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來評價慈禧的一生呢?簡簡單單用“禍國幹政”四個字來評價慈禧,顯然是不全面的。這是一個極其複雜的政治人物,其人為了權力,可以做出一切惡行。
這樣的人,是不能給我們現代人什麼好印象的。她是一個舊時代的政客,是皇權最後的代表人物。是以,在很多的影視劇中,對于慈禧形象的刻畫,都是往醜惡的方面去塑造的。
不過,談論曆史總歸是得實事求是的。對于慈禧的樣貌,我們自然不能通過藝術描寫的去決定刻闆印象。要知道,慈禧發迹的原因,就是因為其美貌過人。

如果像後世影視劇所描寫的那樣,慈禧從始至終隻是一個醜惡的婦人形象,那麼她怎麼會在後宮裡面脫穎而出呢?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看到慈禧的真實樣貌呢?
實作這個想法的機會,不是在國内收藏的畫像上,而是在美國。美國的一家博物館所收藏的慈禧照片,可以還原這個人真實的樣貌。
慈禧的前半生
慈禧出生在一個典型的清朝外戚家庭。她的祖上,有人是努爾哈赤的妃子,有人是皇太極的妃子。簡單來說,是一個緊緊和清朝皇室捆綁在一起的家族。
到了十七歲,慈禧也進入了紫禁城中。俗話說,一入豪門深似海。豪門裡面尚且充滿了勾心鬥角,何況是滿清皇室。
入宮以後,慈禧所經曆的不是和皇帝相敬如賓,而是要用盡一切心思,去争奪皇帝的寵愛,打壓皇帝心儀的妃子。這個過程中,慈禧的權術無疑越來越高,心腸也越來越狠。
鹹豐在位的時候,慈禧所做的事情也隻是在後宮搞事。不過,多虧小時候的教育,慈禧能寫出一手好字。是以,鹹豐在處理政務的時候,時常會讓慈禧陪在身邊,幫着處理奏章。
這樣的待遇,在當時已經算是殊榮了。對于慈禧而言,這可以了解為皇帝寵愛的表現。
但是,鹹豐是個體弱多病的皇帝。搞不好啥時候就會去世。幫着鹹豐處理奏折,在我們現代人看來,這似乎沒啥問題。但是,在大臣們看來,慈禧像極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武則天。
同樣是靠美貌得到寵愛,同樣頗具聰慧,同樣熟悉政務。在很多人的眼裡,慈禧的影子逐漸和武則天發生了重疊。
鹹豐同樣知道大臣們在想什麼。作為一個想要有所作為的皇帝,鹹豐自然是不會讓後宮幹權的。為了自己的名聲,他也要讓這個可能性斷絕。
是以在死前,鹹豐特地下令召集朝廷中的八人作為輔政大臣,專心輔佐皇帝。在權力配置設定的問題上,鹹豐可以說是從來沒有考慮過慈禧。但是鹹豐沒有想到,自己的“輔政八大臣”看起來很完美,但是卻漏算了一點:慈禧的野心。
一夜風雲變
慈禧接受過傳統的教育,自然知道呂後、武則天的故事。對于慈禧而言,鹹豐死後,自己就可以作為太後主宰朝政。這是儒家禮法所默許的,不容别人阻止。
但是,輔政八大臣沒有這種想法。他們要的,是在皇帝親政之前,自己牢牢将權力把握在手中。無論是為自己謀利,還是為國出力,這些政治架構裡面都不可能有慈禧的存在。
慈禧也很明白輔政八大臣的想法。在後宮的日子,讓慈禧明白了一個道理:鬥争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沒有别的出路。
1861年,聯合滿清宗族勢力的慈禧,借着皇帝棺材回京的時機,一舉将輔政八大臣全部抓捕。這場政變,徹底改變了清朝晚年的政治格局。就這樣屬于慈禧的時代,來了。
慈禧在獲得權力以後,很快開始擴張自己的勢力。如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人,都投靠慈禧,成為她手下的幹員。同時,洋務運動的興起,讓常年虧損的國庫好歹有了些入賬。
在慈禧統治的早年,清朝的綜合實力多少提升了一些。再加上列強勢力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沒有繼續發動戰争,一時之間,封建士大夫們居然覺得國家快要興起來了。這就是所謂的“同治中興”。
如果慈禧在這個時候去世,那麼其人在曆史上的評價,不說達到武則天這種高度,但是和徐皇後、劉太後等人可以放在一起。可以說,慈禧最大的不幸,就是她活得太久了,老而不死是為賊。
慈禧的後半生
同治早逝之後,權力重新集中在了慈禧的手上。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慈禧的缺點不斷暴露。她雖然是個頗有手段的政客,但是也無法看到更遠的地方。
中法戰争的發生,讓清朝在列強眼中,盡顯疲軟。而甲申易樞的發生,則讓慈禧的權力達到了頂峰。曾經出面制止同治大興土木的慈禧,為了自己的生日,開始挪用海軍軍費,隻為了辦自己的生日。
從這個時候開始,慈禧就隻是一個平庸的皇權代表人。當中日甲午戰争發生後,慈禧還在京城大興生日宴會。地面部隊在戰場上節節敗退的時候,慈禧做的僅僅是希望外國人介入,穩定局勢。
也就是因為這些事件,再加上光緒帝的倒台,慈禧的威望、評價一落千丈。她殺害了光緒帝,更是讓民間傳統的觀念受到沖擊。清朝用以洗腦群眾的“以孝治國”更是成為了笑話。
犯下了這些罪孽,慈禧在衆人眼裡,逐漸成為了一個醜惡的老妖婆。真實的慈禧樣貌,隻有在外國的一些老照片上才能看到。
照片裡的慈禧
在這張照片上,慈禧和身邊的人樣貌截然不同。雖然不是年輕的樣子,但是其皮膚狀态可以說是不錯。單單從氣質上來講,她比身邊的人高出了一大截。
但從五官上來講,慈禧也算是周正的。事實上,在很多老照片裡面,清朝女子的長相都有點奇怪。以現代人的觀念來看,清朝宮女的長相更是有點畸形。
可以說,在排面和外表這件事情上,慈禧投入的精力不比其處理國事來得少。連死後,慈禧都要在口中含一顆定顔珠。可以說,慈禧是絕對注重外貌的。
但是,無論多麼美麗的容顔,無論在權術上的天賦、能力多麼過人,慈禧的一生,也沒有讓時代真正發生了改變。
等到慈禧死後,清朝土崩瓦解。中國人民奮鬥幾十年,才讓那些不平等條約全部消失。對于慈禧的臣民而言,無論她的魅力有多大,也不過是過往雲煙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