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複旦女博士于娟:33歲抗癌去世,9年後,母親為她種出挪威森林

作者:孤風婉史
複旦女博士于娟:33歲抗癌去世,9年後,母親為她種出挪威森林

于娟

一個人的人生,會有怎樣的輝煌?年僅33歲,就已經是複旦大學的女博士。

一個人的人生,能達到怎樣的痛苦?33歲,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噩耗,終日生活在病痛中,度日如年。

這并不是人們捏造的虛假人生,而是于娟的親身經曆。

複旦女博士于娟:33歲抗癌去世,9年後,母親為她種出挪威森林

天之嬌女,一朝夢碎

出生于1978年的于娟,從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父親是酒店管理,母親是職員,書香門第長大的于娟,成績始終名列前茅。

後來,于娟前往上海交通大學讀書,遇到了比自己年長六歲的丈夫,兩顆年輕的心互相吸引,不久後便墜入愛河。

畢業後的于娟,成為上海軟體公司的一名員工,丈夫則留在交大任教。

然而工作不久後的于娟,便厭倦了這樣一成不變的生活。她希望自己能夠完成從前的“複旦夢想”,便決定重走考研路。

複旦女博士于娟:33歲抗癌去世,9年後,母親為她種出挪威森林

2001年,在經過幾年的堅守後,于娟終于被複旦大學社會學院錄取。此後,于娟便開始了忙碌地學習。

為了争取碩博連讀的機會,于娟穿梭于社團、比賽中,如同陀螺般忙碌。夫妻二人剛剛步入社會,隻能用僅有的工資,買下了一套小房子。這樣的生活雖然清貧,于娟卻感覺十分滿足。

2004年,于娟獲得了前往挪威留學的機會。面對她的選擇,丈夫無條件的支援。就這樣,于娟穿梭在異國他鄉,繼續充實着自己。

終于,于娟學成歸來,留在複旦大學任教。由于複旦大學離家太遠,于娟每天上學校都需要花費三四個小時的時間。

複旦女博士于娟:33歲抗癌去世,9年後,母親為她種出挪威森林

于娟與丈夫

回望那時的生活,于娟總是疲憊不堪。幸運的是,在她與丈夫的共同努力下,生活逐漸向好。

2007年,于娟懷上了孩子。她仍然不敢停下腳步,忙着論文與課題。

孩子“洋芋”出生後不久,于娟放棄休息,再次投入到工作中。于娟總會幻想,未來的自己,事業有成、家庭和睦,成為人生赢家。

2009年的噩耗,卻擊垮了于娟以及整個家庭。10月,于娟在騎自行車時,不慎扭傷了腰,無法行動。萬般無奈下,她隻能前往醫院。

複旦女博士于娟:33歲抗癌去世,9年後,母親為她種出挪威森林

于娟與孩子

最初,醫生也查不出病因,于娟咬牙堅持,竟然直接暈過去。

後來,經醫生全面診斷,于娟患上了癌症,而且病情已經發展到晚期,不能通過手術解決,隻能依靠化療與藥物治療,勉強維持自己的生命。

醫生說,她的生命,隻剩下了一年多的時間。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徹底擊垮了于娟的心理防線。

在她看來,自己隻有30多歲,身體一向健康,她的孩子剛剛出生不過一年的時間,乳腺癌這樣的疾病,為何會找上她?

複旦女博士于娟:33歲抗癌去世,9年後,母親為她種出挪威森林

她同醫生再三确認,遺憾的是,醫院還是宣判了于娟的“死刑”。漸漸地,于娟還是冷靜下來。她開始思考,自己為何會患上如此嚴重的疾病?

“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長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殺),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這便是于娟的答案。

于娟30多年的人生,似乎永遠都在奔跑。讀書時,于娟為了讀研、讀博、留校,承受着巨大的壓力。在短短3年的時間内,她拿到了挪威奧斯陸大學的碩士與博士學位。

複旦女博士于娟:33歲抗癌去世,9年後,母親為她種出挪威森林

這樣驚人的速度,讓于娟身披光環,沒有人知道,輝煌的背後,是于娟瘋狂壓榨自己身體的結果。

後來,于娟回到中國。她白天争分奪秒地工作,深夜依舊挑燈夜戰,考各種各樣的證書,包攬國家、省級、市級項目。

為了賺取更多的錢,于娟給自己定下了兩到三年的時間升任副教授的目标,為此她拼命地透支自己的身體。正如于娟回憶的那樣:“我認識的所有人都在晚睡。”

躺在病床上,瀕臨死亡的邊緣,于娟突然意識到,不管是房子、車子,亦或是名利,都是身外之物。所有的一切,都比不上家人們的互相陪伴。

複旦女博士于娟:33歲抗癌去世,9年後,母親為她種出挪威森林
“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拼命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

意識到這一點後,于娟重新燃起了對生命的希望。她不想自己的孩子失去母親,也不想讓父母白發人送黑發人。

是以,于娟一直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正如于娟所說:“我不是高僧,若不是這病患,自然放不下塵世。”

複旦女博士于娟:33歲抗癌去世,9年後,母親為她種出挪威森林

為了表達内心的所思所想,也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癌症、遠離疾病,她開設了一個名為“活着就是王道”的賬号,将自己的治療過程記錄在部落格上。

于娟常說,自己現在每天更新部落格,是在用生命寫。

患病之人最為痛苦,于娟卻很少展示自己脆弱的一面。網絡世界,是她少有的“逃避現實”的時間,是以她的部落格,記錄的大多都是生活中雞毛蒜皮的小事。

于娟在自己的部落格中記錄道,她曾經與舟山的一名阿姨相識。

阿姨同樣是乳腺癌病人,做了乳房切除手術。阿姨對此十分在意,便縫了一個沙袋,在裡面裝上了綠豆。

不久後,家人卻發現,阿姨的胸部越來越大,原來裡面的綠豆發芽了。

複旦女博士于娟:33歲抗癌去世,9年後,母親為她種出挪威森林

阿姨同于娟分享這個故事時,于娟不禁捧腹大笑。

于娟寫下這個故事,是想告訴所有人:“感情失敗、事業受挫、身患絕症……”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痛苦,隻是所有的痛苦,都将過去。

隻是漫漫抗癌路,遠比于娟一家人想象地更加艱難。于娟每天都需要做骨髓穿刺,身體疼痛不已,幾乎暈厥過去。

為了緩解身體上的疼痛,于娟服用大量的止痛藥,身上也貼滿了止痛貼。

她行動遲緩,在家人的攙扶下,從一張病床換到另一張病床上,花費了整整半個小時的時間。

複旦女博士于娟:33歲抗癌去世,9年後,母親為她種出挪威森林

與此同時,她需要定期進行化療,化療帶來的後遺症,讓于娟陷入了無窮的痛苦。她每天嘔吐數十次,衣服、被子、枕頭上到處都是嘔吐物。

“這種痛讓身體容不得一點觸碰,就像一塊在烤爐上的冰淇淋,很快就冰雪消融”,于娟如是說。

漫漫抗癌路

癌症、傷痛、絕望……自于娟患病開始,整個家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幸運的是,于娟沒有放棄,家人也拼盡了全力。

于娟的丈夫,為了緩解她的痛苦,查遍了圖書館中所有關于癌症的書籍。

于娟終日卧病在床,丈夫始終陪伴在她身邊,為她喂飯、擦拭身體,鼓勵她積極面對,從未有一絲的抱怨。

複旦女博士于娟:33歲抗癌去世,9年後,母親為她種出挪威森林

于娟的公公婆婆,向來将她看作是自己的親生女兒。

他們從未提及于娟的病情,隻是每天力所能及地為她提供照顧,“你一定能夠重新站起來”,是公公婆婆說出的最多的話語。

于娟的兒子“洋芋”,因為年齡還小,并不知道死亡的臨近。他隻是模糊地意識到,媽媽似乎有些痛苦。

每當這時,“洋芋”總會圍繞在病床邊,為媽媽唱歌:“世上隻有媽媽好……”

兒子奶聲奶氣的聲音,讓于娟的内心十分動容。她強忍着淚水,眼神中充滿着不舍。

複旦女博士于娟:33歲抗癌去世,9年後,母親為她種出挪威森林
于娟拉着母親和丈夫的手,交代道:“待自己走後,一定要照顧好自己,也照顧好洋芋。如果可能,以後每年兒子過生日時,都要帶着他來看我。”

于娟的媽媽爸爸,每天四點半起床,為女兒熬制中藥、靈芝以及各種補品,随後将它們小心翼翼地裝進罐子裡,乘坐第一班公共汽車來到醫院,陪伴女兒。

自于娟患病後,原本處于小康的家庭,面臨着巨大的壓力。于娟使用的藥物,每支需要2萬5千元,每21天需要注射一支。

與此同時,于娟需要配合1萬元一盒的口服藥,這個口服藥卻隻能堅持14天。

複旦女博士于娟:33歲抗癌去世,9年後,母親為她種出挪威森林

為了給于娟治病,爸爸媽媽賣掉了在山東老家的房子。于娟和丈夫買下的60平方米的房子,也早已經抵押。

于娟一家三口,隻能與丈夫的姐姐擠在一間小小的屋子裡,生活拮據而艱難。

如此拮據的經濟條件,卻因為一場騙局雪上加霜。

2011年,于娟的家人聽聞安徽有一名“神醫”,據說可以徹底治愈癌症。

走投無路的一家人,不願意放棄任何一點生的希望,便帶領于娟離開醫院,來到了安徽富硒大山村。

複旦女博士于娟:33歲抗癌去世,9年後,母親為她種出挪威森林

衆人口中的神醫“楊醫生”,建議于娟進行中藥治療,同時配合饑餓療法。

于娟和家人對此深信不疑,便停了醫院開出的西藥,切斷了正常的營養補給,每天隻食用少量的葡萄、芋頭。由于營養不良,于娟的病情日益惡化。

這時衆人才發現,所謂的神醫,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騙子。

生病、被騙……于娟是這樣的不幸,卻又是足夠幸運的,她的身邊,有着太多的人默默守護。

複旦女博士于娟:33歲抗癌去世,9年後,母親為她種出挪威森林

于娟的丈夫,有一個名叫阿海的堂弟,在上海打拼了十幾年的時間,生活卻依舊一地雞毛。

然而在得知嫂子于娟患病後,阿海毫不猶豫地前往山裡,挖了兩天兩夜,帶回來一袋土特産,來病房看望于娟。

為了鼓勵于娟,他堅持帶着她走出病房,看望與她同病相憐的人。

所有的親戚、朋友都同阿海一樣,看到于娟的第一眼,并不是哭泣,而是鼓勵。他們對于娟豎起了大拇指說道:“沒事的,咱挺得住!”

後來,于娟的事迹被廣泛傳播,衆人被她的堅強感動,決定施以援手。

是以,校友們幫助于娟建立了微網誌賬号,開始了募捐。然而于娟得知此事,卻果斷拒絕:

“我不希望我的日記成為一個募捐箱,雖然我很需要錢,但是不希望讓别人誤解我這是一種募捐的行為。”
複旦女博士于娟:33歲抗癌去世,9年後,母親為她種出挪威森林

患病之後,于娟最多的感悟,便是在金錢方面:“命比錢重要。”

于娟希望更多的人能夠通過她的文字,關心自己的身體,了解生活中最為重要的是什麼。“這就足夠了”,于娟說道。

正是家人、朋友的支援與幫助,給了于娟莫大的信心。

遺憾無限,精神永存

2011年4月,于娟的最後一個生日。33歲的她,即将面臨死亡的威脅。

在原本充滿歡聲笑語的日子裡,所有人都壓抑着内心的痛苦,在病房中面帶微笑地祝她生日快樂。

于娟剛剛結束化療,形勢不容樂觀。胸腔積液抽取手術結束後,于娟開始出現嚴重的缺氧與呼吸困難的情況,煎熬而又痛苦。

經過整整36個小時的搶救後,她才從“鬼門關”門口回來。

此時此刻,于娟幾乎已經喪失了說話的力氣,隻能吃一點流食。

複旦女博士于娟:33歲抗癌去世,9年後,母親為她種出挪威森林

洋芋為了安慰媽媽,唱了一首生日快樂歌,于娟一旁聽着,眼睛裡淚光閃閃。這是自患病以來,于娟度過的最為快樂的時光。

那天,她忍受着病痛,支撐着從病床上起來,在自己的部落格中寫道:“天氣不是很好,心情不是很糟,身體不是很妙,精神不是很差,我爬上來寫:‘祝我生日快樂!’”

衆多愛心人士見于娟情況良好,紛紛送上自己的祝福。沒有人想到,這段文字,竟然是她留在世間最後的話。

縱使所有人拼盡全力,卻還是沒有留住于娟日漸流失的生命。最終,衆人等待的奇迹,并沒有發生。2011年4月19日,于娟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複旦女博士于娟:33歲抗癌去世,9年後,母親為她種出挪威森林

于娟走了,帶着無限的遺憾,而活下來的人,也生活在無限的痛苦與折磨中。

女兒離世後,于娟的母親,将自己的名字“蘇萍”改成了“舒平”。

在母親的世界中,“蘇萍”早已經跟随女兒離開了。從那時開始,抱着于娟的照片發呆,便是母親每天的日常。

于娟的母親曾經多次透露,自己活着的唯一期望,就是盡快與女兒團圓。

然而想到于娟從前“照顧好洋芋”的囑托,母親又生生壓下了要離去的念頭。

複旦女博士于娟:33歲抗癌去世,9年後,母親為她種出挪威森林

就這樣,于娟的母親終日生活在糾結、痛苦中,以淚洗面。衆人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後來,人們想到了于娟與森林的故事。

當年于娟前往挪威學習,曾經被那裡廣闊的森林深深吸引。

她希望能同母親一同分享生活,便省吃儉用,每天淩晨四點,冒着大雪,挨家挨戶送報紙。在于娟的努力下,母親的路費終于湊齊。

于娟居住在奧斯陸湖邊,透過窗子,就能看到郁郁蔥蔥的森林。

她曾經問母親:“好不?”母親感慨地說道,“真好”。

于娟回答道:“我們把挪威森林搬回去吧!”

複旦女博士于娟:33歲抗癌去世,9年後,母親為她種出挪威森林

母親原本認為這隻是女兒的小小玩笑,并未在意。于娟離世後,母親便總想為她做些什麼。

後來,在于娟丈夫的勸說下,母親決定前往九仙山,為于娟種下一片森林。整整十年,母親将洋芋托付給女婿,自己則守護着唯一的女兒。

隻是于娟的母親并非專家,剛剛開始種樹時,樹苗成活率低,一度讓她陷入了絕望:“我沒用,我沒照顧好女兒,連樹也種不活”。

為了完成于娟搬回“挪威森林”的願望,母親拜訪了衆多專家,她一次次失敗,卻又一次次站起來。

複旦女博士于娟:33歲抗癌去世,9年後,母親為她種出挪威森林

9年後,九仙山變得郁郁蔥蔥,2萬畝樹林拔地而起。

母親動容地說道:“原來你老說我笨,現在我不笨了。”

看到眼前的“挪威森林”,于娟的母親似乎感覺到,女兒其實從未離開過。

于娟離開後,朋友花費了整整一夜的時間,讀完了她在部落格上留下的近十萬字,看她的掙紮與堅強,内心感慨萬千。

深思熟慮後,朋友決定留下于娟世上走一遭的痕迹。

在朋友的幫助下,于娟的部落格記錄被編輯為實體書,取名為《此生未完成》。

于娟說:“得了病後才知道,人應該把快樂建立在可持續的長久人生目标上,而不是隻去看短暫的名利權情。

名利權情,沒有一樣不辛苦,卻沒有一樣可以帶走。”

複旦女博士于娟:33歲抗癌去世,9年後,母親為她種出挪威森林

寥寥數語,勾勒出于娟對人生的反思。

于娟的書一經發表,便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讀者們開始思考,人的一生究竟應該怎樣度過?

于娟的文字,給了所有人答案:“不想去控制大局小局,不想去多管閑事。我不迂曲有對手,不再有敵人,我也不再關心誰比誰強。世間的一切,隔岸看花,雲淡風輕。”

在于娟的《此生未完成》中,人們找到了放松的态度。對所有疲于奔命的人來說,這裡是世外桃源。

複旦女博士于娟:33歲抗癌去世,9年後,母親為她種出挪威森林

是以,人們争相購買于娟的書籍,8年時間累計銷售數十萬冊,這樣的成績,讓衆多職業作家都望塵莫及。

于娟堅強的人生态度,也得到了《三聯生活周刊》《中國日報》的肯定。

生命如此脆弱,卻又如此堅強。于娟的一生如此短暫,卻以一己之力,啟迪了人們對生命的态度。于娟生而偉大,生而堅強。

參考資料

[1]《錢江晚報》,《此生未完成,但她為同代人留下一份特别的遺産》

[2]《海報新聞》,《人間丨于娟,媽媽為你種的這片“挪威森林”今已亭亭如蓋矣》

[3]中新網,《複旦女教師患癌,日記稱加班買房買車是浮雲》

[4]中國網,《複旦女教師病榻上寫抗癌日記,買房買車都是浮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