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總結閩甯協作的成功經驗,寫出一本2021年度“中國好書”

【百道編按】電視劇《山海情》熱播,讓大家了解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甯夏西海固人民搬出大山,在福建的對口幫扶下,通過雙手脫貧緻富的故事。據電視劇主創團隊介紹,劇名和劇中的衆多故事靈感均來自作品《詩在遠方:“閩甯經驗”紀事》。該書榮獲2021年度中國好書,百道網專訪圖書作者何建明,請他介紹這本書背後的故事,并分享他對于報告文學創作方法、時代意義等方面的思考。

他總結閩甯協作的成功經驗,寫出一本2021年度“中國好書”

《詩在遠方:“閩甯經驗”紀事》作者 何建明

如果你聽過“報告文學”這四個字,就應當聽過何建明的名字。他是中國作家協會第七、八、九屆駐會副主席,任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長、副會長達25年。從1978年起,何建明開始創作報告文學,到今天已有四十四年,他寫過近30部長篇報告文學和上百部中短篇報告文學。

何建明的報告文學往往取材于重大題材、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這種題材或事件的重要性也被稱為“國家叙事”。報告文學和政治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何建明在創作時始終有着自覺的政治意識和政治擔當,這種政治意識和擔當表現在他強烈的政治激情上。有研究者認為,他的政治意識是寬闊的、開放的,或者說是一種更深廣意義上的政治,亦即人們常說的江山社稷天下的觀念,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作為一名作家,何建明關注政治展現在關注國家政治曆程,更關注國計民生和民心所向。

他總結閩甯協作的成功經驗,寫出一本2021年度“中國好書”

“百井扶貧”工程讓西海固人民品嘗到甘甜井水

2019年起,何建明開始創作一部回顧并總結習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間的東西部精準扶貧樣本——“閩甯扶貧”的成功經驗的報告文學作品,書名是《詩在遠方:“閩甯經驗”紀事》(以下簡稱《詩在遠方》),在2021年3月1日由甯夏人民出版社和福建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何建明在閩甯兩省區充分調查、收集資料、實地走訪,用兩年時間完成本書。2021年的大熱電視劇《山海情》的主創團隊曾透露,《山海情》的劇名和其中的衆多故事靈感都源自這本書的内容。

《詩在遠方》以站位高、視野闊、格局大、思想深而與衆不同。更為可貴的是,作品把“閩甯經驗”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聯系起來,并把“閩甯經驗”融入中國對世界減貧事業做出重要貢獻之中。這樣的高度和深度,使這部作品具有了思想領先的意義。

他總結閩甯協作的成功經驗,寫出一本2021年度“中國好書”

《詩在遠方:“閩甯經驗”紀事》

出版社:甯夏人民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作者:何建明 著

出版時間:2021年03月

《詩在遠方》這類大題材,我必須寫

百道網:作為中國著名報告文學作家,您創作了大量報告文學作品,在您心裡是否把他們做過分類?《詩在遠方》屬于哪一類型?

何建明:按照選題的時代性分類有兩種,一種是曆史題材,一種是現實作品。如果按照主題來分類也有兩種,一種是重大事件,一種是典型人物。《詩在遠方》應該屬于現實題材當中的重大事件。

他總結閩甯協作的成功經驗,寫出一本2021年度“中國好書”

百道網:您的報告文學創作好像有一個特點,就是能把宏觀的主題思想融彙到一個個故事中去。《詩在遠方》雖然是一篇報告文學,但是感覺也很像一篇故事豐富并互相關聯的小說。您為什麼會有這種創作風格與偏好?您如何看待報告文學和小說的關系?

何建明:報告文學和小說在文體的書寫方面是一樣的,都要用故事來表述我們想表達的思想,是以這不是我的偏好,而是報告文學必須做到的一點。很多所謂的報告文學作品跟新聞報道差不多,沒有注重故事性和文學性,其實它們不是報告文學。真正優秀的報告文學和小說的唯一的差别就是,小說是虛構的,報告文學是真實的。

在文學的寫作方法上兩者是一緻的,隻不過小說要從開頭馬上進入情節,但報告文學需要有時代背景的交代等等。在《詩在遠方》這本書裡,我先交代了甯夏特别是西海固地區缺水的苦難、當地人的貧困問題,然後才引出甯夏和福建兩地的合作,之後用一個個事件、故事來說明和回答“閩甯協作”産生的現實意義,包括給老百姓帶來幸福、推動社會發展等等。報告文學更具有時代的張力,它雖然和小說一樣通過人和故事回答很多問題,但它回答的時候更加直接,這也是它的特性。

他總結閩甯協作的成功經驗,寫出一本2021年度“中國好書”

謝興昌一家歡度2020年春節

《詩在遠方》這本書用比較精彩的故事和生動的語言回答了一個時代問題,那就是一個飽經苦難的貧困地區如何完成脫貧攻堅?在習近平的關懷和上司下我們找到了“閩甯協作”的方式,這是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的脫貧經驗,是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展現。

百道網:近年來您的作品取材于重大題材、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這種“國家叙事”的傾向非常明顯,《詩在遠方》這本書也屬于這種國家大時代叙事,因為它講的是習近平上司的東西協作的典型成功項目。為什麼您的創作主題和關注點會有這種變化?它符合時代的哪種需求?

何建明:我寫的并不是全部都是大事件,但我确實寫大事件比較多,這種題材占到我作品的三分之一,比如《革命者》《南京大屠殺全紀實》,比如寫利比亞撤僑的《國家》,比如寫三峽移民的《國家行動》等。這和我的身份以及我處理這種題材的社會影響力有關系。中國社會發生的大事、好事太多了,是以我肩負的任務也多。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講話中提出:“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堅守人民立場,書寫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作為中國的作家,我責無旁貸。

寫大題材主要是因為我身處在中國這樣一個迅猛發展的社會中,時代對有一定影響力的報告文學作家有要求,我應該承擔一種責任和使命。現在不斷接到各種機構和個人的寫作要求,我就要判斷什麼題材是好的,是必須去寫的。

他總結閩甯協作的成功經驗,寫出一本2021年度“中國好書”

經過近20年的生态修複,紅寺堡區新莊集鄉移民舊址已逐漸被綠色覆寫

我覺得對作家來說,題材的大和小隻是表象,它們的寬闊度、深刻度,它們的價值在本質上是一樣的,大題材無非是容量大,小題材無非容量小而已。從科學家到小書記,大人物、小人物我都寫過。有些題材盡管小,但是它可以“滴水見太陽”。2018年出版的我的作品《山神》就是個寫小事的小作品,它的主人公是貴州大山深處遵義市播州區仡佬族鄉草王壩村的支部書記黃大發,他被評為“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這種“感動中國人物”我寫過好幾個,在我很早的作品《根本利益》裡的“百姓書記”梁雨潤也是其中之一。有些小人物和小事件我會特别關注,因為具體的事情和人也能反射出我們時代所進行的偉大變遷的光芒;而大時代的大題材其實也呈現了中國人個體的形象,比如記錄港珠澳大橋建造經過的《大橋》,實際上着力描寫了總工程師林鳴在造橋過程中的理念和情感,以及他為國争光的精神,這一個人的個體行為代表了中國和這個時代。

他總結閩甯協作的成功經驗,寫出一本2021年度“中國好書”

中圈塘村移民喬英波在羅山酒莊葡萄基地向農戶講解葡萄藤養護知識

這部作品之是以感人,

是因為我本人被感動了

百道網:在大家的印象中,報告文學應該是冷靜客觀和不動聲色的,在這方面可能《南京大屠殺全紀實》比較典型。但是《詩在遠方》裡您作為叙述者幾乎一直在介入并發表自己的感想,甚至有大段抒情。您為什麼要如此操作?

何建明:我經常用這種情感充沛的寫作模式。就像我之前說的,報告文學和小說非常類似,作為報告文學作家我完全可以把自己融入其中,以第一人稱來做故事的角色之一,在身處令我感動的事件中時情不自禁地流露感情。我覺得是選擇用散文的方式來寫,還是用比較冷調的筆來陳述,取決于你寫的是怎樣的題材。

像《詩在遠方》這種題材,它的書名我都用了散文題目的風格。對甯夏人來說,“詩在遠方”有兩種寓意,一方面甯夏的西海固沒有水,當地人非常渴望看一看大海,看看福建人所生活的靠海的世界;另一方面他們内心裡向往着像東部地區一樣過上好日子。而福建人為什麼支援甯夏呢?福建原來也比較窮,但是後來随着發展富裕起來了,而且水量豐沛,福建人發現甯夏那麼窮、那麼缺水後,覺得應該通過自己的能力和感情,幫助兄弟省份,讓它成功脫貧,得到更好的發展,成為跟自己同樣幸福的地方,這就是福建人的“詩在遠方”。這個書名富有浪漫情調,非常詩意化,适合于這部作品,同時我也用了散文筆調來寫這部書。

他總結閩甯協作的成功經驗,寫出一本2021年度“中國好書”

銀川市華西村1997年舊村貌

百道網:除了浪漫外,在《詩在遠方》一書中,您生動地描繪了衆多人物形象,也經常被感動到眼眶濕潤。那麼能不能給我們講講,在為了寫這本書的采訪過程中,最讓您感動的事,最讓您内心受到震撼的事情是什麼?

何建明:電視劇《山海情》也是圍繞“閩甯協作”的背景來講故事的,不過這部電視劇原來的名字叫《閩甯鎮》。他們在拍電視劇的時候看到我這本書了,他們自己跟我透露,說看了我作品中的很多沒聽過的故事深受啟發,包括《山海情》這個新名字也是受到我作品的影響,你看看目錄就知道,我在書裡常提到山與水的情。它也收到了非常好的社會效果。

深入甯夏後,很多東西讓我感動。我過去從沒有去過甯夏的西海固,這是甯夏最窮的地方,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說這裡是不适合人居住的地方,因為沒有水,當地男女的皮膚都和我們不一樣。甯夏有名氣的作家幾乎都是從西海固出來的,我熟悉其中幾個優秀作家,因為窮,他們拼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對社會的看法,繼而成功了。但我作為一個外地作家,當第一次到達西海固,發現在“閩甯協作”等中央的政策和方針下,經過甯夏人民的自我奮鬥,這個地方完全變了樣,甚至有的地方比福建、比我老家蘇州建設得還要好時,我受到極大的震撼。我過去聽說西海固的扶貧工作,沒有做到“完整”和“成功”,但這次不一樣,這次是做到了脫貧,呈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曾經是一片沙漠的地方變成了江南水鄉。

他總結閩甯協作的成功經驗,寫出一本2021年度“中國好書”

銀川市北塔湖

我記得第一次去西海固那天就碰到大雨,那一天的降水量比過去一年的雨量都多。我一路采訪了方方面面的人,有小孩,有他們的家長,還有年紀很大的老人,他們講了很多故事,凡是讓我印象深刻的我全都在書中做了适當篇幅的叙述。是以,這部作品之是以好看、有情,是因為我本人被感動、震撼後,産生了我筆下的人物和語言。

他總結閩甯協作的成功經驗,寫出一本2021年度“中國好書”

蘇家女主人熱情挽留作者一行人吃飯

百道網:其實看完《詩在遠方》這本書後,我心裡還是有一個疑問。西海固一直以來都嚴重缺水缺糧,不适合人生存,為什麼這麼多西海固人不離開這個地方?您在走進西海固以後,是否能解答這個問題?

何建明:走與不走,不是所有人都像你、我這樣能說走就走的。一個家園,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是不會離開的。有很多西海固的人出去打工,但是最後還是選擇回到自己的家鄉,最主要的原因是現在家鄉變好了。不過在家鄉沒有變好的時候,依然還有很多人留在那裡,因為那是他們的家園,再苦再貧寒,他們還是會對那塊土地有感情,在那裡他們的心靈是充實的。家園是人的情感的特殊指向,是人生命中的重要部分。很多人在北京呆了幾十年,“官”也不小,最後内心裡還是會回響這四個字:落葉歸根。

他總結閩甯協作的成功經驗,寫出一本2021年度“中國好書”

西海固山村舊貌

你的細節越細,作品表現的情感就越好

百道網:您剛才提到的《山海情》,這部劇裡有一個角色原型林占熺,他是福建農林大學教授、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被稱為“大姑爺”,他為閩甯協作做出過突出貢獻,也經曆過不小的挫折,觀衆們對他的印象很深刻。習近平總書記在談話時也提到過這個人物,但是相比《山海情》,您在書中對這個角色着墨的篇幅很少,這是出于什麼考慮?

何建明:《詩在遠方》這本書比《山海情》裡涉及到的人物多得多。不過這不是簡單的角色多與少的問題,是不同的問題和主題所運用的人物不同。《山海情》是以甯夏老百姓的自我奮鬥為主題的,作為電視劇,它要提煉典型形象,通過集中描寫一個人、一個家庭或一個群體來實作藝術目标,不能拍得太“散”,也不能拍出宏闊;而我寫的是整個社會扶貧攻堅的形态,不能集中寫一個人,我要考慮以“閩甯協作”為切入口,從方方面面展現社會的整體性和世界的豐滿型,當然也要考慮整個事件的精彩性。《山海情》借鑒了我書中的很多概念和故事,但都是為了充實和豐滿電視劇的效果,表達電視劇的主旨。我在書中花了很多筆墨寫當年的福建省扶貧辦主任林月婵,她是執行習近平上司的“閩甯協作”的重要人物,但《山海情》就對她的講述很少。

他總結閩甯協作的成功經驗,寫出一本2021年度“中國好書”

花農在固原市原州區油用牡丹

生産基地采摘牡丹籽

百道網:您曾經做過記者,擔任過出版社社長,是作協副主席,經曆過多種身份轉換。從出版人的角度看,您是如何選擇采訪人物的?從出版人、作家的角度看,您對《詩在遠方》這本書有怎樣的不同評價嗎?

何建明:對于這種大題材,需要放在一個大的曆史背景中去寫才能展現它的時代意義,但是書寫的過程中必須從細節着手,你的細節越細,作品表現的情感就越好。這是我幾十年來積累的經驗。在這個時代下中國出現了很多偉大的事件和人物,我們要站在更高的地方,在更宏闊的視野中去分析和觀察他們。為此,我在采訪之前就會處理好這些問題,确定采訪對象的名字以及怎麼寫這本書,然後進行具體操作,最後組合、拼章、加工,直到創作出一部完美的作品。

因為我做過出版社的社長,也擔任過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出版集團管委會主任,我比其他作家具有的優勢就是我懂得讀者喜歡什麼,在書名、内容、裝幀、封面設計上我都有自己的講究,出版社大部分也都采用了我的意見。把主書名定為《詩在遠方》,是我自己啃了一塊難啃的骨頭,因為這四個字代表了浪漫的詩歌或者理想的境界,而當你真正要把作品用“詩在遠方”去實作時,它本身就是個噱頭,通過“閩甯協作”來破解它,本身就具有挑戰意義,引發讀者的關注。從内容上說,我把西海固的苦難原貌放在開頭作為背景,就是要給讀者一個懸念——脫貧攻堅能不能做好?最後收尾時,讀者才發現原來做得那麼好。這一切都是我從出版人的角度不停思考“什麼樣的作品才能吸引讀者”這個問題後得到的結果,可以說展現了我獨特的成功一面。

他總結閩甯協作的成功經驗,寫出一本2021年度“中國好書”

養羊人在羊場裡自建的跑道上

驅趕灘羊“跑步鍛煉”

當人全神貫注地去完成一種使命時,

他的能量是巨大的

百道網:您的出書效率異常之高,一年能出版兩三部作品,《詩在遠方》這部長篇報告文學也隻是寫了兩年。您是如何在百忙中保證自己作品的品質?

何建明:我以前是一邊上班一邊寫作,現在離開工作崗位了,就可以集中精力創作。現在我接到的任務特别多,而且題材都特别大,有的時候就要穿插進行,每年我至少會出兩到三部作品。我的長處在于:我幹了幾十年,寫過各種題材,經驗豐富;我是從部隊出來的,以前習慣了同時完成好幾種工作;我有一股拼勁,我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創作上;我所接收到的各種資訊遠遠超過一般作家。

2019年我為了寫《詩在遠方》,第一次去甯夏、福建的時候疫情還沒開始,之後再去甯夏時疫情已經開始了。這時候很多作家是不能出門的,他們不太可能去這兩個地方,但我從來沒有被這些因素影響,一直在前線。2020年初我寫《上海表情》的時候,就一直在前線,記錄了上海抗疫工作從開展到取得成效的過程和我的個人體驗。我覺得一個作家就應當在國家、民族、人民面臨困難的時候,秉着勇敢的精神站出來,走在第一線。當一個人全神貫注地去完成一種使命和責任的時候,他的能量是巨大的,而這種能量發揮出來後可以實作很多目标,我就是這樣走過來的。

他總結閩甯協作的成功經驗,寫出一本2021年度“中國好書”

報告文學總結人類發展經驗,

預示社會文明的發展方向

百道網:長期以來困擾報告文學的核心問題之一是,因為時間上的相對切近,報告文學的寫作缺少必要的檢討的距離,是以難以追求理性反思的深度。在《詩與遠方》這本書裡,洋溢着主流意識形态立場,您認為您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嗎?

何建明:我對作品有自己的标準,那就是既要好看,又能經得起時間的檢驗。我寫了四十多年報告文學,有二三十部一直在不斷加印中,甚至翻譯到國外,或拍成了電影和電視劇,可以說優秀的報告文學作品實作了報告文學文體應有的文學性、曆史性的地位和作用。我覺得報告文學作家在寫作時,要比小說家考慮的問題更複雜,比如《詩在遠方》不僅是叙述中國當代的事件,還要從更高的立場上來說明全球人類共通存在的貧困問題,這個問題在非洲有,在貧富差距大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有,比如美國紐約的貧民窟。在中國共産黨上司下的中國大地上,通過制度的力量、人民的力量和智慧,我們整體消除了絕對貧困,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壯舉。是以這本書不僅具有曆史價值,還有“人”的價值,可以被全人類學習,它的内容在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後依然會有人願意了解,不會過時。

他總結閩甯協作的成功經驗,寫出一本2021年度“中國好書”

柳泉鄉柳泉村正在晾曬的黃花菜

百道網:請談談您對報告文學這種文體的前沿性觀點。随着報告文學的篇幅越來越長,時效性明顯降低,那麼它存在的主要意義是什麼?

何建明:報告文學作品的體量完全是按照題材确定的,不是說字數多就是大題材,也不是報紙上發的短篇就更“精”,因為好作品可以讓人從頭到尾一口氣讀下去,不好的作品幾個字都不願意看。我相信作品無論長短,重點是品質。

報告文學在發展道路上現在遇到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在移動網際網路和媒體衆多的時代,讀者習慣了碎片化閱讀,而且他從手機上閱讀資訊的時效比你的作品快得多——這個問題是對報告文學作家最大的挑戰。其實它對小說家來說也是挑戰。現在是後工業時代,我們的決策和行動應當和社會的發展同步,才能實作自己的目标。雖然說報告文學作家是時代的輕騎兵,比其他文體的作家稍微快一點,但在我看來我們與時代的同步性還是遠遠不夠的,何況讀者對我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聰明的報告文學作家唯一可選擇的道路就是,鍛煉自己的腳力、眼力,當人家正在說某件事的時候,你要比别人說得更好、更深入、更精彩。

他總結閩甯協作的成功經驗,寫出一本2021年度“中國好書”

隆德縣觀莊鄉前莊村新貌

報告文學存在的意義很大,毫無疑問它的功能對社會發展起到推動作用。比如《詩在遠方》可以讓讀者更好地了解“閩甯協作”、甯夏脫貧的曆史,即使是看了《山海情》的觀衆也會從中收獲更豐富和精彩的内容,這就是不同文體存在的合理性。我最近在成都寫了一本新作《流的金 流的情》,講述雙流人緊緊抓住航空經濟,通過航空業與機場改變了雙流這座城市的命運。我們從農耕文明到工業社會的海洋文明,現在步入了航天宇宙文明,雙流創新的發展理念和經驗,對于非東部沿海地區、不具有地理優勢的地方提供了一種特别好的發展模式,也就是航空經濟。這本書看起來總結的是機場旁一個區縣的發展情況,但實際上是介紹了中國區級地區的發展模型,對其他省市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在我眼裡,報告文學可以總結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性經驗,預示社會文明的發展方向。不過是否能讓所有人都了解作品的意義,還要看作品的輻射面和影響力。總之報告文學的作用很大。

作者:劉瑞麗

編輯:道之

終審:令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