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探讨一個比較老的話題,那就是現在随着越來越多的索尼獨占遊戲登陸到PC,後續如何和微軟進行競争。

對于索尼在去年陸續将獨占遊戲紛紛選擇登入到PC,導緻很多玩家對于索尼這波操作感到背刺,原因也比較簡單,以前隻能夠在主機平台玩到的遊戲,現在能夠在PC上就能夠玩到,并且如果電腦組態比較高的話,那麼在電腦可以有着更加優秀的畫面和操作流暢度。
而小編認為Only on PlayStation的口号後續也不會在了,現在也上了戰神,今年後面會上神秘海域,這類标志性的索系獨占遊戲都能上,那麼其他的系列都可能會上,有消息聲稱PS5遊戲麻布仔大冒險也将上PC平台,以前的遊戲其獨占時期還有幾年,或許後續這中間的獨占期會變得更短,後期可能最短在一年内有可能就上PC了,畢竟前面幾款遊戲的銷量都還挺好的,在PS上也基本上該買的也買了,并且索尼也投資了Epic,表明了後續會有很多遊戲要上PC。
以後的獨占政策都會是限時獨占了,并且隻要不登入競争對手的主機平台就算是可以了,畢竟微軟已經想開了,在哪裡賺錢不是賺。
後續就看大家各憑本事,到了次世代之後,禦三家就靠着各自的本領去吸引玩家了,畢竟現在的遊戲開發成本越來越高,風險也很大,因為現在整體經濟也沒有那麼好,而大作基本上都漲價了,不管怎麼樣都是或多或少,比如出DLC,出遊戲内的皮膚等來擷取額外收入,而在遊戲發售後遊戲資訊的高速傳播,玩家可以很快從各種媒體或者玩家體驗知道遊戲品質來影響自己是否購買。
比如最新的GT7其玩家口碑就達到了2.4分,遊戲内充斥着各種遊戲内購元素,玩家在已經高價購買遊戲本體的情況下還要花上更多的錢解鎖車,這吃相的很難看。
以後真的獨占還屬老任了。
那PS4時代的政策在現在這個階段已經改變了,沒有完全去靠獨占去吸引玩家,同時也跟着微軟的腳步也來實行更新的會員制度,這樣會陷入和微軟去正面比拼的階段,而微軟在相繼收購了B社,以及暴雪動視之後,其影響則會更加大,因為這種會員制度必須要龐大的付費使用者才能夠支撐着起來其盈利,微軟做了這麼久也沒有盈利。
現在既然已經決定了抛棄獨占政策,那麼就應該更加去拉攏第三方的遊戲廠商,特别是一些日系的遊戲廠商,推出一些好玩的日系遊戲,同時也去多關注一些獨立遊戲,或者是體量比較小的遊戲,畢竟3A遊戲的開發周期長,資金也比較大,推出一些又好又叫座的體量小的遊戲會更加合适。
在接下來的時間内,大家可以一起期待下後續會如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