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輪電動車的江湖:锂電池戰況激烈,天能、超威、星恒搶奪市場

輕型電動車市場鉛酸和锂電之争,還是要看能不能讓市場驚喜或者驚豔,哪怕是妥帖地熨平消費者心裡的價格,它也會具有長久的生命力,幫助企業在競争中立于不敗之地。

锂茫中的危與機

兩輪電動車的江湖:锂電池戰況激烈,天能、超威、星恒搶奪市場

锂電漲成妖孽,從2021年以來,一路飙升,電池價格漲了2到3倍,而核心材料碳酸锂價格已經從2021年初的5萬元/噸,飛漲到50.56萬元/噸,一年漲逾900%。随即而來的是新能源車的持續提價,無論是四輪還是兩輪。

進入2022年,多家兩輪電動車企宣布漲價,最高向上浮動千元。曾經以便宜和便捷為優勢的兩輪電動車,現在也成了不斷吞金的怪獸,讓廠商和消費者都感到負擔不起,原本說走就走越看越愛的小電車,忽然感到有點不香了。

兩輪電動車的江湖:锂電池戰況激烈,天能、超威、星恒搶奪市場

而作為上遊的锂電廠商,似乎也沒有安然地享受到原材料漲價的紅利。老牌電池廠商中,據最新财報,2021年,天能股份實作锂電池銷售收入約10億元,同比下降2.35%。老對頭超威,由于重心仍在鉛酸業務,2021年的锂電池業務營收2.46億元。

原材料價格的飛漲,讓很多锂電企業都遭遇了同樣增收不增利的尴尬,這給予了傳統電池企業機會。無論是天能、超威,還是輕型車锂電池行業的冠軍星恒,都面臨着新一輪的機遇與挑戰。

而這一切,在兩輪電池的江湖裡,已經上演過,看起來更像是新的輪回。

锂電戰場·千億蛋糕幾把刀

兩輪電動車的江湖:锂電池戰況激烈,天能、超威、星恒搶奪市場

新國标促進了兩輪锂電産業的不斷發展,資料顯示,2021年,随着消費者對锂電的認可與經銷管道的配合,兩輪電動車锂電民用市場同比增加38%,換電市場需求同比增長80%,海外市場同比增長63%。

2020年,大陸锂電兩輪市場的滲透率為15%,現在每年的增量為3500-4000萬輛,随着換購政策帶來的消費需求,預計2022年锂電的滲透率将超過25%。

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市場增量,對于電池廠家來說,意味着2022年的锂電池需求将超過17GWh。按照目前全國2.5億兩輪電動車保有量,40%的锂電滲透率,預計整體需求為57GWh。到2026年,锂電池需求将達到30GWh,锂電滲透率将達到70%以上。

但實際上情況遠未有如此樂觀。

兩輪電動車的江湖:锂電池戰況激烈,天能、超威、星恒搶奪市場

第一,因為各地政策的延緩或者推行中的實際操作問題,換購潮并沒有完全達到廠商的預期。

第二,锂電使用大戶共享電單車,曾在美團、滴滴和哈啰三大平台的燒錢競争,帶來一波資本狂潮和行業強勁需求,由于政策和行業更替周期性,現在也已經回歸理性。2021年,共享市場需求同比下降71%,預計2022年會繼續下行。

第三,锂電價格的不斷上漲,直接影響到從锂電池企業到下遊車企、經銷商和消費端,沒有一個人會心甘情願為上漲的成本買單。

第四,兩輪電動車锂電标準管理缺失,大量違規産品充斥市場,锂電的安全仍然是一個大問題。

兩輪電動車的江湖:锂電池戰況激烈,天能、超威、星恒搶奪市場

圍繞着兩輪電動車動力系的電池大戰,目前還不能說是锂電就占據絕對上風,即使在锂電池内部,也存在着多種技術路線之争。産品、價格、安全性能、使用壽命、管道、品牌和服務要素,都決定着目前的市場競争格局。

這像是一個不斷重新洗牌的過程。從技術路線來看,2021年錳酸锂電池從2020年的45%增長到56%,LEP電池和三元電池市場占比下滑。

衆所周知,兩輪電動車動力系的第一梯隊裡,在A股和港股擁有兩家上市公司的天能股份,以及在港股上市的超威,主要是走鉛酸路線。而輕型車锂電行業冠軍星恒,乘着“新國标”和“雙碳”的東風迅速崛起。在過去多年的角逐中,起起伏伏,如今在兩輪電動車行業,似乎是锂電池占據了上風。

但随着不确定因素,尤其是锂電價格的不斷上漲,三家企業也面臨着激烈的競争,價格戰、路線之戰将更加劇烈?

價格之戰:既生瑜何生亮

兩輪電動車的江湖:锂電池戰況激烈,天能、超威、星恒搶奪市場

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電池行業也沒有永遠的王者,一個後浪打來,前浪超威就被撲倒在沙灘上。

這家曾經常年霸榜創造了多個行業第一的鉛酸電池廠商,曾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街頭小巷都能看到代言人功夫高手甄子丹的肌肉和神勇。資料顯示,2020年上半年,鉛酸動力電池占據超威總收入的93.4%,大部分收入來自兩輪電動車行業,占64.9%,電動三輪車電池及特殊用途電池占總收入28.5%。

武林高手都講究點到為止,再好的好手也怕貼身纏鬥,尤其是在實力相差不遠或者跟後起之秀的較量上,超威遇到了和自己鄉裡鄉親,同樣在一塊土地上長大的發小天能。兩家公司總部都位于浙江省長興縣,都以鉛酸電池為主打産品,都是行業翹楚,都在港股有上市公司,過去幾年在鉛酸電池市場的銷售額和利潤不相上下。一台既生瑜何生亮的競争大戲很有看點。

所幸的是市場容得下兩家甚至更多家優秀的動力電池廠商,像兩輪電動車廠商一樣,盡管在價格戰的惡鬥中,很多家中小企業都被淘汰了,超威和天能不僅幸存下來而且成了鄉梓之光。

兩輪電動車的江湖:锂電池戰況激烈,天能、超威、星恒搶奪市場

2017年起,天能主宰了價格戰,并在不斷拉低價格意圖拖垮對手的貼身纏鬥中,意外取得了更快的銷量的增長,在一些區域從超威手裡搶到一些份額。這場惡鬥讓超威的毛利率從2016年的13%降到2017年11.9%,而天能的鉛酸電池毛利率在比超威額外降價的情況下卻保持了與2016年基本持平。

雖然有分析說天能用了采用銀行保理、給經銷商提供擔保貸款的方法,做大大經營現金流,行業競争的殘酷讓企業各出高招,當年長興縣設法撮合兩家互相持股以降低價格戰損傷,都收效甚微。

2018年,新國标出台,兩輪電動車廠商目光轉向锂電,在價格戰和新國标的雙重夾擊下,很多經銷商不敢囤貨,損失最嚴重的超威,淨利率急速下滑。前途未蔔的鉛酸電池市場戰役中,天能脫穎而出,與超威形成雙寡頭競争格局,壟斷輕型電動車鉛酸電池市場的90%。

2019年的财務資料顯示,天能鉛酸電池的營業收入為298.22億元,占主營業務比例近70%,行業市場占比29.47%,超威占比19.72%。

2020年,天能已占據鉛酸電池市場的40%份額,品牌力和産品力、管道滲透率占據行業榜首。

截止2022年4月,天能和超威依然一起位列于中國鉛酸電車行業營收百億級别的第一梯隊。在港股市場上,天能動力6.9元,市值77億港元。超威股價1.7 港元,市值19億港元,已被天能完全超越。

品類之争:锂電與鉛酸

兩輪電動車的江湖:锂電池戰況激烈,天能、超威、星恒搶奪市場

在兩輪電動車的動力系選手中,星恒的崛起在于選對了锂電路線。

當超威與天能的價格戰打得如火如荼,創立18年,一直埋頭深耕在錳酸锂戰線的星恒,在2005年就率先開發出了電動自行車專用锂電池産品。在2018年以前兩輪電動車領域鉛酸電池一統天下的時代,幾乎有孤勇的精神,一力開發并推行了锂電産業化程序,比其那些見熱點就帶着資本擠進來,半路出家的喧嚣掘金者,更有栽樹成蔭的行業帶領者範兒。

從2005年率先開發兩輪電動車锂電到2012年首家推出锂電子產品化産品481X系列,到後續更加智能的482X系列、恒鲲、恒鵬系列锂電,S7超锂系列。星恒锂電技術的疊代更新,幾乎就是國内锂電自行車的性能更新史。而一直堅持錳锂路線,将锂電池價格做到無限接近鉛酸電池,也是星恒一直以來的夢想。

比較起三元锂和磷酸鐵锂,錳酸锂具有功率性能和低溫性能好、安全性高于三元、成本效益極高的優勢。

兩輪電動車的江湖:锂電池戰況激烈,天能、超威、星恒搶奪市場

對于兩輪電動車的C端使用者,電池的安全性和壽命是關注重點。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創新,星恒将錳酸锂作為主要技術發展路線,就是看中錳酸锂的巨大潛力,在此基礎上對常溫和高溫循環性、低溫放電等性能做進一步改進提升,能夠直擊兩輪電動車使用者的痛點,極高的成本效益利于锂電普及,是輕型車領域最有競争力的锂電路線。

事實也佐證了星恒的判斷。2018~2021年,星恒電源生産的輕型車用锂電池已連續四年實作全球銷量第一;2021年全球輕型車用锂電池裝機量5.03GWh,累計銷量達到2100萬組,市場占比44.43%,不僅在輕型锂電池行業成為老大,也跻身國内動力锂電池裝機量前五,全球排名前十。

兩輪電動車三大頭部企業,雅迪、愛瑪與台鈴,都使用了星恒的锂電産品,其熱銷的車型更是搭載了星恒最新的S7超锂系列。最近星恒又與雅迪聯手推出終身質保電池,這份底氣也來源于多年來對錳酸锂電池的不斷開發和技術提升。

輕型锂電市場,星恒一家獨大。在新國标的助力下,新舊品類沒有太多的搏殺,星恒幾乎是不戰而勝,憑着近20年對锂電的執着,選對了路子,總有一天會豁然開朗,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兩輪電動車的江湖:锂電池戰況激烈,天能、超威、星恒搶奪市場

天能和超威自然也不想被市場突變淘汰,隻是轉身也許有點慢。目前,天能推出了锂電新品,公司已經在锂電上投入了50%的研發費用,重回A股上市的天能股份,也用其融資投向锂電。

超威聯合中金彙融、河南投資集團、浙江克能科技等進行了100億的新型锂電項目,正式進軍新型錳酸锂電池,已經通過全生命周期驗證和針刺實驗。

這意味着星恒面前一塊數千億元的輕型電動車锂電市場,迎來了舊日鉛酸大戶的競争。舊日的雙寡頭,也許變成了三駕馬車,也許是一枝獨大,也許是絕代雙驕,也許有的将會徹底沒落。

結語

兩輪電動車的江湖:锂電池戰況激烈,天能、超威、星恒搶奪市場

超威、天能、星恒,輕型兩輪電動車市場裡的三家頭部企業,在未來競争中,還難言最後勝敗。

新國标實施後,整車品質不超過55公斤,讓動不動重達十幾公斤的鉛酸電池難以适用。但锂價的暴漲,锂電安全性的考慮,傳統的鉛酸巨頭有可能通過改善電池的高能比,比如說超導石墨烯電池的應用,使新國标電動車也能裝載48V20Ah的鉛酸電池,并有效地提升裡程、動力、壽命和耐低溫性,繼續守住占比70%的鉛酸電池份額。

另一方面,天能和超威也聯合車企對整車架構進行改進,比如用鋁合金車架替代笨重的鋼管車架,能将車身重量降低五分之一,加上容量達到21Ah,重量隻有6KG的石墨烯電池,整車的總重量完全符合新國标的要求。

兩輪電動車的江湖:锂電池戰況激烈,天能、超威、星恒搶奪市場

如果這一系列的鉛酸電池“革命”能夠順利實作并落地,将會提升續航能力至60-80公裡,整車成本也将下降20%,這将是鉛酸電池的絕處逢生?對于處在锂茫中徘徊的輕型電動車行業,無疑多了未來的不确定性,給競争帶來了變數。

毫無疑問,雙碳、新國标大背景下的兩輪電動車領域,新能源、锂電将突飛猛進,星恒的崛起就代表着電池新勢力的化龍之戰,但天能和超威這樣的傳統企業仍有機會,除了積極布局锂電市場之外,對傳統鉛酸技術的改造更新,也大大提升了企業和産品的競争力。

對于消費者,最關心的仍然是三大核心需求,如果石墨烯電池能夠和锂電一樣輕盈耐用環保,那為什麼不選擇它滿足價格剛需?當然,如果锂電能夠做到和鉛酸一樣的價格低廉,它一定能成為讓人趨之若鹜的王道産品。

最終,輕型電動車市場鉛酸和锂電之争,還是要看能不能讓市場驚喜或者驚豔,哪怕是妥帖地熨平消費者心裡的價格,它也會具有長久的生命力,幫助企業在競争中立于不敗之地。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星恒、天能和超威,都有很大的機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