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立足山區環境資源優勢 推動山區特色農業現代化

作者:金台資訊

編者按:

山區面積占到大陸國土空間面積的2/3,涵蓋了59.8%的村莊和50.28%的鄉村常住人口,是大陸農産品供給的重要基地,是果、茶、食用菌等特色農林産品的優勢産區,在畜禽養殖和蔬菜生産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推動山區農業現代化,是全面實作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位于“地無三尺平”的貴州省西部,是典型的高寒山區。水城區立足本地自然生态與人文環境資源優勢發展山區特色農業,探索了一條“生态産業化、産業生态化”的山區農業現代化道路。

立足山區環境資源優勢 推動山區特色農業現代化

喜笑顔開水城區雞場鎮農戶正在采摘猕猴桃。水城區委宣傳部供圖

一、發展山區農業現代化雖有生态優勢,卻存在地形障礙與資源短闆

(一)山區自然環境良好,生态與人文資源豐富多樣,是山區農業現代化獨具的環境生态優勢

良好自然生态與多樣人文環境,是山區農業現代化最大的資源優勢。首先,山區具有更良好的生态環境。山區相對平原地區人口密度較低,人類活動強度和開發程度也更低,大部分地區保持相對自然原始的生态環境,森林植被覆寫率更高,生态破壞和污染物積累程度明顯低于平原地區。例如:水城區森林覆寫率高達63.55%,擁有國家級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形成了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空氣濕潤的特殊氣候。良好的生态環境為當地發展生态有機種養業、生産綠色優質農産品奠定了環境基礎。其次,山區擁有更豐富的生态多樣性。由于海拔差異形成的山地垂直氣候帶,以及由于山脈阻隔造成的地理隔離,為山區帶來豐富的氣候多樣性、環境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景觀多樣性。例如:水城區根據海拔高度和土壤、氣候差異,劃分出海拔1400米以下的猕猴桃種植優勢帶、1400到2000米的刺梨種植優勢帶和2000米以上的畜牧養殖發展區。同時,當地許多野生物種資源,如野生刺梨、野生猕猴桃等,成為發展刺梨、猕猴桃等特色産業的種質資源庫。其三,山區擁有豐富多彩的人文資源。山區的地理封閉性儲存了大陸最為原生态的農耕文化與民俗,現已評定的487個國家級曆史文化名村絕大多數地處山區。同時,山區生活着衆多少數民族,儲存有最豐富的民族文化多樣性。例如:水城區擁有彜、苗、布依等29個少數民族,常住人口中少數民族比重占42%,擁有彜族火把節、苗族歌舞、布依族傳統村落等許多民族特色文化,成為當地發展鄉村旅遊産業的重要文化資源。

立足山區環境資源優勢 推動山區特色農業現代化

米籮布依長桌宴。姚詠攝

立足山區環境資源優勢 推動山區特色農業現代化

農民畫之鄉猴兒關。姚祥林攝

(二)山區地形起伏崎岖、交通不便,是山區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地形障礙

高大連綿的山脈阻隔了山區同外界和山區内部的交通,造成山區的相對封閉性,是山區農業現代化主要的空間限制障礙。首先,現代化的發展理念與技術資訊不能及時傳播到山區,使山區在農業發展理念、新技術采用、經營管理機制和對外部市場變化的敏感度上往往處于相對滞後的狀态。例如:水城區雖然擁有本地野生猕猴桃的優質種質資源,但現有猕猴桃品種卻是從四川都江堰引進,發展猕猴桃産業晚于周邊省份地區。其次,現代化所需的生産要素,如資金、技術、人才等,難以快速自由流向山區并實作高效配置,使山區現代農業發展易出現資金不足、技術人才短缺、自然資源閑置和因要素資源錯配而導緻的低效率等問題。例如:水城區猕猴桃和刺梨産業,都存在因企業經營主體資金不足、道路、水利等基礎設施缺乏配套,導緻果園管理維護不到位、産量水準低的問題。其三,崎岖起伏的地形增加了山區的交通運輸成本。山區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難度與建設成本往往幾倍于平原地區,貴州省成為全國高速公路建設成本與通行費用最高的省份之一。當地交通運輸費用和各項生活物資、生産資料費用是以被擡高,農民收入能夠投入農業再生産的份額減少,農産品也面臨更高的生産與運輸成本。

立足山區環境資源優勢 推動山區特色農業現代化

世界第一高橋—北盤江大橋。水城區委宣傳部供圖

(三)山區發展空間狹小、耕地資源短缺,是山區農業現代化面臨的自然資源短闆

山區盡管人口密度低,但真正地勢平坦、适宜人口集聚與産業發展的空間狹小。貴州省地理呈現“八山一水一分田”格局,平地空間十分稀缺,各類城鎮建設與産業發展隻能依山傍嶺、見縫插針安排用地。山區的耕地資源,無論在數量和品質上相比平原地區都處于絕對劣勢。例如:水城區耕地資源數量少,全區耕地面積152萬畝,人均耕地不足2畝,基本農田人均保有面積不足0.5畝。耕地受地形坡度影響十分破碎,有的地塊隻能種幾棵玉米,被形容為“巴掌田”“草帽地”。此外,大部分區域位于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寒山區,平均氣溫低,不利于農作物生長。加上石灰岩山區坡度陡、土層薄、地力瘦,耕種不僅廣種薄收,而且極易造成水土流失。同時,水城區所處的雲貴高原地區還面臨嚴重的工程性缺水難題。當地雖然位于溫暖濕潤、降水量豐富的季風氣候區,但一方面岩溶地質條件使降水大多滲漏流失、難以存蓄,另一方面高山河谷地形使河川徑流水資源集中于谷底,缺乏大型水利設施難以提水上山利用。水城區猕猴桃基地45%的種植面積依賴遠距離工程引水,70%的果園尚未實作節水灌溉,水利設施成為制約猕猴桃産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立足山區環境資源優勢 推動山區特色農業現代化

發耳鎮櫻桃熟了果農增收了。 劉靜攝

二、山區特色農業有高産值、高成本與高風險并存特性

(一)山區特色農業有高産值的特性

山區特色農業相比糧油等大宗農産品生産,具有更高的産值。一是産品自身市場價值高。蔬菜、水果、茶葉、中藥材等經濟作物種植和畜牧業,其初級産品的市場價格一般要高于糧食、油料、棉花等大田作物,機關面積産值能達到大田作物的1.5到4倍。山區雖然耕地資源少,卻正适宜發展高值農業,是優質水果、道地藥材、優質茶葉、食用菌、高山反季節瓜果蔬菜的優勢産區,其相對涼爽的氣候、相對隔離的空間、豐富的林草資源為發展畜牧養殖提供了有利條件。二是品質品牌的溢價空間。山區特色農業能夠借助産地生态環境資源優勢生産優質農産品,依托品質樹立品牌,并瞄準高端市場和消費群體開展定向營銷,使産品獲得品質與品牌的溢價。例如:水城猕猴桃獲得“有機産品”“生态原産地保護産品”認證,并建立地域公用品牌,成為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指定供應産品,鮮果遠銷俄羅斯、加拿大等國,果酒産品通過美國FDA認證獲準進入美國市場。三是後期加工增值空間大。山區特色農業通過後期加工,不僅能延長産品保存期限、改善耐儲存、易運輸性質,還能夠開發一系列衍生産品,提升附加值。如刺梨鮮果在水城當地收購價為3元/斤,1斤鮮果可加工出5.4元的刺梨原汁,價值增值80%。每斤刺梨原汁又可生産20瓶刺梨飲料,實作10到20倍的價值增值。此外,當地企業還利用刺梨原料開發出保健飲品、藥品,能進一步拓展增值空間。

立足山區環境資源優勢 推動山區特色農業現代化

豐收季節的天門村。 水城區委宣傳部供圖

立足山區環境資源優勢 推動山區特色農業現代化

營盤桃花雞養殖廠勞工正在撿拾新鮮雞蛋。 水城區委宣傳部供圖

(二)山區特色農業有高成本的特性

山區特色農業實作高水準、高品質發展,需要投入較高的成本。一是生産能力建設的前期投入成本。山區農業發展的基礎條件較差,開辟荒山荒坡,建設高标準果園、茶園,鋪設道路、灌溉等基礎設施,需要較高的成本投入。果樹、茶樹、中藥材等經濟作物,栽種後需要經曆若幹年生長才能産生經濟效益,期間的管理維護也需要生産主體有持續投入的能力。例如:水城區利用當地煤礦行業轉型更新契機,引導部分“煤老闆”轉産投資猕猴桃等産業,使當地山區特色農業在發展初期能得到足夠資金投入,達到較高的發展起點。二是産品存儲與運輸成本。山區本身的地形條件決定交通運輸成本高于平原地區,水城區僅近年新增猕猴桃基地就需要建設道路30公裡以上。此外,山區特色農産品大多具有時間敏感的特點,水果、蔬菜等保存期限短,應季和反季節農産品要瞄準市場時間差,對采摘後保質保鮮和縮短運輸時間有更高的要求。是以,山區特色農産品往往采取高速公路、航空等較快捷的運輸方式,并全程配套冷鍊保鮮設施,具有較高的物流運輸成本。三是加工、銷售等後續配套環節成本。山區特色農産品要提升附加值和實作品質品牌溢價,需要在産品加工、品牌打造和市場銷售環節投入更多成本。例如:水城刺梨産業,當地政府為消化本地鮮果産能而投資2.56億元建設加工企業,企業成立後的主要工作卻是在全國尋找客戶、推銷産品、開辟市場,為此投入了巨大人力和資金成本。

立足山區環境資源優勢 推動山區特色農業現代化

康養百車河小鎮。 姚詠攝

(三)山區特色農業有高風險的特性

山區的環境特殊性和山區特色農業完全面向市場的特性,使山區特色農業面臨較高的風險。首先是自然災害風險。山區地形與地質結構複雜,氣候與氣象條件多變,冰雪霜凍、幹旱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發生機率明顯高于平原地區。例如:水城猕猴桃在夏季高溫高濕環境下易發生病蟲害,在春季易遭受倒春寒,都會造成較大經濟損失。山區特色農業為防範和應對災害風險,需要在防災設施、災害保險、抗災減損等方面投入更多額外成本。而山區特色農業風險大、成本高,保險企業不願介入,或者保費成本高、賠付水準低,進一步增加了山區特色農業面對自然災害風險時的脆弱性。其次是市場風險。山區特色農業從種植投産到挂果産生經濟效益,中間間隔時間長,期間市場瞬息萬變。如果早期對市場前景缺乏準确預判,中期不能及時開拓下遊市場,或者後期市場需求發生變化,都會使山區特色農業陷入産能過剩、産品滞銷的困境。近年來,許多山區紛紛将猕猴桃作為扶貧産業大力發展,使猕猴桃産能規模急劇擴張,2019年種植面積比2015年增加60%。産能增長一時難以被市場消化,一些地方猕猴桃收購價格直接被腰斬,甚至出現果在枝頭無人收的情況。水城刺梨産業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規模擴張而加工銷售能力不配套的問題,現有加工銷售能力剛夠消化5萬畝已進入盛果期的刺梨鮮果産能。未來,随着40萬畝刺梨全面進入盛果期,刺梨鮮果産能将會成數倍增長,我們政府和企業将面臨更大的消化壓力。

立足山區環境資源優勢 推動山區特色農業現代化

龍場鄉蔬菜基地。 劉靜攝

三、通過發展山區特色農業實作山區農業現代化

(一)大力發展山區特色農業,是實作山區農業現代化的重要路徑

現代農業強調的是現代科技的廣泛應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全面落實,現代農業組織的廣泛建立。水城區作為國家級扶貧工作重點縣,2014到2020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了76.1%,同全國平均水準的差距縮小了近5個百分點,其中來自經營性收入增長的貢獻占比達到74.7%。從農民自身需要出發,立足鄉村的生産類型豐富與多元的特質,遵循農業的基本特點,發展農民為主體的特色高值農業與特色産業,成為帶動山區農民脫貧增收,支撐山區鄉村建設,推動山區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主要力量。

立足山區環境資源優勢 推動山區特色農業現代化

水城野鐘刺梨豐收啦。 水城區委宣傳部供圖

(二)發展山區特色農業應首先厚植生态優勢基礎

良好、多樣的生态與人文環境是發展山區特色農業與特色産業的基礎。特色農業需要在特定的地理環境下,憑借獨特資源條件形成獨特産品滿足特定消費市場,特色農業是天時地利人和在農業生産上的具體反映。山區的自然生态環境和曆史文化資源十分脆弱,一旦被破壞就再難恢複。是以,山區首先要将保護生态與人文環境放在第一位,在保護的基礎上發展特色農業與特色産業。要做好生态環境、種質資源的調查,摸清環境資源家底;應優先保護生态系統與物種資源,如有機農業生态環境、地方特色品種等;應有機融入當地自然生态與人文環境,鼓勵采用生态循環的生産方式;應嚴格禁止濫用化肥農藥,排放與轉移未經處理的污染物等行為。

立足山區環境資源優勢 推動山區特色農業現代化

水城區通高鐵。 水城區委宣傳部供圖

(三)推動山區特色農業發展需要補短闆、降成本、防風險

基礎薄弱、高成本、高風險是發展山區特色農業面臨的主要難題,需要政府部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強基礎、補短闆、降成本、防風險,找到可持續、可複制的産業發展模式。可通過大力開展山區農業、交通、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山區交通運輸和農業灌溉用水條件,降低山區特色農業的基礎設施投入和交通運輸成本。可針對山區地形條件和特色農業發展實際需求,研發推廣合适的農業機械,減輕山區農業生産的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産率,降低人力成本。要加大對山區防災減災投入和對農業災害保險的支援力度,幫助特色農業經營主體增強抵禦風險的能力。

立足山區環境資源優勢 推動山區特色農業現代化

水城茶園。水城區委宣傳部供圖

(四)實作山區特色農業高品質發展要打造全産業鍊、提升組織化水準

發展山區特色産業要遵守做精做強的原則,不盲目擴張面積和産量,要“少而精”“精而強”,不靠數量取勝,而靠品質、靠特色取勝,這符合國家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方向,也符合農民增收的需要。增強山區特色農業的市場競争能力,實作高品質發展,需要打造全産業鍊。農業産業鍊條可以涵蓋農業生産的産前、産中、産後的各個環節,從農業産前的農資生産與技術開發到農業生産過程中的社會化服務,再到産後的農産品貯藏、深加工、運輸、銷售等環節,按照經濟學的理論,産業鍊延伸可以實作農業的增值增效。推動山區特色農業縱向延伸産業鍊,加大對品牌打造、産品研發與市場開發的投入,通過精深加工、高端市場銷售提升附加值。引導山區特色農業橫向拓展多種功能,發展農業+旅遊、農業+研學、農業+康養等融合産業,以多功能性實作多元價值。鼓勵經營主體、上下遊環節之間聯合抱團,提升産業鍊的組織化水準。要根據中遊儲運加工能力、下遊市場銷售能力來确定上遊的種養規模,減少生産的盲目性。例如:水城區猕猴桃經營主體和政府投資平台共同成立了猕猴桃産業集團,統一打造品牌和定價銷售,能有效避免各經營主體間惡性競争,實作産業健康發展。(作者系六盤水市水城區委書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