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老了,走不動時,餘生就順其自然

01

宗衍禅師說過:“人之生滅,如水一滴,漚生漚滅,複歸于水。”

人生就像一滴水,始于泉眼、山澗,經曆溪流大河,百轉千回歸大海。到了大海,一生就到頭了。如果以後,水滴蒸發了,變成了雲,飄落到陸地,那就是來生了吧。

關于生死,說起來很淡然,畢竟誰都躲不過。可是人生到了生死的關口,或者逼近關口,難免會忐忑。

小說《活着》裡說:“你千萬别糊塗,死人都還想活過來,你一個大活人可不能去死。”

不難發現,想要好好活着,是所有人的夙願,隻是很多人因為畏懼生死,把日子變成一團糟。隻要調整好自己,順其自然地活下去,生活的品質,還能提高。

人老了,走不動時,餘生就順其自然

02

第一,人老了,走不動了,要放下内心的恐懼,保持淡定。

孔子臨死之前,說:“昨暮予夢坐奠兩柱之閑,予始殷人也。”

他做了一個夢,知道自己的來龍去脈了,然後和學生子貢平和地交談。

“墨菲定律”告訴我們,你越害怕什麼,越會發生什麼。壞的事情,在你的内心紮根了,就會持續變壞。

當你的内心有陽光和春天的時候,走不動的日子,也會有暖意,并且會得到更多的關愛。

可以想象到,一個面帶笑容的老人,比一個愁眉苦臉的老人,更受歡迎。年輕人都喜歡聽好話,看好的臉色。

我們來到這個世上,就是因為和“世界”有緣分;歸去,就是和世界的緣分到頭了,與此同時,所有的痛苦也得到了解脫,原本不是壞事。

03

第二,人老了,走不動了,要主動安排後事,體面地告别。

莊子臨死之前,弟子們為他準備很貴重的棺椁,他說:“吾以天地為棺椁,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玑,萬物為赍送。”

生死面前,還能和弟子們講哲理,告訴大家,對待老人,要厚養薄葬,别在老人過世之後,轟轟烈烈地操辦。

幸福是屬于大家的,但真正是屬于“後來人”的。如果是已故的人,導緻家庭開支很大,顯然是拖累了後人。

莊子在年輕的時候,就拒絕去朝廷做官,還說,他要做泥地裡的自由的烏龜,不做被供奉的烏龜殼。

一生淡泊名利的莊子,得到了無數後人的敬仰,這就是真正的“告别”。

有一句很熟悉的話:“有的人活着, 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着。”

任何時候,都要有精神,不要讓自己的醜态,被外人笑話。

和晚輩們說一說自己的願望,聊一聊人生。以後,晚輩就會照辦,你的好做法,就能在家庭裡傳播,進而形成好的家風。

人老了,走不動時,餘生就順其自然

04

第三,人老了,走不動了,要放下所有的利益、恩怨,簡單生活。

從我們可以記事開始算起,總有一些人,會讓我們厭惡,也有一些人在互相傷害。人與人之間的恩怨,歸根結底,就是利益之争。同時,我們的内心,也會産生一些欲望,希望得到金錢和地位等。

有句話說得好:“人死如燈滅。”

一切都變成烏有了,你還和别人計較,顯然是多餘的。内心的想法簡單了,和仇人也能握手了,你的格局就變大了。并且,你沒有把仇恨,留給下一代。

春秋時,齊景公去牛山遊玩,看到齊國廣袤的原野,熱淚盈眶地說:“我一個國君,要是一直不死,就好了。”

大臣晏子回答:“如果你願望成真了,那麼你的長輩齊桓公還活着,你怎麼會變成國君呢?因為有生死,是以君王的位置,輪到了你。”

齊景公頓悟,接着就笑了。

當一個人的内心沒有欲望之後,生活就會平和。人老了,走不動了,沒有關系,内心還是愉悅的,一日三餐還是快樂的。

人生暮年,因為一些“死不帶走”的東西而困惑,太無知了。

05

第四,人老了,走不動了,要關心身邊的老伴,留住一輩子的真情。

“當你老了頭發白了, 睡意昏沉, 當你老了,走不動了,爐火旁打盹,回憶青春。”

幾句脍炙人口的歌詞,讓我們看到了黃昏的美好,也讓我們憧憬一生一世的愛情。人生最後的日子,還能有老伴在身邊,能夠聊聊天,回憶生兒育女的快樂,初遇時的動心,能夠讓我們忘記痛苦。

我的二伯母過世之前,常常對二伯父說:“這輩子,幸好有你。我先走,是福氣。”

關于黃昏戀的問題,二伯母表示,不要刻意阻攔。若能有合适的人,就坦然接受,畢竟兩個人相處,才沒有孤獨感。

是啊,先走的人,得到了老伴最好的照顧,這就是“福氣到老”的征兆。如果對老伴挑三揀四,反而會讓老伴傷心。

浪漫不分年齡,也無需拘束。是以,我們在老伴面前,要無話不說,活成“死如秋葉之靜美”的詩意。

人老了,走不動時,餘生就順其自然

06

《活着》裡說:“隻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麼福分了。”

希望天下兒女,能夠了解父母的難處,在父母最後的時光,耐心陪伴。把飯菜送到父母身邊,不難,難的是讓父母開心起來。

要知道,每個人都會變老。你今天對父母的愛,在若幹年之後,又會回到你身上。

希望天下老人,能夠自然變老,不折騰人生,不折磨身體。哪怕病痛來了,也能因為好的心态,導緻痛苦變淡。

家人圍在一起,團團圓圓的,比腰纏萬貫要好一百倍。

最後,願你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