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内首家:中國鐵建成立戰略級新公司

近日,中國鐵建又有重大戰略:國内首家“中碳”字号的基礎設施産業類企業、中國鐵建首個“雙碳”(“碳達峰”“碳中和”)專業平台——中碳基礎設施産業發展有限公司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注冊成立,這是中國鐵建踐行國家“雙碳“戰略,推進轉型更新,實作高品質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

國内首家:中國鐵建成立戰略級新公司

股權圖

通過上圖可以看到,中碳基礎設施産業發展有限公司由中國鐵建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控股,中鐵建城市開發有限公司、中信雲網有限公司、上海青園環保投資有限公司、河北雄安峰合科技有限公司參股,注冊資金1.5億元,中國鐵建整體控股70%。企業經營範圍包含碳基建、碳減排、碳轉化、碳捕捉、碳封存技術研發,碳資産管理,資源再生利用技術研發,資訊技術咨詢服務,資料服務,節能管理服務等。中碳基礎設施産業發展有限公司的成立,是中國鐵建投資集團為搶灘布局雙碳業務市場,積極推進碳基建、碳相關技術研發、資源再生利用技術等業務落地的重要實踐。

我們都知道,中國鐵建是建築央企中的排頭兵,同時也是響應國家“雙碳”戰略的堅定執行者。是以,将雙碳理念與基建投資、城市開發業務相融合,既是促進産業結構更新、提高企業核心競争力的一次重要探索;更展現了中國鐵建踐行國家戰略的央企擔當。

“雙碳”~王牌之間的較量

對于“雙碳”戰略、碳基建等概念可能大家認識的還不是很到位,實際上碳基建對于建築企業的要求非常的高,其地位不亞于新基建。而中國鐵建旗下的各王牌工程局已經在實施,并且每家都有自己的招牌碳基建工程,具體見下面的案例。

“雙碳”+“清潔能源”

國内首家:中國鐵建成立戰略級新公司

由中鐵十一局集團參建的鎮安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是國家在西北布局的第一個抽水蓄能項目,電站裝機容量1400兆瓦,設計年抽水電量31.21億千瓦時,年發電量23.41億千瓦時,負責為陝西電力系統提供調峰、填谷和緊急事故備用。項目建成後,每年将節約燃煤8.9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7.9萬噸,節能減排效果顯著。

國内首家:中國鐵建成立戰略級新公司

由中鐵十四局集團負責施工的中國鐵建與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新能源投資公司合作的南水北調北京段房橋光伏發電項目,是兩家央企首次在新能源領域開展雙方産業互聯、打造高品質綠色發展的合作見證。項目采用了全球領先的光伏元件,通過逆變器将直流電轉換成交流電,可自動采集資料資料遠端監控,營運期為25年,持續提供清潔能源可基本覆寫廠房用電需求,實作“碳中和”。

國内首家:中國鐵建成立戰略級新公司

由中鐵十八局集團承建的武威市紅沙崗2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是甘肅省第一批“十四五”風電光伏發電新能源項目。項目建成後,全生命周期可實作發電量887212萬千瓦時,年均上網電量約為35488.49萬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标煤約11.41萬噸,充分實作生态和經濟效益協調發展。

國内首家:中國鐵建成立戰略級新公司

由中鐵二十四局集團承建的菏澤低風速風電裝置裝配項目以菏澤市及周邊風電資源為依托,以生産裝配式風電混凝土塔筒為主要任務,推動清潔能源使用。目前,一期工程已投産,可實作年産能100萬千瓦低風速風電項目開發應用。

國内首家:中國鐵建成立戰略級新公司

由中鐵建設集團承建的遠景新能源項目是陝西省首個風電裝備制造項目,是陝西省重點工程,建築面積9745平方米,包含一棟年産2億瓦時智能風機裝備制造廠,一棟年産3億瓦時的儲能電池裝備制造廠及一棟倉儲物流中心。項目竣工投産後,年産智能風機發電量相當于每年節約标煤12.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5萬噸。

國内首家:中國鐵建成立戰略級新公司

中鐵建電氣化局集團承建的天潤靈璧風電項目是國内第一批風電場儲能示範性項目。在建設過程中,他們積極探索,應用“建築業十項新技術”和“電力建設五新技術”中的綠色新技術,降低關鍵裝置能耗,降低後期運維成本,實作年發電量約1.5億千瓦時,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實作了企業和社會發展的和諧共赢。

國内首家:中國鐵建成立戰略級新公司

由中國鐵建港航局集團承建的大連莊河海上風電項目,是大陸北方單體容量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目前,項目累計完成650兆瓦風電機組安裝施工,創造了遼甯省内一次性投産新能源項目“容量之最”,預計年上網電量可達17.3億千瓦時,可滿足144.2萬戶家庭年用電需求。在節能減排上,相當于每年可節約标煤5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12萬噸。

“雙碳”+“建造更新”

國内首家:中國鐵建成立戰略級新公司

由中鐵十二局集團參建的太原市節能改造(二期)PPP項目涉及2609棟建築,建築面積1002萬平方米。為優質高效建好“惠民工程”,按照75%節能标準施工,通過對老舊建築外牆、屋面、地下室頂闆保溫、外窗更換等改造,形成了室内封閉式保溫體系,降低導熱系數,提高氣密标準,在提高居民生活品質的同時,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減少供暖期原煤燃燒約9萬噸,助力實作碳達峰和碳中和。

國内首家:中國鐵建成立戰略級新公司

由鐵四院總體設計的無錫地鐵4号線一期工程是全國首條以全線“簡約裝飾主義”為核心思想的裝修線路。該項目圍繞“碳中和、碳達峰”的核心理念開展有減碳特色的藝術創造,取消全部裝修天花闆設計,通過标準燈具對管線裝置進行有效整合,擡高站内空間,全線減少了約300噸的頂部裝飾構件,發揮地鐵空間優勢植入裸裝文化,進一步提高了交通空間環境品質和城市品位。

國内首家:中國鐵建成立戰略級新公司

由中鐵建南沙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組織建設的慶盛安置房項目,總建築面積約146.9萬平方米,計劃建設安置房10138套,是廣州規模最大的安置房項目。該項目采用了行業前沿的裝配式施工工藝,采取全現澆外牆+疊合闆、預制樓梯+預制内隔牆的裝配式方案,建設過程就像是搭積木,将每個房間拼裝起來。相較于原始現澆作業,标準化、機械化程度高,減少了大量的傳統建築材料,更符合綠色建築和節能環保的要求。

“雙碳”+“技術應用”

國内首家:中國鐵建成立戰略級新公司

由中鐵二十局集團承建的深圳前海市政VI号冷站是亞洲區域集中供冷規模最大的冷站,更被譽為深圳前海“綠色大空調”。深圳市前海片區集中供冷系統規劃有10座冷站,建成後将成為世界最大的區域集中供冷工程,實作12%左右的節能率,每年可節約1.3億千瓦時電,相當于減少使用約1.6萬噸标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3萬噸。

國内首家:中國鐵建成立戰略級新公司

由鐵一院總體勘察設計的蘭州地鐵1号線,是大陸首條下穿黃河的軌道交通線路,鐵一院針對蘭州夏季室外空氣溫度低、濕度小、空氣幹燥這一氣候特點,為蘭州地鐵獨家量身設計了“地鐵車站無冷源空調通風系統”,完全依靠水的熱量交換來實作制冷,無需人工冷源,節約了大量耗能,實作了既經濟合理又節能舒适的目标,符合國家“綠色環保、節能減排、低碳經濟" 的生态環境政策,每年可節省耗電約330萬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0.32萬噸。蘭州地鐵也成為全國第一個采用這一技術的先行者。

國内首家:中國鐵建成立戰略級新公司

由中鐵上海院勘察設計的合肥國際陸港項目利用太陽能光伏電闆和空氣源系統,将太陽能轉換輸出電能并降低空調電力負荷,減少能源消耗提升效能比。在水循環利用方面,該項目運用海綿城市理念,以下沉式綠地、透水鋪裝等措施使非傳統水使用率達79.93%,通過加快減污降碳技術應用,降低污水污染濃度,加速水資源再利用,打造綠色節能名片。

國内首家:中國鐵建成立戰略級新公司

由鐵建國際集團承建的2022年卡達世界杯主場館盧賽爾體育場是中企承建的首個世界杯主場館,也是世界同類型建築中跨度最大、最複雜的雙層索膜結構體系建築。項目利用流體動力學計算軟體,優化空調配置與出風口布局,引進外設制冷站水冷空調技術,實作對不同區域溫度的自動化控制。項目外立面采用單元鋁闆幕牆與玻璃幕牆的雙幕牆結構,并在整個建築使用納米塗料隔熱層,提升整體隔熱性能,有力降低了能源消耗,為觀衆帶來了舒适的觀賽體驗。

國内首家:中國鐵建成立戰略級新公司

由鐵建發展集團參建的山西合成生物産業智慧園水處理及再利用EPC項目,是全國投資規模最大的工業園區污水處理項目。技術團隊在工藝上設定了總有效面積約40000平方米的高效厭氧處理裝置,可将85%的有機物轉化為沼氣,大大減少電消耗與二氧化碳排放。 該項目日處理污水14.4萬噸、同時處理8種污水,達産後日分離出400噸硫酸鈉能完全實作“零排放”。

“雙碳”+“産品打造”

國内首家:中國鐵建成立戰略級新公司

近年來,中鐵十二局集團堅持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理念,圍繞建築垃圾回收利用,積極開展砂石骨料産業發展的創新實踐,通過集中建廠、規模化加工、技術研發,将過去作坊式生産轉變為工廠化生産,在滿足自用同時,為市場供給優質砂石骨料,充分消納吸收城市建築垃圾。2021年,中鐵十二局集團在建項目自建砂石料場56條生産線,利用廢棄洞渣加工砂石骨料超百萬噸,助力國家實作碳達峰、碳中和。

國内首家:中國鐵建成立戰略級新公司

中鐵十八局集團生産的竹纏繞管道是以竹材為基材,利用纏繞工藝,通過自動化加工成型的新型基礎材料。生産過程中不産生廢氣、廢水,屬于低碳環保産品。相比傳統管材,在節能降耗煤炭資源和減排二氧化碳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按年産120萬噸竹纏繞管道計算,一年可減排約600萬噸二氧化碳,儲碳固碳約1000萬噸。目前竹纏繞管道已應用于全國各地的污水、雨水管網建設,持續促進管道行業向綠色低碳方向發展。詳見:《用竹子造高鐵!中鐵十八局:這個我們最擅長~》

國内首家:中國鐵建成立戰略級新公司

由中鐵十九局集團承建的年産5萬噸磷酸鐵锂正極材料及配套輔助設施項目,位于安徽省江北新興産業集中區。該項目引進國際先進的磷酸鐵锂智能化成套裝置,采用獨特的納米化“固相合成法”工藝技術,制成磷酸鐵锂正極材料,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及3C電子産品等锂電領域,緻力于打造國際領先的新能源材料解決方案“智造商”,助力國家實作“雙碳”目标。

國内首家:中國鐵建成立戰略級新公司

中鐵二十局集團研制出國内首批新能源(純電動)高原隧道施工裝備——“天路号”系列産品,一舉攻克高原鐵路施工環境污染嚴重等難題,憑借零排放、低噪聲、無污染等優勢得到客戶廣泛認可。截至目前,該裝置累計總運作達到“20000小時+30000公裡”,是國内實戰應用時間最長、适應海拔最高、運作最可靠的新能源(純電動)裝備,告别了以往數十年高原隧道施工中燃油裝置的種種弊端,開啟了一個以清潔能源為主導的工業時代。

“雙碳”+“綠色城市”

國内首家:中國鐵建成立戰略級新公司

由中鐵十五局集團一公司參建的渼陂湖水系生态修複工程,先後進行流域水生态治理、渼陂湖水利水系修複、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景觀綠化工程,使流域水質達到了國家三類地表水标準。建設者們在水域種植沉水植物360畝,累計投放2萬餘尾魚苗,大大提升水生生态系統碳捕捉能力,能夠有效實作局部小環境的及時碳彙。該項目助力全市生态水面達到7.6萬畝,以水體、綠地為代表的藍綠空間成為西安市提高碳彙能力的“綠色銀行”。

國内首家:中國鐵建成立戰略級新公司

由中鐵十七局集團承建的重慶長生橋垃圾填埋場生态修複工程是全國最大的垃圾填埋場生态修複工程之一,占地約1037畝。項目建成後,将以生态主題公園形式恢複城市綠地功能,變“垃圾場”為生态“綠肺”,超過85%的植被覆寫率持續固碳釋氧,進一步提高城市生态系統碳彙強度,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标實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國内首家:中國鐵建成立戰略級新公司

由中鐵十八局集團參建的天津津南綠屏辛莊灣項目,按照宜林則林、宜農則農、宜田則田、宜水則水的原則進行建設,目前綠色生态屏障已初具規模。屏障區藍綠空間占比提升至65%,成為環首都東南部生态屏障帶的重要組成部分,碳彙量大約為12.6萬噸/年,有效地改善了京津冀生态環境。

國内首家:中國鐵建成立戰略級新公司

由中鐵二十二局集團參與修複的重慶市缙雲山綜合整治項目,結合缙雲山地理環境、氣候、植物生長規律,開展系統治理修複,通過拆除違法建築、實施生态搬遷、開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修複治理,設計了喬木556棵,灌木、水生及地被植物共計9722平方米,地形塑造種植土回填7000立方米,清除原有結構物及石方6000立方米,極大助力了重慶主城“綠肺”複蘇。

國内首家:中國鐵建成立戰略級新公司

由中鐵二十五局集團參建的吉林長春市南溪濕地公園項目,依托伊通河上遊河道,通過對水生植物、濱水植物、岸生植物、森林草甸、坡地、丘陵等不同生态位的植物合理搭配,建造了一個模拟自然生态濕地的人造濕地系統。園區共擁有126萬平方米的綠化面積和10萬平方米的水生面積,種植有大山槐、小山槐、雲杉、黑松、落葉松等喬木43555株,建成營運後每年碳彙量約為13.1萬噸,有效改善了長春市自然生态環境,為長春市民提供了一個天然氧吧。

國内首家:中國鐵建成立戰略級新公司

由中鐵城建集團承建的山西省陽曲污水處理廠項目,秉承“多能協同、節能低碳、智慧高效”的理念,采用嚴謹的“三級”污水處理流程,日處理污水量14萬噸,每天可分鹽400噸,同時,在污水處理過程中每天還會分離出約400噸硫酸鈉,其純度達到98%以上,可直接作為工業原料二次利用;每日大概消除1000噸固定廢物及危險廢物,建成後将成為目前國内最大設計分鹽量的工業廢水項目。

“雙碳”+“鐵建方案”~彰顯央企擔當

國内首家:中國鐵建成立戰略級新公司

由中國土木集團參建、中鐵十六局集團參與營運的亞吉鐵路是“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線路全長752公裡,是中國在海外首條全産業鍊跨國電氣化鐵路。亞吉鐵路積極推動“公轉鐵”貨運模式,協調各方以“鐵路幹線運輸+汽車短倒接駁”的運輸方式替代原有的公路運輸方式。每周最低可減少兩百輛卡車長途運輸,有效實作了節能減排和降低碳排放目标,再次彰顯了亞吉鐵路綠色、高效的生命通道作用。

國内首家:中國鐵建成立戰略級新公司

由中鐵十六局集團投資、建設的鄭許市域鐵路許昌段全長33.86公裡,是國内首條“高密度、短編組”公交化營運的市域鐵路,也是國内首條大規模采用智能裝配式節段梁的鐵路和國内該領域的示範工程。其中約21.6公裡線路采用736孔、8640榀預應力節段拼裝簡支箱梁,與傳統的箱梁預制架設方案相比,鋼鐵、水泥等主要建材節約15%,建築污染及碳排放量減少約50%,助力鐵路橋梁建造技術邁入綠色建造、節能建造的“工業3.0”階段。

國内首家:中國鐵建成立戰略級新公司

中鐵二十局集團大力發展電力機車牽引業務。與内燃機車相比,電力機車在運作過程中實作了環保化學需氧量與二氧化硫雙雙減排,對能源資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實作了有效控制。截至目前,中鐵二十局集團現有電力機車20台,累計運輸煤炭等資源3.12億噸,搭建起了資源供應的“綠色通道”,為陝北地區煤炭運輸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國内首家:中國鐵建成立戰略級新公司

由鐵五院與包神鐵路集團共建的國内首個面向鐵路運輸的北鬥應用試驗基地,為大陸重要的能源運輸專用線——包神鐵路提供基礎設施建管養、運輸排程、資産管理、特種裝備制造和綜合服務支撐等服務,全方位提升能源專用線的綠色運輸效能。共建該試驗基地展現了大陸科技型企業和能源型企業通過協作開展融合創新,助推能源運輸全過程提質增效的決心,也為綠色交通發展提供了“鐵建方案”。

看了上面每家企業在雙碳領域的招牌實力項目,你認為誰的内功最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