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連皇帝都鐘愛的玉雕,現在什麼境遇?

有一種酷炫的玉雕技法,江湖人稱活環雕刻,也被叫做鍊子活。

因為高難度被一些玉雕師視為“看家本事”。其難度等級有句話總結:廢料,廢工,搞不好,廢人...

而在普通人眼中,它難得一見。隻要一出現,必然是重量級作品。不過,随着時間的變化,似乎這樣的精妙玉雕,也有失傳的風險。

連皇帝都鐘愛的玉雕,現在什麼境遇?

活環雕刻由來已久,它是從圓雕技法中衍生出來的。古代的一些香爐、塔、熏爐上常見到環鍊的蹤迹。

最初活環技藝源于玉石的鑽孔技術,後随着技術的廣泛應用,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了套環工藝。

連皇帝都鐘愛的玉雕,現在什麼境遇?

戰國,随州曾侯乙墓出土

在我的老熟人乾隆年間,玉器的活環鍊雕才達到巅峰。這位狂熱的藝術愛好者有權有錢,還是個不折不扣的崇玉皇帝。可以說乾隆時期的玉器,以精工細作名揚天下!用現在一個的詞兒來說是“工匠精神”。

那時期的“乾隆工”有兩門拒不外傳的獨特手藝——活環鍊雕和掐絲嵌金。主要運用在玉器皿和玉擺件之上,據說隻有能繼承師父衣缽的徒弟才有資格學習與傳承。

連皇帝都鐘愛的玉雕,現在什麼境遇?

乾隆禦寶《田黃三鍊章》

這就意味着,不是你想學就有人教的,還要看資曆!是以,鍊雕玉器在當時也屬于皇家專用玉雕。後經明清兩朝發展,鍊雕工藝愈加完善。

連皇帝都鐘愛的玉雕,現在什麼境遇?

活環鍊對原料的要求也很高,要求要質細性堅,純而無格。而且為了保證環鍊的完整性,一般都會選用體積較大的原料。

它的制作分為油條、起股、掐節、活環、脫環、修整幾個步聚。先給您看一個用胡蘿蔔雕出活環鍊的過程,讓您有個初步的概念。

連皇帝都鐘愛的玉雕,現在什麼境遇?

胡蘿蔔示範活環鍊要點

而現實中,整雕活環與镂空雕一樣,難度巨大。它最大的難點,在于取其材而不能離其體。

首先确定好每節環的長度,以及環與環之間的空隙寬度,掏空空隙部分,磨圓棱角,掏空中間部分。雕琢之時不容一絲錯漏,要做到環環相扣、長短對等、方向一緻,若損一圈一環,則前功盡棄。

連皇帝都鐘愛的玉雕,現在什麼境遇?

一件環鍊的制作過程充滿了困難和風險,雕玉不是雕蘿蔔。是以,環鍊雕對于雕刻者大局觀,以及手藝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

連皇帝都鐘愛的玉雕,現在什麼境遇?

有師傅說,這項技術不是有天賦與耐心就可以,體力不行精力不夠的,還是算了...

往往一件高超的镂空活環作品的完成,要耗費數年刻苦細緻的努力,整個創作過程,滲透着琢玉者嘔心瀝血的心法。

連皇帝都鐘愛的玉雕,現在什麼境遇?

古代時期雕刻工具和技術的限制,制作大約要花費3-4個月乃至半年的時間。

如今科技發展,制作過程可使用電動工具,工時縮減,精确度顯著提升,但是卻難求知音了。

一方面是這樣的作品,制作難度仍然較高,消耗量大,屬于吃力不讨好的作品。另外一方面沒有多少購買者,隻有極少的藏家關注。

如果大家都不做,也許,再過幾十年就隻能在博物館看見它們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