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溥儀的親生父親,堅決不投靠日本,晚年餓得賣王府換米吃

作者:宋37

大家應該都認識,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吧,我們都知道他少年登基,沒當幾年皇帝便親手葬送了大秦帝國,不過後來他成為僞滿洲國的皇帝,戴上了賣國漢奸的帽子。我們對溥儀是非常熟悉的,但是大家聽過溥儀的生父嗎?溥儀的親生父親是載沣,載沣管光緒叫皇兄。

他是溥儀的親生父親,堅決不投靠日本,晚年餓得賣王府換米吃

那是1908年,光緒仍被囚禁在中南海,而且當時正遇頑疾,恰逢慈禧也大病未愈,她非常擔心帝國後繼無人,于是找來光緒的弟弟載沣,載沣當時的兒子溥儀年僅三歲,正符合慈禧心中的皇帝人選。後來經過多方考察,她最終确定了把溥儀作為帝國的繼承人進行培養。可是沒等培養,就在這一年,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先後離世。溥儀成為帝國新的皇帝,而載沣成為當時的攝政王,在溥儀年輕之際擔起主持全國大局的責任。

其實載沣在成為攝政王之前,就已經在曆史舞台上登場過,當時這是義和團運動如火如荼,當時的清政府有一段時間,曾向世界各國宣戰,一定時間内支援我義和團的行動,不過後來又轉而投靠西方列強,鎮壓義和團,而在這時德國的一位大使克林德意外被清軍所殺,義和團運動被鎮壓之後,當時的清政府為了平息德國憤怒,決定派皇子載沣出使德國。

他是溥儀的親生父親,堅決不投靠日本,晚年餓得賣王府換米吃

在出使的時候隻有18歲,但是他的肩負着調節兩國沖突的重任,此次出使異常艱難,既要想辦法安撫德國人的情緒,不使兩國沖突繼續深化,又要注重保持大清帝國的尊嚴,不在外交上示弱于人。載沣剛到德國的時候果然受到德國人的刁難,德國人強迫他雙膝着地下跪,許多人認為應該受這一時之氣,但是載沣非常正言辭的拒絕了他們,而且當時他的情緒非常高昂,一直處在憤怒之中的他最後使德國人屈服,他此行圓滿完成了任務,名聲頓時傳遍中華大地。

他是溥儀的親生父親,堅決不投靠日本,晚年餓得賣王府換米吃

日本人入侵之後,曾建立一個僞滿洲國,邀請載沣來指導,後者知道這一消息後,非常直接地罵直接一頓,他在18歲時都頗有氣節,更不要說現在了。他直接言辭拒絕了溥儀的邀請,并深深為兒子感到羞恥。而且自這一别後終身沒再相見,這就是民族氣節和民族尊嚴,在德國當年18歲的少年有,如今亡國後的老王爺也有,這樣一個人雖未做皇帝,卻遠勝皇帝,載沣晚年的時候,生活條件很差,他後來不得已變賣王府維持生存,卻始終沒有想過投降外國。雖然國弱,但志氣不能弱,雖然家貧,但氣節不能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