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育兒就像放風筝,隻有放手才能讓孩子飛起來

“媽媽”這兩個字一定有着神奇的魔力,讓你我生出無限的力量。沒當媽的時候,也不覺得當媽有多難。但當了媽之後,我悲催地發現之前的人生經驗都失靈了,如同走進了一個浩瀚陌生的平行宇宙,我的世界完全不一樣了。

育兒就像放風筝,隻有放手才能讓孩子飛起來

孩子第一次發燒,我手忙腳亂,根本不知道該怎麼應對。上網去查,沖到媽媽群去問,後來才知道是幼兒急疹,燒退疹出,是抵抗力的一次提升。原來發燒還成了件好事?!除了手足無措,養娃的前幾年,我還覺得自己挺失敗的,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為什麼我的孩子這麼難帶?

我該怎麼辦呢?迷茫的我一頭紮到堆成山的育兒書裡。當全職媽媽的前三年,我讀的書可能比上學那麼多年讀得還多。慢慢地,我發現通過正确的方法,其實是可以解決那些讓我迷茫的問題的。

我身邊有一位這樣的媽媽,步步不離娃,事事不放心,對孩子在生活上過度保護,不敢放手。寶寶三歲了,不會自己上廁所,不會自己穿衣服。在看到同齡寶寶被訓練着獨立吃飯、獨立穿衣後,她特别驚訝地問:“三歲就學習獨立啊?”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孩子的規矩方面,她又一味地放縱與妥協。不同意給孩子吃冰激淩,孩子躺下耍賴,她就妥協。連她自己都說:“我應該是一個很容易妥協的媽媽吧……”這樣的育兒問題,在很多家庭中簡直太常見了。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我們常常感到困惑:管得太多,孩子就過分依賴家長,缺少獨立性;索性不管吧,又擔心孩子失去家長的監督後,為所欲為,甚至誤入歧途。其實育兒就像放風筝,隻有放手才能讓風筝飛起來。與此同時,我們手裡一定有一根線牽着風筝,時拉時放,這樣風筝才能越飛越高。

育兒就像放風筝,隻有放手才能讓孩子飛起來

如果把這根線剪斷,那風筝不但不會飛得更高,反而會一頭栽下來。教育孩子就是如此。不放手,孩子永遠長不大長不高;太放縱,孩子必然飛不穩,還要認栽。問題是,在什麼時候該拉一拉,在什麼時候又該放一放?在兒童遊樂場的蹦蹦床上,我找到了答案。

常看到不少家長站在蹦蹦床周圍,眼睛緊盯着自己的孩子,認真地“指導”:“你輕點跳,别撞着小妹妹啦!”“你往中間跳,邊上有縫,别掉下去!”“哎哎哎,沒看到旁邊小朋友摔倒了嗎?你還跳!”“都跟你說了在中間跳,你還跑邊上去!”…………當然,還有一些家長非常放心,麻溜地把孩子送進蹦蹦床裡,立馬找個能坐的地方玩手機去了,一臉如釋重負的樣子——“熊孩子終于可以自己玩會兒了,我也能清閑點”。

如果我說這兩種家長都有不足,估計立馬會遭到反駁:“我要是不管,孩子碰着磕着了誰負責啊?萬一撞到别人,又該說我沒管教好了。”抑或是:“我這是給孩子自由的空間,家長不是要學會放手嗎?”多少家長以“養不教,父之過”的名義,如影随形,把孩子管得太嚴看得太死;多少家長以“孩子快樂就好”的名義,偷懶怠惰,對孩子一味放縱,不負責任。正确的做法是家長先觀察這個蹦蹦床到底有什麼危險,然後在孩子進去玩之前用簡單易懂的話告訴他都有哪些危險,并與孩子“約法三章”:

1.與别的小朋友保持距離,不要碰到他們,别的小朋友離你太近的時候,你也要離遠點;

2.不要在邊上有縫隙的地方跳;

3.在别的小朋友摔倒起不來的時候,你要停一會兒,等小朋友起來你再跳。

如果你做不到,媽媽就隻能抱你出來,不能再讓你跳了。你能做到嗎?與孩子拉個鈎鈎,再把他送入蹦蹦床。如果孩子做不到,那就要有“契約精神”,告訴他,因為你沒遵守約定,是以媽媽必須按照之前的約定把你抱出來。不心軟,不妥協,契約就是契約。久而久之,孩子自然會知道危險在哪裡,規矩是什麼,不遵守約定會怎樣。

給自由不要緊,提前講好兌現自由需要注意的危險,需要遵守的約定和需要承擔的後果。父母和孩子都要有“契約精神”,契約如果被打破,自由就要被收回;隻要不打破契約,該自由,該放手。

育兒就像放風筝,隻有放手才能讓孩子飛起來

比如教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時間,一個國小生晚上可能要吃飯、洗澡、寫作業、練鋼琴、看卡通片、讀睡前故事,如果家長完全讓孩子做主,想幹什麼,想怎麼幹怎麼幹,估計他一晚上哪一樣也做不好。很多練琴的孩子就是因為時間安排混亂,一天不練,兩天不練……一直拖到不了了之。如果家長全程跟着、陪着、指導着,自己的時間在哪裡?孩子的獨立性又在哪裡?

是以,家長可以先和孩子一起制定時間表,安排好事情的先後順序,規定達到什麼程度可以獎勵,比如按時保質完成作業,可以獎勵看20分鐘卡通片;約定好如果做不到哪一項,會有怎樣的後果。跟孩子講好,父母的責任是到了時間節點提醒你做什麼事,陪你做哪一項任務的哪一個部分,其餘都由孩子自己安排。

最重要的是,父母和孩子要在時間表上簽字承諾,增加儀式感,并嚴格按照這個契約行事。等孩子足以掌握這個時間表,并獨立地做好所有事情後,父母大可放手,讓孩子自我管理。當然,孩子在自我管理的過程中,總會有些反複。父母要多觀察、少說話,但必要的時候必須予以提醒。比如孩子完全進行自我管理之後,漸漸變成了練琴10分鐘、吃飯一小時、寫作業半小時、看卡通片一小時,這時父母就應該出手提醒了。

我是幸福孕孕,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家庭教育指導師,有愛有思想的育兒和教育達人。歡迎關注、點贊和評論,更多育兒知識和教育問題可以與我溝通交流,讓育兒更輕松,讓教育更有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