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藥店慧享陪伴你的第 1385 天
夏季是小兒腹瀉的高發季節,在門診常見年輕的爸爸媽媽抱着孩子擔憂的問:“怎麼辦啊,我家寶寶一吃東西就拉肚子,整天都在哭鬧,會不會是腸炎?”小兒腹瀉常見于6 個月~2 歲的嬰幼兒,其中一歲以内約占半數,是造成寶寶營養不良和生長發育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有資料顯示,在開發中國家,嬰兒平均每年會腹瀉6 次,兒童每年會腹瀉3 次。小兒腹瀉,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瀉為主的一組疾病。主要特點為大便次數增多和性狀改變,可伴有發熱、嘔吐、腹痛等症狀及不同程度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病原可由病毒、細菌、寄生蟲、真菌等引起。藥店人如何科學地為腹瀉小兒調整用藥,不僅涉及到寶寶的消化道問題,而且關系到寶寶生長發育、健康成長的大問題,是以一定要重視。今天就和藥店慧享一起來學習小兒腹瀉的表現症狀,專業聯合用藥及注意事項吧!
[小兒腹瀉的病因]
1、不講衛生,“病”從口入
愛玩是小朋友的天性,HIGH起來可以顧不上吃飯更顧不上洗手。還有的小朋友有啃手的壞習慣,當手衛生做得不好的時候,細菌或病毒就“有機可乘”啦,各種“病”原從口進入消化道可導緻各種感染性腹瀉。
2、免疫功能不成熟
越小的孩子免疫功能越是不夠成熟,阻擋細菌或病毒入侵的能力越差,也是腹瀉高發的原因之一。
3、受涼或飲食不當等問題
腹部受涼、輔食添加不當、飲食不當如生冷食物刺激、對母乳或配方奶中乳糖不耐受等也可導緻兒童出現腹瀉症狀。
4、小兒消化系統不成熟
局部抗感染能力差,加之生長發育快,需要的營養較多進而胃腸道負擔重,易受外界環境影響引起腹瀉。
5、小兒消化酶分泌較少
使胃腸道消化及殺菌能力下降,容易引起細菌感染,産生腹瀉。
6、小兒腸道菌群尚未建立
嬰幼兒到2歲腸道菌群基本建立,是以2歲以下的嬰幼兒及易引起細菌感染,産生腹瀉。
7、食物引起
由于存放不恰當或者食物過冷過涼、奶具由于消毒不徹底、清洗不幹淨也容易引起細菌感染進而導緻腹瀉。
8、神經系統不成熟
神經系統功能調節能力差,容易發生腸道功能紊亂。
9、感染因素
腸道内感染細菌、病毒或腸道外感染(如肺炎、中耳炎、上感、泌尿道感染等)引起的稱為感染因素
[小兒腹瀉的表現症狀]
1、常見症狀
大便多
較正常情況下排便次數增多,輕時每天4-6次,嚴重時可達10次以上或者更多。
大便稀
大便稀薄,為稀水樣便,蛋花湯樣便,有時候是粘液便或膿血便。
其他症狀
除了腹瀉之外,還伴有吐奶、腹脹、發熱、煩躁不安、哭鬧、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口幹舌燥、尿少等症狀。
2、生理性腹瀉
大便次數可達每日6~7次,大便呈黃綠色、較稀,甚至有小奶瓣和粘液。這類孩子精神好、食欲好、不發燒、不嘔吐,是以對于這種生理性腹瀉,家長大可不必着急,更不必為改變大便性狀而停止母乳改喂牛奶。一般孩子到4~6個月合理添加輔食後,這種生理性腹瀉就會自然痊愈。
3、感染性腹瀉
不同的細菌和病毒引起的腹瀉症狀也不一樣。輕症的病人表現單純的胃腸道的症狀,拉稀次數一日5~6次至10餘次,同時還出現低燒、食奶差、嘔吐、精神弱、輕度腹脹、哭鬧、唇幹、前囟門凹陷。嚴重時大便呈稀水狀,可增加到10~20次每日。還伴有高燒、嘔吐、尿少、嗜睡,家長仔細觀察寶寶,會發現手足涼、皮膚發花、呼吸深長、口唇櫻紅色。在換尿布時發現小兒反應差、口鼻周圍發绀、唇幹、眼窩凹陷,這種情況要立即送醫院。
4、大腸杆菌引起的腹瀉
如果寶寶大便次數多,黃色,有蛋花湯樣,常伴有血絲和粘液,雖未進食很多奶,但有腥臭味,排便時哭鬧,煩躁不安,這類腹瀉大多是緻病性大腸杆菌引起的,是新生兒時期比較常見的,需用藥治療。
[專業聯合用藥]
一般治療
治療原則
合理飲食,維持營養;迅速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紊亂;控制腸道内外感染;對症治療加強護理、防治并發症;避免濫用抗生素。
補液治療
1、預防脫水從患兒腹瀉開始,就給口服足夠的液體以預防脫水。
2、輕中度脫水者可給予口服補液鹽。
3、中重度脫水者需要住院給予靜脈補液。
治療時避免濫用抗生素,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有針對性的藥物,不要将兩種或三種抗生素一起使用,更不要頻繁地更換用藥。
一般藥物治療
西藥治療
1、蒙脫石散
适應症:兒童及成人急、慢性腹瀉。
用法用量:兒童:1歲以下,每日1袋;1~2歲,每日1~2袋;2歲以上,每日2~3袋,均分三次服用。或遵醫囑。(溫馨提醒:急性腹瀉服用本品治療時,首次劑量加倍。)
2、媽咪愛
适應症:因腸道菌群失調引起的腹瀉、便秘、脹氣、消化不良等。
用法用量:2歲以下兒童,一次1袋,一日1~2次;2歲以上兒童,一次1~2袋,一日1~2次,用40℃以下溫開水或牛奶沖服,也可直接服用。
3、雙歧杆菌三聯活菌散
适應症:用于腸道菌群失調引起的腹瀉和腹脹,也可用于治療輕中度急性腹瀉及慢性腹瀉。
用法用量:口服,用溫水沖服。0-1歲兒童,一次半包;1~5歲兒童,一次一包;6歲以上兒童及成人,一次兩包;一日三次。
中藥治療
1、小兒香橘丸
功效與主治:健脾和胃,消食止瀉。用于脾虛食滞所緻的嘔吐便瀉、脾胃不和、身熱腹脹、面黃肌瘦、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3次。周歲以内小兒酌減。
2、雙苓止瀉口服液
功效與主治:清熱化濕,健脾止瀉。用于濕熱内蘊,脾虛失健所緻的小兒腹瀉,可伴有發熱、腹痛、口渴、尿少。
用法用量:口服。1歲以下,每次3~5毫升;1~3歲,每次5~7毫升;3歲以上,每次10毫升,一日3次。3天為一療程。
3、醒脾養兒顆粒
功效與主治:醒脾開胃,養血安神,固腸止瀉。用于脾氣虛所緻的兒童厭食,腹瀉便溏,煩躁盜汗,遺尿夜啼。
用法用量:溫開水沖服。一歲以内一次1袋(2克),一日2次;一歲至二歲一次2袋(4克),一日2次;三歲至六歲一次2袋(4克),一日3次;七歲至十四歲一次3~4袋(6~8克),一日2次。
4、丁桂兒臍貼
功效與主治:健脾溫中,散寒止瀉。适用于小兒洩瀉,腹痛的輔助治療。
用法用量:外用。貼于臍部,一次1貼,24小時換藥一次。
對應症型用藥治療
脾虛洩瀉
症狀
大便時溏時瀉,遷延反複,完谷不化,飲食減少,食後脘悶不舒,稍進油膩食物則大便次數增多,尿少,面色萎黃,身重胸滿,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脈細弱,小兒指紋淡。
治法
溫運健脾,滲濕止瀉。
常用藥物
瀉痢保童丸、啟脾丸、小兒健脾丸、純陽正氣膠囊、兒瀉康貼膜、丁桂兒臍貼、小兒腹瀉貼。
此類藥品特色
小兒脾虛洩瀉,多因素體虛弱或久病元氣不足,緻脾胃氣虛,運化無力。這類藥品均具有健脾益氣,止瀉化濕的功效。
瀉痢保童丸:成份較多,兼顧的病症也比較全面。健脾養胃的同時,将濕邪從小便排出,還能養陰清虛熱;
啟脾丸:健脾止瀉的同時還能消食,是治療小兒脾虛腹瀉的常用中成藥;
小兒健脾丸:健脾、養胃、消食,治療腹瀉的同時,還能降逆止嘔,也就是治療上吐下瀉;
純陽正氣膠囊:藥性偏涼,具有溫中散寒的功效,用于暑天感寒受濕,腹痛吐瀉。但含有朱砂、硼砂、雄黃等礦物藥,易傷脾胃,應該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兒瀉康貼膜、丁桂兒臍貼、小兒腹瀉貼:均為外用藥,可配合上述藥物使用。
風寒洩瀉
症狀
洩瀉清稀,甚則如水樣,腹痛腸鳴,脘悶食少,惡寒發熱頭痛,苔薄白,脈浮,小兒指紋淡紅。
治法
化濕和中,解表散寒。
常用藥物
溫脾止瀉丸、藿香正氣滴丸、兒瀉康貼膜、丁桂兒臍貼、小兒腹瀉貼等。
此類藥品特色
小兒風寒洩瀉一是喂奶的母親本人受涼感冒傳染給寶寶,二是寶寶自身受涼引起的拉肚子,是以有時寶寶和母親都要進行治療。
溫脾止瀉丸:溫中散寒,健脾止瀉。用于脾寒陽虛,中宮失運,洩瀉無度,樣如米泔;
藿香正氣滴丸:用于外感風寒,内傷濕滞,嘔吐洩瀉,胃腸型感冒。兒瀉康貼膜、丁桂兒臍貼、小兒腹瀉貼:均為外用藥,可配合溫脾止瀉丸或藿香正氣滴丸使用。
濕熱洩瀉
症狀
洩瀉腹痛,瀉下急迫,或瀉而不爽,糞色黃褐,氣味臭穢,肛門灼熱,或身熱口渴,小便短黃,苔黃膩,脈滑數或濡數,小兒指紋紫。
治法
清腸解熱,化濕止瀉。
常用藥物
小兒功勞止瀉顆粒、兒瀉停顆粒、小兒瀉速停顆粒、小兒利濕止瀉顆粒。
此類藥品特色
濕熱型腹瀉是腸道感染中最常見類型的一種,多發于夏秋之交。多因外受濕熱疫毒之氣侵及腸胃,傳化失常而發生洩瀉。這類藥物均能健脾、利濕、止瀉。
小兒功勞止瀉顆粒:用于大腸濕熱所緻的小兒腹瀉;
兒瀉停顆粒:用于濕熱内蘊型小兒腹瀉;
小兒瀉速停顆粒:用于治療小兒洩瀉、腹痛、納差(尤适用秋季腹瀉及遷、慢性腹瀉);
小兒利濕止瀉顆粒:用于濕邪困脾所緻的小兒洩瀉。
傷食洩瀉
症狀
腹痛腸鳴,瀉下糞便臭穢,瀉後腹痛減輕,伴有脘腹脹滿,嗳腐酸臭,食欲不振等,舌苔垢濁或厚膩,脈滑實,小兒指紋滞。
治法
運脾和胃,消食導滞。
常用藥物
嬰兒健脾顆粒。
此類藥品特色
嬰幼兒傷食腹瀉多由喂養不當緻使胃腸功能紊亂,這類寶寶往往都是過早、過多添加輔食導緻的結果。
嬰兒健脾顆粒:健脾,消食,止瀉。用于嬰兒非感染性腹瀉屬脾虛挾滞證候者。
聯合用藥方案
1、蒙脫石散+雙苓止瀉口服液+媽咪愛
搭配理由
蒙脫石散經口服覆寫于消化道粘膜,可吸附病原體和毒素,修複受損腸道及增強粘膜屏障的防禦功能,達到收斂止瀉,保護腸粘膜的作用。
雙苓止瀉口服液具有清熱化濕、健脾止瀉的作用,用于脾虛失健、濕熱内盛所緻的洩瀉。
媽咪愛為腸道微生态制劑,可糾正腸道菌群失調,達到抑制緻病菌生長的作用。
2、蒙脫石散+醒脾養兒顆粒
搭配理由
蒙脫石散不易經胃腸道被人體吸收,故安全性高。其可通過收斂、吸附、固定病原體及毒素,發揮止瀉及保護腸道粘膜的作用。
醒脾養兒顆粒由一點紅、毛大丁草、山栀茶、蜘蛛香。用于脾氣虛所緻的兒童厭食,腹瀉便溏,煩躁盜汗,遺尿夜啼。
藥膳調理
1、胡蘿蔔粥
胡蘿蔔味甘,性平,有健脾、助消化之功,并含有胡蘿蔔素。胡蘿蔔中的B族維生素、脂肪、糖類,含大量果膠,有收斂和吸附作用。患兒腹瀉食用後,可抑制腸道蠕動,對消化不良、乳食所傷引起的腹瀉尤宜。
2、焦米湯
焦米湯有一定的熱能,米粉炒熱後可使部分澱粉轉變成糊精,利于消化吸收。炒焦後的澱粉還有吸附腸内毒素及氣體的作用。
3、蘋果泥
蘋果含有果酸,能吸附毒素,并含有鞣酸,具有收斂作用,适宜于小兒腹瀉症。适用于6月齡以上小兒。
[注意事項]
1、忌過多喂養
孩子在生病期間往往胃口較差,有的媽媽很着急,但是“補”過了會加重孩子胃腸道負擔,是以腹瀉期間,應适量喂養,少食多餐。
2、忌“三高”飲食
高蛋白、高糖、高脂飲食(蛋類、肉類、奶制品等)會加重腹瀉兒童的胃腸道負擔,腹瀉期間應以清淡易消化食物為主,已添加輔食的幼兒可以多吃米湯、爛面條、白米粥等,同時要注意添加适當的鹽分,避免高糖飲食比如飲料、濃果汁等。
3、補足液體很重要
腹瀉時人體丢失了水分,也丢失了大量的電解質,這個電解質主要就是鹽。是以,在發生腹瀉時,我們常說的液體療法其實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補水,一個就是補電解質也就是補鹽。
4、臀部護理不可少
臀部護理是嬰幼兒腹瀉家庭護理中的重要部分,小嬰兒皮膚嬌嫩,腹瀉後大便清理不及時可導緻臀部皮膚紅腫、破潰甚至感染。臀部護理正确做法包括:在孩子大便後及時清理,使用溫水清洗臀部,清洗後用幹淨柔軟的棉布或毛巾蘸幹臀部皮膚,塗抹護臀霜或油性保護劑保護臀部皮膚,再換上紙尿褲或尿布。
5、腹瀉早期不随便使用止瀉劑
腹瀉的治療需要一定的療程,小兒腹瀉時不必急于馬上止瀉,尤其是腹瀉早期不能使用抑制腸蠕動的藥物,而應該治療因腹瀉引起的脫水和營養不良。
6、不濫用抗生素
小兒腹瀉多數為病毒感染及喂養不當引起,是以使用抗生素無效。因為在人體的腸道中生長着許多細菌,它們按照一定的比例在體内保持一種相對平衡的狀态。如果使用抗生素,則會殺滅人體中的有益細菌,導緻菌群失調。
7、飲食衛生
注意飲食衛生,把好食物關。注意飲食衛生,食品應新鮮、清潔,不吃變質食物,适量飲食,不暴飲暴食。
8、生活衛生
把好衛生關。腹瀉大多來自于病毒的入侵造成感染,是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尤為重要,奶瓶、奶嘴等食具必須消毒,飯前便後要徹底洗淨雙手。
9、保暖
把好“溫暖關”。避免腹部受涼,小兒在季節交替及夜晚睡覺時,尤其要防止疲勞後着涼,在空調室内也不可大意。
10、充足睡眠
把好睡眠運動關。生活要有規律,充足睡眠,要讓小孩加強戶外活動,提高對氣候變化的适應能力,增強抵抗力。
拓展學習
1、《小兒咳嗽的表現症狀,專業聯合用藥及注意事項》
2、《兒童抽動症的表現症狀,藥物治療方案及注意事項》
3、《春季兒童流感的表現症狀,專業用藥方案及預防注意事項》
4、《藥店專業學習兒童脾虛的表現症狀,中成藥治療及注意事項》
5、《藥店專業學習兒童專業用藥特點和禁區,劑量計算及注意事項》
6、《藥店專業學習兒童使用抗生素的原則,常見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
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