜出望外,一臉的感激,不停作揖。

晚上到家的時候,看到父親帶着大米回來了,母親高興的迎了上去。當她接過父親手中輕飄飄的米袋子時,笑容一下僵住了。見母親一臉的疑惑,父親就将事情的原委告訴了她。

母親聽了,默默無語,隻在轉身的時候,偷偷擦去了眼角的淚水。

望着妻子無助的眼神,以及嗷嗷待哺的兒女,内心飽受煎熬的父親也不禁黯然神傷……

時光荏苒。一晃十多年過去了,我們姐弟在父母的庇護下,逐漸長大。而此時的父親,也日漸變得蒼老了起來。

我14歲那年,大姐結婚成家了。大姐出嫁的那天,看着家中賓客盈門,加上又有好吃好喝的,我不禁喜上眉梢,心裡樂開了花。倒是母親,因為心中不舍,痛哭了好幾場。等到嫁妝全部被擡走,大姐被伴娘牽着要走出家門的時候,母親才發現沒有看到父親的身影。母親要我快去把父親喊來,說大姐快要走了,讓父親快來送一送。

我在人群中四處搜尋,都沒有看到父親。母親說,你快到裡屋去找找。最後,我找到竈屋後面的小房間,一推開門,才發現在昏暗的房間裡,父親正孤獨地坐在床沿上,暗自垂淚……

其時的我,怎麼能夠了解父親對女兒那份熾熱和深沉的愛?直到多年以後,我也已為人父,蓦然回首,想起父親在那間小屋裡獨自垂淚的身影,才明白父親堅強外表下的百結柔腸!

也許,這就是生活;如塵,簡單而平淡。

那年夏天,在我參加聯考前的一天下午,天空下着暴雨,我正坐在教室裡複習。突然,教室的門被人推開了,我擡頭一看,原來是父親。隻見父親穿着一套藍色的舊衣服,右手拿着一把雨傘,左手拎着一個布袋子;父親的頭發和衣服早已被大雨淋濕了,高高卷起的褲腿正不停地往下滴水……

父親努力地在教室裡掃視了兩遍,沒有找到我,這多少令他有些難堪,父親隻好退到教室的門外。于是,我急忙站起來,迎着父親走出了教室。當看到父親被大雨淋得像落湯雞一樣,心中不禁一陣酸楚,責怪父親不該冒雨走十幾公裡的路給我送東西。

父親說:“看你兩個星期都沒有回家了,就抽空到縣城來一趟,順便送點米和菜給你。”我接過父親手中的布袋子,望了父親一眼,停頓了一下,看到父親沒有其它的東西要給我,就對父親說:“爸,您早點回去吧,不然就太晚了。”

“是的,我這就走。回去晚了你媽會着急的。”父親淡淡地說。

說完,父親撐起傘,邁着蹒跚的腳步,慢慢地消失在暴雨中。望着父親遠去的背影,我伫立良久,淚眼婆娑……

捱過了那年的黑色七月,我考上了一所并不理想的大學。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天,看到父親一籌莫展的樣子,我就對父親說:“爸,大學,我就不上了吧!”

父親瞪了我一眼,有些生氣地說:“學費的事情,我有法子,不用你管。”那如炬的目光,堅毅而幽遠!此後,一連幾天,父親都早出晚歸,去親戚家借錢為我籌集學費和生活費。

那年9月,懷着人生的夢想,帶着父母的期望,我徒步十幾公裡的山路,到縣城登上了一輛開往武漢的客車……

此後的歲月,恬靜淡然。

由于生活的艱辛和疲倦,我曾經的許多夢想在腦海裡忽隐忽現,并漸行漸遠,但記憶裡父親蹒跚的身影和堅毅的目光,我卻從未淡忘。

大學畢業後,我在遙遠的城市安了家。而父母仍然住在鄉下,守着那片熱愛的黑土地,不辍勞作。

數年前,由于過度操勞,加上年事已高,父親患上了腦栓塞,後來又得了冠心病,并引起綜合症,幾度生命垂危。為了友善就醫,父母這才不得不停止耕種和勞作,從大山裡搬到了縣城居住。

2020年春節,疫情期間我回到了老家,由于疫情封城,我和父母一起生活了20多年來最長的65天。此時,父母真的老了,尤其是父親。每每看到父親那老态龍鐘的樣子,我都怅然若失!

去年,父親病情再次加重,雖經多次醫治仍無好轉,并出現了狂躁性老年癡呆症狀。此後,父親明顯變得寡言少語了起來,臉上的笑容也逐漸消失了。

去年國慶節那天,我回到了老家。當我急切地推開家門,看到父親正斜靠在沙發上,半張着嘴睡着了。

我輕輕地拍了拍父親的肩膀,喊了一聲“爸……”。父親睜開了眼睛,看了我一眼,淡淡地說:“你來了!”

我正詫異間,父親接着問我:“你看到我兒子沒有?”

頓時,我悲從中來。父親已經不認識我了!

說着,父親的眼眶紅了,兩顆渾濁的淚珠從眼角滑落……

我無語凝噎,拿起一張紙巾,輕輕拭去父親眼角的淚水。

那一刻,我多麼希望時光能夠倒流,讓父親恢複正常的記憶;那一刻,我多想讓父親知道,他的兒子正站在他的面前。縱然時光流逝,無論歲月變遷,他的兒子依然深愛着他,永不改變!

父親的一生,曾為他的母親痛哭,曾為他的妻子傷心,也曾為他的兒女垂淚……卻不曾為自己流過眼淚!

父親的眼淚,流淌着人世間最真摯的情和愛!(完)

作文怎樣刻畫父親的形象?這位就堪比《人世間》裡的“周志剛”

生活中,絕大多數人都曾感受到過或多或少的父愛。要把這種父愛表現出來,寫出一篇感人的文章,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讀完這篇文章,一位堅強、豁達、勇于擔當而又内心柔軟的父親的形象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作者的父親不僅性格很像《人世間》裡的父親周志剛,最後也都是犯了腦梗,人生結局同樣令人傷感。

父親的故事一定很多,但作者重點隻寫父親當生産隊負責人時暗中幫助村民、大姐出嫁時父親偷偷流眼淚、聯考前冒雨給“我”送東西等幾個件事。最後是父親腦梗後失憶了,已認不出“我”了。這些故事情節都非常準确地從不同側面表現了父親的人格魅力與性格特點。

同學們讀了這篇文章,不妨也寫一篇表現父愛的作文。動筆前先好好想一想,父親的那幾件事最好玩、最有趣、最感人、最有意思……選兩三件自己記憶最深的,把它們串起來,應該就是一篇不錯的文章了。當然,文章的語言也要講究一些。這篇文章已經很不錯了,但其中一些地方仍然有提升的餘地,比如靠近結尾的地方,有這樣兩句:

我正詫異間,父親接着問我:“你看到我兒子沒有?”

頓時,我悲從中來。父親已經不認識我了!

如果修改為:

我正詫異間,父親接着問我:“你看到我家金沒有?”

“金”是我的小名。頓時,我悲從中來。父親已經不認識我了!

編輯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們跟作者聯系了,他父親平時确實一直是叫他的小名“金”。失憶後不認得兒子了,但一直記着兒子,一直呼喚者他的小名。

這樣改改是不是更有意思?

(點評人:向必穎)

母親的針線笸籮

湖北經濟學院 馬翠蘭

母親和天下絕大多數的媽媽一樣,樸實、勤勞、善良、堅強。記憶中,農忙時節,風裡雨裡、烈日下,母親一身泥水,像男人一樣在田地裡收割播種、除草、擔挑;農閑時節,母親總是坐在一張磨得光滑油亮的藤椅上,旁邊擺着她的“百寶箱”——一個高粱稭編制的圓形針線笸籮,一雙關節粗大、指頭嚴重變形的手飛針走線,在竹片、布片、毛線間穿梭,納鞋底、做衣服鞋子和生活器具。笸籮裡整齊地擺放着粗細長短不一的針,五顔六色、粗細迥異的線,一個頂針(類似戒指樣的鐵箍),幾根松緊帶,一把鏽迹斑斑的剪刀,一套織衣竹針等。母親幾乎沒有清閑的時候,不是在田地裡忙活,就是在菜園裡拾掇;不是在給豬牛打草料,就是在洗涮縫補;不是在喂雞鴨,就是在廚房裡張羅……

母親生性好強,不服輸、不認命。她常教導我們要有志氣,人窮不能志短。雖大字不識一個,卻金句頻出,教給我們很多人生哲理,“靠山不能枉燒柴”“晴帶雨傘、飽帶幹糧”“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一世窮”……母親的針線笸籮像個聚寶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母親粗糙的大手像魔法棒,總能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

在那個物資異常貧乏、生活普遍貧困、很多東西靠自足的年代,母親的勤勞、心靈手巧和精打細算使我們姐弟三人不僅免受凍餓之苦,還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北風呼嘯,滴水成冰,當鄰居家的孩子趿拉着半截鞋、腳跟凍得長瘡潰爛時,母親早已用拆洗幹淨的各種舊衣服的布片、棉花為我們做好了棉鞋、棉襖、棉褲;她省吃儉用,買來毛線給我們織圍巾、手套、毛衣、毛褲。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沒媽的孩子像根草,此言不虛。

母親善于學習,遇事從不退縮。有時父親外出打工沒能及時回來,已到了農忙時節。莊稼不等人,母親是個急性子。隻見她扛起犁耙,趕着牛,光着腳就下田了,犁田、耙地、耘田,像男人一樣。母親雖然沒文化,但學習能力強,願意接受新事物。東家嫂子剪出來一個新鞋樣、西家嬸子織衣服摸索出個新針法,她都能快速地學過來。淺口鞋、深口鞋、虎頭鞋……,元寶針、鳳梨花針……我們總能穿上母親手制的那個年代最時髦的衣服、鞋子,溫暖又驕傲。感謝母親,您讓我懂得了再苦再難的日子,隻要用心,隻要善于學習、精心安排,依然能把困窘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母親不僅做針線活樣樣在行,男人們擅長的竹篾藤條等編織技藝,她一樣不落後。秋風漸起,高粱染紅了半邊天,沉甸甸的穗子搖曳着豐收的喜悅。高粱稭是編制各種生活用具的好材料,做筲箕、紮笤帚、做鍋蓋。母親搬出她的針線笸籮,隻見她右手中指戴着頂針、大拇指和食指捏緊針,在一根根粗細均勻的高粱稭間穿行。針橫穿過高粱稭并不容易,在針尖刺進高粱稭時,母親用戴在指頭上的頂針用力頂一下針尾,幫助針尖穿透密實的高粱稭,然後大拇指、食指捏緊針的尾部,使勁一拔,針連着線橫穿過高粱稭,再用勁把線拉緊。接着再橫穿另一根高粱稭,一根根一排排。有時針在頂針上不聽使喚地打滑,針尾無情地紮在指頭上,縱使母親的手滿是厚硬的老繭,也依然會被紮破皮,鮮血直流。

但莊稼人對這點傷痛早已習以為常,母親毫不在意,繼續飛針走線。不一會兒,一個鍋蓋完工了。你不由得不佩服母親粗糙的大手,竟能做出如此細膩的活計。你也不能不佩服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他們總有着化腐朽為神奇的魔力,把随處可見的、最不起眼的材料做成美觀實用的物件,在貧窮的歲月裡,把艱難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作文怎樣刻畫父親的形象?這位就堪比《人世間》裡的“周志剛”

△ 十年前母親做的高粱稭鍋蓋

父母堅信知識改變命運,靠着沒日沒夜的勞作,靠着母親勤儉持家,靠着父親農閑時到城裡建築工地搬磚、挑沙、扛水泥的血汗錢,我們姐弟三人大學畢業,走向了更廣闊的天地。母親任勞任怨地幫我們帶孩子,雖然眼花得穿不上線、手抖得捏不住針,但仍然給孫輩們做鞋子、做棉衣,這是她對孫子們固執的愛。

作文怎樣刻畫父親的形象?這位就堪比《人世間》裡的“周志剛”
作文怎樣刻畫父親的形象?這位就堪比《人世間》裡的“周志剛”

△ 十年前母親為孫輩手工做的鞋子,納的千層底

時光飛逝,母親已經快70歲了,由于過度操勞,身體大不如從前。但母親依然堅強樂觀,勤勞樸素。随着社會的發展進步,衣服鞋子應有盡有,各種生活用品取之不盡,已不再需要費力勞神地手工制作,母親的針線笸籮也早已失去了用武之地。但這小小的針線笸籮見證着母親為人妻、為人母幾十年的艱辛歲月,縫縫補補、一針一線,見證着人世間最普通的生活,蓄滿了對生活、對兒女滿腔的愛,催人奮進,給人鼓勵。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人世間所有的美好都屬于母親,我感謝母親,并積極傳承母親勤勞、善良、樂觀、上進的美德,努力做一個新時代的優秀母親!

點評:

這篇寫母愛,沒有起伏跌宕的故事情節,隻是平和、舒緩地叙述母親如何勞動、如何做手藝活,娓娓道來,一位勤勞善良、心靈手巧的母親形象同樣躍然紙上。

關鍵是文中寫的都是作者從小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的東西,充滿了真情實感。在這種時候,樸實無華的叙述和描寫,同樣能收到撥動讀者心弦的效果。

(點評人:向必穎)

#今日話題#

你有哪些刻畫人物的寫作妙招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作文怎樣刻畫父親的形象?這位就堪比《人世間》裡的“周志剛”

來源 | 武漢市教育局 編輯|王一萍 統籌 | 舒筱 終審 | 朱漢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