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中美國海軍快速航母特遣部隊如何橫掃太平洋

在尼米茲、斯普魯恩斯和哈爾西等美國海軍偶像的帶領下,創新的快速航母任務群在太平洋戰争中被證明是決定性的

二戰中美國海軍快速航母特遣部隊如何橫掃太平洋

1945 年 8 月 17 日,在裕仁天皇通過無線電廣播宣布日本投降兩天後,美國海軍快速航母特遣隊(38/58 特遣隊)的艦艇在日本本土島嶼附近進行演習。右下方是航母黃蜂(CV-18)。除了支援戰列艦、巡洋艦和驅逐艦外,這個編隊還包括另外五艘埃塞克斯級航母。

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突然襲擊夏威夷珍珠港,美國無情地卷入太平洋戰争,甚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來自赤城号、 加賀号、蒼龍号、 飛龍号、翔鶴号和瑞鶴号的訓練有素的日本海軍飛行員分兩波攻擊,将四艘戰列艦送入海底,擊沉或損壞了許多其他船隻,摧毀或損壞了 300 多架飛機,造成約 2,400 人死亡美國軍人。這次襲擊展示了現代航母的作戰範圍和傳統水面艦艇的脆弱性。幾天之内,英國引以為豪的皇家海軍失去了其最新的戰艦威爾士親王号及其配偶戰列巡洋艦,擊退,對日本在馬來亞海岸的空襲。

海軍少将切斯特·尼米茲并沒有忘記這些行動的教訓,富蘭克林·D·羅斯福總統迅速晉升為海軍上将并任命他指揮美國太平洋艦隊。尼米茲将艦隊重組為以列克星敦号、企業号、大黃蜂号和約克城号航空母艦為中心的四個特遣部隊。這位海軍上将随後計劃對日本進行反攻航母突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1942 年 4 月 18 日,16 架 B-25 轟炸機從大黃蜂的極遠距離單程發射,轟炸日本本土島嶼。

大黃蜂的指揮官馬克上尉。A. “Pete” Mitscher,是一位開創性的海軍飛行員和激進的戰士,後來指揮了 38/58 特遣部隊,可以說是軍事史上最強大的艦隊。

盡管航空母艦的有效性得到了這樣的證明,但美國進階海軍軍官仍然普遍認為戰列艦是海上的主要武器。它的追随者被稱為“槍支俱樂部”。海軍戰略家阿爾弗雷德·塞耶·馬漢 (Alfred Thayer Mahan) 的海權理論主導了馬裡蘭州安納波利斯的美國海軍學院和羅德島州紐波特的海軍戰争學院的 20 世紀軍事思想。 “航空海軍上将”在戰争期間繼續存在。

二戰中美國海軍快速航母特遣部隊如何橫掃太平洋

1942 年 5 月 8 日,在珊瑚海海戰中,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艦 (CV-2) 在珍珠港逃過一劫。在這裡,一艘救援船的船員正在運送幸存的列克星敦船員。(海軍曆史和遺産司令部)

面對太平洋上的日本帝國海軍(IJN),美國海軍最初打得很弱。僅部署了四艘可維修的航母和劣質的飛機,而這些戰列艦在夏威夷受損數月後無法服役,海軍在等待美國工業生産船舶、飛機和武器的同時,幾乎沒有機會發動有效的進攻。盡管如此,海軍仍然擁有重要的資産。其中之一是它在珍珠港的密碼學部門,被稱為“Station Hypo”,盡管人手不足,資金不足,但自 1940 年以來,該部門一直在破譯 IJN 的主要通信代碼 JN-25。Hypo 的主管 Lt. Cmdr 大力推動該部門的工作。Joseph J. Rochefort,密碼破譯者能夠解開足夠多的日本傳輸,以在 1942 年初向海軍高層提供關鍵情報。

他們工作的重要性在新幾内亞東南部的珊瑚海海戰中得到了證明。4 月,美國艦隊總司令兼海軍作戰部長歐内斯特·金上将要求評估日本的戰略意圖。羅什福爾回應說,敵人對新幾内亞巴布亞莫爾茲比港的襲擊可能迫在眉睫。尼米茲的回應是将約克鎮和列克星敦派往珊瑚海。随後在 5 月初的戰鬥是曆史上第一次航母交戰,并且充滿了事故。雙方都失去了一名航母——列克星敦和肖霍——結果有點平局。

日本人放棄了占領莫爾茲比港的企圖,将注意力集中在夏威夷群島最西端的小中途島。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上将決心摧毀在珍珠港逃脫的美國太平洋艦隊殘骸,尤其是航空母艦。為了引誘這些航空母艦落入緻命陷阱,他設計了對中途島美軍基地的突然襲擊,其打擊力量集中在襲擊珍珠港的四艘航空母艦——赤城号、加賀号、飛龍号和蒼龍号。

Yamamoto 是一名狂熱的撲克玩家,他相信自己持有所有 A,但事情并沒有如他所願。羅什福爾的密碼分析員了解了攻擊的目标和大緻日期、日本完整的戰鬥順序以及攻擊艦隊的可能位置。6 月 3 日,一架聯合 PBY Catalina 偵察機的飛行員發現了正在逼近的敵方入侵艦隊。

這個消息激發了尼米茲的心,他将他的三艘航空母艦——企業号、大黃蜂号和約克城号——派往中途島東北部的一個集結點。威廉·“公牛”·哈爾西中将因感染住院治療,尼米茲讓雷蒙德·斯普魯恩斯少将負責企業号和大黃蜂号,弗蘭克·弗萊徹少将負責約克鎮并全面指揮。

正在逼近的日本艦隊在南雲忠一中将不知道美國航母的臨近,于 6 月 4 日早些時候派出 100 多架飛機攻擊中途島。同時,中途島軍隊派出所有可用的作戰飛機攻擊日本人。在随後的空中混戰中,大多數攻擊者被擊落。雖然南雲的飛行員對島上的設施造成了中度破壞,但他們損失了 11 架飛機,并在強烈的防空火力中對其他數十架飛機造成了嚴重破壞。為了發動更具破壞性的突襲,南雲指令他的航母指揮官重新武裝并更換日本飛機上的武器——這是一項耗時的任務。

與此同時,弗萊徹讓企業号和大黃蜂号朝着日本艦隊的方向前進,以縮短與目标的距離。在與哈爾西的參謀長邁爾斯·布朗甯上尉協商後,斯普魯恩斯下令在南雲的航母遠距離發射時進行全面發射,弗萊徹很快從約克鎮效仿。勃朗甯認為很有可能趕上日本人重新武裝和加油,他是對的。在特遣部隊的道格拉斯 SBD 無畏俯沖轟炸機挽救了局面之前,三個中隊的過時的道格拉斯 TBD 毀滅者魚雷轟炸機被擊落或被擊退,沒有一次命中。當日本的甲闆被飛機、炸彈、魚雷和燃料管線卡住時,SBD 擊中并嚴重損壞了赤城、蒼龍和加賀。

幾小時後,另外兩打俯沖轟炸機彙聚并襲擊了飛龍,飛龍最終沉沒了。在一個下午,美國海軍的三艘航母打擊力量改變了太平洋戰争的程序。日本損失了四艘艦隊航母、一艘重型巡洋艦、大約 250 架攻擊機和許多最優秀的機組人員,代價是約克鎮。山本當晚下令撤退。此次撤軍标志着他對美國海軍進行徹底打擊的行動的有效結束,使日本海軍面臨着一場針對美國工業實力的海戰。

美國在中途島的勝利還有其他後果。第一個是緊急更新所有艦載機,包括引進能夠擊敗日本 A6M 零式的戰鬥機。格魯曼公司在幾個月内做出了回應,推出了第一款生産型号 F6F Hellcat。它可以超越、超越和超越零式,達到更高的操作上限,并更好地保護帶有裝甲和自密封油箱的飛行員。1943 年 2 月,第一架準備就緒的 F6F 抵達太平洋艦隊。它被證明是戰争中最好的艦載戰鬥機。格魯曼公司還生産了典型的艦載魚雷轟炸機 TBF-1 Avenger。

雖然可靠的 Dauntless 仍然是主力俯沖轟炸機,但 Curtiss-Wright 推出了更強大的艦載轟炸機 SB2C Helldiver,盡管它早期存在問題,直到 1943 年底才達到作戰狀态。

在戰争開始時,國會撥款建造更多的航空母艦,進而建造和發射了 13 艘埃塞克斯級平頂飛機,這些 27,100 噸的主力很快就會壓倒太平洋特遣部隊。這些将伴随着數十艘護航(或“吉普”)航母,這些航母攜帶較小的飛機。

太平洋中途島的戰鬥演變成一系列小規模沖突,雙方都建立了水面艦隊和空中力量。1942 年 8 月上旬,海軍陸戰隊第 1 師在瓜達爾卡納爾島、圖拉吉島和所羅門群島的鄰近島嶼意外登陸,引發了數周的陸地和海上艱苦戰鬥,損失慘重。海戰——涉及航母黃蜂号(被三枚日本魚雷擊中,被遺棄并鑿沉)、薩拉托加号和企業号(均嚴重受損并送往珍珠島進行維修)——雙方代價高昂。一時間新來的大黃蜂在它沉沒之前,它是太平洋地區唯一的營運美國艦隊航母,不久修複的企業号成為唯一營運的美國艦隊航母。日本人幾乎重新奪回了瓜達爾卡納爾島,但它最終仍掌握在美國手中。

1943 年,随着埃塞克斯級航母及其改進型飛機在尼米茲的指揮下抵達中太平洋,海軍力量的平衡轉移到了美國人身上。美國主要造船廠夜以繼日地工作,僅用了 16 個月就推出了一些埃塞克斯級平頂船。六艘在 1943 年服役,另外七艘在 1944 年服役。新航母的特點是改進了雷達和通信。每個擁有 36 架戰鬥機、36 架俯沖轟炸機和 18 架魚雷轟炸機。航母還配備了高射炮:12 門安裝在炮塔上的 5 英寸炮,射程為 10 英裡,多達 18 門四聯裝 40 毫米博福斯炮和 55 門以上的 20 毫米厄瑞康炮。在這場工業/武器競賽中,早在 1943 年,日本就無法跟上美國造船業的步伐。此外,鑒于其廣泛的飛行員教育訓練性質,

1943 年,美國新的艦載作戰理論将太平洋的海軍資産分成兩個大型艦隊:第三艦隊(在哈爾西指揮的南太平洋)和第七艦隊(在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将軍指揮的西南太平洋)。1944 年,第三艦隊形成了第五艦隊的基礎(在中太平洋的斯普魯恩斯指揮下),艦隊名稱和指揮在斯普魯恩斯和哈爾西之間來回切換。大多數新的艦隊航母和獨立級輕型航母被配置設定到中太平洋。那年夏天,埃塞克斯号、紐約城号和列克星敦号與輕型航母獨立号、普林斯頓号和貝洛伍德号一起抵達珍珠港. 正如海軍曆史學家克拉克·雷諾茲(Clark G. Reynolds)在其 1968 年的權威著作《快速航母》中所解釋的那樣,多航母特遣隊由此開始,形成了攻擊日本控制的吉爾伯特和馬紹爾群島的“主要進攻分隊”。

二戰中美國海軍快速航母特遣部隊如何橫掃太平洋

1943 年 9 月部署的格魯曼 F6F 野貓戰機被證明不僅僅是日本零式戰鬥機的對手,并迅速成為太平洋地區占主導地位的艦載戰鬥機。(海軍曆史和遺産司令部)

認識到圍繞一兩艘航母建造的特遣部隊的脆弱性,新學說假設在圓形編隊的中心部署三到六艘艦隊航母,周圍環繞着裝有高射炮的巡洋艦和驅逐艦,以及護航航母,每艘都攜帶 30 架攻擊機飛機,伴随着速度與航母相比對的最新快速戰艦。這些特遣部隊的主要進攻武器是他們的 500-1,100 架攻擊機,射程可達 1,500 英裡。

新的快速航母特遣編隊所依據的創新進攻學說基本上是由當時的海軍中将馬克·米切爾建立的。1944 年 1 月下旬,米切爾準備發動燧發槍行動,這是一場奪取元帥區日本據點誇賈林的戰鬥。到那時,他的艦隊作為第 58 特遣部隊(TF 58)運作,由 12 艘航母組成,分為 4 個任務組,每組 3 艘航母,總共有 650 架攻擊機。

誇賈林海戰于 1 月 31 日以空襲開始,戰列艦和驅逐艦對其防禦工事進行轟炸。到中午時分,航母戰鬥機已經清除了日本飛機的天空。海軍陸戰隊部隊于 2 月 1 日登陸。經過三天的戰鬥和無情的空襲,該島已落入美國人手中。鄰近馬朱羅環礁的巨大錨地也是如此,它成為中太平洋艦隊的新前沿基地。

2 月中旬,第 58 特遣部隊從馬朱羅開始進攻特魯克,這裡是“太平洋的直布羅陀”和加羅林群島的首都。

正如雷諾茲在《快速航母》中所寫:

2 月 17 日黎明前發射的 72 架戰鬥機掃蕩開啟了對“堅不可摧的”特魯克的空襲……大約 80 架日本飛機和重型、不準确的高炮挑戰了米切爾的掃蕩,但隻有一半的零式戰鬥機試圖交戰。在上午的大部分時間裡,空戰如火如荼,損失了 50 架零和 4 架地獄貓……然後,艦載機在三個條帶上掃射停放的飛機,總共摧毀或損壞了大約 150 架,另有 100 架未損壞……轟炸機直接去上班,有一個實地日。在第 58 特遣隊離開特魯克之前,大約 14 萬噸敵艦沉沒或堆積在海灘上……一位觀察過這件作品的飛行員指出:“這就是我們未來赢得戰鬥的方式。團隊合作就是答案。”

事實上,特魯克襲擊是 TF 58 在 1944 年和 45 年戰勝日本空軍及其衆多島嶼基地的原型。美國的主要優勢促成了這些勝利。驚喜往往是一個因素,這要歸功于特遣部隊前所未有的機動性——而且日本人從未意識到他們的海軍密碼已被破解。日本飛行員的熟練程度下降了,因為他們最初的許多精英飛行員在 1944 年就失去了,他們的替代者無法與美國老飛行員匹敵。

随着越來越多的美國航空母艦和戰列艦抵達太平洋,海軍成功摧毀了馬紹爾群島和卡羅來納州的日本據點,為全面攻擊馬裡亞納群島——天甯島、塞班島、關島和羅塔島開辟了道路。該島群的戰略重要性日益凸顯:美國在這些島嶼上的空軍基地将使波音 B-29 超級堡壘轟炸機——其航程 3,250 英裡,能夠攜帶多達 10 噸炸彈——能夠對日本本土島嶼造成毀滅性打擊。

代号為“覓食者行動”的 1944 年對馬裡亞納群島的襲擊被證明是決定性的,其主要武器是 TF 58。就在那時,金将艦隊分為兩個指揮部——一個用于打擊,另一個用于計劃。同樣強大的快速航母特遣部隊在斯普魯恩斯和米切爾上司下的第五艦隊被稱為 TF 58,在哈爾西和約翰·麥凱恩中将上司下的第三艦隊被稱為 TF 38。可以了解的是,人字拖的名稱混淆了日本人。6 月,TF 58 帶着 15 艘平頂飛機駛向馬裡亞納群島,搭載 900 多架飛機、7 艘戰列艦、20 多艘巡洋艦和數十艘驅逐艦。美國人将使用那支強大的艦隊來準備馬裡亞納群島的登陸。總數不包括将近 130,000 名海軍陸戰隊和陸軍部隊運送到海灘的數十艘船隻。

二戰中美國海軍快速航母特遣部隊如何橫掃太平洋

1944 年,在輕型航母蘭利号的帶領下,38.3 特遣隊——四個 TF 38 小組之一——的艦艇進入加羅林群島的烏利希錨地。(國家檔案館)

Mitscher 于 6 月 11 日啟動 Forager,派遣約 200 架 F6F Hellcats 襲擊塞班島的日本空軍基地。那次罷工開始了為期一周的艦載襲擊,随後是為期兩天的轟炸。首次登陸發生在 6 月 15 日,當天約有 20,000 名海軍陸戰隊員登陸。

不顧一切地抓住馬裡亞納群島,日本中将小澤治三郎召集了他的整個第一機動艦隊——五艘戰列艦和九艘航空母艦,包括新下水的小澤旗艦大鳳号——在人們記憶中的菲律賓海海戰中進行反擊,戰争中最大的航母交戰。米切爾和小澤都認為這是一個摧毀敵人太平洋主力艦隊的機會。

當日本艦隊從西面接近塞班島時,美國潛艇跟蹤并報告了它的進展。小澤于 6 月 19 日上午 10 點左右開始戰鬥,發射了四波 373 架艦載機中的第一波。美國雷達操作員在 100 英裡外發現了它們,米切爾派出他擁有的每隻地獄貓——近 300 隻——向空中尖叫。

日本飛行員被打敗了,戰争中最偉大的海空戰是一場屠殺,一位興高采烈的美國飛行員稱其為“古老的火雞射擊”。

到下午 3 點結束,小澤失去了三分之二的飛機。米切爾失去了 20 隻地獄貓。

同一天,美國潛艇用魚雷擊沉了日本艦隊的兩艘航母翔鶴号和大鳳号,使勝利更加不平衡。這是太平洋即将到來的預兆。配備改進型魚雷的美國潛艇在摧毀日本海軍資産以及運送石油和其他戰略物資的商船方面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

1944 年夏天的特點是對馬裡亞納群島和其他地方的小島進行了一系列突襲和入侵。10 月下旬萊特灣的下一場重大戰役标志着麥克阿瑟推動的解放菲律賓戰役的開始。萊特号證明了曆史上最後一次戰艦對戰艦的戰鬥,以及現代曆史上最大的海戰,戰艦數量超過 280 艘,包括哈爾西第三艦隊的艦艇。它也标志着 IJN 作為進攻性戰鬥力量的終結。

不祥的是,萊特灣海戰也見證了日本神風(“神風”)飛機的首次有組織攻擊。由于大部分經驗豐富的機組人員已經喪生,日本海軍轉而訓練其年輕的綠色飛行員撞向盟軍戰艦。在菲律賓的戰鬥中,神風敢死隊構成了嚴重的威脅,擊沉了護航航母 St. Lo,并損壞了艦隊航母Essex、Franklin、Hancock、Intrepid和Lexington,輕型航母Belleau Wood和Cabot,以及超過六艘護航航母,所有這些航母都退役進行維修。對此類攻擊的唯一真正防禦是準确無情的高射炮火——但對數十甚至數百個神風敢死隊來說,它永遠不會 100% 有效。

年底,馬裡亞納群島在美國手中,解放菲律賓的戰鬥正在進行中,接下來要争奪的島嶼是博甯群島的硫磺島和琉球群島的沖繩島。美國人于 1945 年 2 月入侵前者,後者于 4 月入侵。硫磺島位于東京以南約 760 英裡處,距離足以讓陸基戰鬥機護航 B-29 中隊。

硫磺島和沖繩都起源于火山,地形崎岖,并被狂熱的日軍拼命保衛,他們無家可歸。第 58 特遣隊的力量和經驗達到頂峰,緻力于對兩個島嶼進行長時間的空襲,并首當其沖地受到神風敢死隊的攻擊。事實證明,這些攻擊比與 IJN 的航空母艦和戰列艦相遇更具緻命性和破壞性,當時 IJN 基本上已經沒有牙齒了。

在 2 月 16 日至 17 日前往硫磺島的途中,斯普魯恩斯獲得了打擊日本本土島嶼的長期願望,并從 58 特遣部隊發射了 1,000 多架飛機,攻擊敵方空軍基地、工廠和其他設施,并與任何剩餘的戰鬥機交戰。這次襲擊取得了成功,造成了廣泛的破壞,擊沉了幾艘船,擊落了大約 500 架日本飛機,損失了 88 架美國戰鬥機,其中 60 架在戰鬥中。

在硫磺島,第 58 特遣部隊在 2 月下旬提供登陸前轟炸支援和空襲,同時繼續襲擊本土島嶼。2 月 21 日,神風敢死隊嚴重破壞了薩拉托加,并擊沉了護航航母俾斯麥海。這次入侵奪去了近 7,000 名海軍陸戰隊員和 500 多名水手的生命,另有 20,000 人受傷。在日軍方面,21,000 人的駐軍幾乎全軍覆沒。

曾經在美國人手中,硫磺島成為受損 B-29 的寶貴緊急避風港,以及被配置設定到本國島嶼進行轟炸機襲擊的戰鬥機護航基地。

繼硫磺島之後,4 月 1 日對沖繩的入侵被證明是太平洋上最血腥的單場戰役。與硫磺島一樣,第 58 特遣部隊在僅戰鬥的第一周就為沖繩島提供了登陸前轟炸支援和空襲,同時抵禦了 300 多架飛機的反複神風襲擊。一系列曠日持久的神風敢死隊襲擊持續到 5 月,日本人至少損失了 1,500 架飛機(和飛行員),美國人損失了十幾艘驅逐艦和數百艘受損船隻。在戰争結束時,神風敢死隊成功地摧毀了艦隊航母邦克山、企業、漢考克、無畏号和黃蜂号。

日本為控制沖繩采取的絕望措施中,有一支以新型超大型戰艦大和号為中心的特遣部隊,被派去破壞美國的入侵。米切爾發射了近400架艦載機攔截編隊。在被至少 11 枚魚雷和六枚炸彈擊中後,巨大的大和号最終傾覆沉沒。

在沖繩戰役中,盟軍海軍總共損失了 30 多艘艦艇和 760 多架艦載機。近 5,000 名美國水手和大約 7,600 名士兵和海軍陸戰隊士兵喪生。到 6 月 21 日戰鬥結束時,日本失去了大約 110,000 名士兵和沖繩新兵。

然後,特遣部隊對日本的突襲補充了美國陸軍空軍柯蒂斯·勒梅少将的第 21 轟炸機司令部正在進行的 B-29 燃燒性破壞。整個 1945 年夏天,随着盟軍計劃者為入侵日本(垮台行動)做準備,對本土島嶼的空中和海上攻擊不斷增加。

太平洋戰争的最後帷幕即将落下,兩顆原子彈的落下就戛然而止。直到 8 月 15 日,當裕仁天皇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時,尼米茲才停止了傳說中的快速航母編隊的所有作戰行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