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進擊萬億新市場,華為重倉數字能源

正如華為公司進階副總裁、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總裁侯金龍所言,“智能化、低碳化是未來三四十年的兩大确定性發展趨勢。智能化需要數字技術,低碳化離不開電力電子技術,全球能源産業正從資源依賴性走向技術驅動型。”

如此,雙碳目标大背景之下,一個融合了數字技術和電子電力技術的萬億級産業——數字能源應運而生。目前各大公司都在加速進入數字能源産業,華為作為科技巨頭,也在重倉。

碳中和下的能源業務

在能源領域,華為并不是一個“新兵”。2011年,華為成立了網絡能源産品線,将光伏、資料中心能源、站點能源等作為能源部分的戰略方向。

由于之前的積累和經驗,2012年華為在進入光伏逆變器市場後,僅用了兩年時間,出貨量就躍居全球第一。據伍德麥肯茲釋出的2020年全球光伏逆變器供應商市場排名,華為的出貨量已占全球的23%。

2020年5月,華為網絡能源更名為“華為數字能源”。從“網絡能源”到“數字能源”,兩字之差,差在哪裡?究竟什麼是數字能源?

根據華為數字能源的解釋,能源數字化就是引入聯接、AI、大資料、IoT等數字化技術,将電力電子技術與數字技術創新融合,在瓦特流基礎上加入比特流,用比特管理瓦特,實作全鍊路的互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協同,讓電力生産效率、運維效率、能源效率最大化。

進擊萬億新市場,華為重倉數字能源

比如,陝西移動西鹹預制子產品化資料中心,采用華為間接蒸發冷卻解決方案,最大化利用自然冷源(全年10個月),功耗相比冷凍水方案降低50%以上,節水40%以上。10年周期可省電近6,000萬度,節水超40萬噸,降低碳排放2.7萬噸,相當于種樹3.7萬棵。

進擊萬億新市場,華為重倉數字能源

陝西移動西鹹預制子產品化資料中心

一年後,華為數字能源公司成立。

對于選在去年成立數字能源公司的邏輯,華為數字能源提到了兩個關鍵要素:碳中和的時代背景以及客戶需求。

前者是大勢,大勢之下,綠色低碳轉型就成了企業的必經之路。在企業必經之路上,華為數字能源要做的就是那個“賣水人”。

華為數字能源認為,實作碳中和的關鍵路徑,一是發電側的低碳化、清潔化,盡量使用清潔的能源實作發電;二是用電側電氣化,通過把我們的出行改成電動化,用油變成電氣消費,減少碳排放;三是未來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提升整體的能源效率。

不過在這些原因以外,還有一個來自華為自身的不容忽視的事實就是:在數輪外部制裁之下,原先高歌猛進的華為消費者業務戛然而止。

2020年二季度,華為在全球高端手機市場還有高達20%的市場佔有率,僅次于蘋果。然而到了2021年,華為銷量同比跌去68%。2021年華為收入下降28.6%,隻有6368億元。

華為必須找到新的收入來源,彌補手機下滑造成的損失。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指出,2022年華為在戰略上将堅持聚焦ICT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領域,通過産業子公司和軍團的試點運作,快速滿足客戶需求,創造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

據钛媒體App了解,華為數字能源目前約有6000名員工,研發員工占比60%,在中國、歐洲、亞太等地設立了12個研發中心,擁有1600多件專利(截至2021年年底),目前華為數字能源業務呈現穩健增長态勢。

數字能源正是綠色ICT基礎設施的關鍵助力,抓住這個機遇,或許數字能源業務能夠成為新的增長點。

“重倉”數字能源

當下,華為也在“重倉”數字能源。

為什麼這麼說?從最近的一些動作不難看出端倪:

2021年6月7日,華為數字能源業務獨立,成立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從去年10月至今陸續成立的十五個軍團中,有多個與數字能源業務相關。

對此,外界普遍認為數字能源業務将會成為華為增長的新動能之一。在3月份,華為公布的最新年報中也确實顯現出了這一趨勢:2021年華為數字能源業務闆塊增長超過30%。

雖然華為并未公布具體營收計劃,但從去年軍團成立大會現場公布的智能光伏、資料中心能源兩大軍團未來兩年的收入目标來看,也能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智能光伏軍團業績目标是2022年收入200億元,2023年收入300億元;資料中心能源軍團業績目标則是2022年收入150億元,2023年收入225億元。按照這個目标,也就是說今年數字能源的智能光伏、資料中心能源兩個闆塊将為華為貢獻約350億元的收入。

在2021年業績釋出會上,華為數字能源的業務略有調整,子產品電源調整為“嵌入式電源”,并在原基礎上增加了“綜合智慧能源”。目前,華為數字能源業務主要包括智能光伏、資料中心能源、站點能源、智能電動、嵌入式電源以及綜合智慧能源等闆塊。

從設定的這些業務闆塊來看,我們可以這樣了解,它要做的數字能源是面向企業及行業客戶提供清潔發電、交通電動化、站點能源、資料中心能源、嵌入式電源等産品和解決方案。通過這些産品,華為要走向與能源互相連結的每一個細分産業、每個行業,走向與家庭密切相關的能源供需、交通出行等方方面面。

智能光伏闆塊,是業内對華為能源業務最為熟悉的闆塊之一,旗下的逆變器業務銷量也是全球領先。但光伏逆變器顯然不能滿足華為在光伏領域的野心。儲能與光伏天生就不可分割,也是光伏發展後的必然延伸。

就在數字能源獨立後不久,憑借着在光伏領域多年的鋪墊和技術積累,華為數字能源就與山東電力建設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簽約沙特紅海項目。

進擊萬億新市場,華為重倉數字能源

據官方介紹,華為數字能源将向紅海新城提供光儲整體解決方案,包括1300MWh儲能、400MWp光伏等。該項目建成後将可滿足百萬人口的能源需求,紅海新城将成為全球首個100%光儲供能城市。

對于能夠拿下全球最大的儲能項目,華為數字能源将其歸結為兩個原因,一方面,華為的技術可以解決客戶所關注的問題。比如大型光儲獨立組網安全穩定運作的問題,以及供電成本的問題。據钛媒體App了解,華為數字能源光儲整體系統生命周期度電成本低于10美分。另一方面,能為客戶帶來更多的價值,比如傳遞周期短、生命周期内維護更換簡單、分布式溫控技術,保障儲能更長壽命以及做到儲能系統的主動預警,主動安全。

财通證券預計,到2030年新型儲能裝機規模有望達到150GW,根據2小時配置時間測算,全面市場化儲能空間将會超過1.2萬億元。

巨大的市場空間下,華為數字能源将加速推動光伏成為新型電力系統的主力能源。因為儲能系統在新型電力系統的“發、輸、配、用”各個環節無處不在,起到“蓄水池”和“調節器、穩定器”的作用,并且從原來的備用系統成為主用系統,保證電網的安全、穩定運作。電化學儲能是目前具備普适性的儲能技術,但是電池不等于儲能系統。儲能系統是融合了電化學技術、電力電子技術、數字技術、散熱技術、甚至AI技術構成的整體系統,用電力電子和數字技術的可控性來解決電池的不一緻和不确定性,保障儲能系統的效率和安全。

除此之外,在資料中心能源領域,中國聯通中原資料基地采用了華為iCooling方案,實作了能效的全局優化,有效降低資料中心PUE,每年節省電力約832萬度;站點能源領域,華為和杭州移動、移動設計院共同打造了“智慧超級站”,實作1櫃替6櫃及疊光疊儲,每站每年節省用電58%,降低碳排放8噸。

當然,能源數字化對ICT行業來說,除了可以反哺其他行業的技術能力之外,還可以滿足極快的自身減碳需求。比如,在深圳福田區,正在建設中的華為數字能源安托山基地将被打造成“光儲直柔”近零碳園區。

進擊萬億新市場

根據前瞻産業研究院資料,2020年,數字産業化規模達7.5萬億元,占GDP比重7.3%;在能源方面,2014-2020年大陸能源消耗量已經占據了全世界的20%以上。

也就是說,兩者交叉衍生出的數字能源将會成為一個萬億起步的市場,是以在華為大舉進攻數字能源領域之際,其他企業也嗅到了行業變化的信号。

比如,2022年中興通訊成立數字能源經營部,整合現有的電源、儲能、IDC(資料中心)和能源管理等産品,向能源行業全面滲透;同一年,工業富聯也新成立數字能源相關部門;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中國石化、國家能源集團、中國能建、國家電投等一衆能源央企也已紛紛組建了專門的數字化公司。

面對行業加速擴容,華為數字能源認為,自己的獨特價值是将30多年長期研發投入積累的數字技術與電力電子技術。

對于未來的發展,他們也特意強調了“開放”,這也是近三年華為财報會議上提及頻次最多的詞語之一。

什麼是開放的生态政策?即硬體開放、軟體開放、與産業多層次合作。具體來說,硬體開放就是堅持Inside戰略,核心硬體産品/子產品可以采用ODM、二次開發/被內建等多種方式提供給合作夥伴;軟體開放則是打造開放的能源管理雲。

華為郭平在2021年年報中展望,面向未來,華為将沿着數字化、智能化、低碳化方向前進,持續加大投入,依靠人才、科研和創新精神三要素,力求實作技術底座的重構。

一切才剛開始,數字能源究竟能否成為華為突圍的新利器,答案還需要繼續等待。(本文首發钛媒體App,作者/韓敬娴,編輯/張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