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防治瘧疾日丨中國向瘧疾說“不”

作者:每日
世界防治瘧疾日丨中國向瘧疾說“不”

瘧疾俗稱“打擺子”,是一種經蚊叮咬感染瘧原蟲所引起的蚊媒傳染病,主要表現為周期性規律發作的全身發冷、發熱、多汗,可引起貧血和脾腫大,嚴重的可導緻死亡。

世界防治瘧疾日丨中國向瘧疾說“不”
世界防治瘧疾日丨中國向瘧疾說“不”

20世紀60年代初和70年代初大陸曾出現兩次大範圍的瘧疾暴發流行,最高峰出現在1970年,全國瘧疾發病人數超過2400萬。

20世紀70年代以來,随着防治曆程推進,大陸瘧疾防控和救治能力顯著提升,疾病負擔大幅度降低。

2010年,《中國消除瘧疾行動計劃(2010—2020年)》出爐,大陸全面開展消除瘧疾工作,提出要在2015年消除大部分地區的瘧疾,2020年實作全國消除瘧疾的目标。

世界防治瘧疾日丨中國向瘧疾說“不”

1957年雲南省思茅縣瘧疾防治站人員用666粉消滅池塘裡的孑孓(蚊子的幼蟲)。新華社記者牛畏予攝

世界防治瘧疾日丨中國向瘧疾說“不”

1964年,為預防瘧疾等傳染病,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防疫站醫務從業人員正在作蚊蠅孳生調查。 新華社記者朱于湖攝

世界防治瘧疾日丨中國向瘧疾說“不”

1979年,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遮公社防疫人員在河邊采集水樣,調查蚊子幼蟲的繁殖情況。新華社記者朱于湖攝

世界防治瘧疾日丨中國向瘧疾說“不”

2017年8月17日清晨,在安徽省全椒縣武崗鎮武崗村雄劉村民組,疾控人員正在蚊帳周圍觀察。新華社發(沈果 攝)

根據世衛組織的标準,一個國家或地區連續3年沒有本土瘧疾病例,并建立有效的瘧疾快速檢測、監控系統,制定瘧疾防控方案,才能獲得消除瘧疾認證。

2017年,大陸首次實作零本土病例報告的重大突破。

2021年6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中國通過消除瘧疾認證,這是大陸繼天花、脊髓灰質炎、絲蟲病、新生兒破傷風之後消除的又一個重大傳染病。

這背後凝聚着幾代中國疾控人的努力,消除瘧疾認證反映了中國疾控事業的卓越成就。

世界防治瘧疾日丨中國向瘧疾說“不”

1986年,廣州中醫學院副院長兼瘧疾研究室主任、副教授李國橋(左一)深入到海南島黎村,一邊為黎族人民治病,一邊進行抗瘧研究工作。新華社記者潘家珉攝

世界防治瘧疾日丨中國向瘧疾說“不”

78歲的雲南省衛生防疫站主任醫師、著名抗瘧專家鄭祖佑(左),正在給青年防疫人員介紹防治瘧疾的經驗。鄭祖佑早年畢業于雲南軍醫大學。解放後,他長期在普洱、西雙版納等兄弟民族聚居的邊疆重瘧區工作,為這些地區培養了一千多名抗瘧骨幹,并根治了十五萬多名現症瘧疾患者。各族群衆稱贊他是雲南邊疆的“抗瘧元勳”。新華社記者周重要攝(1987年8月14日發)

世界防治瘧疾日丨中國向瘧疾說“不”

1989年,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衛生防疫站的衛生防疫人員經常下鄉防治瘧疾病。這是基諾族醫師車英在農村為傣族農民檢查身體。新華社記者朱于湖攝

世界防治瘧疾日丨中國向瘧疾說“不”

2017年8月16日晚,在安徽省全椒縣武崗鎮武崗村雄劉村民組,疾控人員王雨(左)和段中玲(右)在觀察捕蚊管裡的蚊子。全椒縣是安徽省2017年媒介按蚊八個監測縣之一,通過媒介按蚊的種群和密度調查,獲得真實可靠的資料,對指導媒介按蚊控制,鞏固消除瘧疾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新華社發(沈果 攝)

世界防治瘧疾日丨中國向瘧疾說“不”

20世紀60年代,在氯喹抗瘧失效、人類飽受瘧疾之害的情況下,大陸啟動國家瘧疾防治項目,旨在尋找治療瘧疾的新方法。中國科研團隊克服各種不利條件,經過大量實驗,發現了青蒿素。

中國中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屠呦呦說:“青蒿素是人類征服瘧疾程序中的一小步,是中國傳統醫藥獻給世界的一份禮物。”

世界防治瘧疾日丨中國向瘧疾說“不”

屠呦呦在工作中(翻拍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2000年以來,世衛組織把青蒿素類藥物作為首選抗瘧藥物。據世衛組織不完全統計,青蒿素作為一線抗瘧藥物,在全世界已挽救數百萬人生命,每年治療患者數億人。

世界防治瘧疾日丨中國向瘧疾說“不”

這是播後45天的青蒿苗。新華社發

世界防治瘧疾日丨中國向瘧疾說“不”

2015年10月6日,在肯亞内羅畢,一名女性展示一片由中國企業生産、含有青蒿素成分的抗瘧藥物。新華社記者潘思危攝

世界防治瘧疾日丨中國向瘧疾說“不”

2020年9月6日,參觀者在服貿會綜合展區參觀展出的青蒿素樣品。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世界防治瘧疾日丨中國向瘧疾說“不”

2021年9月10日,在重慶酉陽縣闆溪鎮,村民在收割青蒿(無人機照片)。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是國内較大的青蒿素生産基地之一,全縣種植有青蒿6.8萬畝。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世界防治瘧疾日丨中國向瘧疾說“不”

作為全球重大傳染病,瘧疾長期威脅着全人類健康。中國已認證多種方式向開發中國家提供抗瘧援助。為實作“無瘧疾世界”帶來信心和助力,中國一直在行動。

世界防治瘧疾日丨中國向瘧疾說“不”

1979年,中國醫療隊在金沙薩金丹堡醫院工作,他們救死扶傷,傳授技術,學習經驗,對非洲流行的瘧疾進行研究。這是中國醫務人員與金丹堡醫院化驗室主任交流。新華社記者戈春江攝

世界防治瘧疾日丨中國向瘧疾說“不”

2004年10月10日下午,在賴比瑞亞綏德魯附近村莊,中國赴賴比瑞亞維和醫療分隊防疫醫生使用噴霧機滅殺蚊蟲以預防瘧疾、登革熱、恙蟲病和瞌睡病。中國維和醫療隊多次利用業餘時間深入綏德魯附近熱帶雨林中的村莊,為當地老百姓免費送醫送藥,被當地人稱為雨林中的"天使"。 新華社記者費茂華攝

世界防治瘧疾日丨中國向瘧疾說“不”

2005年4月25日,在肯亞首都内羅畢的肯雅塔國家醫院,一名醫生正在給一名瘧疾患者作檢查。 新華社記者王曉順攝

世界防治瘧疾日丨中國向瘧疾說“不”

2018年4月18日,在科摩羅大科摩羅島,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宋健平(中)與當地抗瘧項目從業人員開會讨論下一步抗瘧工作安排。新華社記者呂帥攝

世界防治瘧疾日丨中國向瘧疾說“不”

2019年6月12日,在赤道幾内亞首都馬拉博,從業人員在中企承建的污水處理廠内巡查裝置運作情況。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2008年與赤道幾内亞政府簽署工程合同,對首都馬拉博老城區污水管網進行改造,并建設該國第一座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廠投入使用後,馬拉博的瘧疾發病率有了明顯下降,遠低于該國平均發病率。新華社記者 張宇 攝

随着中國的産品、技術、人才和方案

走向世界

中國将繼續為全球根治瘧疾

貢獻出智慧和方案

秉持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

為實作無瘧世界和守護人類健康美好未來

貢獻中國力量

編輯:劉欣、王南、尹棟遜、蔡湘鑫、李夢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