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沒一加那味兒了”到“真香”,中間需要什麼?

從「沒一加那味兒了」到「真香」,中間需要什麼?

需要一款一加 Ace 手機,以及它 2499 元的預售價。

從“沒一加那味兒了”到“真香”,中間需要什麼?

誰會去罵一個擁有成本效益的一加呢?帶光學防抖的 IMX766,連 OPPO 都沒用上的 150W 長壽版快充,以及風頭正勁的天玑 8100 的定制版 8100-Max,一加 Ace 沒什麼槽點,看到這個配置,甚至還能說它設計挺别緻。要是再送個藍牙耳機,完了,「這手機設計,充滿了未來的先鋒感!」。

事實證明,看客需要「一加味兒」,而消費者需要「真香機」。

一加回歸 OPPO 體系之後,關于它的争論就沒有停過。當然,這種争論出現在更早的時候,比如一加從氫 OS 轉向 ColorOS 的時候,大家紛紛表示「大氫亡了,一加痛失獨立性」。

但是時間再往前推,其實批評氫 OS 過于簡約呼籲換上 ColorOS 的人更多。

反正現在米已成粥,木已成舟,并且一加品牌的手機銷量大幅增長中,是時候來聽聽一加自己怎麼看。在一加 Ace 釋出之後,一加中國區總裁李傑跟我們聊了聊新一加。為什麼一加 Ace 這款機型能夠出現,其中很大程度是來自 OPPO 的資源,李傑說:

事實上,我們與 OPPO 融合後獲得了很多的資源加持。外界有一部分使用者覺得,一加與 OPPO 融合後被拿了很多東西,比如哈蘇。但從我們内部真實的情況來看,一加從 OPPO 拿回了更多的資源,包括 Ace 系列上的很多技術, 150W 超級閃充、散熱材料等都是 OPPO 給到的。

除了技術儲備之外,OPPO 還有同樣重要的資源:管道。

從“沒一加那味兒了”到“真香”,中間需要什麼?

在融入 OPPO 之前,一加是一個偏線上偏高端的品牌,線下能夠體驗到一加産品的網點并不算多。去年一加國内 200 多萬部出貨量裡,主要銷量還是來自線上京東、天貓和官網,線下和很多管道沒怎麼做,占比不到 10%。而 OPPO 引以為傲的資源優勢就是遍布全國各地的營業網點。而這,将為一加所用,李傑介紹說:

在這裡告訴大家,我們在這塊投入的成本跟費用是很低的,OPPO 的店是現成的,租金已經交了,體驗顧問底薪已經付了,對我們來說,隻是在櫃台上找一個屬于一加的區域,把産品放上去就可以了,如果産品産生了一些銷售或服務,就給到提成。這就是融合帶來的好處,線下的成本非常低,如果我們需要的話,可以随時擴大到 1 萬家門店,也是幾乎可以一夜之間做到的,非常容易,隻是投入了一些樣機,再投入一些人員去做體驗顧問的溝通和教育訓練。

這種情況下,首先成本很低,其次現在這個階段,我們在背景看到,買一加的主打人群跟買 OPPO 的差别是比較大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已經開了這個店,就像高速公路已經修好了,無非就是多跑一輛叫一加的車而已,如果這個車還能額外給它帶來收益的話,對它來說也是非常好的補充。

從“沒一加那味兒了”到“真香”,中間需要什麼?

不管是産品的調整,還是管道的變化,都是因為上面有個 KPI 壓着:年銷售 1000 萬部手機。對于去年國内銷售 200 萬的一加來說,意味着它需要實作一次爆發性的增長,是以就是需要出貨量中堅機型,以及出貨管道。在此之前,一加數字系清單現還不錯,李傑說:

這次一加 10 Pro 在同平台的表現來看,京東和天貓,10 Pro 檔位在 5000 元左右,有 80% 的購買比例是 12GB+256GB 和 12GB+512GB 兩個版本,分别是 5299 元和 5799 元的個檔位。

回到一千萬這個目标,一加原來隻做高端,可參與的空間确實比較受限。一加去年主做 3000 元以上的産品,國内銷量是 200 萬多一點。如果要做到一千萬,像 Ace 這樣的産品勢必是一個很好的補充。基于這個邏輯,我現在手上拿的牌還挺不錯的,包括 OPPO 加持的技術、工業、管道、服務以及品控能力。有了這些牌之後,給我們一點時間,這個事情肯定是能完成的。畢竟使用者還是想買一個很好的手機或者産品,我們也有能力提供。

小而美自始至終都不是一加的追求,小而美自始至終在手機行業都是個僞命題,規模化則是永遠的追求,很多問題在規模化面前都能迎刃而解,比如 Ace 這款機型,其實也是規模化追求下的産物,沒有這個前提,它的産品力和售價都不會成立,口碑也不會如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