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斯克的時代?——全球科技産業邏輯變化

1.工廠模式的曆史

二十多年前,我們的科技用品遠沒有今天豐富,電腦就那幾個品牌型号,手機對很多人還是奢侈品,家用電器也僅限商場裡擺啥就選啥。

那仍是一個科技先行者的紅利時代,競争不大,定價權和産品定型幾乎完全掌握在生産者手裡。

即使是汽車,車裡能有個CD機都已經算是豪車配置,消費者可選的車型也是少得可憐。

容易量産出來的産品,才是優秀的産品,使用者功能需求不能說不重要,但是優先量産其次才是功能滿足才是當時的共識。

工廠模式最有代表性的廠家就是三星。作為唯一一個延續到現在還有一席之地的老牌廠家,打赢當時的MOTO和諾基亞,顯然不是靠給使用者的功能更多,其生産效率優勢和FAST FOLOWER思維在當時算是最重要的因素。

馬斯克的時代?——全球科技産業邏輯變化

2.使用者需求時代

每次科技革命,都會有一個爆發期,顯然當生産力和量産技術急速增長的時候,消費者的可選項就變多了。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蘋果公司。喬布斯釋出代表作iPhone 4之前,已經在科技圈混迹二十多年。他一直是最頂級的産品經理,但需要一個契機才能爆發。

當晶片、電容屏、存儲、電池等方方面面的參數都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偉大的産品經理終于實作了“有米之炊”,釋出了一款會影響世界至少數十年的手機産品。

再之後,中國的二馬、雷軍等代表性人物,依賴着量産技術的成熟,引領了中國的“使用者革命時代”。

不好用的硬體和産品都會被淘汰,超低成本效益的産品都會被淘汰,不符合使用者需求的産品都會被淘汰。

使用者模式的本質是科技發展已經步入成熟期,各種科技企業在細分市場充分競争的必然産物,是從産品設計、銷售、服務等各方面對使用者需求的全方位滿足。

你會看到一堆科技路演在鼓吹使用者思維,網際網路企業的産品經理們多如牛毛,一個APP,一點點小功能就要配一個産品經理,關鍵還忙得不可開交。

我也曾以為“使用者至上”才是科技永遠的主題。

馬斯克的時代?——全球科技産業邏輯變化

3.故事時代

然而,我發現科技産業的發展在悄然變化,使用者為核心的思維不能說錯誤,但已經有些過時。

企業充分競争的結果必然是形成一定規模的壟斷,無非是多頭壟斷還是寡頭壟斷的差別。

另外,我之前的文字也一直強調科技周期的中後期,最終還是會回歸到生産效率和終端價格。

這兩點會導緻使用者的一些需求要被舍棄掉,而另外一部分需求會被放大。

實際上我們大概在2020年已經進入了這個“故事時代”。而且我可以很肯定地斷言,未來大部分網際網路和新科技企業的産品相關職位都會失業,大廠是裁員,小廠可能就直接倒閉。

大V和媒體永遠都會鼓吹“使用者至上”,但在實際經濟運作中,永遠是“利潤最大化至上”。

是以,最近兩三年的馬斯克,狂到不可一世。因為他可以利用自己的話語權優勢,去“創造”使用者需求。

特斯拉那種車真的那麼好嗎?當然不是,但馬斯克是最優秀的代言人;

柴犬币真的就那麼優秀嗎?顯然不是,但馬斯克是其最好的背書人;

推特真的值那麼多錢嗎?在目前節點必然不是,但馬斯克可以給它炒到更高的價值。

國内的直播帶貨為啥這麼火呢?你以為是因為疫情,其實是因為故事。

隻要是人,不分國家、民族和性别,都會故事更感興趣。最關鍵的是,這些故事最大的核心點是“一切都為你量身定做”的。

這是社會發展的一個新契機,會有很多人能通過“使用者話術”去影響很大一部分人,改變使用者的需求,甚至是為使用者創造需求。

從一個使用者角度,你會覺得馬斯克推薦的就是好的,羅永浩推薦的就是好的,李佳琦賣的就是自己一定要買的。

越是往後,我們的産品會越來越脫離“成本效益”和自己的真實需求,但我們反而會覺得買到了更好的産品,這是人的社會認同心理作怪。

馬斯克的時代?——全球科技産業邏輯變化

4.一片狼藉的周期尾聲

不妨再推斷下往後十年的日子:

1)因為科技發展的停滞以及對于生産效率的重視,更個性化的産品會越來越小衆,小米這種“标準化”的“國民品牌”會越來越強大;

2)盡管東西越來越便宜,但是使用者購買力也下降了,而且購買力的下降會高于科技産品的價格下滑,大機率會進入一個“小規模逆科技周期”;

3)不要指望人的心智在經曆過這幾個科技時代之後會變化,大衆隻會越來越迷茫,迷失在科技周期結束的那個年代;

感謝你的 點贊在看關注

繼續閱讀