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傳遞城市溫度!這群普陀人用書畫記錄抗“疫”時刻

傳遞城市溫度!這群普陀人用書畫記錄抗“疫”時刻

在與新冠病毒賽跑的日子裡,“發生”與“記錄”并肩而行。一件件被夜色染成绛紫的白色防護服,一箱箱曆經長途跋涉而來的生活物資,一株株由回憶和想象交織而成、在城市角落慎重綻放的花朵,成為滬上藝術家筆尖下的共同主題,一勾一斫中盡是感謝與期盼。

為了将這些記錄“彙流成河”,向更多人傳遞紙筆背後的抗疫精神,普陀區檔案局近日聯合黃浦畫院,舉辦“抗疫之藝”書畫作品線上展,率先收集畫院成員創作的70餘幅主題作品,并通過“上海普陀檔案”微信公衆号首度公開亮相。

據普陀區檔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作品均由畫家、書法家們自發創作,源于他們對近期生活的真實所見與所感,是以在表現形式上呈現百态,既有匆匆幾筆既顯輪廓的速寫,也有巧密精細、極盡勾勒的工筆,還有數字漫畫、水墨、油畫等多種類型,展現出民間創作所具有的多樣性、寫實性等特點。

在明信片上的《抗疫日記》

4月以來,黃浦畫院的李元勳每次都趁着核酸檢測時的候檢間隙,在明信卡片上描繪出當天所見的各種場景,十幾張速寫卡片連綴在一起,他将其命名為《抗疫日記》。

傳遞城市溫度!這群普陀人用書畫記錄抗“疫”時刻

李元勳早年從事美術設計,退休後加入黃浦畫院,經常和學生出門寫生,在明信卡片上創作的習慣便從那時開始養成。“既有一定厚度、又友善攜帶,十五分鐘就能畫完一張,很适合速寫。”雖然他也會使用手機攝影,多數情況下李元勳仍喜歡用這種傳統方式“練手”,“這種記錄時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他談起幾天前社群志願者為他們送藥時的場景。原來,李元勳的妻子患有哮喘,需要長期用藥,但囿于各種現實因素,一直無法配到藥品。盡管最終他們在女兒的幫助下于電商平台訂購成功,可藥品卻因運力緊張而運速減慢,眼看家中存量所剩無幾,老兩口的心中愈感不安。

“那天外面正下着大雨,我接到電話說藥來了。”李元勳打開門一看,發現地上放着一大袋藥品,而志願者則站在離門兩米外的走廊裡,正待他取走商品。望着被雨水浸濕的塑膠袋和志願者離開時的背影,他轉身回到家中,将這一幕留在了明信片中,“外面人手緊張,這些藥來之不易,我是凡人記小事,但這小事對我們凡人來說卻是大事。”

身體力行的《守滬者》

李元勳所經曆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海的街頭巷陌不斷上演,而在這些故事中,黃浦畫院的畫家、書法家們和普通市民一樣,時常穿梭于觀察者、受助者、贈予者等多種身份之間,用各自的行動傳遞城市溫度。

“80後”林捷畢業于華東師範大學美術系,是一名專業畫家,也是普陀的一位居民。這次疫情期間,他作為黨員志願者,積極協助樓組長通知居民進行核酸檢測、搬運保供物資和團購物資、分發抗原試劑;而每當完成志願工作傳回家中,他都習慣用閱讀卸下疲憊。

傳遞城市溫度!這群普陀人用書畫記錄抗“疫”時刻

林捷告訴記者,在近期的閱讀過程中,一本記載着2020年上海“戰疫”事迹的《守滬者》令他印象深刻,書中的故事與眼前的場景重疊交錯,激發他用自己擅長的工筆畫創作了一幅同名作品。畫上,一本《守滬者》合頁于案,旁有兩枝茶花含苞待放。

“我們小區裡有許多茶花,那幾天正好是它們開放的時刻。”林捷在書旁畫上茶花,既是以“靜待花開”之意期待上海早日戰勝疫情,也是以花喻人,向多日來與他并肩作戰的鄰居、志願者、社群工作者緻以感謝,“我們這棟樓裡的居民心都很齊,有什麼事情需要人手,大家都争着來幫忙。”

作者:張曉鳴 黃蓉

編輯:王嘉旖

責任編輯:單穎文

*文彙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