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巴米揚石窟大佛被毀20周年祭

巴米揚石窟大佛被毀20周年祭
巴米揚石窟大佛被毀20周年祭

巴米揚石窟遠景,兩側為東西大佛

有如敦煌在中國文化西傳及西方藝術與思想傳入中國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一樣,巴米揚是外來文化進入印度或印度文化傳入西亞、中亞的門戶。談起印度文化向西亞、中亞及中國之輸入,巴米揚的作用無論怎麼強調都不算過分。它是犍陀羅僧侶、商人循絲綢之路通往中亞和中國的始發站,也是中亞、中國人進入印度次大陸的最後一站。

巴米揚石窟大佛被毀20周年祭
巴米揚石窟大佛被毀20周年祭

覆缽塔窟内景

巴米揚石窟區便位于阿富汗巴米揚省巴米揚市境内,地處距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約120公裡的興都庫什山支脈賈加爾山南坡,沿腳下的巴米揚河谷自西向東依次為石窟西南區、主區和東南區。它們均依崖壁開鑿,以窟門作建築外觀,計有三葉形、凸字形、抛物線形、方形等形制。窟内一般以窟門延伸為造像主龛,又環内壁開鑿若幹子窟和僧房,多為覆缽塔狀,内壁有不同年代所繪壁畫。

巴米揚石窟大佛被毀20周年祭

西大佛V号子窟藻井

石窟東南區位于卡克拉克河谷(巴米揚河支流)東岸,故又稱卡克拉克石窟群。此石窟群隔岸與主區腳下的迦膩色迦王城遺址相望。現存洞窟100餘個,除少量壁畫外,尚存一軀10餘米高的立佛殘像。石窟西南區位于佛拉底河谷(巴米揚河支流)兩岸,故又稱弗拉底石窟群。現存洞窟50餘個,造像基本無存,但許多壁畫儲存尚好,部分壁畫屬貴霜後期至盛唐時所繪。石窟主區沿山壁分東中西三段,在1300米的範圍内,分布洞窟700多個,有壁畫者約為50個,著名的東西大佛分處兩端。東大佛,身披藍色袈裟,開鑿于1世紀,高37米;西大佛,着紅色袈裟,開鑿于5世紀,高53米。佛像臉部和手部均塗有金色。兩佛像所處主龛的兩側均有暗洞,洞高數十米,可拾級而上,直達佛頂,其上平台處可站立百餘人。

巴米揚石窟大佛被毀20周年祭

東大佛

玄奘大師《大唐西域記》卷一“梵衍那國”條所載“王城東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寶飾煥爛。東有伽藍,此國先王之所建也。伽藍東有鍮石釋迦佛立像,高百餘尺,分身别鑄,總合成立。”立佛石像即此大佛。

巴米揚石窟大佛被毀20周年祭

東區大佛

巴米揚石窟在建成後,曾飽經劫難,曆史上記載的大規模破壞即有數次。最近一次即2001年3月9日,東西大佛在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的炸藥聲中化為齑粉。

巴米揚石窟大佛被毀20周年祭
巴米揚石窟大佛被毀20周年祭
巴米揚石窟大佛被毀20周年祭

西區大佛

1922年至1950年,發過學者組織考古隊對巴米揚石窟區做了出色的考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巴米揚石窟大佛被毀20周年祭

1、1922年,犍陀羅問題專家富歇(A.Foucher,或譯為傅歇)首次實地考察巴米揚石窟,提出:玄奘大師所記“東有伽藍,此國先王之所建也”之“先王”,即迦膩色迦,則巴米揚東西大佛應為公元3世紀左右的貴霜時代遺物。

巴米揚石窟大佛被毀20周年祭

2、1923年,建築學家葛達爾(A.Godard)攜夫人與考古學家哈京(J.Hachin)率考古隊第二次考察巴米揚,拍攝了大量照片,并對重要龛窟做了實測分析。

巴米揚石窟大佛被毀20周年祭

3、1930年,法國考古隊第三次考察巴米揚,對石窟區采用字母與數字并用的方法編号,繪制了各龛窟實測圖。1952年以後,德、米、意、英、日及印度等國也相繼做了阿富汗考察。其中較重要的是日本考古隊采用不同于法國隊的編号法對巴米揚石窟區重新編号;印度考古隊修正了一些實測資料。

巴米揚石窟大佛被毀20周年祭

西大佛窟區壁畫,新疆境内克孜爾壁畫受此風格影響

法蘭西學院院士R.格魯塞在《從希臘到中國》一書中寫道:亞曆山大大帝東征所攜帶的希臘影響在阿富汗地區與印度佛教文化彙合,形成早期犍陀羅樣式的佛教藝術。之後,沿絲綢之路、佛教北傳路線将希臘影響間接向東北亞傳播,并在漢唐廣闊的國土上融彙在漢文化之中,于是“人類的奇遇中最為引人入勝的時刻之一很可能就是這三種人類文明互相接觸的時候。這種融合将會産生什麼結果呢?這就是使希臘發現印度……印度又随着本國的佛教而把希臘文化中的某些内容傳到中國社會……”

巴米揚石窟大佛被毀20周年祭

主窟東區密特拉神壁畫 葛達爾夫人摹繪

此神形象源自古希臘羅馬駕車的太陽神阿波羅,傳入西亞、中亞地區為日神密特拉,這一形象後出現在中國吐魯番和都蘭出土的絲織品上,但密特拉神形象變為交腳佛陀形象。古希臘羅馬神話人物傳入東方後多為佛教壁畫中主佛的陪襯,如太陽神阿波羅,赫拉克利斯(Heracles),此亦中西交通之一端。

巴米揚石窟大佛被毀20周年祭

日本學者樋口隆康在《巴米揚石窟》一書中說:“若将巴米揚石窟構造和壁畫作一概觀,就會發現許多要素混和在一起,當然引進印度笈多王朝式樣是無庸贅言的,而且還有薩珊王朝、東羅馬拜占庭美術的影響和吐蕃、吐火羅斯坦的文化要素,這些要素渾然融合成一體就是巴米揚美術之實體。”

本文引自“樂浪公部落格”

轉載來自:旃檀精舍

禅林網

公衆平台聲明

以上内容并不反映或代表禅林之意見及觀點,轉發及引用請自行核實或抉擇。本平台所有影音圖文,都各自注明來源及作者,如有缺漏,敬請聯系本平台及時增補。重編錄用者請注明出處及作者,以尊重著作勞動,否則将被視作侵犯著作權及版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