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散文】春來羅城山水間——犍為羅城參觀學習紀行‖王滿堂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散文】春來羅城山水間——犍為羅城參觀學習紀行‖王滿堂
【散文】春來羅城山水間——犍為羅城參觀學習紀行‖王滿堂
【散文】春來羅城山水間——犍為羅城參觀學習紀行‖王滿堂
【散文】春來羅城山水間——犍為羅城參觀學習紀行‖王滿堂
【散文】春來羅城山水間——犍為羅城參觀學習紀行‖王滿堂
【散文】春來羅城山水間——犍為羅城參觀學習紀行‖王滿堂
【散文】春來羅城山水間——犍為羅城參觀學習紀行‖王滿堂
【散文】春來羅城山水間——犍為羅城參觀學習紀行‖王滿堂
【散文】春來羅城山水間——犍為羅城參觀學習紀行‖王滿堂
【散文】春來羅城山水間——犍為羅城參觀學習紀行‖王滿堂

春來羅城山水間

犍為羅城參觀學習紀行

王滿堂

1

考斯特風馳電掣地駛過犍為岷江特大橋,羅城的山山水水撲入我們的眼簾。

驚蟄剛過,正是暖風吹得遊人醉之際,宜賓市南溪區史志研究學會組織會員參觀、學習、采風活動,走進了犍為、羅城一縣一鎮。組辦上司精慮巧思,以他山之石,廣會員眼界;于參觀學習中,思比家鄉曆史,淘漉自家精華;并書之于冊頁,以達到厚重南溪曆史文化之目的。

羅城,位于犍為縣城東北部,古鎮主街叫“涼廳街”。修建伊始,便有意識地按照船形設計修建,東西長,南北短。長度約209米,寬約9.5米,街道兩側木結構的長排舊瓦屋,臨街一面的屋檐異常寬大,形成了叫做“涼廳子”的罕見長廊。

【散文】春來羅城山水間——犍為羅城參觀學習紀行‖王滿堂

追溯羅城古鎮的始源,資料記載為“始建于明代崇祯元年(1628),成形于清代”。據傳,明末時,羅城鎮有一棵大榕樹,樹下的兩間茅屋中居住一歐姓人家,他的初衷是為羅城人提供“耕牛交換”場地,結果,竟發展到鹽、鐵、布、米、油等貨、物品交易的興旺,不僅成為通往外埠的物資集散地,更是明、清兩代屯兵“制夷”之地。至今仍保留下來部分明、清時代建築,如川祖廟、靈官廟等。

羅城古鎮具有很高的文物保護價值,特别是造型獨特的“船形街”,文物保護較為完整。1992年,羅城古鎮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準許為“省級文化名鎮”;2007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省級文物保護機關”;2010年,被命名為“四川省首批曆史文化名街”,并作為“省内唯一的古鎮,參加了上海世博會小城鎮展”。

羅城人為什麼會将城鎮修建為船形?

羅城古鎮居于山頂,在舊時代,羅城因為缺水,導緻許多有家國情懷的老人産生憂國憂民之思。一天,一外地來的秀才看見當地的老者唉聲歎氣,臨走,也要将茶杯裡的茶水喝得一幹二淨,便打聽緣由。老者歎息道:這鎮上缺水呀!這秀才觸景生情,沉思良久,念出四句口訣道:羅城旱碼頭,客商難久留。若要不缺水,羅城修成舟。

【散文】春來羅城山水間——犍為羅城參觀學習紀行‖王滿堂

船,是水上交通的主要工具,羅城人捐資修建“船形街”,除表達“衆志以成城”的寓意,“祈求蒼天降雨的美好願望”等,何嘗又不是羅城人對水文化的殷切願景,企盼“水豐而載舟”,舟通行而商貿興、民情樂呢!

于是,我們便見到《羅城賦》開宗明義:一個船兒,泊在山之巅……

對通途的向往,對水的膜拜,無不言情懇切。

參觀罷,有所思,不禁吟詩曰:

碼頭歎旱築船梭,

世代幽幽夢大河。

祈願鐵山長似水,

可飛鷗鹭可漁歌。

【散文】春來羅城山水間——犍為羅城參觀學習紀行‖王滿堂

2

犍為文廟始建于北宋,重建于明洪武四年,迄今已有600多年曆史,規模居全國第四,四川第一。

我們于午飯後進文廟參觀,在風和日麗下呼吸儒學思想之靈氣,采古建築精美之逸風。

【散文】春來羅城山水間——犍為羅城參觀學習紀行‖王滿堂

來到文廟前,首先便被其恢宏的古建築吸引。其“大成門”屋面“泊飛角三重檐”建式,讓我一下聯想到家鄉的禹王宮——原川劇團大門。盡管家鄉的那座古建築遠遠沒有眼前文廟的宏博“大氣”,似乎還不可以相提并論,“同日而語”,但作為南溪曆史上具代表性建築之一的清代禹王宮(傳為木工幫主建),那最具特色的“如意鬥拱”,不也應當屬于精工細巧之類嗎?不也極具文物保護價值嗎?

可惜,“1953年5月,縣川劇團将禹王宮作固定演出場地。1954年修繕成對号入座的劇場”(1992年版《南溪縣志》)……如若現今仍然存在,不斷加以保護修葺,不也為縣城增添一份濃濃的“古意”、多一份曆史厚重之見證嗎?

當然,這些想法隻是一晃而過,但參觀、學習、思比等,也正是我們這次的主題啊!

比如眼前的文廟吧,便是集物化的儒學思想、儒家禮制、古代教育的重要史料于一身。它以廟、坊、閣組成的富有傳統地方文化特色的古建築群,不但有厚重久遠的曆史淵源,有着非常重要的曆史價值,更是後來人學習、認識古代文明、非物質文化遺産,集物質文化遺産的物、事傳承與精神紐帶。

【散文】春來羅城山水間——犍為羅城參觀學習紀行‖王滿堂

南溪也有文廟(建築年代不詳),位址在鳳翔門外,于“民國28(1939)年,将南溪初級中學校分出的‘男生部’遷文廟”(1992年版《南溪縣志》)。據老人們記憶,南溪文廟體制與擺布大體與犍為文廟相仿……

毀于不可逆之“天災”尚可以原宥,而破壞甚至銷毀于人的思想和眼界的閉塞,那就很有些不值、可惜了。

走進犍為文廟,肅穆與儒雅氤氲于一體,敬仰與幽思混集于“同人”。而沾儒家菁華之氛,享思想、禮儀傳統之圍,于歸途中便有了明明白白的來路。

借20世紀世界著名作曲家之一的肖斯塔科維奇的話說:“許多事物在我們眼前老去了、消逝了,可是,我想,許多似乎已經時過境遷的事物最後會顯得新鮮,強有力和永恒”。

【散文】春來羅城山水間——犍為羅城參觀學習紀行‖王滿堂

3

我們參觀學習的船形街、文廟,無不應證着肖斯塔科維奇的警語,很讓我們于傳回的路上沉思不已。

如今,大多數人于滾滾塵世中,思想多被碌碌無為所“物化”、商品化,對老祖宗遺留下來的文化遺産因為缺乏了解而漠視;又因為漠視而掉以輕心,緻使曆史于家鄉,出現許許多多的“空白”。我們在參觀學習中,怎樣聯系家鄉的現有文物進行挖掘、研究,秉筆書寫,留存參考,應是我們此次于犍為、羅城的山山水水中,去走了那麼一遭的真正目的了。

于是續貂曰:

儒學先尊廟寂岑,

千年禮樂泛流音。

春秋大義詩三百,

猶述昭昭華夏心。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王滿堂(宜賓市作家協會會員,宜賓市南溪區史志學會會員)

配圖:方志四川

方志四川部分圖檔、音視訊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資訊。文章所含圖檔、音視訊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散文】春來羅城山水間——犍為羅城參觀學習紀行‖王滿堂
【散文】春來羅城山水間——犍為羅城參觀學習紀行‖王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