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汽”傳統車企做電動車:是一場逆襲,更是一次回歸

“人汽”傳統車企做電動車:是一場逆襲,更是一次回歸

作者:管宏業

中國車市正呈現出一種暫時性的失衡:以本田、豐田為首的日系車銷量節節上升,相較于跨國品牌整體下滑,今年一季度本田逆勢增長了9.8%;但另一方面,在如火如荼的電動車市場,日系車卻幾無聲音。

這一窘境有可能自昨晚改寫。當晚,本田在華首款純電動車——東風本田e:NS1宣告上市。新車定位于“智能駕趣純電SUV”,共推出4款車型,補貼後售價17.5萬元-21.8萬元。

值得注意到是,這也是在華日系車諸強中,第一個明确宣布全新電動車售價的車型,e:NS1由此可能勘定一個價值基準。

盡管此前有輿論質疑,到今天這個時刻本田的純電動車才姗姗來遲,但筆者認為,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東風本田e:NS1很有可能正趕上電動車從入場到爆發的好時候。

“人汽”傳統車企做電動車:是一場逆襲,更是一次回歸

今年一季度,國内汽車産銷分别為648.4萬輛和650.9萬輛,同比分别增長2.0%和0.2%,增速比1-2月回落6.8個百分點和7.3個百分點。整體市場承壓明顯,但新能源車放量增長卻毫不含糊。

一季度,國内新能源車産銷分别完成129.3萬輛和125.7萬輛,同比均增長1.4倍,市場占有率達到19.3%,新能源車戰略引領作用進一步凸顯。

有研究分析,當一個新事物市場滲透率突破15%時,市場将進入成熟放量增長階段。按照IDC網際網路資料中心預測,2022年中國新能源車市場規模将達到522.5萬輛,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有望達到約1299萬輛,年複合增長率(CAGR)約為38%。

“人汽”傳統車企做電動車:是一場逆襲,更是一次回歸

不僅與行業大勢契合,e:NS1的上市,也踏準了與東風本田自身發展的小宇宙。

一方面,作為本田首款純電動車,e:NS1揭開了東風本田電動化轉型的序幕,亦打響了本田在華全面電動化的發令槍;另一方面,更具象征意義的是,e:NS1标記了東風本田發展史上的又一個裡程碑:自2003年成立以來,累計生産已達到700萬輛,建構起國内車企一流的全價值鍊體系。

踏準了時代洪流,把準了自身節奏,東風Honda e:NS1由此滿電上市。

客觀來說,東風本田的電動車來得并不早,但後來者有後來居上的底氣。正如e:NS1的定位:“智能駕趣純電SUV”,重點不僅在于純電,更在于“智能”與“駕趣”。

“人汽”傳統車企做電動車:是一場逆襲,更是一次回歸

東風本田負責人告訴我,從研發起始,e:NS1就是以消費者實際需求出發打造,不僅完美繼承了Honda70餘年造車基因,還融合中國最先進的電動化、智能化技術,進而帶來集“動”、“智”、“美”三大核心價值于一體的全新純電出行體驗。

工程師并未把參數放在第一位,而是更加專注于提升使用者的駕乘感受,開發出一款具有鮮明本田風格的純電動車。在他們看來,電動與駕駛,不應在慣性思維中站在對立面。當大多數人尚未擺脫燃油車的情況下,讓他們漸進式接受電動車,或許才是更長遠、可持續的關鍵。

“人汽”傳統車企做電動車:是一場逆襲,更是一次回歸

始于産品,但不止于産品,以使用者為中心,通過“志在先端”的營銷全面煥新,有能力推動e:NS1在逆襲之路走得更遠。

以e:NS1上市釋出會為例,東風本田首次以科技感的“元宇宙”為場景鋪開,通過虛拟數字人貫穿時空,打造沉浸式的科技視聽盛宴,引領使用者感覺e:NS1的産品魅力。

“人汽”傳統車企做電動車:是一場逆襲,更是一次回歸

為帶給使用者電動化時代的不一樣的購車體驗,東風本田關聯線上線下,通過東風本田e動小程式、東風本田App及e:NS1空間城市巡展展開全域營銷。

“人汽”傳統車企做電動車:是一場逆襲,更是一次回歸

一款産品之是以成功,從來不止是某一個次元的突出,而從營銷到服務,全産品生命周期無短闆,這在東風本田身上展現的格外明顯。根據J.D. Power《2021年中國汽車保值率研究報告》,東風本田不僅摘得廠商保值率第一名,旗下4款車型皆榮登TOP1位置;前不久,思域摘得2021中國汽車風雲盛典“最佳操控車”榮譽,實作了行業内少有的大滿貫。

2022年,作為“挑戰1+”中期事業計劃及百萬輛産銷目标達成的沖刺之年,東風本田正着力推動全價值鍊共識的戰略融合,在百萬輛體系能力上“創未來”。

“人汽”傳統車企做電動車:是一場逆襲,更是一次回歸

東風本田執行副總經理 鄭純楷

“回首過去,我們曾締造燃油時代的傳奇。”東風本田執行副總經理鄭純楷自豪地說,站在後700萬輛新起點,以“變革·新生·創未來”為願景,東風本田正立志蛻變為全新的電動化企業體質。

這意味着,電動化賽道上,東風本田正式入局。

“人汽”傳統車企做電動車:是一場逆襲,更是一次回歸

過去幾年裡,新造車公司憑借創新的營銷和服務理念攻城略地,但随着老牌車企全面發力,電動車的競争也将回到産品、技術與安全性等更為本質的屬性上來。

這是一場逆襲,更是一次回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