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在烏發現美國生物實驗室之後,越來越多西方國家的陰暗動作被揭露出來。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3日報道,俄羅斯國防部第 27 科學中心首席專家、軍事微生物學家、退休上校米哈伊爾•蘇波特尼茨基表示,波蘭也參與了烏克蘭生物實驗室的工作,而這些實驗室正是為美國和其他北約成員國的利益服務。

在此之前,俄羅斯還曝光德國參與在烏克蘭的軍事生物實驗研究。不禁讓人感歎,究竟還有多少西方參與了在烏克蘭的生物研究,隻是俄羅斯還沒曝光出來,烏克蘭或許早就已經是西方國家的公共實驗室。
事實上,西方從來看不起烏克蘭,烏克蘭有“歐洲子宮”之稱,也反映了西方國家對烏克蘭的定位。隻不過,西方需要将烏克蘭當作牽制、打擊、削弱俄羅斯的工具,是以,西方故意給烏克蘭“畫大餅”,給予烏克蘭加入北約和歐盟的希望。
俄烏沖突爆發後,為延長俄烏沖突,西方源源不斷地向烏克蘭提供武器援助,不僅沒有促進停火,反而在不斷火上澆油,不惜讓烏克蘭為了反俄流盡最後一滴血。
西方并不在意烏克蘭的利益,而考慮到自己的利益,西方一邊高舉“反俄大旗”,一邊向俄羅斯的天然氣低頭,以至于形成一條荒誕的生态鍊:俄羅斯對烏軍事打擊的資金,有相當一部分來自于西方國家,當然,西方也收獲了俄羅斯的能源。
至于烏克蘭,本質是西方的工具。西方利用烏克蘭,與此同時,西方内部也形成另一條“食物鍊”,也就是美國利用歐盟。
歐洲議會愛爾蘭籍議員克萊爾•戴利接受采訪時表示,歐盟的表現就像是美國的附庸,歐洲自治的想法早已忘光。克萊爾•戴利指出,為了迎合美國對付俄羅斯的需要,歐盟正在犧牲自己的經濟和安全利益。
從歐盟宣布制裁俄羅斯開始,歐盟經濟損失慘重,美國對此看在眼裡,但美國毫無愧疚之心,反而頗為得意。事實上,美國不僅敢于聲稱“歐洲是美國願意付出的代價”,甚至在俄烏開戰之前就在算計歐洲。
美國遭遇曆史性危機,拜登政府無力自救,俄烏沖突爆發後,歐洲資本大量外逃,美國正好敞開胃口接收,美國堅持拱火,是因為美國還沒吃飽。而今,美國突然做出體諒歐洲之态,聲稱歐盟禁運俄能源弊大于利,也不是關心歐盟的利益,而是無法容忍全球能源價格上漲反而推高了美國的通脹。
除非美國親自出兵烏克蘭,否則拜登整天甩鍋普京并無意義,美國群眾更關心解決通脹,拜登政府對外轉移沖突的目标隻能告吹。而白宮反複強調,美軍不會下場。從中可以看出,美國實際上清楚自己的斤兩,在美國将主要精力放在對付印太對手的情況下,美國着實不敢讓自己陷入同俄軍的交戰中。
如果美國足夠強大,美國可以兩線作戰,同時對付兩個大國,但美國恰恰在不斷衰退,甚至日本政府也承認美國的衰退。
據日本共同社4月22日報道,就在當天,日本外相林芳正在内閣會議上報告了2022年版“外交藍皮書”内容。關于國際局勢,該藍皮書首次承認,美國作為冷戰後唯一的超級大國,其國力已經相對下降,美國發揮主導力、支撐國際社會穩定與繁榮的時代已經落幕。
日本雖然依然是美國的附庸,但日本清醒地看到,美國不再是一枝獨秀,兩個主要大國競争的時代已經到來。雖然日本已經旗幟鮮明地站隊美國,但日本也在給自己另謀出路,希望借着俄烏沖突壯大日本的軍事力量,進一步擺脫和平憲法的束縛。
美國将日本視為自己的爪牙,有心武裝日本,将自己的爪牙更加尖利,對日本一再放縱。然而,随着美國的不斷衰退,隻怕美國“養虎為患”,最終遭到劇烈反噬。不隻是日本,德國雖然明面上受到美國的擺布,但對強軍的追求傾向也越來越強烈,與此同時,法國總統候選人勒龐再次表露對北約的抗拒。
美國的強大離不開盟友的支援,但盟友對美國的支援并非不可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