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料顯示,2021後女性人數增長趨勢大于男性,重男輕女地位被推翻

性别問題一直是當代網友非常熱衷于讨論的話題,近幾年也一直有關于男女性别比例的報道。雖然這些報道的資料不同,但都有一個統一的趨勢,那就是男性變得越來越多,女性變得越來越少。

有人曾開玩笑的說,每100個男人中,隻有一個人能夠順利娶到老婆,這還是在當代女性都十分樂意結婚的情況下。其實男多女少的問題不僅在現代十分明顯,隋朝時期就已經出現過類似的問題。

這是因為受到傳統封建思想的影響,大陸有不少人都有重男輕女的不良意識。好在随着新中國的建立,女性的社會地位正在顯著提高,重男輕女的現狀也有所緩解。過去人們總說男孩是一個家族血脈的延續,而現在女性人口淨增長量則逐漸實作反超。

資料顯示,2021後女性人數增長趨勢大于男性,重男輕女地位被推翻

這也能夠證明男女平權在大陸已經初步取得成效。不過結合龐大的人口基數來看,大陸目前的男女比例失衡還是非常嚴重的,男性總人口明顯高于女性。而當代年輕人的結婚率顯著降低,2000年起,男性和女性的人口素質比例就已經在發生變化了。

想要分析性别比這個名詞,需要提前區分出生性别比和人口性别比這兩個概念。随着大陸生育政策的變化,性别比例的區分也在不停發生改變。起初大陸實行計劃生育政策,每個家庭隻能生育一個孩子,而現在國家已經在号召生育三胎了。

從生理因素來看,女性的平均壽命是長于男性的。而在幾十年前重男輕女思想盛行時,大陸又恰好出台了隻能生育一個孩子的計劃生育政策,是以女嬰則成為了堕胎的首選。或許正是因為受到了壽命這個變量的影響,生育政策逐漸放開以來,男女性别比例也在逐漸發生變化。

資料顯示,2021後女性人數增長趨勢大于男性,重男輕女地位被推翻

2021年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年份,雖然當年大陸總人口指數增加非常少,但男女比例卻發生了轉變。女性人口增加了94萬人,男性人口則減少了46萬人。這也是自1978年以來,男性人口首次出現下降的情況。

這種趨勢的變化不僅展現在數值上的波動,更多展現在社會現狀的改變中。生育觀念的改變使得重男輕女的思想被唾棄,年輕人生育男孩的意願越來越低。畢竟按照現有的社會經濟發展水準來看,男性往往需要承擔更重的婚姻經濟壓力。

人們常常吐槽說,生了一個男孩就是開了建設銀行,需要繼續搬磚賺錢買房。生了女兒則是招商銀行,不需要為女兒的婚事發愁,還可以享受貼心小棉襖的照料。當然除了生育觀念以外,生理方面的年齡變化也使得中國提前進入老齡化時代。

資料顯示,2021後女性人數增長趨勢大于男性,重男輕女地位被推翻

2015年的人口年齡調查資料顯示,大陸男性的平均壽命在73.64歲,而女性的平均壽命則在79.43歲。盡管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調整了研究資料,中國女性的平均壽命仍然要比男性多出5.8年。

男性死亡率較高,使得女性人口淨增長逐漸增多。根據現有的人口普查資料來看,男女比例已經發生了變化,女性人口比例逐漸增加,男性占比則在逐漸降低。男女比例已經從1953年的107.56,下降到了2021年的101.88。

當代社會女性的地位正在逐漸提高,這一點可以在高等教育上得到展現。無論是專科大學還是研究所學生學曆,女性的比例都遠遠超過了男性。與男性相比,20多歲年輕女性所承受的社會和經濟壓力都遠遠低于男性。

資料顯示,2021後女性人數增長趨勢大于男性,重男輕女地位被推翻

家庭狀況不好的男性大多會選擇提前參加就業,而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數量則逐年增多。除此之外,生活在一線城市的女性占比也越來越多,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内,女性總人口數量要高于男性約十萬人。

種種資料表明,屬于女性的時代将要到來。從00後這代人開始,男女比例就已經在發生變化,女孩子的數量越來越多,這種變化也會影響到今後婚姻率和擇偶觀念的改變,以及職場配置設定的轉變。

大部分女性在選擇另一半時,都會要求對方比自己更加優秀。随着女性自身能力的增強以及受教育水準的提高,她們不願意再像祖輩那樣,輕易找一個人湊合進入婚姻,更不願意過早結婚生育。

資料顯示,2021後女性人數增長趨勢大于男性,重男輕女地位被推翻

這也意味着即使男女比例出現變化,今後将會變得女多男少,也不代表男性會在婚戀市場中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過去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曆史現狀已經不複存在,恐婚恐育的想法則充斥在當代年輕女性的腦海中。

畢竟婚姻本就應該是一場合作共赢的戰役,這建立在夫妻雙方地位平等的前提下。當婚姻處于不平等的狀态時,婚姻的本質就已經發生了變化。不過即便如此,我們仍然應該相信愛情,并對自己的未來及婚姻抱有期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