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智創未來——中國“智”造的薩馳智能傳奇

作者:平庸
智創未來——中國“智”造的薩馳智能傳奇

燈塔,在于引領與照亮。

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在他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一書中赫然寫道:無人交通、3D、進階機器人、新材料、物聯網與基因工程,構成了“第四次工業革命”。

2019年,世界經濟論壇與麥肯錫首次提出“燈塔工廠”新概念,自動化、工業物聯網、數字化、大資料分析、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等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必備特征。

“燈塔工廠”被視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領路者、數字化制造的表率、工業企業的指路明燈。而起步晚、底子薄、創新能力弱,制約着砥砺前行的中國制造,有着大夢方覺的痛徹與焦灼。國家“十二五”、“十三五”規劃綱要均迫切呼喚:必須下大力氣打造一批關鍵技術,支撐中國制造實作由大變強的曆史跨越。

當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曙光照臨世界東方,在改革開放前沿地的蘇州昆山,有一個名叫“薩馳智能”的裝備制造民族企業,懷揣澎湃不息的産業報國夢,以“鼎新”帶動“革故”,實作制造産業模式和企業形态的根本性轉變,闊步邁向全球價值鍊高端,改變高端裝備産品及核心零部件生産技術長期被發達國家掌控,國内企業深受卡脖之痛的局面,用激情點燃中國技術創新、産業創新、乃至工業革命的燦爛星空。

智創未來——中國“智”造的薩馳智能傳奇

一個靈魂深處種下使命擔當、創新引領和市場基因的民營企業,高擎“做驕傲的中國人,做驕傲的中華民族企業”的責任之旗,充滿創新智慧和文化自信,敢于挑戰世界巨頭,十年磨一劍,演繹了中國“智”造的薩馳智能傳奇。這支民族先進制造業的勁旅,從輪胎裝備出發,落腳數字化智慧工廠,艱辛跋涉,創新博弈,智創未來,創出一條由傳統制造業邁向先進制造業轉型更新的獨特發展之路。

“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風拂江南,潮湧長江,風正帆懸,薩馳崛起……

01 民族複興:薩馳創業者初心不改的神聖使命

一切皆有傳承。

薩馳董事長張英姿和薩馳戰略委員會主席張賽龍的骨子裡,無處不彰顯出上輩人的基因圖譜。

一條浩浩蕩蕩的大江,孕育了江陰這片生機勃勃的土地,即便是虎踞千年的要塞,也無法阻擋這條中華民族母親河噴薄而出的波光。

張氏家族第一代企業家張倫,懷“黃土地上淘真金,堅韌不拔創偉績”的志向,55年艱苦奮鬥,成功創辦大、小企業十數家,成為遠近聞名的“商海能人”。“博大仁愛樂善好施,慷慨解囊造福桑梓”,晚年生活裡,省下子女孝敬他的養老錢,為家鄉助學幫困、修橋鋪路、敬老愛幼,奉獻百萬巨資,屢獲“徐霞客鎮好人”美譽,曆經十數次申請,實作畢生追求,于88歲高齡入黨,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産黨員。91歲時被評為“江陰市優秀共産黨員”。才三年黨齡的“年輕老黨員”獲此殊榮,徐霞客鎮黨委書記點評“實至名歸”,江陰市委書記贊譽“當之無愧”。這位與華西村老書記吳仁寶同時期湧現出的江陰改革開放的“弄潮兒”,堪為後人楷模。

母親人性的光輝,照進兒女們幼小的心田。勤儉持家擔當婦女隊長的母親,身材矮小但筋骨強健,幹起活來風風火火幹脆利落,“小麻雀”昵稱村人皆知。做事認真踏實、待人熱情真誠的品質,無不在兒女們身上留下優良基因的鮮明印痕。

在張氏家族第二代企業家張賽龍童年的記憶裡,每次出差,父親的肩上都背着一大罐鹹菜,在外奔跑業務,風餐露宿,為的是給集體節省一個個銅闆。每當家裡廚房飄出誘人的肉香,那是父母又在家中自費招待天南海北的客戶。他和姐姐賽娥、弟弟賽虎隻能在後廳外觀望,公而忘私已成為張氏家族的家風。

1977年早春,張賽龍獲得了第一份工作,在馬鎮橡膠機械廠做了一名制圖員。當年,作為“定向代培生”選送南京工學院機械專業學習,從此,與橡膠機械結下不解之緣。

剛剛落幕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猶如春雨,灑向這片誕生過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的熱土。改革開放,春潮湧動,鄉鎮企業的“蘇南模式”應運而生,下海創業成為時尚。

1983年初冬,27歲的張賽龍騰出豬舍做廠房,白手起家創辦了“馬鎮冶塑廠”。

一個偶然的機遇,張賽龍回歸橡膠機械行業,創辦了“化工裝備總公司江陰橡膠機械維修備件中心”。第一筆業務來自上海大中華橡膠廠。之後,張賽龍成為了中國化建總公司在東南亞貿易代表處商務代表,在海外創業,成立了馬來西亞橡膠機械廠,成為了江蘇最早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民營企業之一。海外辦廠取得成功後,張賽龍響應了當時江陰政府一次又一次“榮歸故裡”的号召,毅然決然放棄了已在印尼雅加達買了200多畝土地、與當地華商大佬聯合建立橡膠機械廠的重大機遇,回到了故鄉江陰,投資3000萬美金建立江陰龍馬機械有限公司,成為中國橡機行業的明星企業……

誰料,天有不測風雲,一場意外的災禍,使他的人生從高峰跌入低谷。

攀登者的天空,卻時常湧現遮天蔽日的烏雲和霹靂般的閃電。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的這兩句詩詞,常令他心潮澎湃,成為張賽龍跌宕起伏人生的座右銘。

永不服輸的張賽龍還能夠從頭再來、東山再起嗎?

長夜漫漫,頭頂星光,一個振聾發聩的聲音從遙遠的天邊向他召喚:“做驕傲的中國人,做驕傲的中華民族企業!”這兩聲呼喚,令他不由得心頭一震。這不就是他畢生追索的人生目标嗎?

“産業報國”的激情在張賽龍胸懷激蕩,磨難中迸發出的超越一個普通企業家的智慧和韌性精神,讓他毅然以“從頭再來”的豪邁,又一次挺立在人世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張英姿決心肩負起張氏家族第三代企業家的重任。

2009年5月的一天,一個名叫“薩馳機械工程(上海)有限公司”的小小民營企業,擔負着張氏家族初心不改的民族複興使命,迎着初夏晨風從上海市靜安區武定路327号悄然出發了。

智創未來——中國“智”造的薩馳智能傳奇

圖為薩馳智能昆山研發制造基地花園工廠

那是怎樣如火如荼的歲月啊!

創業之初,為省錢,創業者自己動手粉刷剛剛租來的一間辦公室,揮汗如雨,從深夜一直幹到淩晨……

在薩馳成立之初召開的一個發展戰略研讨會上,當新公司創業者提出要在輪胎機械行業趕超世界一流時,被與會者看作是“癡人說夢”。

有人驚訝,有人嘲諷。一個二次創業剛剛起步的公司也想趕超世界一流?茅草窩裡當真能飛出“金鳳凰”?

這一年,張英姿的小舅張賽虎放棄國外的優越條件,從美國歸來助她一臂之力。

創業者明白,想要實作夢想,僅有豪言壯語是行不通的,必須靠紮紮實實、兢兢業業、百折不撓的實幹精神。用舍生忘死、常人無法忍受、十年如一日的艱苦奮鬥精神,才能創造出十年磨一劍的驚世傳奇!

企業在哪裡,企業家的身心就在哪裡。争分奪秒,日夜兼程,負重前行,須臾不敢停歇的腳步堅持了整整10年,硬是把薩馳的10年用成20年、30年。要與時間賽跑,要把逝去的時光追回來!

這種奮鬥精神,是堅韌不拔的薩馳靈魂,是支撐薩馳自立自強的脊梁,是薩馳生存發展的力量源泉,是縱然經曆風雨和磨難也能戰勝一切的意志和信念!

“做驕傲的中國人,做驕傲的中華民族企業”。

使命在肩,号角催征。

創業者能初心不改踐行民族複興的崇高使命嗎?薩馳能站上世界輪胎裝備制造的高地嗎?

這是一場漫長卻充滿民族尊嚴與鬥志的蓄勢,有如滾燙的熔岩,迫切等待着一次震天撼地的噴發。

中國,期待這一天盡快到來,世界,也在等待着這一天的來到……

02 東方之夢:摘取皇冠之頂明珠的世紀攀登

這注定是一項驚天動地的偉業。

薩馳人最初的夢想,緣于一次刻骨銘心的經曆。

2009年初夏,薩馳創始人在一位好友輪胎裝備專家陪同下,去一家南韓輪胎制造企業參觀,第一次看到一台全自動半鋼一次法成型機,漂亮的外觀,夢幻般的動作節拍,精準、高效、自動化的輪胎成型過程令人驚羨不已。

創始人的民族自尊心被深深的刺痛了。

從那一刻起,薩馳人的心田裡種下了靠中國人自主研發、制造的種子。

後來才知道,這種先進的半鋼一次法成型機,世界上隻有少數幾個發達國家能夠制造,早在幾年前,中國的幾家橡機企業都曾試圖研發,但均未取得突破。

在輪胎生産過程中,成型機作為核心裝備,一台成型機由五萬多個零件組成,是集機械、電氣、自動化控制、光學檢測、超聲裁切、雷達檢測、張力檢測與控制、傳感技術、視覺檢測及大資料處理等于一身的一個加工島鍊,或者說是一個智能化的機器人叢集,是以,半鋼一次法成型機,被業内形象的稱為輪胎高端裝備中的一頂“皇冠”。

可是,要摘取這頂熠熠生輝的皇冠談何容易?血液裡流淌着永不服輸,永創一流熱血的薩馳人笃定一個決心:将不可能變為可能!

那個令人難忘的夜晚,懷揣夢想的薩馳創業者與杭鶴庭、章如忠、芮明龍等裝備行業的有識之士進行了又是整整一夜的思想碰撞,房間内煙霧迷漫,雙目中布滿血絲,終于迎來了東方地平線上的第一縷曙光。他們獨辟蹊徑得出的結論是:要取得成功,關鍵不能隻關注裝置研制本身,而是要突破輪胎制造技術與成型裝置配套的相得益彰。

8名外籍輪胎工藝、輪胎裝備專家加盟薩馳;在海河之濱組建了由副總裁李曉揚親自坐鎮帶隊、以業内傑出青年設計師何偉為首的12人天津研發團隊;青年才俊李志軍從青島移師昆山,成為薩馳本部的研發團隊骨幹。三支研發隊伍肩負使命,開啟了薩馳成型機自主研發的艱難征程。

這是生命激蕩,夢想成真的歲月。無以數計的挑燈夜戰,十字路口的迷茫徘徊,拔雲見日的豁然開朗,他們用每一天,記錄着一個創新企業的成長軌迹,聆聽來自輪胎産業愈來愈宏大的波濤。

薩馳研發團隊十易其稿,繪制的圖紙不下十幾萬張,終于完成了第一代成型機的設計工作……

為緩解薩馳研發資金短缺,好友張文娟女士不惜以壯士斷腕之勇氣,賣掉個人房産,籌措資金,支援薩馳發展。以周湘青、何嶽懷為代表的幾十名機械行業的“能工巧匠”加入薩馳,拉開了薩馳生産制造體系的帷幕。

更多的難關尚待攻克,信心在大家心裡積聚。

有多麼高的規格,就有多麼濃的期盼。

世界輪胎工業的眼睛,緊盯着中國輪胎裝備登頂這一曆史時刻的來臨。

智創未來——中國“智”造的薩馳智能傳奇

圖為薩馳研發制造智能化半鋼子午胎一次法成型機

2014年11月13日,當薩馳自主研發、制造的智能化半鋼子午胎一次法成型機(亦稱無人機)在久負盛名的蘇州東山國飯店會議中心一露面,便像一個美麗出衆的待嫁新娘,驚豔了世界。

曆經4年時間,投入5000多萬元,薩馳第一代成型機給予執着奮鬥者一個碩果累累的秋天。這一天,所有參與一次法成型機的薩馳人都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2015年8月19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出具了鑒定意見:鑒定委員會認為該裝置技術成果填補了國内空白,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同類先進水準,部分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準,一緻同意通過科技成果鑒定。

一項“中國創造”的偉大奇迹就此誕生。至此,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數掌握半鋼一次法成型機制造技術的國家之一,改變了世界輪胎工業先進裝備制造的格局,書寫着中國輪胎核心裝備開天辟地的曆史……

按說,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成就,張英姿該釋然了吧?不,薩馳人還要朝着珠峰山頂繼續攀登!

這又是一次領跑者的世紀進發。

創業之初,薩馳人省吃儉用,不惜投入巨資購買裝置,薩馳現有的加工機床及檢測裝置主要來自德瑪吉、森精機、尼古拉斯、達諾巴特、蔡司等國際一線品牌。在輪胎裝備制造行業打拼了二十年骨子裡充滿“工匠精神”的副總裁汪英立,将自己的辦公桌擺放在工廠中的房間辦公區,每台機器運作是否正常都逃不過他的耳朵和眼睛。“機器是有生命的”,每一個零部件都要當做“藝術品”精心打磨。德國式的嚴謹作風,瑞士手表般的精細,大國工匠的情懷,使薩馳的品質控制從人、機、料、法、環及安全和服務等每個環節都達到國際一流水準。

要實作中國人自己研發的“無人機”,首先需要開發專業的裝置來取代人工對物料位置、貼合精度進行實時檢測,換言之要給無人機配置“眼睛”實時看清生産實況,研發人員秘密稱之為“開眼工程”。

薩馳一定要給成型機開出“天眼”,讓半鋼一次法成型機耳聰目明!

然而,第一代視覺檢測系統采用的普通取景器在采集速度、精度、算法以及不同物料,不同位置,不同形狀等各種複雜的條件下,與預想的效果相距甚遠,達不到使用要求,最終以失敗告終。

又在艱難中度過了上百個日日夜夜,提高取樣精度及響應速度并适應不同材料形态,反複測試圖像濾波、傳感器、三維計算……

地火在悄然運作。

2017年3月18日,薩馳研發人員與合作夥伴曆經三年零一個月的不懈努力,視覺檢測系統成功下線,為中國人自己的智能化一次法成型機裝上了“智慧的雙眼”,“開天眼”工程獲得巨大成功!

成型鼓是成型機的核心部件,如果說成型機是輪胎生産裝備的“皇冠”,那麼,成型鼓就是皇冠頂上的“明珠”。

2015年3月7日,一個由董事長張英姿為組長,郝祥印、吳從高為副組長的代号為“明珠037”的攻關小組誓師出征了。

“明珠”在峰頂之上閃爍。

時間記錄着攻堅戰的每一個重要時刻:2015年12月,首台鼓加工、組裝、功能性測試完畢;2016年5月,結構優化設計,核心零部件品質提升;2016年9月,鼓疲勞測試高于行業标準;2017年12月,結構定型……

這是一次鼓足勇氣的登頂:為了確定成型鼓在制造技術、核心零部件上的突破,薩馳嚴令成型鼓上的每個零件必須自主研制。從材料檢測到工藝編制,從零件加工到組裝測試,每個環節都匠心打造。為此薩馳耗資3000萬元建設恒溫無塵加工工廠中的房間、理化試驗室及無塵裝配測試工廠中的房間。為提高成型鼓易損件使用壽命,反包彈力裝置連續測試了5年,前後運作300多萬次,測試了166批次的彈力裝置樣品。最終彈力裝置的使用壽命提高了整整10倍,與此同時,反包杆、反包膠囊的疲勞測試也是夜以繼日的在實驗室裡運作。千百萬次的試驗,隻為取得更高的國際領先成果……

薩馳的“摘明珠行動”,是大陸先進裝備制造業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大國工匠”對産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踐行和诠釋。迄今,薩馳自主研發制造的上千台成型鼓服務于國内外客戶,明珠熠熠生輝!

智創未來——中國“智”造的薩馳智能傳奇

圖為薩馳高端制造平台超精密加工工廠中的房間

成功最終屬于不畏艱難的攀登者。

“而今邁步從頭越”。薩馳半鋼一次法成型機迄今已在中國市場占有率名列前茅。以往,輪胎企業購買高端成型機時大多會毫不猶豫的選擇進口品牌。薩馳面臨着很難進入主流市場的尴尬局面。董事長張英姿和營銷副總張宇光大膽提出了“打擂台”“拼刺刀”的營銷方式,置之死地而後生!

一場“擂台大比拼”拉開帷幕。一家國内著名輪胎公司與國外廠商簽訂了班産500條輪胎的裝置購買協定,為與薩馳比拼,他們特意從國外調來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調試,可與薩馳的比拼結果是:國際頂級裝置從原定班産500條輪胎上升至680條,薩馳裝置竟然提升到令他們不可思議的710條!裝置購買者當即決定改變原來的進口計劃,全部轉向中國薩馳進行采購,并一舉定下未來五年的需求總量。從此,中國高端裝備可以比肩國際頂級産品,理直氣壯地對進口裝置大聲說:“不”!

得益于充滿家國情懷的民族企業家沈金榮的鼎力支援,中策海潮公司總經理蔣志強等上司的積極推動,薩馳半鋼一次法成型機獲準進入中國規模排名第一的“中策橡膠”,薩馳戰将王家革、陳如峰率領一支善打硬仗的安裝調試團隊,創造了業内史無前例的僅九天就完成安裝調試投用的“薩馳速度”。在“全球十大車企,七家選玲珑輪胎”中國輪胎傑出民營企業的“玲珑”,在佳通、耐克森、雙星、森麒麟、雙錢、華盛、通用等知名輪胎企業,無不閃現着薩馳人奮進的身影。

薩馳半鋼一次法成型機,像一顆冉冉升起的科技新星,璀璨奪目。

逐夢前行,中國先進制造業的薩馳之光,猶如一座光芒四射的燈塔,照亮了世界東方!

03 化蛹成蝶:中國“燈塔工廠”拓路者的智慧破冰

英國“哲學管理之父”查爾斯•漢迪,在他所著的《第二曲線》一書中做出如下闡述:如果組織和企業能在第一曲線達到巅峰之前,找到帶領企業二次騰飛的“第二曲線”,并且第二曲線必須在第一曲線達到頂點前開始增長,填補第二曲線投入初期的資源消耗,那麼企業永續增長的願景就能實作。

早就對第二曲線理論有着深入研究的張英姿,一直在不斷拷問自己:薩馳新的突破點在哪裡?薩馳奔向未來的第二曲線在哪裡?

開拓者的腳步如此匆忙。早在2016年8月的一天,薩馳掌門人出差北京,當天又馬不停蹄轉道山東青州召開一個工作會議,會後驅車直奔招遠,到達已是午夜12點了。工作中同是“拼命三郎”的玲珑輪胎董事長王鋒,似乎忘記了時間,馬上接待客人現場辦公。

王鋒目光中閃爍着睿智說:“薩馳輪胎裝備做到世界一流,何不在數字化領域率先突破一下?”

那一個熱氣蒸騰的夏夜,兩位胸懷奇志的民族企業家一邊于深夜兩點共同吃着一盤水餃,一邊親手點燃了中國輪胎行業智能物流熊熊燃燒的火炬。

無獨有偶。在2016年12月1日舉辦的第十六屆中國國際橡膠技術展覽會現場,董事長張英姿與時任中國橡膠協會秘書長(現任中國橡膠協會會長)徐文英在薩馳展台前會面。徐文英說:“全面加快橡膠行業與數字化技術結合程序,是未來制造行業轉型更新的必然之路。”行業掌門人的預見更加堅定了薩馳智慧破冰的決心。

讓薩馳人始料未及的是,薩馳所承擔的第一個智能物流項目又是與世界頂級智能物流承建商同台競技。

玲珑輪胎要率先對招遠基地的兩座工廠進行智能物流改造更新。勢在必得的外國公司已早于薩馳三個月拿到項目進入現場。

薩馳要完成的項目PCR六廠是玲珑招遠基地最核心的配套生産工廠,承擔了國内外衆多主機廠配套任務。每天都有數萬條高檔輪胎生産下線,任何一次停産都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是以玲珑希望不要全線停産,為滿足玲珑的期望,薩馳決定迎接挑戰,間斷性配合少量機台交替停産。這無疑給施工進一步增加了難度。

事情的進展遠遠比這些還要艱難,廠房高度不夠,内部管線密布,裝置型号衆多,且不能全線停産,讓施工者望而卻步。

千鈞重壓,向死而生!

“沒有退路就是成功之路!”薩馳項目經理陳菊君率領115人的團隊,每天守候在現場,随時聽候客戶給出施工時間,大多會在晚上安排3小時停機。這時,薩馳施工團隊沖上去緊鑼密鼓、有條不紊地進行安裝。争分奪秒,汗水濕透衣衫,成為玲珑生産線上的一道靓麗的風景。工廠中的房間裡很多玲珑員工都被薩馳人的這種敬業精神感動得熱淚盈眶。

2018年的春天,來得有點晚,當鋪天蓋地的傾覆而來的春潮湧來時,薩馳和玲珑迎來了這個春天最為壯觀的日出。

智創未來——中國“智”造的薩馳智能傳奇

圖為薩馳承建的玲珑長春工廠智能物流項目

首戰告捷。薩馳提前傳遞的一條全新智能物流生産線,引來國外汽車配套驗廠專家駐足并豎起大拇指。PCR六廠成為玲珑對外數字化展示的視窗。

這場與世界頂級物流裝備公司的較量出現逆轉,薩馳在沒有要求追加投資的情況下,主動增設專人24小時實施“保姆式”陪産服務,且用時僅有半年,而國外公司的用時卻長達一年……

華章仍在續寫。在與國際競争對手過招之後,薩馳于2019年8月在那場驚心動魄近乎白熱化的國際招标中勝出,與玲珑簽訂了歐洲塞爾維亞項目合同。該項目是中國輪胎在歐美發達地區最大的世界級先進水準的智能物流及智能生産輪胎項目,标志着薩馳數字化技術沖出國門,走向世界。

2021年11月初,一項更艱巨的任務考驗着薩馳智能團隊。一個月後,玲珑長春工廠将舉行盛大的投産儀式,玲珑要向參會上司嘉賓展示一座自動化的“無人”工廠。

使用者的需求就是沖鋒号。

薩馳戰隊集結長春。可是,當薩馳現場總指揮楊世良率領150人的隊伍到達長春現場時,任務比想象中更艱巨,因玲珑長春工廠定位為“世界級智能工廠”,是以對工程的精細化、專業化有着嚴格的要求。加上正值寒冬,極度的嚴寒低溫,無疑更增加了現場的施工難度。

這是使命齊天,青春無敵的歲月。

頗具人格魅力的張英姿帶着董事會秘書朱貞等人親臨現場為團隊助威,她協調了公司各方力量,源源不斷派出龍門機器人專家,堆垛機精英,機械、電器、資訊化等專業的精兵強将趕來參戰。

這是怎樣艱苦的一場鏖戰啊,項目經理孫海洋身患闌尾炎疼痛難忍,堅持不下火線;零下20度低溫汗水卻濕透衣衫,薩馳人心中燃燒着信守承諾的“莊嚴之火”……

2021年12月14日11點18分,長春汽車城迎來高光時刻,當吉林省省委書記、省長、“一汽”集團董事長等在玲珑董事長王鋒陪同下出現在剛剛建成的智能物流生産線時,靜靜的現場,似乎落地一根鋼針都能聽到聲音,當成排成串的黑色輪胎穿梭于空中輸送機上,被精準無誤、快速高效的送進硫化機時,雷鳴般的掌聲猛然響起。

張英姿、張賽虎、朱貞、彭元華、謝偉、張毅霖、華正浩……所有在場和不在場的薩馳人,禁不住熱淚縱橫。

此刻,朔風止步,草木屏息,太陽高懸,東北黑土地遼闊無邊……

千帆一道帶風輕,奮楫逐浪天地寬。已實作華麗轉身的薩馳,插上了數字化、智能化騰飛的翅膀!

04 薩馳範式:光耀世界先進制造業的未來之星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2021年10月25日,董事長張英姿代表董事會宣讀了薩馳未來十年戰略發展規劃綱要,薩馳戰略委員會主席張賽龍全面深入解讀了薩馳宣言。

這一天,薩馳工業網際網路與人工智能研究院宣告成立。

在高端藍牙晶片,高速智能固态存儲器、數字經濟重大平台建設上取得國内國際領先成果的金聲教授加盟薩馳,被任命為薩馳研究院執行院長。

一批國内外工程院院士及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汽車工程、內建電路、材料力學等方面的專家進入薩馳研究院,開啟了數字化“燈塔工廠”的新紀元……

2022年一個豔陽高照的午後,薩馳副總裁汪英立站在了地處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綠色發展核心區内的張立群院士成果轉化基地——嘉興北化新工廠50畝土地上,此次考察洽談,标志着薩馳在非輪胎業務闆塊智能物流開疆拓土邁出了重要一步……

春天駐足薩馳,放眼廠區,綠樹成蔭,青翠欲滴,群鳥歡唱,魚翔淺底,碧綠清澈的湖面微風蕩漾,一簇簇鮮花燦爛妖娆。這座令每一位薩馳員工都為之驕傲的世界一流的花園工廠,讓每一個到過薩馳的人歎為觀止,流連忘返。

一樹繁花,盡顯春天生機。

平台思維、生态思維、跨界思維、全球思維、構成了薩馳決策者的戰略格局。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具有強烈使命感、危機感和濃厚家國情懷的薩馳人,一次又一次思考着中國裝備制造業轉型更新的瓶頸及路徑。同時,高端裝備的國産替代已成為大勢所趨,薩馳的市場和未來剛剛開始,前景寬廣,任重道遠!

智創未來——中國“智”造的薩馳智能傳奇

圖為薩馳智慧産業研發基地

在數字化新時代,中國制造業轉型更新并實作突破,必須實作從内部價值鍊到産業鍊、生态鍊,從提供産品到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從傳統裝備制造業到數字化制造服務業的轉變。

奮鬥未有窮期。薩馳戰略委員會制定了薩馳戰略方針:立足輪胎裝備制造領域,利用先進技術達到國際一流品牌競争力,培育和發展智能物流和數字化智能工廠系統內建業務,并通過産業鍊智源,資源整合和國内國際跨行業的業務延伸,逐漸成為全球頂尖的高端智能裝備制造商及智慧工廠解決方案服務商。

未來薩馳,将全力貫徹薩馳首創的“三部”理論,即頭部(研發自主創新)、身部(高端核心裝備自制)、腿部(高效供應鍊及優質客戶服務),突破制約中國制造業發展的身部強壯而頭部薄弱的瓶頸,形成差異化競争優勢,闊步邁上新征程。

面向未來,意氣風發、豪情滿懷的張英姿充滿信心與憧憬:更新打造世界一流的研發和制造基地,以平台思維打造國際化數字化産業高峰論壇基地;成為中國及全球領先的高端裝備制造商及智慧工廠系統內建上司品牌;逐漸轉型成為中國提供數字化工廠綜合服務的龍頭企業,實作突破性增長,市值超千億級……

健康正向、敢于擔當,勇于作為,把社會責任,民族利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的“薩馳精神”,始終是薩馳前行的原動力。

昆山,曾經孕育了良渚文明,玉峰山“百裡平疇,一峰獨秀”。耕讀相傳、文脈浩蕩、燦爛華章、星辰閃耀。

薩馳,将成為高端裝備制造中國遞給世界的一張靓麗的名片。

薩馳,必将成為輝映世界先進制造業天空的未來之星。

“高度、力度、速度;學習、進步、改變”。一個始終高舉“中國标準”、制造強國之旗的薩馳智能,一個備受業界推崇、全球優秀的裝備制造企業的薩馳智能,一個構築世界品牌、百年基業的薩馳智能,一個永争一流、逐夢前行的薩馳智能,在新時代的洪鐘大呂中,将騰空而起。

變革重塑,智創未來!

(作者朱建華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名報告文學作家)

文:朱建華 編輯/版式:李沛洋

給小編加個雞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