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冬奧“大雪花”亮相清華藝術博物館,設計團隊揭秘背後的智慧

冬奧火炬台、冬奧雪花設計曾幾易其稿,最終驚豔亮相;冬殘奧會開閉幕式,從“同心圓”到“留聲機”,一個個巧思融入美輪美奂的視覺設計;冬奧城市景觀、标志性景觀建築“海陀塔”,設計師将藝術和工業融合,為城市留下冬奧記憶;現代科技加持下,數字冰雪體驗博物館院線也将落地,成為冬奧文化遺産……

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一場“共育未來——奧林匹克科技藝術展”,彙集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10餘個教師團隊的北京冬奧會相關作品,通過打造沉浸式互動體驗的意象空間,多元度呈現奧林匹克“力與美”的文化内涵,讓觀衆通過科技藝術感覺奧林匹克精神,追尋奧林匹克之路。

冬奧“大雪花”亮相清華藝術博物館,設計團隊揭秘背後的智慧

虛實結合“解構”冬奧火炬台

96朵“小雪花”組成的“大雪花”,在“銀絲帶”圍繞下翩然起舞。北京冬奧會期間,三大賽區場外的火炬台吸睛無數,并在賽後永久保留,成為國際奧林匹克的美好記憶。在博物館裡,觀衆也可以一睹火炬台“原貌”,了解背後的故事。

冬奧“大雪花”亮相清華藝術博物館,設計團隊揭秘背後的智慧

走進展廳,迎面是一個大型的弧面屏,以及一件等比例縮小的火炬台模型,大屏内播放的動畫揭秘了火炬台精巧的結構和設計過程。三個賽區的場外火炬台均由清華美院黨委書記馬賽帶隊設計。從2020年11月接到任務,團隊師生夜以繼日地畫圖設計,在一個多月内做出9套不同方案,2021年3月,經過多次分析、讨論後鎖定的雪花形象方案,從衆多候選者中脫穎而出。

冬奧“大雪花”亮相清華藝術博物館,設計團隊揭秘背後的智慧

火炬台修改方案

清華美院團隊介紹,差別于傳統的靜态火炬台,此次火炬台是首次通過動态雕塑的形式來呈現冬奧藝術的全新美學,并在開幕式主火炬的基礎上,增加了環繞的“銀絲帶”以及鏡面底盤,起到結構支撐穩定的作用。“銀絲帶”緊緊萦繞着象征世界各國和地區攜手走向未來的大雪花,呈非勻速的雙向同心運動,為靜态放置的火炬增加了時間次元和視覺動态。在不同的角度下呈現高低起伏變化的形态,是對冬奧會衆多賽事速度、激情、節奏、躍動等特征的抽象表達。四周不斷變化的環境、觀賞者都融入作品,成為火炬動态雕塑的一部分,凸顯着全世界“更團結”“一起向未來”的奧運主題。

火炬台設計還充分融合藝術以及工程技術的要求,展現了“簡約、安全、精彩”的冬奧辦賽要求。方案設想初期,團隊就将造型美感和落地實施并行考慮,反複推敲、模拟和論證火炬台的造型制作與安裝實施的可行性。為確定“大雪花”在嚴寒、強風中穩定持續完成“同心雙向旋轉”,團隊還邀請了清華大學機械系、土木工程系教授團隊進行跨學科協作,完成材質、結構、瓦斯功能等方面優化。

冬奧雪花圖案設計初稿“首秀”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各代表團的“小雪花”彙聚成一朵“大雪花”,在鳥巢上空緩緩升起的場景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展廳内,也可以尋得“小雪花”的蹤迹。熟悉的《雪花》旋律響起,一塊大屏裡,一個個造型新穎的雪花圖案依次呈現,有的設計元素融合了各國和地區地标性建築圖案,有的被賦予了牡丹、紫金花等中國傳統吉祥紋樣,這些都是冬奧雪花圖案的“前身”,此次展覽是它們的“首秀”。

冬奧“大雪花”亮相清華藝術博物館,設計團隊揭秘背後的智慧

墨西哥代表團的小雪花

冬奧雪花造型由清華美院校友李旻和宋晨曆經三年時間創作而成。每片雪花均以中國結為基礎造型建構而成,演繹着世界大家庭“一起向未來”的願景。為了呈現這朵獨一無二的雪花,兩位設計師三年來繪制了三百多稿的雪花圖案,從最初搜集了許多自然界真實的雪花圖檔,查詢各式各樣設計紋樣,再到後來延伸到建築式樣等,經曆了反反複複的修改,最終形成大家現在看到的樣子。雪花造型不僅向世界傳遞了中國美學思想,也向世界傳達了中國“美美與共”的思想觀念。

冬奧“大雪花”亮相清華藝術博物館,設計團隊揭秘背後的智慧

張藝謀與李旻

地屏再現冬殘奧“留聲機”

展廳裡,一塊巨大的地屏上,北京冬殘奧會開閉幕式中冬殘奧圓舞曲、最小會徽展示、“愛的感召”、時空表演“留聲機”等精彩瞬間再現。

冬奧“大雪花”亮相清華藝術博物館,設計團隊揭秘背後的智慧

展廳地屏呈現的冬殘奧會閉幕式“留聲機”

冬殘奧會開閉幕式由清華美院資訊藝術設計系主任王之綱擔任視訊總監,聯合國内多家頂尖視覺設計團隊、多所高校優秀師生團隊共同創作。從2020年2月開始,設計團隊經曆了上百次的線上線下會議,一遍又一遍的創意更新與疊代,不斷和各專業部門協調打磨。對于如此高分辨率的視訊來說,每次輸出都是非常耗時的,每一次提升,每一次根據導演團隊的意見修改,都需要設計團隊與時間賽跑,思考出一個最佳的調整方案,滿足每次聯排與審查,能達到最佳效果。

冬奧“大雪花”亮相清華藝術博物館,設計團隊揭秘背後的智慧

展廳内展示的冬殘奧會開幕式瞬間

冬殘奧會開閉幕式分别以“生命的綻放”和“在溫暖中永恒”為主題,設計團隊介紹,其設計理念超越了冰雪的概念,更多呈現的是殘障人士内心絢爛的世界,更聚焦于個體的“人”的層面。從開幕式的“同心圓”到閉幕式的“留聲機”,視覺設計既表現出宏大叙事的視覺沖擊力,同時也兼顧了局部溫暖感人的戲劇化表演。

花滑表演賽光影秀“搬進”展廳

漂浮的雪花光影營造出花滑女運動員形象,從空靈唯美的質感轉入浪漫震撼的雪花舞台,運動軌迹形成的彩帶跟随女運動員進入山水之間,另一位男運動員與之共舞,攜手拉開“萬花筒”世界的精彩帷幕……這場3D裸眼效果的光影秀由清華美院資訊藝術設計系教授吳瓊團隊打造,雪花作為貫穿始終的視覺創意元素,同時融入中國文化的元素,青花瓷、敦煌圖案、中國結、長城、瑞虎、牡丹花等精妙細節布局形成獨特的語言符号,向世界呈現藝術和科技融合的前沿成果。

冬奧“大雪花”亮相清華藝術博物館,設計團隊揭秘背後的智慧

花滑表演賽光影秀中的“萬花筒”

冬奧“大雪花”亮相清華藝術博物館,設計團隊揭秘背後的智慧

花滑表演賽光影秀

設計團隊揭秘,光影秀中蘊含不少“黑科技”。其中,運動員動作和軌迹的擷取主要來自三維運動員追蹤技術,從不同角度拍攝運動員的訓練過程,通過人工智能算法對采集到的視訊資料進行智能分析處理,設計團隊在這些資料和模型基礎上,借助資料可視化分析,把捕捉到的運動員姿态、軌迹用點和線重新呈現出來,形成運動員的視覺增強,表現出花滑運動的力量、速度和藝術感。

記者|李祺瑤 閻彤 鄧偉 武亦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