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比亞迪”)釋出一季度财報顯示,2022年一季度實作營業收入66.8億元,同比增長63.02%;實作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08億元,同比增長240.59%;扣非淨利潤5.14億元,同比增長729.44%。報告顯示,當期獲得政府補貼1.93億元。

資料顯示,比亞迪創立于1995年,2002年在港交所挂牌上市,2011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比亞迪最早以電池業務起家,2003年收購秦川汽車正式進軍汽車行業,于2005年推出了首款車型F3。在2010年之前,随之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比亞迪汽車銷量也水漲船高,汽車業務迎來發展高光時刻。在2010年後,比亞迪開始進入瓶頸,直到2021年才首次超過2010年銷量。此前,比亞迪釋出年報顯示,2021年度實作營業收入2161.42億元,實作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0.45億元,全年累計銷量為74.01萬輛。
需要注意的是,比亞迪并不單單是一家汽車公司,其擁有汽車業務、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三大業務闆塊,不過比亞迪并未公布各大業務在一季度的表現。參考2021年度财報,三大闆塊占公司總收入的比例分别約52%、40%和8%,其中汽車、汽車相關産品及其他産品業務的收入為1124.89億元,同比增長33.93%,是比亞迪公司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
資料顯示,一季度比亞迪累計汽車銷量29.14萬輛,同比增長179.78%,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28.47萬輛,同比增長433.42%,燃油汽車銷量為5,049輛,同比下滑89.78%。與2021年度不同的是,比亞迪在汽車銷量增長的情況下實作營收和淨利潤增長。從市場層面來看,比亞迪新推的秦PLUS DM-i、宋PLUS DM-i、唐DM-i等多款DM-i超級混動車型廣受市場追捧,但是以上車型都是在二季度才陸續上市的,是以2022年一季度同期比亞迪的表現相對較差,大幅增長的背景下是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長,其中的原因是2021年1月基數較低所緻。至于淨利潤增長,比亞迪在一季度兩次宣布對産品漲價,第一次是因為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第二次則是因為原材料價格上漲,對于比亞迪而言,全産業鍊自研能夠使得比亞迪的成本控制比較優秀,漲價則将成本壓力與消費者分攤。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于4月3日釋出公告,宣布自3月起停止燃油汽車的整車生産,未來公司将專注于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業務。對于比亞迪而言,停産燃油車是順應市場發展,也是比亞迪汽車闆塊轉型的必然趨勢,相比于燃油汽車,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在市場上持續暢銷,”提不到車“的問題持續困擾購車消費者。
對于接下來的市場表現,比亞迪在2021年财報釋出後的投資者會議紀要中透露,目前比亞迪累計未傳遞訂單量達到40萬輛,并且仍在逐月增加。據此,比亞迪保守預計2022年銷量為150萬輛;若供應鍊向好,則将沖擊200萬輛的銷售目标。會議紀要顯示,比亞迪漢DM-i上市後銷售訂單良好,後續預計漢系列單月銷量将超過3萬輛。比亞迪稱,目前原材料價格增長趨勢放緩,如果碳酸锂價格保持目前價位,對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不會有太大影響。此外,比亞迪也在進一步拓寬高端市場,推出高端品牌,價格區間預計在50萬-100萬元以上。股權變更後的騰勢品牌,也将在2022年向市場投放一款新車。按照計劃,騰勢将于未來兩年在中國市場推出三款新車型,包括MPV和SUV。
汽車行業關注 人氣汽車新傳媒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